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帶英還有不小的反擊力量,包括從南方空運過來的全部12套“飛魚”陸基機動發射系統,全打出去也能對快速艦隊造成巨大創傷。
但失去了制空權,這些機動裝置就是一次性消耗品,當洛西茅斯基地大撤退后迅速后撤,和大概1.8萬人的殘余力量隱藏在凱恩戈姆山脈廣袤的山林中,等待發動偷襲反擊。
從下午15時20分開始,無比號的508毫米艦炮就夠到了洛西茅斯基地,4枚接近2噸的炮彈以每分鐘2輪的速度不斷砸下,每一次都伴隨著驚天巨響。
大量的V1和雨燕襲擊只摧毀了跑道、車輛等物資,但508巨炮卻一點點敲打著基地的永久建筑,就連地下工事都被震撼到。
炮擊持續了半個小時后,圣文森特、胡德、以及4艘D系戰列艦也夠到了射程,從15時50分開始,7艘戰列艦所有前置炮塔全部加入開火序列。
總計30多門從283到508毫米艦炮幾乎做到了毫不停歇的連續輸出,沉重的炮彈破空時發出像火車汽笛一樣的聲音,讓留守在隱蔽工事中觀察的士兵心驚肉跳。
短短20分鐘內,足足上千發炮彈全都朝著洛西茅斯基地傾瀉,將這座北方最大的空軍基地徹底夷為平地不說,就連設計可以抗核爆的地下彈藥庫也出現了坍塌跡象搖搖欲墜。
而通過反炮兵雷達的記錄,有老兵開始計算炮彈誤差范圍,最后發現在長達接近一個小時的炮擊中,炮彈離散圓概率誤差最大不超過250米,甚至絕大多數做到了100米以內!
如果是非制導傳統炮彈,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疑似20寸艦炮從75公里射擊先讓聯軍明白這次參戰的還有以前未曾露面的新型戰艦,進而再為這種不可思議的精準度感到震驚:
這差不多已經達到了早期反艦導彈的水平,再加上炮彈數量眾多攔截困難,哪怕純粹炮戰可能都會對現代軍艦造成嚴重威脅。
別看目前很多反艦導彈已經跨過了100公里,但受限于此時的電子引導技術以及地球曲率,除非是有預警機作弊幫忙,單靠軍艦自身比較有把握的作戰距離也就是50到75公里左右。
好在約翰遜仔細查看地圖,就算快速艦隊靠港后超級巨炮射程內也沒太顯眼的軍事基地。
實際上他對快速艦隊搶先靠港的舉動不太理解,單從戰術上講只要埋伏一圈陸基反艦導彈,戰列艦就是送上門的肥肉。
雖然不理解,但約翰遜無法放過這個好機會也策劃了反擊行動:
等待入夜時由攜帶120枚反艦導彈的機群低空突防,配合躲藏的24枚“飛魚”發動試圖先剿滅神神秘秘的快速艦隊!
對方到時候就在海灣里縮著,而且岸邊附近還有藏起來的特戰小隊能提供激光定位指引,哪怕用滑翔炸彈也是能蒙中不少的!
16時15分,守在海岸的士兵報告已經能肉眼看到海平面有一面煙幕在緩慢靠近,在傍晚的天幕中像是天邊的云一樣,只是那恍若雷聲的艦炮轟鳴仍舊沒有停歇,不過此時的目標不是早已淪為廢墟的洛西茅斯。
快速艦隊正在對更后方的廣袤區域進行無差別攻擊,按理說這樣的炮擊對藏起來的軍隊沒威脅,但唐文顯然也有計劃:
凱恩戈姆山脈適合躲藏的區域有5000平方公里左右,艦炮能夠到的差不多有2500平方公里。
他直接按照地圖劃分成接近1100個2.3平方公里的網格,然后由7艘戰列艦各自分配160個左右網格,按順序一輪一輪逐一點名,一個多小時就能犁一遍。
占領任務只要求離岸20公里,7艘戰列艦直接逼近到約10公里左右,再分散橫船散開發揮全部火力。
每一個網格差不多都是1.5公里X1.5公里大小,不管口徑只攻擊一輪,但他相信這么近就算是聲音都足以把人震暈過去。
靠著純粹大力出奇跡的辦法,硬生生壓制住了一切蠢蠢欲動的力量不敢抬頭,讓唐文能安穩地盯著占領進度完成任務——以及和威爾森談判。
后者為了靈活處置通過加密衛星電話專線聯系,臨時獲得與布萊爾相同信息知情權,自然知道快速艦隊正在北方干著多么可怕的事情,迫不及待就撂出條件:
“250噸黃金?還要偉大的第三艦隊陪你們演戲?”
