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41章 哦,原來這叫一對對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節目結束,但是并沒有出現周惠敏表示放棄決賽的片段。

  TVB把這段剪掉了,因為他們還要靠周惠敏吸引觀眾,而且他們也自信能夠勸說周惠敏參加下周的比賽。

  在梅艷芳看來,這就是阿敏改變主意了,所以她將成為自己奪冠路上最大的攔路喵。

  魏明估計還會給阿敏寫新歌,也不知道《風的季節》這首歌能不能打得過。

  重慶大廈,李嘉昕母女三人也看完了節目,看到周惠敏以斷層第一的高分成功晉級總決賽,又想到她在演唱時跟魏明眉來眼去的樣子,李嘉昕就感覺一陣不爽。

  哼,小狐貍精!

  姐姐李嘉明還在那里興奮地說一定要看下一期,還說她們班好多女生都喜歡周惠敏呢。

  哼,吃里扒外!

  一夜過后,周惠敏的鐵粉雨后春筍般暴漲,她的大紅已經勢不可擋。

  即便周媽媽在聽到女兒還想參加決賽錄制的時候,她也有幾分猶豫。

  “猶豫啥?”魏明問朱霖。

  “我畢竟不是北影廠的,跑去北影廠看你的短片,這合適嗎?”

  “不合適,但又能怎樣呢,你現在這么紅,來北影廠是賞臉。”魏明正在邀請朱霖來看自己的作品。

  在魏明的三寸不爛之舌下,朱霖最終同意了,然后他才說了給龔樰爸媽買房的事。

  “知道你孝順,不過我爸媽房子挺寬綽的,你就不用操心了。”

  說是這么說,不過魏明能跟她坦白這件事,她還是很高興的。

  高興之余,她又賞了魏明一次。

  從小魏今晚的戰斗力來看,在香港的時候應該挺老實的。

  那是,周惠敏送到嘴邊了他都沒吃,那得是多大的毅力啊。

  第二天一早,魏明、朱霖,還有南鑼鼓巷的龔樰,三人陸續來到了北影廠。

  聽說魏明回來了,梁曉生立即通知了兒影廠和北影廠的兩位廠長,另外還有一些副廠長和演員也想來看看。

  比如葛存狀就把妻子施文心和兒子葛憂都帶來了,雖然他們父子倆已經答應了魏明的邀約,但還是想看看他的斤兩,以調整自己的預期。

  江懷延也帶著放暑假的女兒江姍來看電影,魏明瞅了一眼江姍,她跟阿敏同齡,看起來更小一些,阿敏都不讓看,更別說她了。

  魏明跟江總編耳語了幾句,然后江懷延就把江姍哄著離開了現場,臨走前江姍氣憤地看了魏明一眼,肯定是這個可惡的帥哥哥在作怪。

  她剛出門,陳懷皚帶著陳鎧戈進來了,旁邊還有管宗祥父子,老管正在拍《包氏父子》里的老包。

  江姍很生氣,昂著頭指向將近一米九的管宗祥兒子道:“他跟我一樣大!”

  得,管唬也被轟出去了。

  陳鎧戈安穩坐下,現在他已經知道了父親的計劃,雖然給魏明做副導演讓他接受不了,可如果項目啟動后魏明自己搞不定,自己可以接替的話,那還是可以的。

  最讓人意外的還是李瀚祥,他今天特意決定晚一個小時開機,就是為了看魏明的這個短片的成色,他身邊還有劉小慶和梁佳輝。

  最后到場的是新任電影局局長石方禹,還帶了兩個局里的同志。

  其實石局長和兩位廠長對這部短片的期待值很低,只要是一部正確使用了攝影機和燈光的作品,都不奢求有什么鏡頭語言就可以通過。

  結果好家伙,一分鐘的鏡頭就讓他們傻了眼,這,這太厲害了!

