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
鄧肯起兵五萬由歸州溯江而上,入三峽,連破三會(今四川巫山東北)、巫山等寨,擒都指揮使袁德弘等人,殲水、步軍兩萬余人,奪戰艦兩百余艘,乘勝向夔州急進。
夔州為巴東之咽喉,蜀軍于城東設鎖江浮橋,上置木柵三重,夾江列炮,防御甚嚴。
夔門作為長江三峽西端入口,是軍事要沖,江面狹窄且水流湍急,蜀軍幾乎將全部的精銳水軍都集中于此,想要借天險阻擋赤軍的攻勢。
三日后。
鄧肯指揮麾下水軍三千精銳發動強攻,雙方在長江主航道爆發大戰。
一戰而定。
蜀軍大敗,數萬兵將盡皆歸降。
烈風陣陣。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鄧肯身披明光鎧,率領上百親衛軍抵達了夔州,在他的前方則跪著黑壓壓一片的人群,為首的人正是夔州節度使高彥儔。
高彥儔此人也算是有幾分才能,原定歷史中,北宋伐后蜀,他認為宋軍涉險遠來,利在速戰,當堅壁固守,但可惜監軍武守謙不從,率所部千余人貿然出戰,大敗而歸,直接被人打到了城內,高彥儔力戰失敗自焚而亡。
不過這一次,高彥儔敗得心服口服,甚至有點恐懼得不敢抬頭。
赤軍先鋒部隊千余人逼近夔州后,高彥儔意識到敵人此時根基未穩,又輕敵冒進,正是重挫其鋒芒的好時機,于是他毫不猶豫下令水軍出擊,想要把鄧肯派出的水軍前鋒盡數殲滅。
高彥儔調集上萬大軍主動出擊,卻不想敵人的實力強悍得有點過分,一戰之下居然是己方損失慘重。
還沒等他重新聚攏兵將,突然間長江河道下浮現了一條龐大的黑影,足足有十多丈長。
“龍!”
“天!是蛟龍!……”
高彥儔身邊的兵將滿臉驚恐,數千人看著江底的那道龐大黑影瑟瑟發抖,本來他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兵力優勢,哪怕是依靠人海戰術也能活生生耗死對方,甚至有余力在敵人主力抵達前返回城內,卻不想一頭墨蛟的出現直接改變了整個戰局。
不過一刻鐘的時間,蜀軍的水軍大敗,無數人跪在甲板上磕頭求饒。
真的是一條龍!
至少有近萬人看到了那頭蛟龍的水下虛影。
那頭墨蛟并未徹底現身,但是蜀軍的十多艘主力戰船盡皆沉沒,龍影在長江水底來回游了數圈,赤軍余部士氣大振,乘勝追擊,以三千人俘虜兩萬余人,直接一舉攻入了夔州城內。
“那些沒有吃人習慣的兵將,能招降就招降一些。”
“還吃人的,全部都殺了吧。”
蜀地沒有那么多吃人的武將,有個降將叫趙彥韜,頗有兇名,但最多也就是親手挖出心肝,后蜀富澤,還到不了吃人那一步,等進攻中原的時候,鄧肯就得大開殺戒了。
趙匡的小舅子已經在他的必殺名單上了。
鄧肯只是看了一眼跪地的高彥儔等人,便策馬朝著城內而去。
原定歷史中。
北宋滅亡后蜀僅用了66天。
鄧肯現在已經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他作為萬王之王,親自統兵攻伐后蜀,總不能連北宋的歷史戰績都比不過。
兵貴神速!
鄧肯率軍拿下夔州后,沿江西上,收降萬、開、忠、遂(四川萬縣、開縣、忠縣、遂寧)等州,直逼成都。李逢吉、徐皓、朱立等人沿路收攏降兵,殺一批,留一批。
“陛下為什么不讓五仙教的苗人在后方起事?”