施密特(唐文)似笑非笑的盯著威爾森,后者表面鎮定實則瘋狂咽口水:
先報低價再拔高是一貫套路,而他這次已經十分沒有原則的只報出了比底線少一點點的價格,應該不至于又被從魚雷管彈出去吧?
實際上布萊爾的談判條件現在還沒有得到內閣成員的一致同意呢,有人甚至提出給20億美元貨幣債券應付。
不過布萊爾強硬的要求威爾森先談再說,由他和戰報去說服那些拎不清的其他內閣成員。
250噸黃金已經是相當不小的數字,占據帶英總儲備的1/3,掏出來后會導致貨幣體系的抗風險能力大為降低,可不僅僅是損失錢財而已。
威爾森希望達到的數字是300噸以下,只是看施密特的反應很有些不妙。
唐文當然知道做生意的道理,操控施密特立即怒斥對方:
“你們難道以為偉大的第三艦隊是什么商船隊嗎,我們是鐵與血鑄就的利劍,是從極寒之地帶著烈火復仇的戰士,你這是在侮辱偉大的帝皇!
而你們竟然想要用區區250噸黃金讓戰士放下他的榮譽向你們投降……”
威爾森眼皮一跳,正極力想著說什么補救時,施密特卻大聲說道:
“必須加錢,600噸黃金一盎司也不能少,500噸軍售費用,100噸是對第三艦隊的名譽賠償!”
“閣下,這做不到!”
“別廢話,帝皇知道你們的儲備一定不止這個數字,我們已經夠仁慈!”
此話一出威爾森大驚失色,難道這幫瘋狂的漢斯是奔著把帶英掏空來的?
想到這里他也忍不住了,干脆把帝國搬了出來:
“不瞞帝皇閣下,棱角大樓也只不過要求轉移200噸黃金儲備而已,250噸黃金已經是聯合王國為了避免戰火愿意額外付出的數字,更何況密約想要達成需要整個內閣的意見,太離譜的要求是無法通過的!”
唐文對此時期聯儲通過不斷加息吸納全世界黃金儲備很有印象,對威爾森所說的話并不懷疑,此時也有些糾結。
雖然他要黃金也沒什么用,可一想到不拿就到帝國手里去了就渾身難受。
賺不賺錢不重要、輸贏也不重要,不讓帝國賺錢最重要!
男人,你打的帝國牌很有效!
陰晴不定的遲疑片刻后,施密特揮揮手,隨即一名幻化的水兵將紙筆帶了過來,唰唰寫下幾行字遞出去。
威爾森拿過一看,上面居然是價目表,分為中贏、大贏、特大贏,價格對應280噸、350噸、420噸黃金。
中贏是第三艦隊撤退,沒有繳獲沒有輸贏;
大贏是第三艦隊受挫丟下俘虜撤退,留下3條戰列艦和1艘重型航母共22萬噸輕度受損軍艦,需要修復;
特大贏是第三艦隊全面潰敗,所有軍艦一起打包留下來,若再加100噸黃金還能俘虜一名艦長。
宛若菜單一般的明細表讓威爾森目瞪口呆,一度懷疑他面前的還是不是漢斯!
不過……這個中贏的性價比真的很高,4艘戰艦22萬噸,豈不是平均排水量5萬噸以上,還有一條航母?
5萬噸以上的航母?!
“等等,為什么沒有小贏?小贏能更便宜點嗎?”
威爾森發現了華點,但施密特卻道:
“小贏就是把整個蘇閣南用艦炮和V1全犁一遍,等我們彈藥打光了就走,只要200噸黃金,你要試試嗎?”
“不不不。”
威爾森瘋狂搖頭:
開什么玩笑,這特么不是白白挨了打還給錢么,哪里是小贏分明是純輸。
雖然從理智出發280噸黃金的中贏對帶英已經很不錯,但大贏套餐似乎真的很有吸引力啊!
他還想再試試講價,然而施密特抬起手掌搶先說道:
“之所以黃金少些是將帶英選擇站在我們一方也量化作價250噸黃金,我們理解棱角大樓對你們的控制,但帝皇會告訴你們站在我們這一方得到的更多。
你們可以選擇接受,但不能還價。”
“向帝皇致敬……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討論,但這不會太久。”
威爾森鄭重的微微鞠躬,隨后匆忙的再次離開了U艇。
帶英轉移黃金儲備的動作一直被帝國看在眼里,不過并未多想。
一是為了萬全之策轉移黃金本就正常,上次大戰就向加麻大轉移了不少,另外棱角大樓還以為是付給聯儲的黃金。
而對帶英來說這批黃金反正保不住,如果給了帝國就得硬著頭皮打到底,如果給了第三艦隊買了大贏就能硬氣的不給米聯儲黃金——總歸留不下來。
就這樣帶英悶聲不說可勁往船上轉移,IAA不僅不制止還默契的提供保障。
不管是350噸黃金還是400噸黃金都不多,單純按體積算一輛卡車就能拉走,不過實際上因為密度太大還是由十幾輛專用押運車來回跑一點點搬。
而在搬運的時間里,布萊爾和其他人一邊接收著更新的戰報一邊討論傾向于哪一邊,而這一次班德十分活躍:
“350噸黃金當然不少,但僅僅算經濟賬我覺得就不算很虧。”
讓他興奮的是一艘至少5萬噸的航母,達到這個噸位即使是二戰水平的結構也相當有潛力,起碼是裝甲航母,只需要稍稍改造就能上噴氣式艦載機。
如果還是以鷂式為艦載機,龐大的噸位絕對足以彌補技術不足的落后,一旦訓練完成編入作戰一定不差!
