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01章 百倍成功率光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只不過,搞科研非常費錢。

  華為在2008年的時候,其研發投入就有104.69億元,占營收的8.4。

  到了今年,這個數字達到了237億,

  戚昊所謂的百億身家,基本上都以股票的形式存在,想要變現并不容易。

  大的開銷,只能通過貸款的形式。

  戚昊最近還在考慮,在東昊創投內部成立一個私募基金,前期主要面向公司內部員工,吸納他們不知道怎么投資的現金。

  這是一件很有搞頭的事情。

  華為就搞過。

  東昊集團目前已經有上千號員工,而且薪水層次都不低,基本上都超過城市平均工資,還有一部分年入百萬的。

  大家普遍有理財需求。

  為了理財,公司幾個高管甚至合伙成立了一個小投資公司。

  但是他們只敢小打小鬧。

  如果戚昊沒有投資的,他們就不敢跟進,面對長期類投資,他們也沒有戚昊那么淡定,投資的基本上都是公司出品的影視劇。

  然而,這些影視劇并不全都是賺錢的。

  也有賠錢的項目。

  比如《魁拔》。

  此外,公司投資的影視項目肯定要分給飛揚傳媒,動畫片的話,還有西昊動畫影業,有時候還要分一些給其他出品方,要確保盟友們也有一口肉吃。

  給這些高管們留的也就一口湯了。

  也賺不到多少錢。

  他們的小投資公司資金利用率很低,賬面上閑置了上億的資金。

  這些錢可以拿來緩解戚昊的現金流壓力。

  他對自己投資的項目非常有信心。

  像蘋果、小米、大疆、特斯拉什么的,都有系統背書,屬于系統挑選出來的東西,今后肯定不會賠錢。

  他的錢只會越來越多。

  而科技研發更不用說了,別人的研發要克服重重困難,而戚昊這邊卻像是開卷考試一樣,直接知道正確答案,現在只是走個流程而已。

  當科技成果“研發”出來了,自然就可以進行變現。

  不管是提供技術服務,還是提供技術應用產品,將來都會賺得盆滿缽盈。

  就學華為那一套,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以虛擬股票分紅和交易實現利益分配。

  戚昊打算先拿公司內部的人當試點。

  反響如果好的話,再對銀行類客戶開放。

  戚昊的公司很正規,完全和非法集資搭不上邊。

  錢的問題解決了,那就是怎么把大禮包拿出來。

  直接拿出來肯定不行。

  根本沒辦法解釋它的來歷,戚昊總不至于說他有個親戚在國外,是歐美科學界的大牛,偷偷的把技術傳輸到了國內吧。

  這種事情一查就能查到。

  系統也不可能給他變出來一個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的親戚。

  至于這個所謂的科技大禮包該怎么拿出去,系統也給了善后的方案。

  戚昊可以成立一個科技公司。

  在科技公司內部成立一個研究所,只要在研究所內研究這個大禮包里包含的科技,就能夠事半功百倍,想要什么,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夠研究出來。

  神級科技研究所!

  增加百倍成功率光環!

  而且,研究的方向不存在誤差,都是直奔著正確答案去的。

  成立公司的事情倒也不難。

  自從拿到了小米的商業信息,戚昊就想著在小米之外再成立一家科技公司,用以消化這份商業信息。

  后來又得到了大疆的商業信息。

  那么,這家科技公司還可以增加一些和大疆有關的業務。

  倒是和系統的想法不謀而合。

  當然,也有可能是統子哥看到了戚昊的動作,從中得到了靈感。

  成立科技公司是大事情。

  一般的集團公司如果想要在科研這一塊加大投資,幾乎百分百會遭到各種阻撓。

  投資賺的都是快錢。

  誰管你什么百年大計,什么公司遙遠的未來。

  他們只知道科研是個無底洞。

  東昊集團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因為戚昊是獨一無二的老板。

  其他人都是替他打工的。

  而且他的人生經歷足夠的傳奇,是世人眼中的小巴菲特,出道以來從未失手。

  哪怕是一直跟著他的老田,還有能力強到變態的詹奇·萊登,也都把戚昊當成傳奇人物對待。

  他們只有解讀戚昊的份,根本不會質疑。

  “什么,貸款十億?”

  老田和戚昊其實不止一次討論過科技公司的問題。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智能手機就是接下來的風口,只要踩上去,野豬也能跟著上天。

  但是,兩人之前商量出來的結果是前期規模不用太大,先安排在自家的園區里,前期的業務就是圍繞手機,做一些手機硬件開發和設計、系統軟件、還有設計方面的工作。

  先沉淀一些技術,然后才推出手機品牌。

  現在戚昊突然就變卦了。

  要一把拿出來十個億。

  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和原本計劃的五千萬比,一下子就翻了二十倍。

  而且還要求找個特別好的園區安置。

  特別好……

  那可是錢啊。

  哪怕不是買,只是租,也是一筆巨大的投入。

  “咱們可以跟著鄭策走,去科技城那邊和他們談,就說咱們前期投入十個億,五年內投入不低于一百個億,老田,娛樂只是旁枝末節,互聯網也是過眼云煙,真正的星辰大海是科技……”

  戚昊開始了他的表演。

  “咱們都沒有什么基礎,投入那么多錢進去,你不怕打水漂啊。”

  老田主要是被嚇壞了。

  中昊娛樂剛開始做的時候,才幾百萬的規模,上千萬的項目都是和飛揚傳媒一起做。

  咱們現在已經牛逼到隨便壕擲十億了嗎?