  哪怕陳鎧戈這種恃才傲物的家伙也一下子就迷進去了,眼睛都不眨一下。

  另外他也明白了為什么虎子和小江姍被轟了出去,這片子確實有點黃啊,女主角幾乎全程就戴著個罩。

  這個在香港放的時候沒人太在意,畢竟都沒露點,不過在北影廠放映的時候很多人都微微蹙眉,覺得尺度過大了。

  但是和這部短片顛覆性的視聽語言相比,那又算的了什么呢!

  大家基本也都接觸過一些外國影片,即便是跟最先鋒的法國新浪潮相比,魏明的這部小片也是出類拔萃的存在吧!

  坐在后排的龔樰和朱霖也都被驚著了,小魏拍電影的能力竟然恐怖如斯!

  梁佳輝也是看的目瞪口呆,感覺不怎么會演戲的徐瑾江在魏明的鏡頭里有一種妖異的氣質,太有質感了!

  瑪德,這個戴眼鏡的家伙好適合自己啊!

  他甚至覺得,演這部短片可能比演《垂簾聽政》更好玩一些。

  在他們看著《目擊者》的時候,香港的周惠敏家已經有兩撥客人同時上門了。

  一邊是TVB和華星的人,包括老熟人黎小田,另一邊是寶麗金的人,鄭東漢為了得手,還特意帶來了譚勇麟想要打友情牌。

  而這時周惠敏家里沒大人,于是她一個電話把林妮從樓上叫了下來。

  妮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我都聽明白了,你們一個想要阿敏參加總決賽,一個想要給阿敏發專輯唱片,那你們不沖突啊,節目照上,唱片照發。”

  鄭東漢笑了,由寶麗金來發專輯就好。

  不過華星的總經理蘇孝良也看得出周惠敏手上那幾首歌的價值,以及周惠敏本身的巨大商業價值,如果把她讓給寶麗金,那就是資敵啊。

  于是他問:“所以周小姐你是打算簽給寶麗金嗎?”

  周惠敏剛要說話,林妮搶先道:“也不是不可以啊,寶麗金畢竟是國際大品牌嘛。”

  “不行,那不行,”蘇孝良道,“上了我們的節目,卻轉頭簽約其他公司,那以后我們還怎么服眾。”

  林妮遺憾道:“那要不還是算了,這個節目我們阿敏就不上了,本來她就很勉強的,這都還是看在小黎的面子上。”

  黎小田的胖臉頓時如沐春風地抖了起來。

  蘇孝良看了一眼伺機而動的鄭東漢,該死,怎么就跟他撞一塊了,有些話都不方便說。

  但不方便說也得硬著頭皮說:“那周小姐有沒有考慮過簽我們華星呢,只要你同意,華星會全力捧你做一姐。”

  鄭東漢笑問:“這個全力包括新秀歌手大賽的冠軍嗎?”

  他是在質疑新秀歌手大賽要搞暗箱操作,蘇孝良正義凜然道:“我相信以周小姐的實力,區區一個冠軍探囊取物一般輕松。”

  林妮道:“蘇經理說的也有道理,如果拿了冠軍,卻沒簽給你們華星,好像有些說不通啊。”

  蘇孝良喜道:“就是說嘛。”

  林妮:“那我們就不參加比賽了,只是上去表演一首歌,讓你們對觀眾有個交代,你看如何。”

  “啊,這?”蘇孝良遲疑了,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勸說周惠敏參加決賽,這樣確實是參加了,足以保證收視率和話題度,可還能把周惠敏收入華星嗎?

