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然滑入十二月中旬,北方的寒氣越發凜冽,而互聯網上關于ChatGPT的熱度卻絲毫不減,反有愈演愈烈之勢。
它不再僅僅是科技愛好者圈子里的談資,更成為了普通人口中時不時會蹦出來的新鮮詞。
茶余飯后,地鐵通勤,甚至菜市場里,都可能聽到零星幾句關于它的議論。
“聽說那玩意兒能寫詩?”
“何止啊,我同事說它還能幫寫代碼呢!”
“這么厲害?那以后好多工作是不是都要被它搶了?”
最初的驚奇過后,一種復雜的情緒開始在國內蔓延。
是對技術革新的好奇,是對未來不確定的擔憂,是看到差距后的焦慮,甚至還有一絲“別人家孩子”先跑一步的失落。
在這種集體情緒的發酵下,人們迫切需要找到一個情感的宣泄口,一個希望的寄托點。
于是,目光很自然地,再次聚焦到了那個曾經帶來無數驚喜的名字。
——江傾。
起初是滿懷期待的呼喚。
“江神,該你出馬了!”
“江博士,你不是AI天才嗎?這時候不能慫啊!”
“江博士,讓大家看看咱們自己的ChatGPT!”
“江總,你要支楞起來啊!”
然而,江傾卻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
期待,在日復一日的靜默中,逐漸變質。
一些原本就看不慣江傾跨界收獲巨大人氣的聲音開始冒頭,在有心人的慫恿下,夾雜著真實的擔憂,甚至是挫敗感,迅速匯成一股質疑的聲浪。
“平時吹得那么厲害,關鍵時刻啞火了吧?”
“就知道上綜藝拍戲露臉,真正該干正事的時候人在哪兒?”
“估計以前那些成就水分很大,真遇到硬茬就露怯了。”
“什么天才,我看是包裝出來的吧?”
社交媒體上,話題標簽從最初的#江傾請回應#,逐漸變成了#江傾怎么了#、#無問科技沉默的背后#,甚至出現了#跌落神壇的江傾#這樣尖銳的詞條。
許多所謂的“業內分析”、“深度爆料”文章開始流傳,內容無非是質疑無問科技的真實技術實力,揣測江傾江郎才盡,或者批判他沉迷娛樂圈的浮華,早已無心技術研發。
就連江傾數量龐大的粉絲群體傾聽者內部,也出現了微妙的分化。
絕大多數人仍在堅定維護,喊著“相信江神”、“他一定有他的計劃”,但也有一些聲音流露出困惑,逐漸動搖。
“江神為什么不出來說句話呢?哪怕只是安撫一下大家也好啊。”
“看著那么多人罵他,真的好難受,又不知道該怎么反駁……”
“他最近到底在做什么?真的像那些人說的那樣了嗎?”
懷疑的種子埋了下來,并迅速蔓延。
這種“沉默即默認”的輿論氛圍被不斷渲染放大,江傾仿佛真的從備受崇拜的“江神”,成了一個需要為國內AI領域落后負責的“罪魁禍首”,至少在網絡輿論的審判席上是如此。
鷺島。
冬日的海風帶著特有的濕咸氣息,并不刺骨,但吹久了也難免讓人想尋一處溫暖角落。
沿海公路旁的一家咖啡館里,臨窗的位置,陳嘟靈捧著一杯熱拿鐵,目光卻并未停留在窗外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而是凝注在手中的手機屏幕上。
關于江傾的討論,幾乎占據了所有她能看到的角落。
不再是《點燃我,溫暖你》收官時的贊譽與CP粉的狂歡,也不再是之前對他跨界成功的驚嘆。
此刻,充斥視野的,是質疑、是失望、甚至是指責。
“吹了那么久的天才,真遇到事就啞火了?”
“OpenAI的ChatGPT都橫空出世了,我們的江神呢?還在享受明星光環嗎?”
“說實話,之前看他又是上綜藝又是拍戲,就知道心思早就不在技術上了,可惜了那么好的天賦。”
“無問科技估值再高有什么用?關鍵時刻拿不出硬貨,就是紙老虎。”
“李彥弘都說技術代差巨大,佰度要不計代價投入了,他江傾連個聲都不吭?”
“說到底,還是商人逐利,真以為他會埋頭搞研發?”