  “放心好了,我有數,你去找東方行長,看看他們行能不能批這么多,我可以抵押茅臺的股票。”

  茅臺雖然漲得一般,但是一直穩如老狗,對于銀行來說屬于最優質的抵押資產。

  “你貸款去天上人間消費,他們肯定不批,但是你拿來去搞科研,他們就沒有拒絕的理由,現在正在大力扶持科技企業,尤其是愿意在科研這一塊投入的科技企業。”

  “漢芯一號”造假事件那么轟動,也不影響后續繼續有人出來行騙。

  戚昊不是突然冒出來的。

  他家大業大,個人資產就有上百億。

  加上名下多家公司的綜合估值,加起來妥妥的好幾百億。

  而且,戚昊這邊不是沒有科技基因。

  他投資了小米手機,投資了大疆科技,投資了比亞迪、特斯拉、蘋果……

  現在要做科技公司搞科研,多順理成章的事情啊,只要有相關的業務關聯,光是友軍的訂單都能吃飽。

  戚昊都這么說了,老田自然照辦。

  貸款進展的非常順利,戚昊抵押了部分資產,成功的拿到了貸款合約。

  十個億并不是一下子全都到賬。

  拿了不花也要算利息的。

  正常的情況下,就是需要多少就從銀行拿多少。

  而科技公司選址也很簡單。

  中關村科技城規劃的那么大,就是為了推動科技發展。

  當新成立的北昊科技宣布了幾個科研方向,并且開始從各大高校和社會上吸納科技人才的時候,時間才僅僅過去不到一個月而已。

  速度真不是一般的快。

  雷鈞那邊還特意打電話詢問情況。

  戚昊這舉動讓他有點心慌。

  當初談合作的時候,戚昊這邊就表現出非常專業的手機公司經營理念。

  他一直擔心戚昊這邊會直接進場。

  如果大家經營理念相近,那就必然會成為最大的競爭對手。

  雷鈞混跡江湖多年,戚昊這邊是他最看不懂的存在。

  你如果說他強吧,他好像也沒有企鵝、阿貍那么強,頂多也就比他的小米強一些。

  小米目前估值40億美元。

  而戚昊這邊一大攤子加一塊可能也就兩三百億的樣子。

  主要是因為戚昊手里的股票可以直觀的看到財富總量,而他名下又都是電影相關的產業,這部分在融資市場最不值錢。

  電影公司好不好,就看你的電影票房。

  不是一個適合講故事的產業。

  如果是小米這樣的,就可以寫PPT吹噓說未來有可能市值超過500億美元。

  電影公司累死也做不到。

  因為今年整個電影市場的總票房,也不會超過150億人民幣。

  但是你要是說戚昊這邊很弱,他又投資了那么多優質的企業,未來潛力實在不好低估。

  此外,就是戚昊這邊的戰略眼光讓同行們驚嘆,就連雷鈞都想邀請戚昊加盟他新成立的風投公司。

  雷鈞不希望和戚昊成為競爭對手。

  別的友商在他看來都是煞筆,可戚昊絕對不是。

  戚昊安撫了他一下,讓他別擔心。

  表示新公司目前所涉及的手機業務會是軟硬件支持,咱們會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雷鈞對此保持懷疑態度。

  畢竟沒有哪家做手機直接從技術層面開始動手。

  公布出來的研究方向就有好些個。

  并不僅限于手機技術,還有不少讓人一頭霧水的項目。

  而且公司招人似乎沒有止境。

  管理層的招,技術大佬要,甚至連應屆畢業生,只要能力過關都一并納入麾下。

  獵頭公司都把北昊科技納入黃金VIP行列了。

  一看就是野心賊尼瑪大。

  對北昊科技關注的其實不止是雷鈞。

  只不過大部分都只是觀望,好奇這家企業到底想做什么。

  從九月份開始,不到三十集的《來自星星的你》,愣是拍到了十二月底。

  拍得這么慢,主要是戚昊太忙了。

  不止要當導演當演員,一邊拍一邊剪,還要做任務看劇本,還要處理公司的很多事情。

  他只能安慰大家,說電視劇制作出來的質量非常贊,絕對能夠成為經典。

  看來,以后必須要減少接戲的數量了。

  這大概就是成為大佬的代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