  他和鄭東漢對視了一眼,他們都知道,想要完整地得到周惠敏其實很難。

  她并非普通的有錢人或者潛力股,而且背后站著一個堪比黃霑顧嘉輝的超級創作奇才,不能得罪,也不敢拿捏。

  最后蘇孝良和鄭東漢各退一步,蘇孝良同意周惠敏只參加節目錄制,不比賽。

  但她在節目中演唱的三首歌,華星要灌錄成一張微型專輯發行。

  為此,TVB可以讓好利來在總決賽插入一段廣告,而且還會在勁歌金曲獎上為周惠敏的作品爭取名次。

  而寶麗金將為周惠敏打造第一張個人專輯,囊括了《初戀》《少女的祈禱》《蟲兒飛》《一對對》《粉紅色的回憶》《難得有情人》《明天會更好》這幾首魏明創作的國語粵語歌曲。

  但周惠敏在新秀歌手大賽上演唱的最后一首歌要留給華星的專輯,不夠的歌曲由寶麗金幫她約歌。

  這樣一來周惠敏不跟兩家公司簽約,只跟他們簽專輯約,這次的專輯可以跟寶麗金合作,下次也可以跟華星合作,就看他們誰能找到合適的歌了。

  當然,他們也都想著直接撿現成的,看魏明還能給周惠敏寫多少夠頂的新歌。

  臨別前鄭東漢提了一個建議:“我覺得阿敏你可以成立一家只簽你自己的公司,經營你自己的個人品牌,然后公司和公司之間合作,這樣也方便一些。”

  后來周惠敏跟林妮商量了一下,妮奶覺得可以找翎翎商量一下:“她是大學生,肯定懂這些!”

  周惠敏點點頭,大學還是得上啊。

  在看了三遍之后,《目擊者》的觀影活動總算結束了。

  李瀚祥必須要走了,再晚整個劇組都要等他們,今天要拍彪子暴揍外國人的重頭戲。

  他只來得及匆匆跟魏明說了一句:“這是一部可以載入影史的短片!”

  梁佳輝和劉小慶則表示:“以后拍戲,有任何角色都可以找我!”

  葛存狀帶著兒子來到魏明面前:“小魏啊,咱們這部電影么時候拍啊?”

  他甚至用上了親切的鄉音。

  陳鎧戈父子也看向了魏明,只不過陳懷皚已經沒了讓兒子取而代之的心思,只希望兒子在魏明身邊能多學點東西,魏明就是一個寶藏男孩啊!

  “這個我做不了主啊,”他看向石局長和兩位廠長,“《放羊班的春天》還不知道能不能立項呢。”

  石方禹和兩位廠長對視了一眼,哈哈一笑:“當然可以,魏導,你盡快做準備吧。”

  這個結果不出意外,哪怕《目擊者》的影像風格跟國內電影完全不是一掛的,但足以展現魏明的導演能力,這就夠了。

  之前可能還會想會不會是張易謀馮曉寧兩位電影學院高材生捉刀代筆,現在一看,這根本不是他們兩個土老帽能弄出來的藝術品。

  而且馮曉寧也在這里,他對天發誓,這片子跟香港導演沒半毛錢關系,都是魏老師一個鏡頭一個鏡頭,不計成本地摳出來的。

  然而聽到“不計成本”這幾個字,于蘭廠長有些頭大,這片子的剪輯風格一看就知道成片率極低,細節上一點敷衍都沒有,而且用的也都是國外最好的膠片。

  不過在于蘭廠長的辦公室里,魏明還是那句話:“兒影廠只要出20萬,其余的都會由香港一家叫夢工廠影業的公司出,不管是最終成本是50萬還是100萬,多出來的都是他們承擔,而且只要海外市場。”

  于蘭廠長微笑道:“我倒不是心疼錢,不過你是新人導演,沒必要把攤子鋪的太大,多的我就不說了,你準備什么時候開始?”