此時鄧肯的身旁跟著大明尊教一眾高手,善母身姿豐腴,神色略帶疑惑,詢問道:“若是有五仙教里外呼應,想必很快就能拿下成都等地。”
鄧肯僅在夔州停留兩日,便率軍直逼成都方向。
他目光瞥了一眼身旁的善母,淡淡道:“苗疆諸寨的族長另有他用,況且苗人素來桀驁不馴。”
“我雖然救過那圣姑一命,可是五仙教尚未徹底臣服。”
一句話。
殺雞給猴看。
雖然鄧肯有能力讓五仙教在背后起事,方便他進攻后蜀,但是他向來看輕江湖門派,一個門派也就是那么百八十個人,在大規模戰爭中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比起讓他們出力,更不如震懾他們,直接壓服所有南疆的少數民族。
這一仗是打給苗族看的!
將來鄧肯還要取大理,那個時候才是用南疆少數民族山地兵的時候。
隨著夔州淪陷,孟昶大驚失色,立刻封王昭遠為東南行營都統,封趙崇韜為都監,韓保正為招討使,李進為副招討使,率兵御敵。
王昭遠其人自不量力,常自比諸葛亮。
鄧肯麾下將領李延慶在開州大敗王昭遠,斬李進,而后又在忠州大敗韓保正,俘虜萬余人,最終在遂寧等地,鄧肯親率一千騎兵長途奔襲,三戰三勝,破敵數萬,生擒了王昭遠。
交趾平定第126日。
鄧肯率領的大軍已經打到了成都城下,一路大軍從綿州直取劍門,截斷北路的援軍,此時成都已經被重重包圍,后蜀大半國土皆已淪陷。
六日后。
孟昶開城投降,建國二十五年的后蜀宣告滅亡。
此戰結束,天下大驚!
從鄧肯舉兵到滅亡后蜀,一共歷時36天,絕大部分時間都浪費了調兵遣將后勤保障上,真正的戰斗基本上就是一觸即潰,后蜀的戰斗力比鄧肯想象中的還要弱,他自己親自出手的機會都沒有多少,光是麾下的狻猊鐵騎、虎豹營、玄甲軍便將他們殺得潰不成軍。
整個戰場上,常常出現數百騎兵追著幾千上萬人砍的局面。
成都。
摩訶池,水晶宮。
鄧肯注視著這棟珊瑚嵌窗,碧玉為戶的奢華宮殿,忍不住也暗自咂舌,狗日的孟昶用楠木為柱,沉香作棟,四面都有琉璃鑲嵌,其奢華程度居然比南漢的劉鋹還要更盛幾分。
大約是因為后蜀比較富裕,他修筑的水晶宮,看著都比羅馬皇宮的奢華,只是規模并不大。
“北宋用了66天滅后蜀。”
“我用了36天。”
“還行。”
對于這個戰果,鄧肯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古代行軍打仗,后勤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他雖然起兵五萬,但是真正作戰的主力部隊,甚至都不到八千人,后續部隊都是用來接管后蜀地盤彈壓地方的。
原定的歷史中,北宋滅亡后蜀雖然只用了66天,但是消化后蜀的地盤卻花了很多年,甚至出現連續性的造反起義,掀起了浩浩蕩蕩的川民抗宋旗幟,歷時兩年多才平定了各地叛亂,殺得整個四川尸橫遍野。
以至于很長的時間里面,川民都懷念孟昶,唾棄趙匡。
原因無他。
趙匡當時說了一句話‘凡克城寨,止藉其器甲、芻糧,悉以錢帛分給將士,吾所欲得者,其土地耳。’
簡單來說,就是攻伐后蜀,你們想干啥就干啥,我只要后蜀的土地。
但也因為過度劫掠,導致蜀地民怨沸騰,最終引發大規模叛亂,起義軍以川民為主,基本上都是農民,達十萬人之眾,為了彈壓他們的起義,宋軍幾乎將四川各地都屠殺了一遍。
也因為這一番大洗劫,后蜀出現了經濟崩潰,直接倒退數十年。
鄧肯以前就是萬王之王,他要是敢對帝國的軍團說一句‘我只要土地,其他的你們隨意’,帝國軍團能直接把當地刮地三尺,直接全部洗劫一個遍。
