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52章 朱元璋這朝鮮公主就許給你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旁!

  一直侯在一旁的云奇則是在心底暗暗稱奇。

  “皇爺今日怎會是這番?”

  “這畫面,真的是似曾相識啊。”云奇在心底暗暗想到。

  在此刻。

  云奇想到了當年,皇長孫還在的時候,老是被朱元璋教訓,然后皇長孫根本不聽,一聽到說教,立刻撒腿就跑,根本不給說教的機會。

  也正在這時!

  “臣參見太子殿下。”

  自殿外,郭鎮還有一眾禁衛軍恭敬參拜。

  朱標緩步走到了大殿內。

  當他走進來。

  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了殿內的朱應,眼前也是一亮,心底也是在翻涌。

  “雄英。”

  朱標在心底暗暗想著,有著無限的難言。

  似隱藏著千言萬語。

  不過。

  在看到了龍椅上的朱元璋后,朱標還是迅速將心情平復了下來。

  “沒想到冠軍侯也在啊。”

  朱標走上前,一臉笑容的道。

  朱應站起來,抱拳道:“見過太子殿下。”

  “標兒來了。”

  “坐吧。”

  朱元璋看到朱標來到,余光又掃了朱應一眼。

  心中也是有著千言萬語。

  不過。

  朱元璋也并沒有開口說什么。

  “父皇。”

  “看來今天的確是有什么大事啊,還將朱應給叫來了。”朱標笑了笑,直接坐在了一旁。

  在他看來,此刻也沒有外人,朱標也是表現的十分隨意。

  “你看看這奏折吧。”

  朱元璋一笑,直接從桌子上拿起了一封奏折,一旁的云奇立刻捧著,呈給了朱標。

  如今年節休沐,大明休沐。

  但許多緊急之事也都是未曾停擺的,比如邊境之事,還有命案,天災人禍等。

  這些都還是在運轉的。

  朱元璋所掌的洪武朝,那自然是吏治極為嚴苛的,在朱元璋心底,他恨不得官吏每刻都在任。

  朱標接過奏折后,一看。

  立刻笑道:“這高麗,終于還是改朝換代了。”

  “高麗王如今已經被囚,李成桂已經篡奪了高麗國的權柄,如今已經執掌了高麗的軍政了。”

  聽到這朱標的話。

  朱應也是立刻明了了。

  “高麗國,李成桂。”

  “當初遇到的那個家伙,這一個倒是沒有改變歷史,李成桂篡奪王權,之后得大明承認,賜國號朝鮮。”朱應心底暗暗想到。

  朱元璋一笑:“重點是李成桂后面的話,他想要送公主入我大明,與我大明聯姻,并且還請求咱賜國號于他,這件事,標兒你如何看?”

  聞言!

  朱標想了想,并沒有立刻回答,笑了笑,將目光投向了朱應。

  “朱應,你如何看待此事?”朱標笑著問道,眼底深處帶著一種無言的慈祥。

  “李成桂此人,昔日臣在遼東邊境見過他,正是當初征滅納哈出的時候,雖然只是一面之緣,可此人表現的確不俗,是一個梟雄。”

  “此番他上奏大明,還要聯姻,請大明賜國號,毫無疑問,這是想要得到大明的承認,讓他執掌高麗國順理成章,畢竟大明如今已經徹底擊潰了北元,消息應該也已經向著周圍的番邦異族傳開了,如果有大明的承認,他的位置就會變得極穩,得到高麗國百姓的認可。”朱應緩緩開口道。

  一語就洞破了李成桂的目的。

  “不錯。”

  朱元璋夸贊了一句,欣慰的看著朱應。

  “雄英不僅活著,而且在民間一趟,不僅變成了我大明最利害的武將,而且在政見眼界上也同樣不弱。”

  “如此看來,他這出去一趟也是大好事了,如果當初他留在應天,也根本不可能成長到現在的地步。”朱元璋心底十分滿意的想到。

  看得出。

  如今朱元璋都已經在心里找平衡了。

  “那你覺得,咱該如何來回應這李成桂?”朱元璋又笑著問道。

  “昔日的高麗國是臣服于北元,為北元納貢,甚至還配合北元來對付我大明,所以這高麗王室,我大明自從始至終不認可的,而這李成桂既向我大明示弱,更是有臣屬納貢之意,從短期來看,的確可以賜予他國號,讓他執掌高麗,未來或許還可以利用其對付北邊的異族。”朱應緩緩開口道。

