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這為什么要將軍事學院,給建立在北平那邊?
是……因為北平那里,距離北方近,今后可能面臨的戰事多,在那里好進行實戰教學嗎?”
徐達問出了他的疑惑。
在他想來,上位這邊準備設立軍事學院如此重要的所在。
那么自然而然,是要設立在京師,才最合適不過。
可上位居然說,要將只給設立在北平。
這讓他感到很意外。
雖然他說出來了這么個理由,但是總覺得,不是重點。
除了這個自己所想的這個理由之外,應當還有別的一些上位的深意。
而是這深意,他心里面有了些許的想法。
但是又不敢太確定。
朱元璋笑道:“天德,你說的對。
軍事學院嘛,肯定是要行軍打仗的。
除了課堂上面的教學之外,戰場上的教學也同樣很重要。
將之設立在北平這里,確實有一些想法,是如同你所說的那樣。
不過……”
聽得到朱元璋這話,徐達心頭暗自一振,知道事情的重點來了。
“不過,除此之外,咱這里還有另外一個考慮。
那就是在今后,咱這邊準備遷都至北平。
所以,便也提前將這軍事學院給設到那邊去。
省得今后遷都之時,還要再往那邊遷。
遷來遷去多麻煩。”
聽到朱元璋所說這話,徐達為之愣了一下。
話說,雖然他心里面已經有了一點類似的想法,但也僅僅只是有那么一點點而已。
因為遷都向來就是大事。
而且,應天可謂是陛下的龍興之地。
此時說遷都就要遷都,還是遷往了北平這么一個地方,著實讓他意外。
但愣神的同時,也徹底明白了官家上位如此安排的用意。
“北平那邊靠近北方,對漢人王朝最致命的威脅,永遠都是北面,
南面那邊縱然是會出現一些亂子,其實難以有太多的影響,不足以危及根本。
這是因為,南面那邊山林多,人不容易匯聚。
另外一方面也是氣候溫暖,叢林密布,不利于行軍。
既不利于咱們行軍,也不利于他們行軍。
而且物產豐富,餓了就能摘果子吃。
水稻能一年兩熟甚至于三熟。
冬天還凍不死人。
相應的,那邊的人就沒有那樣強的戰斗力。
難以真的鼓起全部勇氣,拼上一切來和咱們這邊作戰。
但是北面則不同。
北面苦寒之地,又產戰馬。
那里環境本身就極為鍛煉人。
草原之上,又經常征戰廝殺,接連不斷。
部落之間相互戰斗,吞并,實屬正常。
最為關鍵的是氣候惡劣,遇上大災了,為了活命,許多都是選擇向南進行侵略。
面對這種事情,咱們自然是不怕的。
可是到了后面呢?
后面若是把國都定在應天這邊,會不會有皇帝覺得北面,常年有征戰,就覺得這是個麻煩,想要將之給放棄。
會不會有大臣提出放棄幽云,放棄河北,進而放棄中原?
就像是漢朝后面,有人不斷的提出,要放棄涼州一樣。
思來想去,咱覺得還是直接把京師給遷到北平那邊去好。
北平北面是燕山,很險峻,又有長城,防御也夠。
關鍵是其后方,則是廣袤的河北平原。
關中這個形勝之地,沃野千里的地方,和河北平原比起來,那可就顯得太小了,只不過大概有十分之一而已。
秦,漢,唐,皆定都于此。
建立了大興的王朝。
如今我大明,若定都于北平,既有京杭運河可以溝通南北,又可以從海上開辟航道,來往運輸。
又有河北平原這么一大塊兒地方,來產糧產兵,還是挺不錯的,肯定不會太差。
正所謂河北視天下,猶珠璣也,天下視河北,猶四支也。
珠璣茍無,豈不活身,四支茍去,吾不知其為人。
這片地方可不能丟。
把都城遷到這里,頂到第一線上去。
也能夠防止后世有什么不肖子孫,有什么見識淺薄,只想著茍延殘喘,茍安的那些臣子們,會因為北面異族的壓力,而說出要放棄幽云,放棄河北這些地方的話。
京師就在這里,有本事他們就放棄。
這可不單單只是放棄河北那么簡單。
而是直接丟掉了都城!
