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獅駝洞中,在青獅再三解釋下,大鵬方才信了其言說。

  大鵬說道:“我兄弟三人離去,那獅駝城中妖魔,恐受災殃。”

  青獅說道:“賢弟無須憂慮,那獅駝城中妖魔不在,你尚有此處,我獅駝洞中大小妖俱可侍奉于你。”

  大鵬沉吟良久,說道:“我那城中亦有上萬妖魔,那牛魔王總不能趕盡殺絕,將上萬妖魔悉數滅殺。”

  青獅道:“莫管那些小妖,若能活下來,待那唐僧離去了,再去收攏便是,獅駝山中,不缺這些個小妖。”

  大鵬聞聽,十分發怒,說道:“兄長,你準備放那唐僧離去不成?”

  青獅說道:“今到此時,不放他等離去當如何?我等在獅駝國大敗,他等已經離去。再者,那齊天大圣是神通廣大的,又有兄弟侄兒,我等果非是其敵手。”

  大鵬惱道:“今教他等這般欺辱,怎能忍受?那唐僧過了獅駝山,前路尚有多魔障,我等只消尋一處地兒,靜候那唐僧,再捉他一次便是,等我等再捉唐僧,將他生吃,那時大仇定是可報。那牛魔王牛圣嬰終非唐僧徒弟,怎會跟著唐僧,那齊天大圣一人亦絕非我兄弟三人敵手。”

  青獅聞聽,唬得一驚,戰戰兢兢的道:“賢弟,那前路近了靈山,斷不好走,若教近靈山再去作惡,那齊天大圣只消往靈山一走,我等豈非遭殃?”

  大鵬叫道:“怕他怎地?只消我等一齊上前,那靈山如來來了又怎地,說不得我等使槍刀可搠倒如來,奪他那雷音寶剎,做個佛祖也說不準,此唐僧肉,我是吃定了。”

  青獅教其所說,心中生怯,萬不敢再起刀兵爭斗。

  大鵬見之,說道:“我定要捉唐僧,二位兄長若是不愿,便將獅駝山兵馬交與我,待我捉了唐僧,再來與二位兄長共享這十世好人的肉是何般滋味。”

  青獅正要再說些甚,勸說大鵬不要再起刀兵。

  忽有小妖慌張來報:“大王,大王!不好了!那毛臉雷公嘴的和尚和那牛魔王帶兵打回來了。”

  青獅驚道:“你說甚?那齊天大圣打回來了?”

  小妖慌了道:“大王,正是。那牛魔王帶著兵馬搜山,一旦發現我等兄弟,便將之斬殺,正往獅駝洞來。”

  青獅罵道:“這弼馬溫,怎個不放過我等不成?他師徒一眾已過了獅駝山,怎個折返回來,與我等怎有這般仇怨?”

  大鵬說道:“二位兄長,如今非是我等要不要放他等離去之事,乃是他等不愿放過我等,當點齊府中大小兵馬,與之決一死戰,依我等府中之兵馬,定能大勝。”

  白象猶豫不決,望向青獅,正等其言說個門道來。

  正如青獅早前所言,青獅與白象乃是府中原主,大鵬乃是后來與之結拜方入獅駝洞的,若論親疏有別,自有不同。

  青獅沉吟良久,說道:“罷,罷,罷!既不愿放過我等,便點齊兵將,殺退那牛魔王等。”

  大鵬喜道:“兄長早該如此,我等兄弟三人若能齊心協力,怎懼那牛魔王三人?”

  老魔青獅道:“賢弟你素有計謀,今那齊天大圣與牛魔王領兵來犯,當如何是好?”

  大鵬說道:“兄長事到如今,怎有計謀能言?既他等點兵來戰,搜山降魔,要蕩平是獅駝山,無非我等點齊兵馬,與他爭斗就是,我等怎弱得他等?”

  青獅鋼牙咬響,說道:“既如此,且去點齊兵馬,出府列陣,待他前來,便與他爭斗一番。”

  大鵬喜不自勝,著令府中大小妖怪,點齊兵馬,準備與牛魔王相斗。

  牛魔王與大圣亦帶兵往獅駝洞而來,暫是不提。

  話表淮河水府。

  姜緣自武當山中回到此處,他在水府中等候牛魔王歸來。

  他在水府之中等候了許久,閑時便與水猿大圣解答一二修行之事,但他多數是在靜修養性。

  水府之中,左良與水猿大圣在府中談說。

  水猿大圣與左良待久,高看左良一眼,不曾將之視為等閑凡夫,他不曾見過有甚凡夫,腳上全是水泡還能平淡自如的行走。

  水猿大圣說道:“你這老兒,今年壽數有幾?”

