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五章 蒼龍埋骨地,斬蛟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鎖龍井內,蛟龍忙不迭地答應。

  盡管猜測面前老道的問題不簡單,可不管是啥問題都沒命重要,只是隨著玄明開口,蛟龍心沉谷底,發現自己放心太早。

  “敢問龍君,蒼龍山究竟有何隱秘?究竟鎮壓了何物?是否與傳說中的真龍,乃至蒼龍有關?”

  對蒼龍山的秘密,玄明心有猜測,蛟龍作為這座山脈霸主之一,又是龍種,極可能有所了解,玄明自要抓住機會。

  這也是他尋龍的目的之一。

  見蛟龍沉默,玄明沒再開口,只是撩起袖子,抖了抖手,微微揚臂,蛟龍條件反射般地縮首抖身,不再猶豫,立刻開口道:

  “啟稟真人,一千五百年前,大盛神朝分崩離析,龍氣散逸,流向四面八方,不少生靈得龍氣眷顧,獲取造化,脫胎換骨,氣運加身,這其中既有諸朝開國君主,又有百家的亞圣諸子,還有部分與龍氣相契的生靈。

  一條真龍便得了機緣,沐浴龍氣,精純血脈,潛力大增,僅潛修三百載,修為便達到練神圓滿,意圖建立龍庭,匯聚氣運,好沖擊練神之上的玄妙境界,見大風光。”

  蛟龍語氣多了幾分唏噓:“可惜,樹大招風,象齒焚身,大玄太祖為脫穎而出,定鼎天下,欲斬龍借運,以壯大玄龍運,聯合佛道儒法四家練神,合五尊大修之力,圍殺真龍。

  凡獸瀕臨絕境,尚會困獸猶斗,奮力一搏,何況是真龍,哪怕雙拳難敵四手,敗局已定,他仍不肯認命,更不想坐以待斃,生死攸關之際,他燃燒壽元,強行提升境界,強化蒼龍,欲與敵人同歸于盡。”

  蛟龍憤憤不平,一句牛逼子道士剛出口,看了眼玄明,立刻改口道:“千鈞一發時,那位道門大真君強施禁術,犧牲自身,取義成仁,重創蒼龍。

  其他四位練神大修抓住時機,合力斬殺蒼龍,此龍隕落后,龍軀與龍運雖被大玄太祖取走,但其元神卻與地脈融合,與散落的龍血龍鱗等一起化作蒼龍山。

  當時,四位練神大修皆身受重傷,不想再節外生枝,加上龍魂對地脈有益,他們商議后聯手布陣,鎮壓地脈龍魂,同時布下轉靈大陣,借龍魂之力滋養地脈,造福眾生,才有了如今的蒼龍山與周遭諸郡生靈。”

  蛟龍繼續道:“小龍也是在山中時,機緣巧合下得了蒼龍遺留下來的一份造化,由蛇化蛟,覺醒龍族血脈,窺見其部分記憶碎片,才知曉這些前塵往事。”

  偷偷瞅了眼玄明,蛟龍保證道:“真人,小龍已將所知之事盡數道出,不曾有絲毫隱瞞,望真人明鑒。”

  玄明頷首,他靈覺強大,能分辨出極細微的情緒波動與變化,可辨別言語真假,清楚蛟龍所說內容句句屬實。

  轟~!

  又問了幾個問題后,玄明抬手祭出天地人三盞燈,呈三才之勢,火煉蛟龍,同時張口吐出一團三昧真火,焚燒魂魄。

  “你……老牛鼻子,堂堂道門真人,你竟出爾反爾,言而無信!”

  蛟龍凄厲哀嚎,怨氣沖天。

  輕撫胡須,玄明悠悠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亦有懲惡之威,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話音一轉,他再道:“再者,貧道只說讓你展露誠意,可沒承諾會放你一馬。”

  沒多費唇舌,加大火力。

  蛟龍一邊慘叫,一邊痛罵,事到如今,他才明白自己被這狡詐老道給耍弄一遭,從一開始就沒想放過自己,只是為了套話,才故意顯露出模棱兩可的態度,人族果真狡詐可惡。

  對蛟龍的叱罵聲,玄明充耳不聞,何必跟一條將死之龍計較,三昧真火熊熊燃燒,三才燈分別鎮壓蛟龍精氣神兒,這條不可一世的殘龍在他手上猶如砧板上的魚一樣,有力無處使,任由玄明捏圓揉扁。

  井口外,感受到呼嘯而出的高溫與沖霄火意,東風真人瞳孔緊縮,駭然無比,想不到短短數年不見,玄明真人實力竟恐怖到這般地步,這種真火令他感受到致命威脅。

  同時聽著蛟龍凄厲慘叫聲,東風真人又感覺暢快,忍不住雙膝跪地道:“師父與諸位同門在上,你等冤仇今日可報,若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鎖龍井中,玄明瞧著在真火中翻騰掙扎的蛟龍,沒繼續折磨他,揮袖甩出一柄桃木劍,兩尺桃木勢若奔雷,一劍落下,劍光閃爍,梟首蛟龍,碩大龍頭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弧度,血雨飄零,只是未曾落下。