真要這么做了,昭昭青史之上,自會留下他們的豐功偉績,供后人唾罵!”
朱元璋對徐達沒有什么隱瞞。
將他在這上面的考慮,一五一十的說與了徐達聽。
徐達聞言,思索一下,對朱元璋拱手道:“上位,您這考慮的確深遠。
臣亦覺得如此。
北平這邊更適合建都。
長安,洛陽,開封這些古都城,都已不行了。
關中太小,洛陽更小,至于汴梁,乃是無險可守,而且也被弄得特別破敗。
更為重要的,是黃河航運不行,難以依靠黃河再輸送大量的錢糧等。
思來想去,除了應天這里之外,更為適合建都的,就是上位所說的北平。
上位考慮深遠,令人佩服。”
徐達這話說的真心實意,確確實實是很佩服。
上位定都北平,和蒙元定都于大都完全不同。
蒙元本身就是草原上的人,北平以北,那諸多地方對于他們而言再親切不過。
是他們的老巢的所在。
他們定都大都沒什么壓力。
可是大明在北平這邊定都的話,那這事兒可就有些不太一樣了。
等于說是把京師直接給頂在了最前面去,以京師來守國門,或者說是以天子來守國門。
如此,后世的那些皇帝,還有大臣,就不得不重視起北面的邊防。
遇到事情了,不得不拼命。
而只要能在這里拼命,保證京師不丟,那么大明后面的廣闊土地就不會丟。
這當真是好魄力!大手筆!
上位不愧是上位!
這下子,徐達心里面有底兒了。
同時也暗自下了決心,在接下來幾年,要將草原好好的再清掃一遍,采用一些辦法,將納哈出也給一并解決了。
要盡可能的讓草原變得安定,為大明接下來的遷都做準備。
最起碼要保證二十年之內,不讓北面草原上,有什么部族來侵擾!
只是,想是這么想,可想法在心頭浮現之后,徐達又暗自嘆了一口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知道,他的這些辦法,也只能是讓草原之上出現短暫的安寧。
想要讓草原上長期的平穩,是不可能的。
今后,草原上肯定還有戰事,還會有新的部落崛起,從而威脅大明。
不是他在這件事情上,過于悲觀,而是因為從古至今,草原就是如此。
諸多的人,根本就像是韭菜一樣,割完一茬又起來一茬,聯綿不絕,沒有盡頭。
漢人王朝這邊勢力強了,那么草原之上就會變弱。
可漢人王朝這邊一旦變弱,那么草原之上,便會有部落飛速的崛起。
從而對漢人王朝產生新的威脅。
從古至今,不知道采用了多少的辦法,都沒能將草原給徹底的治理。
而他所采用的這辦法,也不過只能保證幾十年的安寧,甚至于二十年之后他都不能保證。
可是,除了這樣的辦法之外,他也想不出別的什么太好的辦法。
因為,歷朝歷代皆是如此。
“上位,這草原上面該如何做?
咱們這里該用出一些什么辦法,才能讓草原徹底安定下來,今后不會再對咱們這邊產生威脅?”
苦惱之下,徐達忍不住望著朱元璋開了口,問出這話來。
將北原王廷覆滅,乃至于在后面解決了納哈出,乃至于瓦剌人,這些都只是暫時的。
更為重要的,需要考慮該如何讓草原,變得真正的安穩,不再成為大明北面的禍患。
只有如此,才能一勞永逸。
否則,終究都只是暫時的。
沒了北元王庭,沒了納哈出,那么還會有其余的部落,抓住這個空檔,飛速的進行發展,成長起來,在今后繼續和自己大明為敵。
今后,勢必會陷入無休止的戰爭之中。
這等事情,是徐達所不愿意看到的。
可偏偏卻又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對于這件事加以解決。
所以,他詢問了上位,想要上位就這事兒,來做一個解答。
上位和尋常人不同,他是真的很有辦法。
很多的事兒,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或許在這草原之上也同樣如此。
“天德,你的考慮是很正確的,這件事兒的不能不防。
對于草原,不能只是單純的將之給殺了。
殺了之后,沒有別的手段,只會給別人來做嫁衣。
會有不少草原上的部落,因為咱們而受益,從而發展起來。
這種事情咱不能做,太吃虧。”
朱元璋點頭,對于徐達所說的這個擔憂,很是認同。
天德能想到這些,他很高興。
“不過,對于這草原上,咱倒是有了一些想法,或許能有用。”
聽到朱元璋此言,徐達一下子就變得振奮起來,坐直了身體,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果然,自己問上位是問對了,上位是真的有辦法!
