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第一時間讓魏明知道他們獲獎的消息,周惠敏這次也是給他發的電報。
阿敏在香港樂壇受歡迎的程度還要超出魏明的預料,他知道阿敏的唱片賣爆了,也確信她那幾首歌新歌在82年屬于出類拔萃的,但沒想到最受歡迎女歌手的頭銜能落在她一個玩票歌手頭上。
這個榮譽成就再加上卡倫·卡朋特的去世,似乎激發了阿敏想要認認真真搞音樂的想法。
她知道受限于先天條件,自己的嗓音跟那些鐵肺女歌手沒得比,哪怕在技巧和情感上做到最好,也略差一分震撼。
所以她覺得走創作型歌手的路線更適合自己,在這封電報中她認真向魏明請教了如果自己想要自己寫歌該怎么做。
魏明認真思考后并給她回復。
就好像寫網絡,新手最適合的類型是同人文,在別人現成的框架里進行二次創作,可以省很多事,等摸透了創作的規律再搞原創。
所以魏明的建議是:“你不妨多看看那些古詩詞,它們的‘歌詞’都是現成的,而且非常高級,這些古詩詞包括詩經、漢樂府在古代也都是以吟唱的方式流傳于世,只不過古代沒有留聲機,它們的曲調沒有跟著流傳下來,這對音樂人是個機會,你之前信里曾提過鄧麗君的《淡淡幽情》帶給你極大震撼,何不效仿之。”
信發出去后,魏明又抓緊時間完成了《博物館奇妙夜》的中文版,交給了曉燕嬸審稿。
曉燕嬸當時拿著稿子就進了單位,結果因為被出版社叫過去開會,再加上鄭淵捷盯著,就讓他先看了。
鄭淵捷一邊看一邊恨:媽的,怎么能寫的這么好!
因為《童話大王》有魏明的作品,鄭淵捷一直不好意思說銷量好是因為自己的,也不好意思提漲稿費的事,更加沒有自立門戶的想法。
不過呂曉燕已經把鄭淵捷的稿費升為了跟魏明一樣的頂格千字十塊,再漲就不合規了,頂多就是從工資、年終獎和員工福利上進行補貼。
因為寫的夠快夠多,有時候還能投給其他刊物,所以鄭淵捷的月收入早就超過了300塊,對于他這樣的年輕人算是很高了。
完成了《博物館》的中文版,魏明利用家里的電腦再接再厲,把另一篇英文故事寫完并寄給了梅琳達。
這兩天他都在閉關,出關后本來是要幫著父母準備采購年貨的,沒想到彪子從天津回來了。
老魏甩甩手:“你去找他們玩吧,我和你娘你妹三個人呢。”
彪子比黃湫燕回來的都晚,而且年后兩口子還要進劇組完成后續部分。
這次拍戲可是把他拍爽了,不僅男一號,還擔任了武術指導的工作,因為劇組離不開他,拍完自己打戲還要指導其他人的,所以哪怕就在天津他也是堅持到快過年才回家。
回來后他第一時間跟魏明和梅文化小聚了一下,開口就是:“我想死你們了!”
彪子在天津就聽說了魏百萬的大名,當時他自豪地指著報紙上魏明的名字對劇組工作人員道“這個我大哥!”
回來后提起這件事仍覺得激動,那些香港富商捐多少他都覺得沒多么震撼,但魏明可是自己身邊人,而且一百萬對于一個大陸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甚至還有報紙說,除了給北大的100萬,魏明捐給家鄉教育和交通上的錢也不在少數,他是把自己捐空了。
但彪子知道明哥沒那么傻,他捐掉的最多也就他個人財富的一半。
不得不說彪子還是把他明哥想的太偉大了。
算上魏明的海外資產,他也就捐了百分之一不到的樣子。
三人都是東方新天地這家日進斗金的店鋪的老板,從捐款獎學金這件事,魏明順勢跟他們講了一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
“等以后你們有了錢也可以做一些慈善,現在就算了,當以低調為主。”魏明不低調是因為他的巨額財產是寫作收入,而非經商所得。
雖然去年的憲法承認了個體經濟,但商人可以明目張膽顯擺炫耀自己的財富還得再過幾年呢,禮還沒崩,樂尚未壞。
他們三個里面最有希望成為一名合格商人的就是梅文化,他問:“大哥,人們都是仇富的,我最近看新聞,聽說有些地方的萬元戶被報道出來之后非常苦惱。”
“哦。”
梅文化道:“作為地方上先富起來的代表,他們的事跡一旦被報道出來之后,首先就會遭受群眾的眼紅,眼紅的人甚至會鍥而不舍地找各種理由舉報,除此之外還有村干部小領導的揩油,總想著從你先富的人里榨取利益。”
魏明點點頭,并不覺得意外。
所以梅文化不禁想問:“先富和后富的矛盾感覺會越來越大,捐錢做好事真的有人會領情嗎?”
