設置
書頁

第2427章 刺破鐵幕的利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不怪他們會冒出這樣的想法,畢竟,人類永遠無法想象自己從不曾見到的事物。

  哪怕就是在另一個世界,在21世紀20年代,哪怕是在星鏈上天的時候,仍然有很多人認為那是癡心妄想。

  況且是現在呢?

  發射77枚衛星組成“銥星系統”,沒有人會懷疑它的可行性,即便是沒有可回收式火箭,人類也可以完成這項工作。無非就是成本更高而已。

  但是只要抱緊軍方的大腿,這個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是屬于可以負擔的范圍之內。

  但是,發射上萬枚甚至幾萬枚衛星。

  這無疑就是在說夢話了。

  哪怕是現在有了可重復使用的火箭,一下子發射幾萬顆衛星,現在也是天方夜譚。

  畢竟,那可是衛星,并不是汽車。衛星是一個一個制造的,它不像汽車一樣是由生產流水線制造出來。

  幾萬個衛星,它的價格絕對是天文數字!

  感受到他們的目光,李毅安卻笑著說道。

  “大家肯定覺得這不現實,但是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可回收火箭,它的發射成本下降了99。既然發射成本降低了,那么衛星呢?”

  李易安把手指向了面前的衛星,然后說道:

  “我們為什么不能夠設計一種廉價的衛星?這種衛星可以采用大量的符合航天標準的民用處理器,同時,我們可以設計一種標準衛星。嗯,就是可以流水線生產的那種。就像汽車一樣,可以源源不斷的利用工業機器人和流水線生產出來。

  他的壽命需要是510年,如果成本能夠降低90,那么哪怕就是23年的壽命,也是非常合適的。”

  其實,這個也就是星鏈的套路了,它就是大量采用普通民用硬件來降低衛星的成本,雖然它的壽命很低,但是它的成本更低,而且還是可以在工廠里源源不斷生產的“耗材”——就像生產手機一樣,在黑燈工廠里被不斷的生產出來。

  這個行之有效的策略在70年代末被提出來之后,真是讓所有人全都呆住了。

  他們愕然的看著閣下,目光中除了震驚,也就只剩下震驚了。

  此時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內心中的感受。

  而接下來呢?

  就是一個衛星的科普了,衛星本身并沒有什么特別黑科技的,柔性太陽能板,相控陣天線,激光器,合金外殼這樣東西——現在還真的挺黑科技的。

  但是,只需要指明一個方向就好,有了這個方向之后,他們自己就會進行相應的研究。

  而且,在“銥星系統”中所有衛星同一軌道高度同一軌道傾角;但是未來如果真的投入幾萬枚衛星的話,自然不能使用這樣的軌道。所以,李毅安又提到了他的軌道是沒有特定構型、可隨用戶需求而調整,有多種軌道高度和軌道傾角。

  “……衛星采用輕質化設計,并設定了自毀程序,在壽命末期將自主離軌,并預留機動能力避免與其他目標相撞。”

  在李毅安聊完他對衛星通信的想法之后,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驚呆了。他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甚至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之中,畢竟,他們用了幾年的時間去完善的構想,別人僅僅只用了幾分鐘就設想出了更加完美的構想。

  而且這個構想更具有操作性,甚至——更有野心!

  有幾萬枚衛星為全地球提供無線通信服務。

  僅僅只是稍微暢想一下,他們的內心就忍不住的為之激動起來。

  其實不僅僅只是他們激動,李毅安同樣也是如此。

  “銥星……”

  離開萬戶角的時候,李毅安的心情是愉悅的。

  原本,他一直都在計劃著“星鏈”,但是“星鏈”是需要完成技術積累的,畢竟,幾萬枚衛星本身就是一個技術難題。

  沒有可回收火箭,和有關星鏈的想法都是癡心妄想。

  也正是因為太過專注于“星鏈”,所以李毅安恰恰忽視了“銥星”——這個人類的第一代衛星電話系統。

  另一個世界,銥星單單依靠衛星電話就賺的盆滿缽滿,也是全球所有衛星電話公司的鼻祖。

  銥星當年無法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發射火箭太貴,導致成本始終下不去,這也是他后來破產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他破產之后,美國軍方卻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以確保其不至于破產。

  但無論如何,銥星都是一個偉大的設想和偉大的創舉,銥星是通信業理想主義的巔峰之作。

  銥星依靠其星間鏈路技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民用的全球無縫覆蓋的無需地面中繼的衛星通信系統。

  另一個世界的銥星,集美、俄、大三國之力,“德爾塔2型“火箭,“質子k型“火箭和“長征“火箭分別承擔了銥星的發射任務,可謂是王牌盡出。

  但是發射成本仍然是極其昂貴的。

  而現在呢?

  然后這個問題被“蒼穹火箭”完美解決,有了這種可回收的火箭,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構建“銥星系統”。

  有了這個系統之后,未來還可以以其為基礎,構建真正的“星鏈”。

  現在蜂窩網絡的仍然有各種短板,創新的銥星系統具備很高的產品價值。在全球化快速推進的大背景下,穩定且跨區域的移動通信有著大量市場需求,產品價值高。

  現在的基站成本還太過昂貴,所以信號空白區太多。

  只要銥星系統能夠完美解決通話問題,那么必定可以獲得數以百萬計的用戶。

  而未來,全球的用戶甚至會超過10億。

  人類歷史上也將會第一次出現一個壟斷全球通信的企業。

  人口密集區域使用基站,其他區域使用星鏈,對于基礎建設落后的國家,簡直就是福音。

  當然,真正的福音是什么?