  左良拜禮道:“大王,我今年六十有三。”

  水猿大圣笑道:“你論壽數,做我重孫子我方嫌小。”

  左良問道:“那大王,你今年壽數有幾?”

  水猿大圣掰著手指數著,許久之后,他方是搖頭,說道:“數不盡哩。大禹昔年治水,我曾與之作對,大禹往上是誰來著?不曾記得,我的壽數數之不盡哩。”

  左良心生敬佩,朝著水猿大圣再拜。

  水猿大圣心有驕縱,比之凡夫俗子,他何其長壽,南瞻部洲之人壽有五十便極為了得,然壽五十與他而言,何其之短,轉瞬即逝罷。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你這廝,莫要多談多說,我教你修行,便曾與你說過,少說靜心。”

  但見真人自外走入,行至水府中堂落座。

  水猿大圣與左良上前拜禮。

  姜緣笑道:“無須多禮。水猿大圣,早與你言說,多修心方為正道,你怎個心生驕縱。”

  水猿大圣嚷嚷道:“真人,不得開口,此何其之難。”

  姜緣道:“修行的,有道是‘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非是不得開口,而是謹言慎行。”

  水猿大圣說道:“真人,謹言慎行怎說?說來真人雖教我修行,但我始終不怎地能明白。”

  姜緣笑道:“若你能明白,便非是這等模樣了。”

  水猿大圣說道:“真人,近來聽你講說修行,并非一無所獲哩。”

  姜緣問道:“既有所收獲,你且說與我聽。”

  水猿大圣答道:“真人常與我說修行靜心,我亦曾同真人所說那般去靜心,但不知為何常常靜心時,便有所念。”

  姜緣道:“有何所念?”

  水猿大圣再答:“真人,常有念想,若真靜心,可如石頭那般,任一切念過而不動,不言不語,不喜不悲,豈非石頭?”

  姜緣笑道:“念過不動,乃為邪念雜念,而非真我,不喜不悲乃不為木母二神而喜而悲。水猿大圣,若是多言,則定生災。”

  真人本還教說些甚,忽是心有所感,往水府外而去。

  水猿大圣見狀,不敢再問,與真人一同往水府外而去,待是行至水府外,

  姜緣便見一團祥云自遠而來,他開口道:“師弟。”

  那祥云聞聽聲響,徑落真人身前,云霧散去,真見身形顯露。

  真見拜禮道:“大師兄,近來可安好。”

  姜緣回禮道:“我自安好。師弟怎外出,可是來尋我?”

  真見點頭笑道:“正是來尋大師兄,奉師父令來。大師兄,說來我正是不解,怎個師父與我言說,教我往東而行,自尋得見大師兄,我一路東行,不知該往何處而去,行至淮河邊,方聞大師兄言說,才停了下來。”

  姜緣說道:“我本在水猿大圣府中,心有所感,知得是你,便出府來見。”

  真見道:“此乃是師父知大師兄身中有甚深法力,只消東行,大師兄定有所感,方才這般叮囑于我。”

  姜緣道:“尚不知師弟所說,奉師父令來,乃是何等之令。”

  真見說道:“大師兄,師父與我言說,請你回府走一遭。”

  姜緣聞聽,不曾多問,與水猿大圣交代一番,讓其代他照看左良與白鹿,他便與真見往三星仙洞而回。

  二人駕云往三星仙洞而回,真人有心放緩云路,與真見并駕齊驅,不消二三時辰,二人便返回了三星仙洞。

  行入三星仙洞。

  真見往靜室去,姜緣則前往拜見祖師。

  待入祖師靜室,見室門大開,姜緣入內行得大禮,說道:“師父,弟子歸家矣。”

  祖師上下張望,笑道:“童兒近來修行,大有長進。”

  姜緣搖頭道:“微末罷。尚不知師父有何事須弟子操持,但請師父吩咐,弟子定全力以赴。”

  祖師說道:“童兒,此番喚得你歸來,乃為獅駝山一事而來,你可知獅駝山如何?”