“我覺得領情的肯定是大多數,但不領情的人肯定也存在,而且會說很難聽的話,不過捐錢這件事的首要目的并不是為了讓所有人都喜歡你,”魏明告訴他,“首先捐錢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比如說,有人得了絕癥,沒錢治療,而你只要付出每天的收入就能救回一條命,挽救一個家庭,你做不做。”
“當然做了!”兩人異口同聲。
魏明:“做完開不開心。”
“這么大的功德,我開心死。”彪子直言道,梅文化也開悟的點點頭。
魏明:“做慈善帶著這樣的想法,你會開心很多,其次呢,做好事也會有好報,你如果做慈善能做出名堂,比如全國大學都有你捐建的教學樓,我想國家肯定也會給你相應的政治地位,而在我們這個國家,政治地位比錢還重要。”
梅文化深以為然地點點頭,只是每個大學都要捐一棟樓,這怎么可能,哪怕明哥也做不到吧!
這天柳如龍帶著《射雕英雄傳》的漫畫師李志清從TVB離開,剛剛他們拜訪了《射雕英雄傳》劇組,李志清還給四位主要演員畫了漫畫形象,準備在《狂人漫畫》上宣傳一波。
年后這部劇就要播出了,但還沒拍完,這在香港實屬正常。
《狂人漫畫》因為超高的銷量和粉絲粘度,在宣傳娛樂產品的時候非常好用,今年春節檔的《新蜀山劍俠》和《A計劃》也在雜志上宣傳了。
動作片、仙俠片和漫畫很配,不過他們的對手是《最佳拍檔2》,這就很難了。
《新蜀山劍俠》的導演雖然是徐客,徐客雖然是新藝城七怪,不過這部電影卻是嘉禾的,因為新藝城的幾位老板不同意徐客拍這樣一部投資浩大的神魔片,而嘉禾的鄒文懷也想分化新藝城,所以大方投資。
現在《新蜀山劍俠》和《最佳拍檔2》同日上映打擂臺,盡管《最佳拍檔2》表現不如上一部,但看趨勢,2000萬應該不在話下。
這個成績碾壓《新蜀山劍俠》,不過《蜀山》也有千萬以上的潛力。
至于同屬于嘉禾的《A計劃》還要晚一些上映,兩部嘉禾影片都會在邵氏院線放映,嘉禾聯合邵氏共抗新藝城的局面已經非常明顯了。
周惠敏和妮奶剛看完《新蜀山劍俠》從電影院回來,林妮正炫耀自己的人脈。
“林清霞啊,我熟,你喜歡的話我這次回去給你要幾張簽名照。”
她們覺得《新蜀山劍俠》看著挺刺激的,特效非常驚艷,就是劇情不能細琢磨,比昨天看到的《最佳拍檔2》確實差了些。
人家《最佳拍檔2》不僅喜劇做得好,劇情很絲滑,而且特效也不差啊。
這讓阿敏不禁有些為阿明編劇的《A計劃》擔心,不過自己肯定會第一時間支持的。
她們倆剛回家就看到了魏翎翎,她是過來跟母親告別的。
“我要去美國出差,到時候直接回臺灣過年。”
“小年都過了你還出差啊?”林妮心疼女兒太拼了,你又沒弟弟,你這么拼有啥用啊。
魏翎翎道:“人家老外又不過年,而且這次的合作很重要,我們要給變形金剛加車標了,這是很大一筆錢。”
鑒于變形金剛的熱度已經從北美蔓延到了亞洲和歐洲,汽車市場也看到了這款玩具的巨大潛力。
為了從孩子開始培養他們的客戶,美國汽車廠商決定跟朗寧廠合作,把他們的車標和汽車外形跟變形金剛結合,這次魏翎翎去美國就是聽聽報價,選一個合適的合作。
而且不僅有美國汽車品牌,日本和歐洲的品牌也會參加,另外還要看望一下姑媽,給她拜個早年。
魏翎翎在家里吃了個飯,而周惠敏回家后看到了魏明的回信。
他建議自己從古詩詞開始自己作曲,就像《獨上西樓》《但愿人長久》《幾多愁》這些歌曲一樣。
這些歌曲的作曲人可都是劉家昌、黃霑這樣的大師,感覺阿明一開始就給自己上了高難度。
“還以為你會讓我從兒歌開始練起呢。”
