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2012年6月初,字節音樂股份有限公司無聲無息成立。
隨即就派人到處去買版權。
首先找到的是福茂唱片,旗下擁有張紹涵、范瑋琪、庾澄慶等歌手。
有一些歌手雖然解約了,但部分歌曲版權還在福茂手里,比如蘇芮、邰正宵、王力宏、辛曉琪、范曉萱、那鷹等等。
這么多的歌曲,猜猜大陸地區網絡獨家代理權是多少?
500萬元(每年)的預付保底金,外加后續收入分成就拿下!
合約期限為“32模式”,即三年期滿之后,年保底金提高20自動續約兩年。
福茂唱片只想給優先續約權,但終究還是底氣不足,答應把“優先續約”改為“自動續約”。
想永久買斷是不可能的,一口氣簽五年約都不可能,唱片公司一般只簽兩年或三年約。
為啥價錢這么低?
因為彩鈴業務不景氣,網絡音樂又盜版橫行,唱片公司在互聯網上根本賣不出去正版。
即便騰訊的QQ音樂、字節的蝦米音樂,一直都在做正版嘗試,但只簽當紅歌手比較火的歌。
想打包出售?門兒都沒有!
字節音樂現在簽下的,是福茂唱片的所有歌曲版權。包括這些歌曲在中國大陸互聯網的運營、銷售和訴訟權利。
并且在打包購買的時候,如果涉及已經賣出去的代理權,第三方合約到期之后自動轉到字節音樂。
比如QQ音樂買了張韶涵的某些歌曲代理權,合約到期之后自動轉到字節音樂這邊。
蝦米音樂CEO王浩驚得立即飛到京城:“什么情況?老板你打包代理了福茂唱片?”
陳貴良點頭說:“嗯,下一個是種子音樂(有光良、吳克群等歌手)。接著是滾石、華誼、英皇、金牌大風等等。然后再簽韓國唱片公司。最后是環球、索尼、華納三大巨頭。”
王浩聽得目瞪口呆。
他緩了好一陣:“那新成立的字節音樂,跟我們的蝦米音樂是什么關系?”
陳貴良說:“目前屬于兄弟企業,字節音樂代理的歌曲,可以優先分銷給蝦米音樂。我尊重你們的意愿,如果哪天同意了,蝦米音樂可以直接并入字節音樂。如果不同意,我就去買酷我或者酷狗,多幾個平臺才能消化這些歌曲。”
王浩欲言又止,一時間不知道該說啥。
由于字節跳動多次注資,現在字節持有85的蝦米音樂股份,王浩和其他創始人持有剩下的15。
日常管理運營都是王浩團隊做主,但在跟字節其他平臺的關聯業務上,則肯定是聽母公司的。
比如字節旗下的賬號,就跟蝦米音樂是通的,用戶可以在多個平臺同賬號登錄。蝦米音樂還要配合兄弟平臺搞活動。
目前,蝦米音樂、QQ音樂的經營模式差不多。
都是標準音質的歌曲,免費在線聽、。而且,還有廣告。
充了會員,才能在線聽或下載高音質歌曲。且沒有廣告。
蝦米音樂比QQ音樂做得好的地方,在于可以付費深度化定制專屬歌單,還可定期免費獲得一些定制歌單。
尤其是一些冷門的高質量歌單,簡直是小資們的裝逼利器。
有正版,也有盜版。
究竟是正版還是盜版,取決于唱片公司愿不愿意合作,而且價錢愿不愿意收得很低——價錢太高沒得賺。
想了很久,王浩才問:“網絡音樂的政策要變天了?”
陳貴良搖頭:“如果真要變天了,騰訊那邊肯定也能收到風聲。”
“那你這樣囤版權會虧本的,而且是大虧特虧!”王浩對此難以理解。
陳貴良笑道:“我在賭啊。去年啟動《著作權法》的第三次修訂,如果修訂完畢,有可能會加強網絡音樂版權監管。”
王浩說道:“你這種賭法,跟在賭場玩骰子沒什么區別。五六年前就說要加強監管,到現在也沒一個準信兒。”
陳貴良說:“我在賭中國的版權監管必然要正規化。”
王浩說道:“但你只能簽兩三年的代理合同,兩三年內政策不變,你那些錢就全都打水漂了。”
陳貴良說:“32模式。三年獨家代理,兩年自動加價續約。不肯答應這個模式的,我不買他們的版權!”
另一個時空的海洋音樂,在瘋狂囤歌曲版權時,就沒有簽32模式,只簽了標準的三年合同。
結果監管政策收緊時,第一批合同剛好到期,被QQ音樂趁機高價搶過去!
王浩問道:“如果蝦米音樂并入字節音樂,我們創始團隊的股權怎么算?”
