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三八四章 對比太過強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東陵沒有催促武耀國,等待著他的決定,新組建的軟件公司,未來可能會很賺錢。

  但前期,起碼三五年,甚至更多年頭之內,是要往里面不斷砸錢的,李大善人需要給它多找幾個大金主才行。

  而且這些大金主,還不是隨意找的,需要有軟件公司需要的資源才行。

  研發工業軟件,最重要的兩個難題,一個是收集數據,一個是推廣軟件。

  開發一套工業軟件,需要有足夠多的數據,才能夠建立大模型,開發出一套算法出來。

  等到軟件開發出來,卻又需要大量實踐的機會,才能夠得到最真實的數據,再對軟件進行修改優化。

  這需要花費時間,更需要有渠道,能從各路工廠、公司收集足夠多的數據跟信息,而漢西國投,還有國內各路國投、國資手中,有大量的機械公司。

  所以,引進漢西國投,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會為它尋找更多的大金主。

  然后借助這些大金主,為軟件公司收集數據,推廣軟件等等,甚至未來開發出云計算后,有這些大金主在,也能快速搶占市場。

  看到李大善人笑盈盈的神色,武耀國無奈搖了搖頭,“漢西國投有選擇的余地嗎?”

  李大善人都向他發出邀請了,如果武耀國不接受,那豈不是顯的,太不解風情了。

  再者,哪怕軟件公司賠錢了,武耀國就真能不投資了嗎,他要是不投資這個項目,那以后東陵高科其它項目,漢西國投還有再入場的機會嗎?

  問問現在國內各地,多少國投公司、國資公司,想要投資東陵高科的項目而不可得。

  先別說虧不虧錢,只要有機會投資,哪怕是虧錢,都有一大幫公司,上趕著來送錢!

  哪怕投資軟件公司賠錢了,可只要能搭上關系,那以后,還怕沒機會賺回來?

  再來個飛雁科技、火炬集團、如煙電子煙等項目,那怕不是要賺瘋了!

  “這個項目,漢西國投投了,只要是你李老弟的項目,我漢西國投鐵定幫場子。”

  武耀國舉起酒杯,向著李東陵示意了一下,然后一飲而盡。

  李東陵也陪了一杯酒,“軟件公司的項目不好做!”

  李東陵也沒有隱瞞武耀國,直接開門見山的捅了出來,告訴他這個項目,比起想象中的要難。

  “但是!”

  “只要項目能做成,那我想,老武你頭上除了那頂大陸芯片風投教父的頭銜,恐怕又要多一個大陸工業軟件風投教父的頭銜!

  歷史會銘記,你做出的決定,教科書上,說不得也會記下這一切!”

  武耀國什么反應不知道,但李大善人的話,讓坐在宴會上的廖偉跟陳江磊兩人,卻是呼吸都開始重了起來。

  他們也當然知道,李東陵這是在畫大餅,可哪個男人,能拒絕的了上教科書的誘惑?

  更別提,武耀國還特么已經注定上教科書了!

  其它地方不知道,但在漢西最新的教材上,已經是加入了“天機”芯片的報道。

  雖然只是簡短的報道,主要還是報道以倪廣南跟黃靈儀為首的天機芯片的研發團隊為主。

  但在報道中,可也有一句,關于武耀國的報道,“漢西國投在質疑聲中,堅持投資國產芯片,彌補了國產電腦芯片空白”,雖然只是一句話,卻肯定了武耀國的功績!

  未來國內,在報道國產芯片史的發展中,武耀國跟漢西國投代表的國有身份,肯定是繞不開的,鐵定要被大書特書。

  越往后,武耀國當年投資東芯半導體的功績,就會越大!

  說句不客氣的話,憑這個功績,武耀國就算吃一輩子老本,也沒人能撼動他的地位。

  畢竟前世,連想跟柳老板,都登上了教科書,難不成,東芯跟武耀國還能差了不成?

  已經有了國產芯片風投教父的頭銜,難不成武耀國還能再加一個國產工業軟件教父的頭銜?

  別人說武耀國可能拿這個頭銜,廖偉他們當個樂子聽就是了,可李大善人說出來的話,誰敢輕視?!

  但這合理嗎,還有天理嗎?

  廖偉跟陳江磊看著武耀國,感覺后槽牙都快咬碎了,他們不知道,這貨身上是不是真有什么洪福齊天蠱不成,這仕途氣運,太特么好了吧?!

  武耀國聽到李東陵這句話,眼神明顯是亮了起來,嘴角差點咧到后腦勺去了。

  功成名就、青史留名,既賺了錢,還留了名,這誰能拒絕的了。

  “名聲不過身外之物罷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武耀國擺著手,一副視功名如糞土的表情,一臉什么叫功名,他壓根不稀罕。

  但跟武耀國相熟的人可是知道,這貨早就把報道他的那份教材,給藏在家里了,恨不得給漢西人手發一本才好。

  “在其位,謀其政,當一天和尚,就要撞好一天鐘,我姓武的,在漢西國投的位置上,就要對的起這個位置,該有的作為,絕不能懈怠!”