  “你說從短期來看是賜予其國號,那從長期來該如何?”朱標笑了笑,直接問道。

  他自然是聽出了朱應話里的意思。

  “自然是直接出兵解決了,畢竟這高麗國雖然不大,但也有人口數百萬,而且距離我大明很近,能夠拿下來也不錯。”朱應笑了笑,直接道。

  “師出無名,必有亂象。”朱元璋則是說出了八個字,顯得十分鄭重。

  也帶著對朱應的教誨。

  “的確。”朱應點了點頭。

  “你小子難道聽明白咱的意思了?”朱元璋眼前一亮,笑著問道。

  “大明自立國后,高舉著光復華夏漢家之名,驅除韃虜之名,本身最大的敵人是元,但也是得到了元最大疆域遺產,昔日元的番邦臣屬,昔日元的疆域,大明都有師出有名的權柄討伐,但對于這些番邦不同,對元,大明師出有名,對番邦,如若他們不犯大明,自無師出有名。”

  “特別是西南邊境,西方邊境,如今他們大多都是名義上臣服大明,為大明番邦,如若大明師出無名去覆滅這些小國,必會讓他們報團取暖,甚至是抱團犯我大明,他們生存之地乃是貧瘠之地,多山脈,多亂象,吾大明反倒是不好以對付北元的大軍去平定他們。”

  “所以師出有名很重要。”朱應緩緩開口道。

  聽到這。

  朱元璋與朱標對視一眼,都是帶著眼前一亮。

  “原本孤以為你只有善戰統兵之武,沒想到你對政見眼界也是如此了得。”

  “不錯。”

  “師出有名四個字,正是吾大明對待番邦異族之理。”朱標笑著說道,帶著夸贊。

  “不過。”

  “這也是大明國力局限性,不得不依靠這番邦來穩固大明邊境,倘若大明強大到可以無懼一切的地步,徹底不在乎這些番邦抱團,這所謂的師出有名也就不算什么了,在絕對的國力面前,一切名頭都是假象。”朱應緩緩開口道。

  畢竟。

  兩世為人。

  朱應可是很清楚什么是國力與實力至上了。

  就比如前世的鷹醬,他們國力強橫,他們在乎什么師出有名嗎?

  那是因為他們擁有著絕對的實力。

  讓他們能夠無視規則。

  因為強者能夠制定規則。

  而朱應未來想要的國度正是要制定規則,甚至是凌駕規則之上的。

  大明雖強,但立國不過二十多年,也還達不到真正無視規則的地步。

  而朱元璋父子聽到了朱應的話后,先是一愣,隨后也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什么時候大明能夠達到這一步,能夠無視師出有名這四個字,那咱就算是死也瞑目了。”

  “不過就現在的大明而言,還遠遠達不到這種地步。”

  “大明很大,疆域遼闊,還有不知道多少吃不飽的黎民,多少流離失所的流民。”

  “咱,終究是還不夠格。”朱元璋嘆了一口氣,透出了對國力的關切。

  “大明立國不過二十多年,未來皇上與太子一定可以開創更為強盛的大明的。”朱應笑了笑,隨口道。

  因為自己的出現。

  蝴蝶效應實則已經出現了不少了。

  實則。

  朱應也并不知道會不會因為自己出現,朱標還會不會因病薨逝。

  “所以。”

  “按你的意思。”

  “咱應該賜國號給李成桂,讓他名正言順的成王,也讓他成為吾大明的朝貢國。”朱元璋表情恢復嚴肅,看著朱應問道。

  “就目前而言,是如此。”

  “大明給了這李成桂國號,未來他的國也將永遠是大明朝貢國,永為番邦。”朱應點了點頭。

  “那聯姻呢?”

  “李成桂還要送他們的公主入吾大明,你覺得咱應該指誰予這公主?”朱元璋又笑著問道。

  “這就看皇上自己定奪了。”朱應平靜的回道。

  所謂的聯姻。

  也不過是一個虛假的政治聯姻罷了,真的在利益面前,這等聯姻自然是極為脆弱的,難道李成桂還會在乎一個女兒不成?

