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內,在胡惟庸這些人被處死之后。
朱元璋這邊,很快便又做出了一個決斷。
在心里面,進行了一番詳細的琢磨之后。
他喊來了太子朱標。
對太子朱標,說出了他的這個決斷來。
“標兒,咱這里想要做一些事兒,就是建立書店。”
建立書店?
朱標愣了一下,顯然是沒有想到,自己家父皇此番讓人把自己喊來,要對自己說的居然是這個。
建立書店,這也不是什么大事,也不必這樣的鄭重其事吧?
這事,不是想做就做嗎?
不過,這樣的想法在心中出現了一瞬之后,就被朱標給拋出了腦海。
讓自己不可如此去想。
按照他對自己家父皇的了解,父皇既然在這件事情上如此說了,還如此鄭重。
那么肯定就不是什么太小的事。
如果是太小的事的話,父皇也不會把自己喊來,專門來吩咐了。
父皇所想要設立的書店,肯定不是一般的書店。
“父皇準備設立什么樣的書店?”
朱標詢問。
朱元璋開口道:“一個總部設立在京師,各個布政使司,各個州縣,乃至于各鄉鎮都至少建立一個的書店。
聽到自己家父皇所說的這話后,太子朱標那是一點兒都不覺得意外。
果然不愧是自己家父皇,就是大手筆。
就知道他說,要設立書店,肯定不會那么簡單。
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而且,父皇的這個手筆,還遠遠的超過了自己所想。
“父皇,不知道這樣的書店,有何用處?”
朱標望著朱元璋詢問。
書店的用途,他自然是能知道一些。
最基礎的肯定是賣書。
只不過,他現在所能想到的,大多也不過是一些尋常的功能罷了。
更多,更高深的地方,暫時還想不到。
而他也能夠確定,自己父皇既然如此大的手筆。
那除了尋常的作用之外,肯定會有一些別的深意和作用。
在這上面,他有必要進行一定的詢問。
朱元璋道:“書店用途很大。
這個覆蓋全國各布政使,乃至于下到各處鄉鎮的書店體系建成之后,今后的大明日報進行刊發之時,便可通過這書店,運往全國各地,將全國各處都給覆蓋了。
不僅如此,朝廷的詔令等一些,也能夠通過書店來進行一定的宣傳和運輸。
除此之外,今后我大明是要大興教育的。
而這教材上面,也要做到統一規劃。
便可通過這書店,將這些教材,以及相關的資料書籍等運往全國各地,進行一個統一。
除此之外,今后還可以再創辦一些別的期刊等相應的東西,用來宣傳我大明。
告知眾人,我大明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大明。
在這個過程里,又需要人們都做出什么樣的事。
告訴天下人,大明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并向他們描繪,大明今后的藍圖。
并選取有益的書籍,進行刊印,運至全國各地。
讓眾人通過閱讀好的書籍,以及一些先進事跡,來進行學習,改造他們的思想。
讓他們明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讓世人明白,他們的命運是和國家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
大河有水,小河才不會干。
只有國家強盛了,富裕了,百姓們的日子才都能整體上變好。
要讓他們有主人翁的意識。”
朱元璋向朱標說著,他在這上面的用意。
“而且,各處書店除了賣書之外,還有一個功能。
那就是不拘高低貴賤,都可以到書店當中,書店當中任何的圖書,報紙等東西。
這是每一個人的權益。
當然,不得損壞,不得帶走。”
自己的大明,到了后來為什么會那樣的凄慘,亂象叢生?
為什么眾多的文人們,各種的不當人。
為什么大明到了后面會窮死?
除了種種制度種種,又如藩王等事情之外,朱元璋覺得很重要的,并不是不少人說的那樣,將大明的鍋都給扣到自己這個開國皇帝頭上。
甚至于,更有人說大明亡于朱元璋。
這樣的說法,他覺得著實是太過于無稽。
純粹是為了黑而黑。
大明亡于朱元璋?
那還不如再往上算一算,亡于盤古,亡于女媧呢!
若是盤古不開天辟地,女媧不造人,那便也沒了人,也就不會有了大明,那么大明便也不會亡。
誰又能保證自己制定的制度,能一直被后人遵循下去?