  是這家公司所掌握的是10億級的信息量,這個信息量的背后是什么?

  屬于懂得都懂。

  到時候全世界的信息都將會向這家公司敞開大門。

  雖然他并不太愿意,但是這些信息就像是掀開裙擺的女生一樣,總是會主動的投懷送抱,當然就現在來說,人類還沒有辦法從這些天量的信息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而未來伴隨著人工智能的成熟,人工智能會充分的解決所有的問題——它會自動的在眾多的信息之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對其加以利益或者說根據其用途被分送到各個部門。

  當然了,這并不是主動的,而是被動的。

  嗯,就像美女主動投懷送抱一樣。怎么可能拒絕呢?

  而這會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呢?

  在汽車向著長安的方向行駛著的時候,李毅安的腦海中各種各樣的念頭在那里翻騰著。

  畢竟,現在全球通信的曙光已經顯現了出來。

  星鏈……那是未來。

  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先把銥星發射出去,搶占市場。

  利用它搶占市場之后,然后再以其為基礎,一步一步的發展星鏈。

  到時候所搶占的就不僅僅只是地球的通信市場了,而是對太空軌道資源以及頻率資源的掌握。

  同時這家公司還將掌握著海量的信息數據——全世界10億甚至20億用戶的信息數據都將會被這家公司所掌握。

  僅僅只是稍微想一下,李毅安的心臟就忍不住猛然跳動幾下。

  當然,在另一方面來說,作為全球通信霸主,他所獲得的利潤也將是空前的。

  至于公司的市值,同樣也是難以估量的。

  當然,這只是從經濟方面去考慮這個問題。

  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銥星系統”對于外界而言,將是一次通信理想主義者的嘗試。

  銥星完全的星間鏈路通信,使它無法被大多數官方鉗制。

  另一個世界的銥星是完全為語音通信設計的,沒有預見到互聯網的爆炸式發展;

  而sEA的“銥星系統”卻是截然不同的。

  在未來他將是銥星與星鏈的結合體。或許一開始受限于網速并不能進行觀看視頻。

  但是卻可以進行基本的網絡瀏覽,發送電子郵件。其實一開始的時候,網絡也就只能做這些事情。

  大家也就是在網上看看網站,逛逛bbs,用聊天軟件聊聊天。

  那個時候的帶寬是非常窄的,甚至連電影都看不了,就連打游戲也是局域網。

  但即便是如此也就足夠了。足夠傳遞各種各樣的信息,或者說讓鐵幕另一邊的人去透過鐵幕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

  而這些信息很有可能就是由中央情報局或者其他的西方國家情報部門提供的。

  其中既有真實的,當然也有虛假的,也有故意制造的。

  無論如何,到時候曾經看似不可穿透的鐵幕,就變得像篩子一樣。是不堪一擊的。

  “這玩意就是刺破鐵幕的一柄利劍啊…”

  李毅安下意識的坐直身體,這會他的腦海中想到的是什么?

  想到的是,當第二代“銥星系統”投入使用——也就是可以連接國際互聯網的銥星研制成功之后,或許,就會有大量的地面終端進入蘇聯和東歐國家。

  他們只需要把地面終端打開就可以進入國際互聯網。

  然后呢?

  在那里瀏覽網頁或者進行網絡聊天。然后在那里進行交流,然后鐵幕就變成了篩子。

  想到這,李毅安的神情不禁有些愕然,這個時候,他所看到的是什么?

  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很有可能會動搖蘇聯的統治,畢竟,這玩意兒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美國在西班牙等國設立的那些廣播電臺。

  因為——國際互聯網是可以用來溝通的。

  單方面的播送變成了各方面的溝通。

  “我的天……”

  想到這兒,李毅安不禁向后一靠,在這個時候整個人都愣住了。

  在過去的很多年里,他一直都在想著如何給莫斯科那邊續命——這完全是因為利益。

  畢竟,只要有蘇聯老大哥擋在前面,美國就會和他不死不休,這種情況下,sEA的發展,無疑是可以接受的。

  就像另一個世界,美國在19世紀末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時候,英國也被嚇了一跳,就在英國開始把目標投向美國的同時,那位俾斯麥首相被二世皇帝解除了職務,而且,德國開始尋求海上的擴張。

  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德國與英國矛盾的產生——要知道在俾斯麥的操作下,多年來英國一直都是支持德國,利用德國牽制削弱法國的。

  可是,二世皇帝狂妄的向英國發起挑戰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他的挑戰不僅讓英國主動化解了與法國的百年恩怨,并且簽署了同盟條約。而且,還讓美國從英國的頭號假想敵變成了一個可以容忍的對手。

  有時候世界就是如此的神奇。

  一個人的騷操作,直接改變了國際形勢,改變了歷史的發展方向。

  也正因如此,李毅安還希望莫斯科頂在前面。

  能夠吸引美國注意力的老大哥才是真正的老大哥。

  所以,能給他續命,實際上就是在給sEA打掩護。

  有他沖鋒在前,自然的sEA也就是美國眼里“可以容忍的對手”。

  自然而然的sEA也就有了韜光養晦的時間。

  所以“友俄”就是助己,但是現在李毅安卻突然意識到——自己卻在不經意之中向他們射出了最致命的一箭。

  想到這,李毅安估計有些籌措了。

  “這……到底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