不過阿敏很聽勸,當即找來了《唐詩三百首》,短詩不看,只看長詩,什么《將進酒》《蜀道難》《琵琶行》,看著詩,腦子里想著旋律。
當周媽回來后,看到女兒竟然不是在看電視,不是在聽電臺,也不是在對著畫板涂鴉,她竟然在看書讀詩,她甚至揉了揉眼睛,確實自己沒看錯。
當媽媽問起,周惠敏回道:“我想鞏固一下自己的語文成績。”
周媽樂得合不攏嘴:“好,你好好讀書,媽媽給你做好吃的!”
這個寒假周惠敏就這么一直跟魏明交流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更早的詩經和漢樂府,魏明還給她寄了不少在大陸買到的相關書籍,而阿敏現在看簡體字也越來越厲害,幾乎無障礙閱讀。
再有兩天就要過年了,魏明把給阿敏的信寄出去,又收到了梅琳達的包裹,里面是《博物館奇妙夜》繪本的樣書以及她的信。
《博物館奇妙夜》電影很出名,但原著其實是美國暢銷繪本。
魏明寫的更接近電影版,甚至留了扣子打算將來寫續集,而從變成繪本,又進行了一番低齡化處理,使低齡小學生更容易接受。
但主題不變,主要傳達了對歷史、知識與秩序的敬畏與傳承,也讓小朋友不可自拔地對博物館產生興趣。
當然,做成繪本不可避免地犧牲了的故事性。
梅琳達在信中也提到了這點:“我希望《博物館奇妙夜》能以的形式發行,可以匹配高年齡的小學生甚至初中生,但這個故事太少,不足以湊成一部圖書,而《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給了我一個想法,你說把它們合成一本書出版怎么樣。”
魏明之前創作的第二個英文中短篇故事就是《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講的是一位科學家發明了將物體放大縮小的機器,在一次意外中把四個孩子縮小而引發的故事。
也是改編自好萊塢經典兒童電影,而且票房成績不錯,北美年度前十。
梅琳達看出了這兩篇故事的相似點,都是給了一個有趣的設定,讓主人公經歷了一場冒險,而這冒險甚至還有一些驚悚。
她在信中表示:“如果這樣的故事你還有的話,請多寫一些,我們可以兩個故事湊成一本書,并把這些故事命名成一個系列,打造成一個品牌,比如y講故事,y嚇你一大蹦之類的。”
這樣的故事魏明確實還有很多,不過他覺得梅琳達起的名字都太差勁了,他有一個更合適的。
《雞皮疙瘩》怎么樣,英文《Goosebumps》。
不得不說梅琳達是個商業鬼才,她啟發了魏明,自己好像真的可以寫一個《雞皮疙瘩》系列。
兒童類暢銷作品的利潤確實誘人,薄薄的一層可以賣出不便宜的價格。
在《哈利·波特》系列橫空出世之前,世界上有這么一套書籍,名叫《雞皮疙瘩》系列叢書,是當時世界上銷量最高的兒童圖書系列,全球銷量三億多冊,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定為銷量最大的兒童系列圖書。
要不是影視改編不太成功,在中國影響力嚴重不足,總銷量未必會被《哈利·波特》壓一頭,不過魏明曾給喜子家的葫蘆娃買過一套中文版,里面的故事基本都熟。
它的每個故事都不長,且互不關聯,獨立成篇。
中文版每本書里有兩個故事,什么歡迎來到死亡屋、怪獸之血、木乃伊的詛咒、稻草人的午夜游行之類的,都是一些小朋友看過之后欲罷不能,渾身起雞皮疙瘩,帶點恐怖的故事。
而它的宣傳語就是“膽大的翻開,膽小的走開”。
作者R.L.斯坦憑借這套叢書連續三年位居美國最暢銷作者之首,最熱賣的時候,美國兒童類書籍年度暢銷榜前十,《雞皮疙瘩》系列能占八個席位。
這個東西有搞頭啊!
