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
凱爾特信仰這么慘的嗎?
就連愛爾蘭都被教會的信仰入侵了?那邊怎么還會有教會的圣徒?
鄧肯凝重起身,轉頭看了一眼身后的鴉后特莉絲。
鴉后特莉絲似乎知道一些事情,輕聲道:“是圣帕特里克,他是教會承認的圣徒之一。”
鄧肯對圣徒還是頗為忌憚的。
因為在梅林的預言片段中,哪怕是后來成為奧古斯都的鄧肯,也一樣跟圣徒們拼得兩敗俱傷,當然里面最強大的圣徒還是屠龍者圣喬治,他跟其他的圣徒不是一個量級的。
鄧肯沉吟片刻后,緩緩道:“帶他來見我。”
很快。
在塞維魯的帶領下,一個看起來頗為儒雅像是學者的老者被帶了上來,他不同于其他的教會牧師,看起來更像是隱修會的人,身上就一件陳舊的長袍,十分落魄的模樣,一點都沒有傳說中圣徒的樣子。
事實上,鄧肯都感覺他像個德魯伊。
他昂首挺胸進入營帳內,無視了四周殺氣騰騰的親衛,目光看了一眼鴉后特莉絲,很快便移開了視線。
——圣帕特里克(圣徒)三星金色。
這人看起來并沒有什么武力,估計近戰連將軍親衛都打不過,但是身上有一股特殊的力量,像隱修會的修士。他恭敬地俯身低頭,主動行禮道:“尊敬的不列顛總督鄧肯大人。”
“我為和平而來。”
鄧肯也在上下打量著眼前這人,目光略帶好奇,關于對方的傳聞,剛剛塞維魯已經詳細說過了。
圣帕特里克出生在威爾士地區,少年時被綁架到愛爾蘭成為奴隸,后來僥幸逃走。但是十二年后他又冒著生命危險回到了愛爾蘭傳播教會信仰,成為了愛爾蘭的主教,被尊為圣徒。
愛爾蘭人也會洗劫入侵英格蘭威爾士,同樣是抓捕人口作為奴隸。
這位雖然是凱爾特人,但是皈依了教會信仰,不同于羅馬的教會排斥異教,這邊的教會牧師態度模糊,也是他們保存了愛爾蘭的神話傳說。
嚴格來說,圣帕特里克屬于中間派。
一方面,他信仰教會,信仰上帝,另外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部分凱爾特文化。
帕特里克在不列顛行省出生,當時羅馬公教剛剛被立為國教(公元380年),于是教會的信仰也傳播到了不列顛,他的祖父是一位神父,這時神父是可以結婚的,而他的父親是一位教會執事,但帕特里克卻從小很叛逆,不信天主,也不認真讀書。
大概十六歲時,他被海盜擄走,賣到了愛爾蘭成為奴隸。
在被囚禁的六年里,他成為了一個牧羊人,于這段苦難的生活中,他寄托宗教熬過,最終徹底皈依教會信仰。
此后,他僥幸逃了出來,加入了修道院的隱修會。
但是一種強烈的沖動,讓他想返回愛爾蘭傳教,他希望讓自己的同胞都信奉上帝。
就這樣,帕特里克成為了愛爾蘭的主教,他的傳教非常成功,但也數次激怒了凱爾特德魯伊教派的祭司,帕特里克被多次逮捕入獄,但每一次他都能成功逃脫,宛如神跡,這讓他的名聲越發驚人。
未來他去世的日子,成為了愛爾蘭的重要節日,也是愛爾蘭的國慶節。
每年的圣帕特里克節,全球各地的愛爾蘭人都會身著鮮艷的盛裝,佩戴象征幸運的三葉草,共同慶祝。
這位是教會的重量級人物!
鄧肯的表情透著一絲玩味,起身注視著眼前的老者,緩緩道:“為和平而來?”
“是的。”帕特里克點頭道:“總督大人想要統一不列顛尼亞,但是戰爭只會帶來更多的殺戮與死亡,讓無辜的人流血。”
鄧肯雙眸微微瞇起道:“那你有何高見?”