  魏明道:“我要先去一趟魔都,跟美影廠還有一些海外業務,順便我還想問問能不能把《目擊者》也送到威尼斯國際影展。”

  石方禹直接表示:“我會跟中影跟外國方面溝通的。”

  “那就好,”魏明道,“等從魔都回來后我就去四川勘景。”

  于蘭道:“可以讓你的團隊先過去,攝影美術還有副導演。”

  魏明已經知道副導演是陳鎧戈了,這點他沒意見,陳鎧戈也是很有實力的,美學方面的造詣也不俗。

  魏明點點頭:“那我回頭聯系一下易謀,讓他直接從西安出發去成都。”

  接著魏明又把陳鎧戈和馮曉寧叫來見了一面。

  剛剛馮曉寧正在跟陳鎧戈分享他們在香港的經歷,陳鎧戈很好奇的一點是:“香港的高樓大廈真的跟電影里一樣啊?”

  “對啊,易謀拍了好多照片,而且回來的時候魏老師給了我們每人一千港幣呢!”

  陳鎧戈有些遺憾,多好的一次睜眼看世界的機會啊!

  早知道自己就不該矜持,就該跟著一起去香港的,拍短片也需要副導演啊!

  跟兩位劇組骨干交代了選景的要點后,魏明回到了華僑公寓的家。

  魏紅告訴他:“哥,我已經跟老家聯系了,老支書說今天姑父就把他們送到燕京來。”

  估算了一下時間,魏明道:“那我下午去火車站接他們吧,這次去魔都由你帶隊。”

  “Yes,sir!那我們是要坐飛機去魔都嗎?”魏紅又問。

  魏明:“當然是火車了。”

  雖然飛機的溢價魏明能夠接受,但給這么多孩子申請飛機票可不是一個小事兒,魏明懶得費那個勁兒。

  中午他和小紅在家里吃了一頓家常便飯,魏明道:“要不開學前你就跟我一起去四川吧,我拍戲的時候帶著你。”

  他是覺得把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留在家里不太讓人放心。

  魏紅道:“好啊,正好我也想外婆和小洋他們了!”

  現在外婆已經回雅安老家了,只有舅媽留在小梅家幫女兒照顧孩子。

  暫時就這么說定了,飯后魏明又去附近的郵局接收了一些海外郵件以及匯款單。

  主要是梅琳達的,《第九區》在北美市場的成績非常好,已經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了。

  她還把海外那些關于制裁南非的新聞剪下來發給他,基本都要提一嘴y和《第九區》,魏明算是再一次國際揚名了,真·國際名流。

  這種國際聲望是祖國非常珍惜的,魏明一定程度也代表著中國的形象,他身上的金光更耀眼了。

  《第九區》英文版和電子樂神曲《WakeMeUp》正在源源不斷地給魏明提供外匯,幾張匯款單上的數字也令人驚喜。

  梅琳達在信里還提及:“等法蘭克福書展之后,把《第九區》的譯文版權處理掉之后,我就要辭職單干了,期待我們能夠一起大展宏圖!”

  法蘭克福啊,因為拍戲魏明估計是沒機會去了,不過他還有一本新書要參加法蘭克福書展。

  想到這,魏明的摩托車又開到了人民文學出版社。

  經過這兩個月的精心排版,魏明的第一部吃貨散文集《舌尖上的中國》樣書已經完成,即將大規模發行,而且英文翻譯工作也在同步進行。

  這個書名是魏明定的,英文名AbiteofChina,不夠文雅,但足夠吸睛。

  甚至就連封面上那片仿佛連綿群山的大肉片也是魏明親自畫的,還參考了自己收藏的李可染那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拿走了兩本樣書,魏明接著來到了火車站,這次村里直接給孩子們每人縫了一個小紅帽,由齊可修領著,非常顯眼。

  現在他是齊副校長了,這次是正式任命,本來這種事不必他親自出馬的,不過聽說要去魔都,他肯定要去看看了,主要是想看看接連對自己拒稿的《故事會》到底還有沒有一點基本的文學審美。

  因為龔樰也要去魔都準備拍攝《大橋下面》了,所以魏明也沒含糊,直接在這里給所有人買了第二天去魔都的票。

  包括魏紅,但不包括他,這次就不跟妹妹同甘共苦了,他和龔樰姐妹還有喜子坐飛機去。

  安頓好了這群師生,找好了飯轍,魏明又去了平安叔家。

  呂曉燕嘆氣:“這真的要讓喜子自己出遠門,我還真有點舍不得,他開學也才小學二年級啊。”