  武耀國一臉正氣,大義凜然的說道,滿身都是舍身為天下人的架勢。

  看到武耀國的神色,廖偉跟陳江磊暗暗啐了一口,他們以前怎么沒發現這貨臉皮竟然如此之厚。

  看到廖偉兩人眼中那抹“鄙夷”的目光,老武同志絲毫不在意,換作他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沒準這會比他還能裝!

  酒席散去,武耀國、廖偉、陳江磊等人各自散去,他們要連夜返回漢西省城,省城那邊,可還有一大攤子事,等著他們要處理。

  而且,東科電力成立的事,武耀國他們,也要各自向漢西省府、燕京電力總公司等部門匯報,起碼該走的流程跟手續都要完成才行。

  走出東方之塔大樓后,李東陵抬頭看去,能見到整個東科全球總部園區內,都是燈火通明。

  如果從空中俯瞰的話,整個東科全球總部的景色,都能夠盡收眼底,這也就是平陽夜晚,景色最好的區域。

  眼下東方之塔等建筑上的LED等燈光,還沒有開啟,等到重要日子的時間,東科全球總部的LED燈光全部開啟,東科全球總部才會成為平陽乃至漢西,最亮眼的那道風景線!

  “經漢西省府、燕京電力總公司審批,漢西省電力體制試點項目、解決特定工業園區供電瓶頸創新措施、漢西1999年重點工程項目、漢西省內電力一體化項目,“東科電力”項目,今日獲批!”

  “東科電力項目的落地,標志漢西省內電力進入新的階段,一期項目落地,將徹底改變漢西省內電力格局!”

  “由東陵高科、漢西國投、漢西電力、漢西能源聯合投資,總投資金額達43億人民幣的東科電力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東科電力將成為漢西電力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之后,將讓漢西電力總量,增長10以上,另將為國內電力設備領域貢獻力量!”

  漢西省電視臺,在新聞聯播前的省臺晚間新聞,用了足足近十分鐘的筆墨,宣布了東科電力的成立。

  大部分漢西電視前的觀眾,對于這道新聞,就是看一遍而已,許多人,也壓根不清楚,今天這些報道的意義。

  但在整個漢西,東科電力的成立,都猶如一道驚雷炸響,四十三億人民幣的投資啊,幾乎是又一個火炬集團、平陽機場的項目。

  這兩個項目,對于平陽的影響有多大,了解內情的人,可是心知肚明。

  而現在又一個重點項目,又落戶平陽,這筆項目還不同于其它,一旦平陽解決了缺電問題,那怕不是又要形成虹吸效應,一大批的公司都要落戶平陽了!

  “這平陽,還讓不讓大家活了?”

  商中市府掌門人梁博華,剛從市府忙完回到家里吃飯,就在電視上看到了東科電力出現的新聞。

  梁博華是真的酸了啊,商中跟平陽是緊鄰的兄弟城市,可現在兩座城市之間的水平,不能說天壤之別,反正是商中被平陽甩的車燈都看不見了。

  甚至,梁博華還聽說,漢西省府有意推行省城西原跟平陽,來個西平一體化城市發展計劃。

  這消息是真是假不好說,但梁博華清楚,這消息八九不離十,是有人放出來吹風的。

  但要問梁博華,對于這傳言,是什么感受,那就是麻了都。

  漢西省城原本就有優勢,吸引了整個漢西的人才、公司落戶省城,平陽這幾年異軍突起,也是造成了虹吸現象。

  如果這兩個加在一起,梁博華感覺心累了不想說話。

  不過,梁博華清楚,不論風言風語多少,現在商中都需要平陽,或者說東陵高科的支持才行。

  現在商中也出現了一批發展迅猛的公司,像在漢西,還有周邊幾省地板行業已經是老大的商瓷公司,還有帶動整個商中的中藥種植迅猛發展的唐藥集團,都是東陵高科投資的公司。

  其余還有一些商中其它公司,靠著給東方時代商場供貨,還有進入分眾電視購物渠道,也是混的風生水起。

  所以,現在商中可是十分堅定,決定要抱平陽的大腿。

  看著電視中的新聞,梁博華目光瞇了起來,東科電力落戶平陽是不假,可誰說,東科電力發出來的電,就一定在平陽,為什么不能拉線到商中?

  齊魯渤海市,剛從棉紡織廠回來的魏橋創始人張世平,就一腦門子問號的看到了齊魯電視臺出現的,報道東陵高科自建發電廠的新聞。

  魏橋最近也在籌備自建發電廠的事,用來給自家棉紡織廠供應電力,也是降低成本,讓價格更有優勢。

  可魏橋正在籌備的只是一座7.8萬千瓦的發電廠啊,結果看到某大善人,上來就搞五十萬千瓦的規模,讓張世平整個人感覺有些不好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