偶爾有零星的粉絲試圖辯解,“江博士肯定在忙”、“無問科技一定有規劃”,但這些聲音很快就被更大的嘲諷聲淹沒。
甚至連他個人的超話里,也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一些原本堅定的粉絲也開始動搖,提出質疑。
陳嘟靈纖細的眉毛擰成了川字,心里像被什么東西堵著,悶得發慌。
那些冰冷的文字仿佛帶著實質的惡意,穿透屏幕,讓她都為之感到刺痛。
她知道他不是那樣的人。
她見過他談起人工智能時眼底閃爍的光,那是一種近乎虔誠的熱愛。
綜藝、演戲,于他而言,只是人生這趟列車偶爾停靠的站臺。
他的終點,始終在那片更浩瀚的星辰大海。
可是,他為什么不解釋?
為什么不回應?
就任由這輿論發酵,任由他從神壇跌落,被萬人嘲諷?
陳嘟靈關閉微博,隨手點開抖音,大數據迅速給她推送了她最近經常關注的江傾相關內容。
屏幕里,正是一場關于江傾與無問科技的所謂“深度討論”直播。
一位以言辭犀利著稱的科技博主,正口若懸河地分析著無問科技必然存在的技術短板,以及江傾選擇沉默的真實原因。
無非是能力不足,無法應對ChatGPT的挑戰。
陳嘟靈的眉頭緊鎖,清冷的面容上瞬間覆上了一層薄霜,氣質越發清冷。
她纖細的手指劃過屏幕,評論區不堪入目的嘲諷謾罵讓她心口像是被針扎了似的。
這些人明明什么都不了解,怎么能憑借臆測如此惡毒地攻擊一個人?
自從當初選擇離開廬陽,她就再沒有主動聯系過江傾。
她心知肚明江傾不可能放棄周野,放棄孟子藝,還有在濱湖雙璽見到的那個言辭鋒利的小姑娘。
理智告訴她,保持距離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可是,這半個月來,看著江傾與他所創立的無問科技被卷入這場越來越失控的輿論風暴中心,看著他從前那些耀眼的成就被輕易抹黑,看著他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承受著外界對整個國內AI領域期待落差的指責……她發現自己的理智正在一點點被擔憂侵蝕。
好幾次,她點開了與江傾的微信對話框,輸入又刪除,反復再三,可最終還是忍住了。
她能說什么呢?
安慰?
鼓勵?
這些話語在滔天的惡意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對他并沒有任何幫助。
況且,他應該不缺人安慰吧……
她有些煩躁地放下手機,將手指貼上溫熱的咖啡杯壁。
視線重新投向窗外,海天一色,遼闊寧靜,與網絡世界的喧囂浮躁仿佛是兩個極端。
“姐,車來了,我們得去機場了。”
助理上前輕聲提醒道。
陳嘟靈回過神,點了點頭。
“好。”
她主演的《我們的當打之年》近期即將開播,她需要飛往魔都配合劇組進行宣傳活動。
起身拿起搭在旁邊椅子上的外套穿上,動作間依稀能看出她纖細卻并不柔弱的身形。
走向門口時,她還是沒忍住,最后低頭看了一眼手機。
新聞彈窗迭滿了狀態欄。
“佰度股價大漲近15,李彥弘稱將全力投入類ChatGPT產品研發!”
“原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雯攜5000萬美金入場,誓要打造國產版OpenAI!”
“企鵝、阿貍、科大訊飛等巨頭紛紛宣布布局AIGC賽道,資本市場熱度飆升!”
“無問科技依舊沉默,疑似默認與ChatGPT的巨大代差!”
“江傾深居簡出,尚未做出任何回應!”
每一行標題都像是一根小針,輕輕扎一下,不疼,但累積起來卻讓人無比煩躁。
全世界都在熱火朝天地追趕這股浪潮,唯獨他,置身事外,沉默得令人心焦。
屏幕頂端恰好推送了一條新的“爆料”消息,醒目的標題聳人聽聞。
“深扒江傾與無問科技沉默真相:或因核心團隊離職,技術路線遭遇重大挫折?”
她的指尖頓了一下,隨即面無表情地鎖屏,將手機放入口袋。
心口卻像是被什么東西輕輕撞了一下。
這種捕風捉影的消息,如今卻能輕易獲得大量傳播,他現在的處境,該有多難?
而此刻,網絡上的風暴中心,無問科技所在。
氛圍卻與外界的想象截然不同。
沒有人心惶惶,沒有焦頭爛額。
鍵盤敲擊聲與工程師低聲討論的聲音交織,空氣里彌漫著專注甚至略帶興奮的緊張感,仿佛暴風雨來臨前并非壓抑,而是蓄力。
江傾的辦公室內,他正站在一塊寫滿了復雜公式與架構圖的白板前,單手插在褲袋里,另一只手拿著一支墨藍色的記號筆,偶爾在某處圈畫一下,或添上一兩筆。
陳鐸安靜地站在一旁,手里拿著平板,屏幕上顯示著最新的輿情監測報告,但他并沒有急于匯報。
過了一會兒,江傾放下筆,后退半步,審視著白板上的內容,似乎暫時告一段落。
他這才轉過身,目光投向陳鐸。
“有事?”