《雞皮疙瘩》在美國這么火,肯定也有影視改編,而且電視劇改編曾經還算成功,只不過電影改編權賣給了哥倫比亞,結果拍砸了,嚴重影響了這個系列的IP價值和改編熱情。
但現在,就憑《博物館奇妙夜》和《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魏明的這個“雞皮疙瘩”系列IP價值就不會差。
另外魏明選擇故事的時候也可以專門選擇那些有過成功電影改編的故事,并兼顧整個系列的風格統一。
甚至不要臉一些的話,《勇敢者的游戲》也非常符合這個系列的調性,等跟麥克米倫的合約到期就可以掛上“雞皮疙瘩”系列的名頭再發行一版,魏明還能把續集故事也寫出來!
以他現在的能力,確實寫英文長篇有些費勁,但中短篇則是手拿把掐。
當打造一個超級暢銷,改編也超級賣座的系列兒童叢書的念頭冒出來后,隨著而來的是無數個經典故事充斥著魏明的大腦。
什么靈異第六感、潘神的迷宮、小丑回魂、鬼娃、孤兒怨等等,魏明越想越興奮,嚇唬小朋友的感覺好好啊!
甚至還有很多魏明從小聽說的中國傳統故事也可以加入其中,比如貓臉老太太什么。
雖然這玩意兒談不上什么文學性,不過梅琳達的出版公司初創,正是需要能持續產出高銷量的作品的時候,“雞皮疙瘩”完美符合條件,魏明也覺得自己義不容辭。
他當即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跟梅琳達商量著該怎么搞這個“雞皮疙瘩”系列。
這邊魏明和梅琳達正愉快通信,共商大計。
另一邊,在香港,除夕前一天,《A計劃》正式上映,這部電影是程龍耗時一年才完成的,也是魏明編劇的作品,只不過為了臺灣市場,“魏明編劇”這一點并不能大張旗鼓地宣傳。
但這部電影被嘉禾寄予了壓過新藝城,壓過《最佳拍檔2》的歷史使命。
現在鄒文懷是有些后悔的,當初他和魏明有一個“一千萬之約”。
如果票房能超過1000萬,魏明就可以得到票房的5。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當時票房過千萬是很難的事,可去年票房集體大爆發,年度前十全部突破千萬大關。
更讓人意外的是青鳥的文藝片《投奔怒海》竟然也有1500萬票房,賺了個盆滿缽滿。
鄒文懷:“早知道就賭能不能超過2000萬了!”
因為《A計劃》有非常可觀的外埠收益,所以只要香港能有2000萬,他面子上就過得去。
還有就是那個《五福星》,他讓洪津寶他們看著搞劇本,這次可不能找魏明了,忒貴!
“來了,開始了!”
此時留守老人魏森豪正在跟周惠敏母女一起過年,除夕夜他們還一起看了TVB的新劇《射雕英雄傳》,當羅文甄妮合唱的《鐵血丹心》一出,全香港的觀眾都被驚艷到了。
周惠敏感覺明年的兩臺頒獎典禮上肯定少不了羅文和甄妮的身影了,她由衷為之高興,也希望甄妮能拿到最受歡迎女歌手獎。
香港人這時候看《射雕》,而大陸人,尤其是大陸北方人此時都在等待預告已久的豬年春節聯歡晚會。
在溝子屯的村支部,老魏招呼大家一起看電視。
回家已經幾天了,鄉親們也不再避之如蛇蝎了,都免疫了,你吹你的,我們無腦叫好就是。
這是溝子屯過的第一個有電的春節,哪怕最節省的人家今年都準備讓電燈亮到0點。
“來了,來了,開始了!”隨著齊德龍的一聲,春節聯歡晚會正式開始。
坐在C位的魏明嗑著瓜子等待雪姐的春晚首秀 (今日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