  魏平安道:“舍不得那就買機票,帶上樂樂也一起去,那邊又不缺住的地方。”

  “我就是意思一下,還能真為了兒子不顧《童話大王》的工作啊,”呂曉燕收起了傷感的表演,“而且有小雪呢,我一百個放心。”

  不愧是影帝之母啊。

  即將遠行的影帝喜子拉著魏明問:“哥,這是我畫的蛋生,你覺得怎么樣。”

  魏明委婉道:“到了魔都哥帶你去美影廠,讓他們教教你怎么畫吧。”

  一周前《天書奇譚》正式上映,迅速成為暑假兒童觀眾的首選。

  這個暑假有兩部兒童片隆重登場,分別是上影廠的《泉水叮咚》和上美影廠的《天書奇譚》。

  前者集合了張瑞芳、牛犇以及被喜子奪了氣運的童星方超。

  但上映后明顯不如有魏明原著和連環畫打底,中英合拍兩開花的《天書奇譚》轟動,兩部片子投資規模也不是一個等級的。

  不過電影票的決定權在家長手上,而魏明的原著也終究比不過有《西游記》和《封神榜》等古典名著為依托的《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所以《天書奇譚》引起的轟動效應也略遜美影廠這兩部前作。

  而且這種片子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太多了,《天書奇譚》之后,美影廠的下一個電影項目是取材自西游記三打白骨精的《金猴降妖》,大概要三年后才能和觀眾見面。

  顯然,只靠一個美影廠的產能,中國兒童想要每年看一部動畫大電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為了滿足廣大兒童群體,豐富孩子們的精神文明生活,兒影廠應運而生,這樣每年都能有幾部兒童電影作品。

  在平安叔家蹭了頓飯,聊了聊老爺子和小姑的事,之后魏明回到華僑公寓,給龔樰打了個電話。

  她告訴魏明:“阿瑩去游泳了。”

  魏明:“嗯,好,我帶上喜子,明天機場見。”

  在北影廠的時候人太多,不方便說話,明天有龔瑩在,估計也不太方便,所以兩人現在敞開了聊,聊得很深。

  直到龔瑩從泳池出來,魏紅也洗完了澡才掛。

  可惜了,沒有龔瑩在的話,今晚高低得把兩個姐姐摞一起。

  接下來又要三地分居了,還不知道下一次三人團圓是什么時候。

  在香港,經過林妮和魏翎翎的勸說,周媽媽總算同意,讓女兒成立一家公司,有限度地進行歌唱事業,而且還要視學習成績進行調控,如果成績下降嚴重,就甭想唱歌了。

  林妮積極參與討論:“公司的名字該叫什么呢,明敏怎么樣?”

  又有阿明,又有阿敏。

  周惠敏忙搖頭,這個名字讓她感覺像是張明敏大哥的公司。

  魏翎翎:“不如叫明周好了。”

  周媽媽:“不怕金庸告你啊。”

  《明報周刊》的簡稱就是明周。

  最后周惠敏覺得《蟲兒飛》的粵語版“一對對”就很不錯,這三個字可以用來作為公司名,有點俏皮,而且很有意義,自己和阿明成雙成對。

  不過“一對”和“一對對”顯然是有區別的,阿明阿敏是一對,小魏雪姐又一對,魏明霖姐第三對,這才叫一對對嘛。

  次日,魏明一行人去了機場,魏紅則去了火車站。

  中午飛機到了魔都,龔樰龔瑩回家看爸媽,順便說一下買房的事,魏明早就幫他們看好了,這個時候買基本就是拎包入住。

魏明帶著小助理魏喜來到了美影廠  (今日保底)

  請:m.xvipxs.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