況且這還是五代十國的吃人軍隊。
北宋滅南漢的戰斗中,宋朝的軍隊甚至直接煮人吃,活生生把南漢的軍隊嚇得士氣低迷。
可想而知,后蜀滅亡后,四川等地被禍害得有多慘。
如果按照原定歷史路線,宋軍占領成都后縱兵劫掠,蜀軍被遷往開封途中遭克扣軍餉,引發綿州兵變,隨后蜀文州刺史全師雄被推舉為領袖,發動起義,宋朝平叛后又加重賦稅,更加苛刻的盤剝地方,甚至鎮壓時實施了報復性的大規模屠殺。
最終的結果是成都平原出現‘十室九空’的現象。
人頭滾滾。
尸山血海。
鄧肯殺人很兇,但從未有過殺到十室九空的局面,而趙匡麾下的兵將,卻是真正意義上將這里殺得十室九空。
也是因為這一點,蜀地民眾對中央政權產生了持久的不信任感,民間流傳的‘蜀人好亂’刻板印象,由此而起,甚至影響后世對蜀地的政策制定。
從鄧肯的角度上來說,川人的生活節奏還是很安逸的。
哪來的‘蜀人好亂’這一說法。
說個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知識,元朝時期,四川抵抗蒙古入侵,釣魚城擊殺蒙哥后,元軍報復性屠戮導致四川人口從南宋的1300萬驟降至60萬(僅剩約4),文明形態被徹底摧毀。
世人多知崖山海戰,十萬軍民跳海,漢家亡天下,又有幾人知道偌大四川死得只剩這點人了。
清軍入川后,四川軍民抵抗十余年,導致城無完戶,民不存一。
這才有了后來的湖廣填四川,文明斷層持續數百年。
川民不是近代才不負華夏英魂的,他們就從來沒有對不起過華夏,從元朝到清朝到近代,川民每一次都打到流干最后一滴血,斗爭之激烈,幾乎都是毀滅性的代價。
而且多發生在‘亡天下’的時候,只是亡國的話,四川還是挺安逸的,比如說唐末五代,四川其實過得還行,比中原南漢日子舒服多了。
甚至成為亂世中的“樂土”。
哪怕是鄧肯打下了成都后,這里的糧價也僅有中原的二分之一,若是太平時期估計只有三分之一的樣子。
天府之國,真的是讓條狗當皇帝都能大治。
孟昶玩那么花,大肆收攬美女,宮人數千,夜壺鑲鉆,水晶宮都修出來了,四川還十分富裕,民眾在后蜀滅亡后,依舊還會懷念他。
但北宋初期,四川卻成為了造反的重要叛亂點,只能說一手天胡的好牌,打成了這一副鬼樣子,難怪宋朝一直沒辦法完成大統一。
所以‘蜀人好亂’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完全是趙匡縱兵劫掠才導致了四川民眾紛紛起義造反。
后來東京的繁華,也是抽取天下之血,巴蜀更是重要輸血點,北宋時四川稅賦一度占全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后世有‘川民不負國’這一說法。
巴蜀民眾絕對對得起宋朝,一兩千萬人,死得只剩下六七十萬,可以說已經快死絕了。
近代時期,四川軍民出川抗日,劉湘以身殉國,四川人罵罵咧咧地把這個橫征暴斂將稅收征到了1975年的軍閥抬進了武侯祠,享受香火祭祀。
這是真的罵罵咧咧,罵了幾十年,該罵照樣罵,罵完了照樣有香火。
對鄧肯來說,四川這塊地盤,可要比南漢強多了。
人口、經濟、手工業、蜀錦等等,都比如今的兩廣更加富饒,不過也不影響他抄家,這邊的豪強權貴,該抄家的還是得抄家。
善待川民。
鄧肯入巴蜀后,對軍紀十分重視,五代十國的軍隊必須狠狠彈壓,這一次負責執掌軍法的人便是路山君。
一路上,劫掠地方,搶奪財富,淫辱婦女的事情層出不絕。
他采用的解決辦法也很樸實。
砍人頭!