希望上位的辦法,能切實有效,能徹底的將問題給解決了。
若是能夠一勞永逸,來解決草原,再加上遷都北平以天子來守護國門。
二者相加之下,那么會有很大的可能,在今后能讓草原安穩。
并且,也能讓大明少遭受一些禍患。
這是極好的。
“對于草原,首先要確定一個事兒。
那就是咱們這邊,在將草原上的強敵給滅了之后,就坐視不理,放任不管。
如此,只會讓草原上勢力,無序增長。
從而,又出現新的與我大明為敵的部落。
而是要對其施行,切實有效的統治。
只有對其進行統治,才能夠讓他們聽從我大明的,按照我大明的想法來演化。
接下來,把草原清掃一遍之后,我們這里要給草原上的那些部落,給進行登記造冊。
并且,設立以鎮為單位的基層組組織。
大部落拆成小部落,一個部落,便是一個鎮。
給他們劃分各自的牧區。
而這牧區同樣不能畫的太大,要畫小一些。
讓他們都在各自的牧區當中進行放牧。
而且,嚴禁草原之上,各部落之間進行相互兼并。
各個牧區所有權也同樣要歸國有,他們同樣只有使用權。
哪個不聽話,犯了這方面的忌諱,那么大明這邊便出兵,聯合著被欺負的部落去打犯忌諱的部落。
殺雞儆猴。
給他們最為深刻的教訓。”
聽了朱元璋所言,徐達暗自點點頭。
對于這件事情,他很認同。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
因為上位此舉的根本,是在將草原各個部落給限制住。
從而讓各個部落不能兼并,也就沒辦法形成太過于強大的部落。
草原上的部落匯集不到一起,建立不起有效的統一政權。
力量就不會太強大,就沒有辦法來對大明這里產生太大的威脅?
“若干個鎮,組成一個盟。
這里的盟,不是一級行政機構,而是朝廷監督下的協調組織。
盟長由理藩院選任,負責召集定期會盟。
比如,可以三年一次。
執行朝廷法令、審理案件、檢閱兵丁。
最重要的是,盟,鎮各級首領的任命、承襲、獎懲大權,要完全掌握在我大明的皇帝手中。
需經理藩院核準。
用這個辦法,這確保朝廷對蒙古貴族階層的絕對控制!
對于草原上的那些部落,咱們這邊也不能一刀切。
對于接下來歸順較早、關系密切的部落,可以給他們一些甜頭,給一些適當的自治之權。
而對那些,在接下來激烈抵抗,或新征服的地區,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員管理,控制要更為嚴格。
咱準備設一個理藩院,作為朝廷專管的機構。
讓其成為管理草原,高原,西域等疆民族事務的最高中央機構。
它獨立于六部,負責制定和執行針對草原等地方都的律例。
管理王公朝覲、封爵、俸祿、承襲、司法審判、驛站交通等一切事務。
讓其成為中朝廷控制這些地方的總樞紐……”
徐達越聽,眼睛越亮。
越聽越覺得上位說的實在是太有道理了。
這才是他所想要的,徹底根治草原的好辦法!
上位不愧是上位!
當真不凡!
為之震動的同時,也禁不住打起更多的精神來,仔細的傾聽。
看看上位還有沒有別的什么好的,對付草原的辦法……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