更何況這么大的平臺完全足以運作大型噴氣機,中途島改造后都能玩F14,把狂風改一改用在新航母上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三艘戰列艦也不虧,實際上東大海軍接連服役三條混合戰艦(航空巡洋艦也被算進去)也引發了新一輪的海戰戰術思考:
東大這么玩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肯定有什么特別的優點!
至少目前大家發現混合型航空戰列艦噸位大功能強,正面決戰暫時不好說,但日常使用中可謂一把好手:
一艘戰艦獨自出擊就能夠輕易壓制二三流艦隊,手長火力足還看得遠,簡直是全能打手,在局部或低烈度情況下似乎非常好用。
而對于有眾多海外利益需要保護的帶英來說,這簡直就是夢中情船,哪怕僅僅是單一的戰列艦也夠用——除了太貴。
帶英早就造不起大型戰艦了,要不然空有一身技術卻只能憋屈的選擇造無敵級這種小玩意。
但此時班德卻看到了機會:
如果與第三艦隊媾和,皇家海軍就“被迫”接手一條重型航母以及三條戰列艦,噸位暴漲20萬噸。
光是這一堆軍艦也已經很不便宜了,350噸黃金也就是不到40億美元,正經造起來也造不出20萬噸正經軍艦呢!
而要是選擇倒向帝國,黃金送出去不說還得繼續還債,豈不是意味著皇家海軍的經費就少了?
于是他巧妙的偷換概念:
把這350噸黃金里的一部分看做皇家海軍戰后補充的費用,那這筆錢不僅不多,甚至還稍微有點少,失落帝國反而很良心!
帝皇這是真心實意的在幫助我們,真把帶英當自己人啊!
換個角度講,假如失落帝國背后是髪雞,我們能爭取到這么寬泛的條件嗎?
經過一番倒騰后其他人也紛紛點頭,這么一算第三艦隊連敲詐都算不上,最多算個“強迫交易”,還是不怎么虧的那種。
而且班德還和特倫達成約定:如果接收了第三艦隊的戰艦,那接下來5年皇家海軍一定比例的裝備經費將分配給皇家空軍,于是特倫也被爭取了過來。
北方的消息還在不斷傳來,喪心病狂的快速艦隊硬生生用數千枚炮彈翻了半個山脈的地,已經有3輛“飛魚”發射車逃脫不及被擊毀了,直接原地變成碎片!
下午17時,天空已經完全昏暗下來,威爾森再度登上U艇,詢問黃金如何交割。
施密特的回答是船開出海就行,保持航行后人撤離,之后就不用管,拿到黃金后承諾自然作數。
與此同時,班德開始準備“反攻”力量。
空軍可以較為隱蔽的調集26架鷂式和4架狂風、以及4架獵謎、6架MR2“沙克爾頓”反潛機。
“沙克爾頓”是從50年代開始服役的老玩意,本來年底就全部退役,但因為損失的“獵謎”過多不得不緊急重啟。
好在這種螺旋槳老物很皮實簡單保養就能繼續飛行,而啟用這10架反潛機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搭載魚雷參與攻擊——至少聲勢浩大。
而皇家海軍也擠出了14架海鷂,算上殘存的岸基反潛隊伍勉勉強強足夠。
總共54架飛機被以各種理由分開在不同的基地調動,通過特倫的微操進入整備階段。
而約翰遜策劃的反擊活動也在進行中,到處都是大規模調動根本察覺不到皇家空軍的細微變化。
下午18時,約翰遜正式確定于晚上23點左右發動突襲,以配合繼續趕來的支援力量。
這一次棱角大樓也不希望繼續再拖下去,喊出“在圣誕節結束一切”的口號把駐扎在漢斯剩下的幾十架飛機全調了過來,并再次補充齊全彈藥。
操勞過度的懷恩此時也恢復了些,雖還無法繼續指揮官重任,但還是命令托馬斯準將帶領的轟炸機群繼續裝填導彈,兵分兩路計劃對快速艦隊和慢速艦隊發起同時攻擊,依靠低空突防打一個措手不及!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