這件事鄧肯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他曾經統領帝國軍團和蠻族軍隊的時候,便是用這種辦法彈壓軍紀。對于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丘八來說,講什么樣的大道理都沒用,只有血與火才能讓他們服從命令。
蠻族都能被執法隊砍得老老實實服從軍紀,此方世界的軍隊也一樣能砍出來,無非就是多砍幾百上千顆人頭罷了。
五代十國的驕兵悍將,死了就死了,死掉一些,正好人間也太平些。
從入巴蜀開始,前線的精銳反而沒戰死多少,后方的接收部隊,每天被砍十幾顆人頭,甚至到了一縣一地,先殺幾個自己人助助興,敵人的人頭砍得還沒自己人快,先把人頭在城內擺好,告訴百姓赤軍跟其他的軍隊有點不一樣。
攻克夔州后,有將校縱兵劫掠,路山君摘下將校的人頭,執法隊誅殺三十七人,直接壓在江口砍頭,四周圍觀者不計其數。
后續部隊接管萬州、開州后,路山君發現有人搶奪婦女,甚至直接秘密劫掠數十婦女到軍營內當眾淫辱。(注:南漢軍隊有搶奪婦女到軍營當軍妓的傳統。)
那一日,路山君摘下人頭三百二十七顆,盡是當年南漢劉鋹麾下的軍隊,錦衣衛秘密奏報鄧肯后,由他點頭,第二天上至將校,下至小兵,統統殺得一干二凈,上萬大軍圍觀砍頭。
路山君持開山刀率領執法隊,親自彈壓,當場監督執行,虎威震懾萬軍。
雖然殺了這么多。
但是在攻克綿州、忠州、遂州等地的時候,居然還有人作死,只能說這個時代的人心野了也壞了,有些吃過人的兵將,只有死了才是好歸宿,路山君親率執法隊,又砍了一百二十一顆人頭。
一路走,一路殺,自己的軍隊先被砍了幾百顆人頭。
鄧肯畢竟起家的時間太短了。
哪怕是他重整了南漢的軍隊,嚴肅軍紀,也沒有辦法面面俱到,一到打仗的時候,沒有人彈壓,立刻便原形畢露,有些南漢歸順的將校,搜刮地方的能力簡直是出神入化,甚至能瞞過監軍縱兵劫掠。
終于。
在殺了一批又一批后,那些抵達成都的軍隊終于老實了下來,知曉不服從軍紀是要掉腦袋的。
不是沒有人不滿,但是不滿也給我憋著,只要鄧肯能打勝仗,他們會乖乖臣服。
這些人,鄧肯將來都是要換一批的。
五代十國的武人聽話的留著,不聽話的都可以殺了,殺一批,換一批,正好給新人騰出位置。
路山君一路殺得人頭滾滾,大軍抵達成都后,不說是秋毫無犯,但至少也是個正經的軍隊了,看著有幾分王者之師的樣子。
“陛下。”
“孟昶的宮中還有數千宮人,當如何安置?”
盧瓊仙的身影浮現,身后還帶著數女,皆是來自興王府,孟昶的后宮也很龐大,讓兵將來管,肯定免不了淫辱一番,只能由盧瓊仙負責。
鄧肯聞言抬起頭來,放下了手中的奏章,沉吟片刻后道:“軍中將士沒有婚配的,挑選一部分出來。”
他的后宮已經很龐大了。
劉鋹就不用說了,他的宮中全是宮女和宦官,鄧肯光是收他和他的父親,以及十幾個兄弟的女眷都收不過來,僅是劉鋹叔父輩的親眷妻女就有近百人在興王府的后宮中。
盧瓊仙還統御魔門合歡一脈,十大媚女死得只剩下五個,每個下面管著數十女眷。
這是日理萬機也忙不過來啊。
孟昶這邊就更夸張了。
成都的宮城內有數千宮人,他廣選民女入宮,光是適齡的未婚女子便有一兩千人,這么多人根本沒辦法安置,鄧肯再接收的話,宮人能直逼一萬人大關,更別說南漢還有一兩萬的太監。
他后宮要這么多人做什么?