歷史上自己這個開國皇帝,才不過是剛剛咽氣。
自己親手挑選出來的好孫子,就已經和那些文人一起,對自己所設立的種種,開始拼盡全力的揮動鋤頭,給刨了一個面目全非。
自己剛死后,這些人就不聽自己的了。
更何況幾十上百乃至兩百多年后的那些人了。
真就將后世的那些皇帝,那些官僚,那些眾多蛀蟲的種種作為,全都視而不見,一股腦的把罪責都歸在自己這個開國皇帝頭上去。
各種的噴自己。
朱元璋覺得是不公平的。
他覺得,大明亡了的最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土地的兼并。
而造成這些的,除了歷史規律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
那就是他之前所說過的,到了后期,那奪取權柄的文官集團們病了。
病得很嚴重。
整體上面,那是自私自利。
將國家的權力,國家的職能,給用各種辦法給弄到手里。
卻沒有半分的主人公意識。
還在那里只想著,怎么吸大明的血。
只想著損公肥私,絲毫不為大明去著想。
這才是一個極為嚴重的原因。
若是這些人有主人翁意識,不要求每一個人都如此,但整體上能為國家考慮。
并且也真的,能夠付出一些相應行動的人,占據大多數。
那不論是土地兼并,亦或者是其余的各種方面,都會得到一個極大的減緩。
所以,朱元璋覺得,自己這邊有必要從這上面,進行一定的著手。
尤其是到了后期,進行了開海,許多人增長了見識,又能通過開海從海外弄到大量的財富等之后,人的思想等方面變化的,將會更多。
再加上本身就有著很多的文人,看自己不順眼。
群魔亂舞之下,人們的思想會出現一個很大的混亂,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一個堅固的城堡,外面難以攻破。
但是內部,卻很容易的被破掉。
思想病了,那可就是真的病了。
哪怕他外表依然特別的強大,哪怕還有著極其強的力量,也依然會有極大的問題。
后車之轍,這點他必須要將之給考慮到。
并提前做出一些防范。
而建立這么一個書店體系,并賦與其這樣的權力,便是他的一個應對之策。
對思想的影響,那是潛移默化的,也是一件重中之重,需要長時間持久性的去做的一件事兒。
這件事兒,很多時候短時間內,并不能看到效果。
但是卻不能不做……
朱標聽著自己父皇所說的話,明白了自己父皇在這上面的深意之后。
不由的嘆為觀止。
自己父皇考慮的當真是夠深遠的。
居安思危,能看到那般遠的事情,并提前做出相應的防范來。
這書店確確實實很有必要建立。
父皇所考慮的非常的對。
這事兒的確是重中之重。
人若是把心往一處想,把力氣往一處使,那么許許多多的事兒,那都不再是事兒。
可關鍵是想要人把心思往一處想,那是很難的。
尋常百姓倒還好說一些,尤其是那些讀書人。
因為讀了些書,想見識的多想的比較多,讓他們往一處想更加不容易。
可父皇卻能想到這樣的方法。
原本的時候,以為父皇創辦大明日報,就已經是神來之筆,驚才絕艷了。
哪能想到,父皇居然還能想出書店這種特別好的好主意來。
有了這大明書店,再加上大明日報,以及父皇親自盯著,被父皇取名為愛國教育的教材。
今后在課堂之中進行推行。
種種手段用下來之后,必然能夠讓自己大明,有一個非常大的改變。
用父皇的話來說,今后要盡可能的給自己大明,賦予鋼鐵般的意志。
不僅要強身健體,同時在思想上面也要武裝起來。
并且要把輿論權,教育權等都給控制在朝廷手中。
從那些文人士大夫手里面給奪取過來。
要建立屬于自己大明的主流思想。
之前父皇所弄的愛國思想教育,這樣的教材是面對學生,只在課堂之內的話。
那是書店,就走到了課堂之外,能夠影響更多的人。
不僅能覆蓋到全國,而且還能夠和課堂教育,相輔相成。
更為重要的是,父皇所推行的可以讓任何人,在這書店之內,書店所有的任何書籍這件事兒,更是一個神來之筆。
書籍歷來都是一件非常珍貴的事。
要不怎么會有耕讀傳家這么一個說法?
要不然自己的老師宋先生,年輕之時想要去讀書,怎么會費那般大的力氣,可謂是吃盡了苦頭。
宋先生當年,若是能有這種可供人的書店在,那在學習上面,就要少吃很多的苦。
甚至于就連成就,也要超過現在。
這等事兒一旦能夠辦得好,那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個如同宋先生這樣的人從中受益。
“父皇,這個好,這個好!
父皇真乃神機妙算,神來之筆,水平當真是高!
連這個都能想起來!”
朱標對著自己家父皇大加贊賞,溢美之情溢于言表。
“哈哈哈……”
朱元璋聞言笑了,很開心。
“標兒,你不必這般夸咱,咱這也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朱標聞言微愣了一下。
拾人牙慧?
父皇拾的誰的牙慧 按照他所知道的去看,那是根本就沒有好吧?
父皇這明明是首創。
這肯定是自己家父皇謙虛的說法。
父皇實在是太謙虛了。
“還請父皇為這書店起個名字。”
朱標望著朱元璋出聲說道。
沒名字可不成。
“名字,咱這邊已經想好了。”
朱元璋說著,便起身從后方的書柜上面取出來了一張紙,給了朱標。
朱標將之打開去看,只見上面赫然寫著四個大字——新華書店。
見到這個名字后,朱標不由的微微一愣。
話說,原本的時候他覺得,這書店的名字,應當是大明書店,或者是洪武書店。
畢竟父皇先前便已創立了大明日報,并且又給那已經編撰了過半的字典,取名為洪武字典。
如今這等覆蓋全國、極其重要的書店,給取名為大明書店,或者是洪武書店,再正常不過。
可結果卻是這么一個,萬萬沒有想到的名字。
愣神之后,又覺父皇立意高遠。
這個華,是華夏的華,遠遠超過了自己大明這一個王朝,朱家這一家一姓。
而父皇所做這些事兒,也的確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層面。
也的確是超越了自己大明,超越了朱家一家一姓。
就是這個新……又是何意?
眉頭微微皺起,片刻后又舒張開。
顯然是朱標,已經想明白了這里面的道理。
自己家父皇所做的種種事情,真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觀父皇所作所為,很多那都是超越了古今,開歷史之先河。
而朱標也相信,通過了父皇的種種努力,之后的大明將會和之前完全不同。
這華夏,也非是以往的華夏。
那么,將這書店取名為新華二字,完全合適。
更能體現出父皇立意的高遠,遠大志向。
“新華書店,這個名字取得好!”
朱標出聲贊嘆。
朱元璋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這名字,能不好嗎?
朱元璋的心中升起了諸多的追憶。
自己也見過最好的盛世,在后世之時,更是深入的了解了,艱苦奮斗發展史。
許許多多的方面,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也將很多的東西,記在了心中。
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自己如今歸來,自然不能全盤照搬。
無視具體的現狀,就進行一系列的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
只會讓自己大明,陷入到一片混亂之中。
但是有不少的好東西,卻可以進行借鑒,在大明這邊進行實施。
且看自己這只大蝴蝶,都能煽起多大的風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