“估價給現金補償,”陳貴良說,“你們也可以繼續留下來,并且還能在字節音樂擔任管理職務。另外,我給你們期權激勵。”
“我要回去跟他們商量一下。”王浩對陳貴良還是很感激的,字節持有85的蝦米股份,卻真就按約定不干涉日常管理。
這種口頭承諾,隨時可以打破,但陳貴良始終說話算話。
陳貴良笑道:“你們慢慢想吧。我只說一句,字節音樂的期權會很值錢。”
陳貴良又說:“對了,藍莓臺的《中國好聲音》,A站和土豆網正在談網絡視頻版權。蝦米音樂可以把網絡音頻版權拿下。相信我,這個節目會爆火。”
王浩說道:“這個我知道,藍莓臺還跟我聯系過,讓我推薦一些好苗子去參賽。《中國好聲音》的音樂總監我也認識,我們一起吃過幾次飯。主要是版權監管不利,我沒想過去買正版。”
“只要價錢別太離譜,還是買下吧。合約盡量簽久一點。”陳貴良說。
王浩笑道:“他們只注重視頻版權,音頻版權根本賣不出去。我如果稍微多給點錢,他們永久賣斷都愿意。”
“如果能永久買斷,那就必須簽。”陳貴良說。
“行。”王浩說道。
王浩一直都在杭城混音樂圈,而《中國好聲音》的音樂團隊,同樣也屬于杭城的音樂圈子。他們可太熟了。
熟到第一期的參賽歌手,有幾個就是王浩推薦的!
這純粹屬于幫忙,因為第一期節目沒名氣,主動報名的好苗子實在太少。想要提高參賽歌手質量,就必須依靠圈內人幫忙尋找。
把王浩打發走,陳貴良猛地想起《舌尖上的中國》。
既然《中國好聲音》的版權都要拿下,沒可能放棄這個系列的紀錄片啊。
陳貴良直接掏出手機,給王小鴨打電話,他們以前錄節目遇到過兩次。互留了電話號碼。
“陳總?”王小鴨接到電話非常驚喜。
陳貴良問:“我聽人說,央視在拍一個美食紀錄片,叫什么《舌尖上的中國》?有這個片子嗎?”
王小鴨一頭霧水:“我也不清楚。要不,我先掛電話,向其他同事打聽一下?”
“麻煩了。”陳貴良說。
王小鴨笑道:“不麻煩。”
陳貴良投桃報李:“今年的字節之夜,王女士能不能來做主持人?”
“沒問題!”王小鴨連忙答應。
有主持費可拿,又能擴大影響力,王小鴨當然愿意來。
央視主持人原則上不允許自由接私活,但具體得看什么情況。
格調太低的活動,基本不可能批準,未經報備就參加會被處罰。比如:企業年會、樓盤開盤、婚慶壽宴等等。
字節之夜這種大型活動,只要不是頻繁參加,一般經過報備就沒啥問題。
過了一個多小時,王小鴨給陳貴良回電話:“是有個紀錄片叫《舌尖上的中國》,十年前就開始策劃了,因為經費問題一直擱置。去年正式立項,兩個半月前開拍。”
“網絡視頻版權賣出去沒有?”陳貴良問。
王小鴨說:“開拍前就聯系過,但沒有網站愿意買。我問了售片部門的同事,他們說如果找不到買家,最后就只能請張朝揚吃飯。靠私人關系賣給搜狐視頻。”
這姐們兒真牛逼,陳貴良只說幫忙問問,人家連各種細節都打聽清楚了。
現在電視劇的網絡版權賣200萬一集,而紀錄片則是根本就賣不出去。
如果誰都不買,肯定是搜狐視頻買下,因為張朝揚跟央視領導關系好。為了維持關系,張朝揚必須給面子掏錢。
一番感謝之后,陳貴良給A站的CEO打電話:“派人去央視買《舌尖上的中國》。一部紀錄片……沒人看紀錄片?我讓你買就買。盡量把版權期限搞長一點,如果央視愿意永久賣斷,無論給多少錢都可以!”
為啥不讓土豆網去買?
看A站CEO都不太愿意就知道了,現在這會兒誰買紀錄片版權啊?正常情況下,紀錄片的網絡播放權,都是買影視版權時附帶的。
陳貴良擁有A站百分之百的股份,自然可以強行下命令。而土豆網那邊,他并沒有控股,硬要說服也可以,但懶得浪費口水。
等《舌尖上的中國》火了,土豆網高層自然會主動找上門來,希望從A站手里通過分銷獲得播放權。
騰訊視頻、搜狐視頻、愛奇藝聯手購片又如何?
陳貴良未卜先知,直接去高價搶好片。
精準購片,買一部火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