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01章 血債血償(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那年的9月3日,我代表父親去參觀了反法西斯勝利80周年盛大閱兵。

  來到這座城市后,看著熟悉的語言,熟悉的文字,熟悉的方陣,我的心中便有無數的感慨。

  這是父親長大并為之奮戰的國家。

  當然,在此之前,遵照父親的遺囑,我還是去了一趟慈城老家的祖墳祭拜。

  那里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小型的旅游景點,若不是有人陪同,我怕是就要買了門票才能祭祖。

  而那棟老宅,歷經戰火摧殘后雖然重建,卻是沒了原來父親相片里的感覺。

  閱兵儀式很壯觀,很震撼,從新的無人設備到全球打擊的尖端武器,讓我相信這才是和平的真理。

  作為黨內元老,我自然會提議讓國會多多采購,畢竟旅游帶來的巨大貿易順差還是需要依靠軍購填平的。

  同時,這也讓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和平統一的希望。

  父親生前有兩大遺愿:

  一是用百年時間移風易俗,再用50年時間和平過渡,最后用50年實現自古以來。

  如今,華族在南洋地區,特別是在邦聯內的人口占比已經超過了63,國會第一大黨與第二大黨都是華族成員。

  只有在呂宋島、爪哇等地,人口比例一直維持在24左右。

  畢竟那些人太能生了,比不過.

  二是延續60年前的那次和平統一談判,他說一家人吵歸吵,日子還是要一起過的。

  這件事情父親在晚年一直有提及,可那時父親已經老了,而恰逢彼時島上奸佞作祟,作為曾經的牽線人之一,父親深感遺憾。

  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可以在60年前的那次談判基礎上繼續,重啟和平統一進程。

節選自沈安南:《我的父親》——第5卷第1章中條山戰場縣山,水骨朵高地  軍長唐淮源自戕殉國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各師,第7師、第12師、暫編第34師幾乎都接到了各自突圍的命令。

  第7師在李世龍在軍長“滇軍絕不當俘虜”的號召下,帶領全師大部分突圍,準備穿越中條山,前往濟源后南渡。

  原本按照計劃,第12師應該跟在第7師側翼突圍。

  沒想到,全軍唯一一個不是滇軍的配屬部隊,第34師師長公秉藩當了日軍的俘虜。

  暫編第34師3000余人直接消失在了本應該互相掩護的側翼,寸性奇師長得到消息時,日寇已經迫近。

  他知道,如果不反擊,恐怕全師都得交代在這里。

  滇軍絕不做俘虜!

  他找來副師長楊玉坤:“我帶人反沖一波,就打胡家峪,你先帶人向濟源撤退,等到入夜,我就帶人跟上來。”

  后者立馬反對:“師長,還是我去吧,你帶人先走,唐軍長已經犧牲殉國了,您不能再有事了啊。”

  寸性奇灑然一笑:“我等滇人既然選擇抗日救亡,便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龍長官在昆明看著,全國老百姓都看著,我一個師長跑了,留下副師長??”

  他猛地一拍桌子,頭顱高高揚起:“國人會怎么看我們?我們受國家恩澤,受龍長官器重,決不能給滇軍丟臉!”

  副師長楊玉坤幾欲張嘴,卻始終找不到理由勸阻,只能重重站定敬禮。

當日下午  第12師師長寸性奇率軍反撲,與追擊日寇正面對沖。

  可一枚炮彈落下,將他的大腿直接炸斷,渾身浴血的師長寸性奇高呼:“沖啊!滇人不負國!”

  眼看將士們被數倍于己的日寇打的節節敗退,師長寸性奇最終選擇自戕殉國!

  消息在第二日傳回洛陽,自然也被通報到了重慶、濟源、昆明。

  得知消息的龍云頓時氣血上涌,一個沒站穩差點暈厥。

  悠悠轉醒后,龍云破口大罵:“廢物!何應欽、衛立煌都是廢物,我滇軍軍長、師長接連戰死,你中央軍呢??”

  “貪生怕死之輩,誤國,誤國啊!!”

  他依稀記得,民國29年唐淮源母親去世,他在龍公館親自接待了回家奔喪的唐淮源。

  臨別之際,唐淮源在機場表示:

  “本人此去晉南,已抱定必死決心,前有母親所念,尚存顧慮,今已安埋就緒,戰死無他矣!”

  如今不過兩載,故人卻已經犧牲在了抗日戰場上。

  他不明白,為什么滇軍軍長連同師長都犧牲了,而其他部隊卻偏偏沒事?

  龍云根本就不相信什么滇軍戰斗力弱這種鬼話,唐淮源雖然不是驚才絕艷的將領,可論戰斗意志之堅定,那些狗屁中央軍拍馬都趕不上。

  有什么樣的將軍,就有什么樣的部隊。

  在濟源的沈復興收到了來自昆明的電報,龍云言辭懇切。

  “維安吾弟,昔聞汝已率兵參戰,此次中條山戰役我滇軍付出良多,吾已組織5000新軍配合庫馬丹南下,中條山就拜托吾弟了。”

  沈復興看到這封電報的時候便已經知道了第3軍的情況,唐淮源將軍將部隊一路帶向濟源,連續突破數道日寇封鎖線。

  從西線打到東線,最后在前往太岳山脈的路上被日寇堵住。

  只可惜,貪生怕死的公秉藩選擇投降當了俘虜,否則第12師還是有機會全部突圍的。

  如今的態勢,東西兩線差距極大,在西線:

  原本駐守橫嶺關的第17軍在積極抵抗后準備向北突圍,目標向運城西側黃河挺進,轉移至第二戰區。

  第3軍唐淮源與寸性奇犧牲,公秉藩的暫編第34師投降,剩下的殘兵正在向濟源突圍。

  第80軍還在左沖右突,幾乎沒有人可以聯系上他們。

  有傳言說,第80軍軍長孔令恂棄部遁逃,反正如今軍長孔令恂已經失蹤。

  可以說,西線日寇大獲成功,怯戰逃跑的趙世鈴,拋棄部下的孔令恂,向北逃竄的高桂滋。

  整個中條山西側的國軍只剩下殘兵敗將,自救茍活。

  投降者有之,力戰而死者有之,脫下軍裝化身百姓者有之,最終突圍成功者也有之。

  但對日寇產生威脅的軍隊,卻沒了。

  在東線:

  第43軍早早流竄失去聯系,有消息稱第43軍在趙世鈴的帶領下已經靠近第二戰區,準備西渡黃河。

  第98軍一部向西北移動,準備進入太岳山脈躲避日寇追擊,一部南下,進駐封門口。

  只有第15軍邊打邊撤,軍長武庭麟命令第65師一部前往邵源,掩護部隊后背。

  至此,除了東線還有部隊正在抵抗之外,中條山戰役已經進入收官階段。

  沈復興看著幾乎一邊倒的局勢,又看著龍云的電報,腦海中已經有了些許雛形。

  “海鷗啊,你說在這封門口關門打狗怎么樣?”

  戴安瀾剛打算反駁,指揮部有兩道人影闖入。

  “報告!蘭封營營長李家祥率蘭封營全體,特來向您報到!”

  “報告!稅警總團直屬炮兵營張大勇特來向您報到!”

  沈復興面容嚴肅地看向戴安瀾,將龍云的電報狠狠拍在桌上:“好好打,要血債血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