跟著陛下混,分田分地分女人,這個時代也沒什么好說的,鄧肯放歸一部分宮人,剩下來的直接婚配他挑選出來的精銳部隊。
至于南漢的雜牌部隊,暫且先放一邊吧,這部分還得再清理一下。
他著實有點低估了這個時代軍隊的下限。
哪怕是明令禁止,依舊有人敢胡來。
也許是唐末至今,動亂太久了,有些武人的三觀已經定型,怎么樣都改不了,百姓對他們來說就是任人魚肉的,前面打贏了勝仗,不搶錢搶女人豈不是白打了?
對于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送他去投胎,重新改造。
南漢收編的軍隊,隔一個殺一個,估計都有漏網之魚,但鄧肯不可能殺那么多,因為世道不好,人心就壞了,還是得搶救一下。
但是搶民女入軍營淫辱的事情,是南漢軍隊的老毛病,必須得狠狠治理,殺多少都不過分。
宮殿外。
一旁的宮廷女侍低聲道:“盧侍中,為何不詢問一下孟昶的后宮嬪妃如何處置?”
“那花蕊夫人、李艷娘等人,應該如何安置?”
盧瓊仙轉頭瞥了她一眼,冷斥道:“愚蠢。”
那宮人聞言立刻嚇得瑟瑟發抖。
盧瓊仙長得體態輕盈,肌膚如雪,喜愛白衣,平時看著宛若一朵白蓮花,但是一旦施展手段又極為酷戾,她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直接去了安置花蕊夫人的行宮。
還能怎么安置?
難不成將孟昶的后宮嬪妃也賞賜下去不成?
畢竟曾是皇帝的妃子,這樣的人決不可能再放出宮去,她自當先去調教一番,然后再問過陛下的意思。
后蜀滅亡第十二日。
鄧肯盡得巴蜀之地,隨后重兵布置在荊南,虎視中原,同時暗中調集軍隊,在南唐邊境布置。
這個時代消息傳得很慢。
就在天下人大驚后蜀僅僅三十六日便滅亡時,趙匡也在今年完成了一個歷史性的成就‘杯酒釋兵權’。
今年七月初九日,趙匡為了防止歷史重演,采納趙普的建議,在一次宴會上對石守信等大將威逼利誘,迫使其交出兵權,回家養老,從而收回了大將的兵權。
這意味著北宋已經進入了中央集權的強勢階段,對其他割據勢力形成一定制度上的碾壓。
消息傳到開封。
一座道觀內,靈素道人大驚失色,望著眼前之人道:“你說什么?”
“后蜀滅亡了?”
三十六天滅亡了一個國家,他前不久才去廬山尋一個高人出山,卻不想那高人避而不見,硬是浪費了他小半個月的時間,他不是不知道攻伐后蜀的事情,但在他看來,國家征戰,沒有個一年半載是很難分出勝負的。
等到趙匡杯酒釋兵權后,便是北宋強勢崛起,到時候若能跟南唐聯合,定能阻他入侵中原。
這也太快了!
別說靈素道人反應不過來,就連其他人也反應不過來,消息傳回南唐后,李煜立刻再派戶部尚書攜重禮前往興王府朝貢。
以前南唐尊后周為中原正統,趙匡陳橋兵變后,南唐又尊北宋為中原正統。
如今看來。
這天下的正統也變了,誰能打,誰就是華夏正統。
三十六日滅一國,這注定要載入史冊了。
靈素道人卜了一卦。
讓他意外的是,卦象居然是‘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