  姜緣答道:“自是知得,師父,弟子在南瞻部洲淮河一帶,曾心有所感,知悟空師弟有難,牛王曾言乃獅駝山難得悟空師弟,恰逢牛王乃悟空師弟結拜兄弟,便使牛王前去相助,此番尚不見牛王歸來,當是不曾功成。”

  祖師笑道:“那牛王身中有豫鼎,我便知是你授意其前往。那獅駝山中有妖魔,與佛老有些親處,今那猴兒與牛王要打殺,你當去靈山,與佛老親說。”

  姜緣聽言,說道:“獅駝山可是那大鵬與佛老乃有親處?”

  祖師道:“正是。那大鵬有些來頭,是那混沌分時,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自此,萬物皆生。鳳凰自此而生,號飛禽之首,鳳凰又曾得交合之氣,育二靈,一者為孔雀,二者便為大鵬。那孔雀曾一口吞了佛老,乃佛老剖開孔雀脊梁,方才出去,后封孔雀為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孔雀乃兄弟,故與佛老有些親處。”

  姜緣說道:“師父,既如此,我便往靈山走一遭。但師父那孔雀大明王,竟有這般本事,能將佛老吞下?”

  祖師道:“閻浮世界多有遺種,那等遺種自有本事在身,故難以降之,至今多存于北懼蘆洲,孔雀大明王非遺種,但亦有幾分相似之處,自有神通。”

  姜緣說道:“師父,早有聞玄帝鎮北方,北懼蘆洲尚有這般多遺種不成。”

  祖師笑道:“童兒若有心,他日往北懼蘆洲走上一遭,不就明白了?莫要多問,且去靈山走上一遭,功成無須與我言說,且去閻浮世界,做你該做的事兒便是。”

  姜緣應答,朝祖師三拜,方才退出洞府,往外而去。

  姜緣離了洞府,使個慶云法,往靈山而去,須臾間,他便駕著祥云,直至鷲峰之下,他方按落云頭,四大金剛前來攔住。

  四大金剛怒目圓睜,喝道:“那來的是誰?”

  姜緣上前道:“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廣心,有事欲見如來。”

  四大金剛見是姜緣,方是收了怒容,行禮道:“不曾想是廣心真人,失禮。但請真人少待,我等入內,稟報于世尊。”

  姜緣道:“煩請報與如來,我在此等候。”

  四大金剛急入內稟報。

  此時,如來佛祖正在寶殿內,端坐蓮臺之上,與眾阿羅漢講經,有聞四大金剛來報廣心真人前來造訪。

  如來即道:“著迦葉,阿儺尊者,去接引真人入寶殿。”

  金旨下,即有二尊者出,率眾阿羅與兩路幢幡寶蓋接引,真人不敢受幢幡寶蓋,徑往大雄寶殿來。

  姜緣入了大雄寶殿,禮贊如來,行禮參見。

  如來請真人落座蒲團,說道:“真人今來,可有何事?你我之賭賽,尚未有個結果,取經人一眾尚不曾到來。”

  姜緣道:“尊者,我非為賭賽而來,乃為獅駝山而來。”

  如來聞聽,即運心三界,少頃間知了事情,他說道:“獅駝山之事,我已洞悉,真人此來,乃為大鵬之事而來。”

  姜緣道:“尊者果有神通。”

  如來說道:“真人可安心,大鵬與我有些親處,但其作孽良多,我若傷之,于心不忍,若是不傷,多生孽障。真人若教降之,自無不可。”

  姜緣拜禮道:“尊者慈悲。”

  如來搖頭道:“真人,既為此事而來,不若少待一二,我教二尊者引文殊,普賢菩薩而來,此事與二菩薩亦有些關聯。”

  姜緣自是欣然應允。

  如來遣迦葉,阿儺二尊者去尋文殊與普賢二位菩薩。

  姜緣在殿中陪候如來。

  如來張望姜緣,笑道:“真人,一些時日不見,你神通將成,法力日深。”

  姜緣道:“不敢當尊者此言,我淺薄法力,與尊者比較,微末罷。”

  如來道:“你只消再修一二劫,便可追上我,菩提道兄果是收了個好弟子。”

  姜緣笑了笑,不曾言說,轉而與如來談些佛法,靜等二位菩薩到來。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