  被玄明祭出靈葫,吸入其中,畢竟練氣巔峰的蛟龍血可不常見,不能浪費。

  蛟龍身死,瞧著生機未曾完全消去的蛟龍,玄明抑揚頓挫地出聲道:“昔日,蛟龍走水,滄瀾江兩岸生靈死傷無數,以你之罪,百死莫贖,貧道仍留有一絲殘魂轉世,已經是法外開恩,望你來世莫要再為惡,否則,貧道必憑借冥冥之中的聯系,再斬你一次,令你徹底魂飛魄散,永不超生。”

  話音落下,最后一絲生機斷絕,蛟龍意識徹底黑暗死寂,真正隕落。

  揮袖展乾坤,收起蛟龍尸首,玄明離去,行至井外,東風真人稽首行禮,感謝玄明斬殺蛟龍,令昔日因蛟龍慘死的眾生得以安息。

  玄明亦還禮,自家人知曉自家事,他做這些既是出于公心,又有私心,談不上高風亮節。

  此間事了,東風真人沒多待,起身告辭,化為一道紫光離去,他留下八條鎖鏈,算是謝禮,雖沒明言,但玄明心中清楚,揮袖收起八條鎖鏈,他同樣離去。

  只是玄明沒折返浮云山,而是繼續順水而下,乘一葉扁舟行進,往后兩岸風光與滔滔大河,是蛟龍都不曾見過的風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兩岸青山連綿起伏,繁盛草木各具特色,或險峻巍峨,或風光旖旎,或飛流直下,或百花齊放,沿岸城鎮與碼頭也是風光各異,或船只往來頻繁,或市集繁盛如潮,或舟船門可羅雀,或畫舫爭奇斗艷。

  玄明見過蓑衣老叟雨中垂釣,鯉魚鯽魚草魚絡繹不絕,一條接一條咬鉤,又被他放生大半,只余三條,兩條賣給臨近魚市,一條拿回家中烹飪自食。

  也看過風塵女徹夜彈唱,嗓音清亮,歌聲婉轉悠揚,一手自小習練的琵琶技藝高超,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讓人回味無窮。

  更救過投河的怨婦、落水的孩童,也斬殺過冒充水神、索要童男童女的妖孽,享受過市井中常見又富含人情味的人間風味。

  他心中逐漸誕生一條滄瀾江,起于深山之巔,流經諸地,東流入海,時而波濤如怒,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清澈見底,時而渾濁不堪,兩岸風景各具風格。

  錦鯉與靈龜也順流而下,跟著玄明一同見兩岸風光,看下游美景,氣機每日再次日新月異,各自消化了上代江神與丞相給予的造化,已然化為自身底蘊。

  等到入海口時,各自已臨近蛻變臨界點,只要跨過這道門檻,隨流入海,便有可能乘風化龍,東歸大海,破繭成蝶。

  扁舟行大江,玄明到達入海口時已是傍晚時分,他沒著急跨過這扇門戶,停在寬闊大江與浩瀚大海之間,躺在扁舟上,欣賞著落日余暉,瞧著晚霞倒映水中,表情愜意,神情安定。

  直到休息足夠,玄明才操控扁舟,穿過入海口,入海剎那,他感覺自己由內而外地蛻變,仿佛整條滄瀾江為他洗禮。

  錦鯉與靈龜感覺更甚,不同于玄明乘舟入海的輕松自在,兩只靈獸游弋至入海口時,狂風驟起,掀起滔天巨浪,一重強過一重,宛如一堵堵城墻,要闖過一個個難關。

  玄明冷眼旁觀,不曾插手,對龍種而言,能否東流入海是一道坎兒,憑自身能力闖過,才能獲益最大,否則,終究不美。

  此番隨他行道滄瀾江,兩只靈獸都得了不菲造化,憑其積累,闖過此關,不是難事。

  兩道似龍非龍的聲音響起。

  錦鯉與靈龜歷經艱難,成功入海,體內血脈發生蛻變,錦鯉體內龍血更濃厚,體型變得修長,鱗片更似龍鱗,長出龍須,蛻變為鯉龍。

  靈龜背上若隱若現的靈蛇虛影更真實,他體內龍血未變,倒是覺醒了另一種強大血脈,體型增長數丈,外表愈發像前世傳說中的玄武。

  玄明棄了扁舟,乘坐在靈龜背上,于星空下徜徉大海,欣賞海上生明月的壯闊景象,也見萬丈光芒染海風的朝日風光,吹著咸咸海風,心中生出大歡喜與大自在,他道心更澄澈,于天地道理看得更分明透徹,道行在不知不覺間有所增長。

  特別是呼風喚雨神通在他斬殺蛟龍時便進步飛快,而今更有大成之勢。

  乘舟渡江兩個月,這次行道圓滿結束,玄明生出離意,剛要退去,他突然心有所感,靈覺入海,看到千里之外的海上蒼穹雷霆涌動,烏云密布,籠罩數里,有妖族在渡劫,而且是化形雷劫。

  玄明隨意地看了眼,沒打算多管閑事,乘坐在靈龜上,打算逆流而上,原路返回,想不到沒走多遠,便見一道白光直奔他而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