“江總,輿論方面,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比較離譜的傳聞。”
陳鐸將平板遞過去,一臉無語。
“主要集中在猜測我們核心團隊動蕩,以及技術研發遭遇不可逾越的瓶頸。”
江傾接過平板,快速掃了幾眼,臉上沒什么明顯的情緒波動,只是嘴角極輕微地勾了一下,像是看到了什么荒誕卻并不值得生氣的東西。
“江總,我們需要采取更進一步的措施嗎?比如,發布一份正式的官方聲明,或者安排一次小范圍的媒體溝通?”
陳鐸請示道。
盡管他知道江傾大概率不會同意。
果然,江傾將平板遞還給他,搖了搖頭。
“不用。該做什么做什么,外面的聲音,暫時不必理會。”
他的語氣很平靜,或者說是篤定。
這種篤定并非傲慢,而是源于內心深處對自身技術積累的清晰認知與強大自信。
“但是,江總……”
陳鐸稍顯遲疑。
“這些傳聞可能會影響到部分潛在合作方的信心,甚至……公司內部一些年輕員工的情緒,也可能受到干擾。”
“好的合作方會看本質,至于員工……”
江傾走到辦公桌旁,拿起自己的保溫杯喝了口水。
“無問科技靠的是共同的目標,硬核的技術留住人,不是靠對外界的口水戰。讓大家專注在手頭的工作上,就是最好的穩定劑。”
“好的江總,我明白了。”
陳鐸不再多言,點頭領命。
他跟隨江傾多年,深知他做事的風格。
永遠著眼于最關鍵的問題,極少為外界的噪音分散精力。
江傾坐回辦公椅,目光重新投向電腦屏幕,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代碼,不斷滾動的數據流。
“我們自己的進度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到時候自然會見分曉。”
陳鐸點頭表示明白,悄然退出了辦公室。
江傾獨自坐在辦公室里,屏幕的光映在他臉上,明暗交錯。
他并非完全不在意外界的評價,但他更清楚,在這個領域,最終說話的是實打實的技術。
此刻的沉默,并非退縮或無力,而是將所有力量集中于一點的蟄伏。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就在這天傍晚,一個匿名的科技論壇帖子開始以極快的速度在各大社交平臺傳播開來。
帖子聲稱獲得了“無問科技內部消息”,言之鑿鑿地指出無問科技對標ChatGPT的核心大模型項目,在最近的內部評估中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主要技術指標均大幅落后于OpenAI的最新成果ChatGPT3.5,團隊士氣低落,項目前景堪憂,甚至面臨被擱置的風險。
發帖人還痛心疾首地表示,這正是江傾與無問科技始終保持沉默的真正原因。
這篇漏洞百出卻極具煽動性的爆料,如同在一鍋滾油里滴進了冷水,瞬間炸開了鍋。
“果然如此!就知道是技術不行!”
“之前吹得天花亂墜,現在被打回原形了吧?”
“浪費了那么多期待,真是可惜……”
“江傾這個科技天才,以后不會要變成真演員了吧?哈哈哈……”
“之前每次站在臺上講的頭頭是道,結果都是空話?天才?呵……”
“建議查一下他以往那些論文,說不定水分不小哦”
“嚴重懷疑江傾是不是中科大包裝出來的,為了提升學校知名度?”
“嘖……樓上這話說的還真有可能,細思極恐!”
質疑、嘲諷、謾罵的聲音越發高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
甚至有一些原本中立的科技博主,也開始傾向于相信無問科技可能確實遇到了重大困難。
江傾的處境,在外界的眼中,似乎變得更加艱難。
往日光環加身的AI天才,似乎一下子成為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水貨。
風暴不僅沒有平息,反而因這記實錘般的爆料,變得更加洶涌猛烈。
此刻,遠在魔都酒店房間里,剛結束一天宣傳活動的陳嘟靈,也看到了這條推送。
她盯著屏幕上那刺眼的文字,握著手機的手指微微收緊。
窗外燈火璀璨,霓虹閃爍,卻照不進她眼底的擔憂。
江傾,你可以解決的,對吧?
請: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