  “標兒。”

  “送上門的公主,不要白不要。”

  “你覺得該賜給誰?”朱元璋又笑著看著朱標問道。

  “一個番邦小國的公主,樣貌應該也算是絕色。”

  “朱應為大明效力多年,如今只有一妻,倒也沒有妾室,這一國公主倒也是勉強能夠給的朱應做妾。”朱標笑了笑,開口道。

  此話一落。

  朱應愣住了。

  將李成桂的女兒許給自己?

  這算是什么事啊?

  “皇上,太子。”

  “不應該是與皇族聯姻嗎?”

  “臣只是一個外臣,這應該也并非是李成桂想要的。”朱應笑著回道。

  “一個番邦小國罷了,一個亂臣賊子罷了,他要咱賜予國號,難道還能要求咱不成?”

  “你是我大明的冠軍侯,更是吾大明的英雄,他一個小小的番邦公主也是勉強能夠給你為妾。”

  “此事。”

  “就暫且定下了。”

  “待得咱讓禮部準備國書,發給李成桂,當然也派遣吾大明使臣前往這高麗,賜予李成桂國號,順帶將他們的公主接回來。”朱元璋笑著說道,卻是直接拍板定了下來。

  一旁朱標也根本不給朱應拒絕的機會,當即一笑:“不錯!一個番邦公主,或有姿色,能給吾大明冠軍侯為妾,這已經是她高攀了。”

  “此事就這樣定下了。”

  “相信,玉兒也不會拒絕的,畢竟單靠玉兒一人也是無法給你開枝散葉的啊。”

  朱標話語之中也是帶著一種調侃來。

  父子兩人一唱一和,這聯姻之事的主角竟然莫名其妙就成了朱應了。

  迎娶公主!

  這倒也是有意思。

  “標兒。”

  “有關于李成桂所求的國號,他也提出了兩個給予咱來定,讓咱賜予。”

  “一個名為“朝鮮”一個名為“和寧”。”

  “你覺得哪一個好?”朱元璋又沉聲問道。

  “朝鮮吧。”

  “朝日鮮明,倒也附和這番邦小國之寓意、”朱標想了想,說道。

  “好。”

  聽到朱標提及此,朱元璋也是點頭贊同。

  隨即。

  直接就提筆在一封空白圣旨上開寫,寫下了賜“朝鮮”之國號,還有禮部賜禮,定納貢之國的諸多話。

  總之。

  隨著這國號的賜予,李成桂可以得到一個名正言順,從昔日臣服于元,變成了臣服于大明。

  從今往后。

  大明也將再多少一個藩屬國。

  “將此圣旨送去禮部,年節之后,讓禮部盡快擬定章程。”

  將這一封圣旨寫完后,朱元璋直接就對著云奇一遞。

  “老奴領旨。”云奇恭敬接過了圣旨,便將圣旨交給了一個太監送往禮部。

  “等禮部擬定了章程后,再選一些我大明的精兵強將去朝鮮,好好震懾他們一番。”

  “如今我大明最強之軍以大寧邊軍莫屬,驟時朱應你就在軍中挑選兩三千人去朝鮮,一則震懾,二則將那公主迎回來。”朱元璋笑了笑,直接對著朱應說道。

  “那臣也可以歸于大寧一趟了?”朱應眼前一亮。

  一聽這。

  朱元璋立刻道:“你小子就老實待在應天等著這公主回來吧。”

  “好吧。”朱應有些失望的點了點頭。

  “對了。”

  “提及北疆。”

  “如今的草原之上可不平靜啊。”朱元璋笑了笑,然后在桌子上一陣翻閱,拿出了一本奏折,然后直接就對著朱應一丟。

  朱應直接接住奏折,一看。

  在上正是潛伏在北疆的細作傳回的消息。

  北元隨著皇帝還有大半文武都被朱應給抓回來后,政權已然崩潰了。

  如今如同歷史記載一樣,昔日的北元已經分為了三部,韃靼,瓦剌,兀良哈。

  而且這還只是明面上的三部,在三部內仍然有不少小部落,并非完全歸于三部執掌。

  “如今之草原已亂。”

  “比之一個統一的北元,未來北邊對我大明的威脅已經極劇減小了,數載內,北疆將會無戰事。”

  “他們這北元三部將會陷入爭奪地盤的大戰之中。”

  “北疆百姓也能夠更為安寧了。”朱應笑著說道,真心的為北疆百姓感到高興。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