帕特里克迎著他的視線,沒有絲毫的畏懼,仿佛是一位堅定的殉道者,沉聲道:“我可以勸說愛爾蘭的人民歸降,只要總督大人能保證他們的安全與權利。”
有意思。
居然是為了避免戰爭而來,鄧肯饒有興致地打量著他道:“那你呢?”
“你想要什么?”
帕特里克緩緩道:“我自然希望總督大人能夠皈依教會的信仰,但看起來你似乎已經選擇了多神教。”
說到這,帕特里克看了一眼雙眸微微瞇起浮現一絲敵意的鴉后特莉絲,緩緩道:“我想要的,事實上總督大人已經給我了。”
“你雖然偏向多神教,但卻從未迫害過教會的信徒。”
因為常年在愛爾蘭地區傳教,帕特里克自己就是被迫害者,反而更能夠感同身受,如果德魯伊教派允許他自由傳教的話,他有把握將大部分的愛爾蘭都變成教會的信仰教區。
鄧肯重新坐下,神色略帶一絲驚訝道:“你認可信仰自由?”
帕特里克緩緩搖頭道:“我認為世人總有一天會回歸主的懷抱。”
“皈依正確的信仰。”
自信。
相當的自信。
帕特里克也不知道是對教會的傳教能力自信,還是對教會的實力教義自信,他認為鄧肯只要不打壓,教會終將取代原始的多神教。
這一點上來說,他的判斷沒錯,原始多神教競爭力很差,但是鄧肯改良后的就不同了。
鄧肯看著這人的目光越發感興趣,緩緩道:“據我所知,你在愛爾蘭的傳教并不順利,你又怎么能勸說他們歸降?”
帕特里克修建了很多教堂和學校,在底層人民中獲得了擁戴。
面對鄧肯的質疑,帕特里克沉著道:“至少我能爭取大部分人,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面對殘酷的戰爭,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
“況且總督大人的威名遠揚,只要有你的支持,愛爾蘭的許多城市都會不戰而降。”
他這事若是辦成了,教會的名聲也會大振。
鄧肯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一旁的鴉后特莉絲表情復雜,從多神教的角度上來說,她應該斥駁對方,但是鴉后更多是站在鄧肯的角度上考慮,如果真的能不用戰爭就讓愛爾蘭臣服,這其中的利益是值得讓步的。
勞師遠征,跨海作戰,補給困難。
打下愛爾蘭比進攻蘇格蘭更難,能和平統治是最好的結果。
鄧肯緩緩抬頭道:“你是說,讓愛爾蘭成為不列顛的附庸?”
附庸國。
在名義上保有一定的主權,但實際上在軍事、內政、外交和經濟等方面,基本上都是被宗主國所掌控。
帕特里克微微搖頭道:“總督大人恐怕不會滿足于附庸吧。”
“但臣服之后。”
“愛爾蘭隨時可以變成帝國行省。”
現在的愛爾蘭還是部落王國制度,由上百個小型部落組成,每個王國由酋長和地方國王統治,因為權力分散,基本上常年發生領地紛爭。
這是真正的村跟村打架。
愛爾蘭的地盤不大,梅芙女王的時代,還稍微有點大的王國,現在則全是部落小國,碾過去也不是不行。就是蓋爾人很難征服,勢必要流血,但代價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附庸是不可能的,鄧肯要得是大統一。
圣帕特里克在432年左右前往的愛爾蘭傳教,至今已經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他建立的修道院分布在東南部愛爾蘭,并逐漸取代德魯伊信仰,目前是處于并存的狀態,但教會的傳教力度更強,已經壓過本地宗教了。
有意思的是,雖然信仰對立,但教會修士正在積極保存記錄凱爾特神話,其中的負責人之一,就是眼前的帕特里克。
也是因為這一點,鄧肯才能跟他坐下來談,鴉后特莉絲才會如此退讓。
鄧肯沉思許久,緩緩道:“我拒絕!”
統一不列顛的大勢無人可擋!
他凝視著眼前的教會圣徒,緩緩道:“愿意歸降的,我會保證他們的安全。”
“但愛爾蘭必須徹底臣服。”
“不單單是凱爾特的德魯伊教團,還有你所領導的教會隱修會。”
我全都要!
鄧肯不喜歡做選擇題,他可以付出代價,付出傷亡,但是不列顛統一,不能以聯合王國的方式存在。
帕特里克的表情有些詫異,他遲疑道:“就算我們愿意歸降。”
“那些德魯伊教團呢?”
“還有,在北愛爾蘭地區,一些神話時代的遺留,依舊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如果總督大人愿意支持我們!”
“隱修會會為你而戰!”
畢竟是擁有超自然力量的世界,帕特里克手中也有隱修會的力量。
只不過教會的武力,以少數精英為主,很難抗衡強大的軍隊。
鄧肯起身淡淡道:“不需要。”
“你們只需要臣服帝國,至于原本的德魯伊教團,我自會親自處理。”
教會的歸教會,帝國的歸帝國。
事實上,現在的教會已經勢大難制,在帝國的疆域之外,教會的影響力日益壯大。
鄧肯要做的,就是馴服教會,將它納入帝國的管制。
帕特里克久久無言,很顯然他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眼前的不列顛總督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強勢,偏偏對方又擁有這樣的實力,無非就是付出一點代價罷了。
現在付出代價,總好過將來不能徹底統治。
帕特里克失望離開。
他并沒有返回愛爾蘭,而是在游說不列顛的主教,希望通過聯合起來,說服眼前的不列顛總督,相比傳教,這位圣徒更希望避免一場慘烈的戰爭。
不列顛教會有不列顛教會的傳統,他們都不理會羅馬的教廷,帕特里克估計是要失望了。
與此同時。
鄧肯也望向了身旁的鴉后特莉絲,沉聲道:“派使者把今天的事情,告訴愛爾蘭的德魯伊教團。”
“我想要知道他們的態度。”
雖然拒絕了帕特里克,但是和平征服也不是沒有可能。
教會都低頭了。
德魯伊教團要不要死扛,就看他們聰不聰明了。
鴉后特莉絲似乎想到了什么,輕聲道:“你是想讓愛爾蘭的德魯伊教團跟阿瓦隆信仰合并?”
鄧肯緩緩搖頭道:“不。”
“我要他們徹底融入阿瓦隆信仰。”
吃掉他們!
將他們變成阿瓦隆信仰的一部分,包括傳說中的影之國,只要他們臣服,便直接融入阿瓦隆信仰。
整個教義大方針也必須改變,德魯伊必須堅守‘農業’為核心神職。
要不然,憑什么跟教會拼傳教能力?
在歐洲地區,北歐神系信仰下的日耳曼民族,西哥特人崛起,阿里烏斯派取代舊信仰,摘了桃子,后面法蘭克人崛起,直接改信教會,再次被摘了桃子,幾百年后,維京人洗劫歐洲,諾曼底王國建立,徹底拋棄北歐信仰,全部皈依了教會。
這桃子已經摘麻了!
奧丁派出去的日耳曼頂尖打手,一個個全部都變成了教會的基本盤。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日耳曼民族毀滅了帝國,教會取代了北歐的信仰,奧丁不管間接派出多少能打的日耳曼部落,最終都皈依了教會的信仰。
不是傳教上輸的這么慘,北歐神系也不可能在鄧肯的身上下注。
阿瓦隆的信仰轉變。
就是防止教會摘桃子,以農業為根基,迫使信仰教派內卷,間接性壓制教會的傳播影響力。
“愛爾蘭的凱爾特信仰都被偷家了!”
“這個時候還不臣服。”
“統一信仰,轉變教義,跟教會正面爭奪影響力,那就只能以雷霆手段鎮壓了!”
鄧肯的目光冰冷,淡淡的殺意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