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人生大事》拍攝片場。
漢口,保元里!
這里是電影中“上天堂”的所在地,劇組正在拍攝的,就是除去陳瑾的一些戲份。
同一個地點,很多看似面對面拍的,其實對面有可能就沒有人。
后期會通過剪輯,把人物劇情串聯起來。
打個比方,比如聊天,鏡頭對準了女主角,但對面不一定就坐著男主角,可能是其他一個工作人員;除非兩人在一個鏡頭之內,不然都可以單獨拍攝。
“咔!”
田狀狀喊了聲,飾演女一號小文舅舅的陳闖,拍完了他在這個片場的戲份。
就2場,但對方拍的很投入。
這是個很好的演員,演過《福貴》、《寶蓮燈》里的哮天犬、《魔幻手機》里的黃眉大王,也是畢業于北電,但出身戲曲世家,演技絕對是影帝級別。
短短幾分鐘的兩場戲,田狀狀對他的表演很是滿意。
“老田!”
田狀狀剛準備讓龔格而進場,拍攝他的戲份,制片趙方就走了過來。
龔格而飾演男二王建仁,有點帶資進組的意思,但出乎田狀狀意料的是,老龔演的挺好,很真實。
他這也算是本色出演了,因為現實中他跟陳瑾確實挺像哥們倆。
老龔這個人確實有才,沒正兒八經學過表演,但管理系出身,兼職還客串學習,表演也挺具有天賦;事實上他在原時空郭忛的《同桌的你》里面,就演了個男配角。
演的就挺好,現在戲份多了些,但本色出演壓根難不倒他。
“咋了?”
田狀狀戴著個帽子轉頭,有點像肯德基老爺爺。
“殯儀館張館長剛跟我電話,說陳瑾出師了!”
“出師?”
這是什么詞匯。
“對,張館長就這么跟我說的!”
“開什么玩笑,2天就出師了?陳瑾讓他打的這個電話?”
“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聽張館長那口氣,他很吃驚!”
“我來跟陳瑾打電話!”
田狀狀招了招手,示意先停一下。
他拿起手機,走到了一旁,撥通了陳瑾的號碼。
好一會兒都無人接聽。
田狀狀不死心又打了一個,照理這個時間點,陳瑾實習應該也會把手機帶在身上的吧?!
又沒打通。
“先拍吧,我等他一會兒回電!”
田狀狀也沒多想,理智告訴他,陳瑾這小子在糊弄鬼。
估計讓張館長給趙方電話,好盡快的入組拍戲。
這小子田狀狀還以為挺務實的,沒想到也是個人精,就待了2天,居然敢說出師?
哪個角色體驗可以這么快?
半個月其實田狀狀都感覺有點急,很多演員為了角色,體驗個把月幾個月的都有,要不是為了今年的威尼斯,田狀狀也不會只給他半個月時間。
體驗角色,可不只是觀察,他得自己投入到這個職業中去,然后模擬。
是得一邊觀察一邊記,一邊形成肌肉記憶的。
別說2天,一周都還只是觀察期。
還有一周是模仿。
很多體驗23個月甚至半年的演員,更是后面幾個月完全沉浸,代入到這個職業之中,說句不客氣的,讓他擔任這個工作都行,就是能做到這樣。
這才叫好演員。
田狀狀沒要求陳瑾這樣,但至少你得演出真實感。
2天是絕對演不出來的。
別說差不多似是而非,老田要么不拍電影,拍電影的話就是很認真的態度。
眼里也揉不下沙子,演的不行就是過不了他那一關,不然他挑演員也不會專挑會演戲的。
這一次他重出江湖,當然也有追求和抱負。
隨便拍一部,他早就拍了,還不是看中了陳瑾的這個故事。
叮鈴鈴!
半個多小時后,田狀狀的手機響了起來。
是陳瑾的回電。
“田主任,什么事?”
陳瑾剛剛親自完成了一臺簡單的尸體修復。
是一個癌癥患者,死者家屬要求化個妝照著生前正常的狀態,所以花了差不多1個小時的時間。
反正劉悅是直接看傻眼了,謝寶瑞對他的這個修復也非常滿意。
而這,已經不是陳瑾完成的第一臺“手術”!
昨天晚上才是第一次。
所以一大早,張館長都被驚動了,這才第一時間跟趙方打了個那個電話。
田狀狀顯然是不知道的。
“你是不是讓張館長,給趙制片電話了?”
田狀狀一接通電話,就有些不太客氣的朝陳瑾質問著。
雖然現在陳瑾名聲在外,又是資方,但他一個導演系的主任,倒也不把這些放在心上;他眼下就只當陳瑾是他導演系的學生,該罵還是要罵的。
陳瑾卻聽的眉角一皺,他當然聽得出田狀狀語氣不善:“沒有啊,張館長給你電話了?”
這事情陳瑾還真不知道。
他還準備明天跟田狀狀電話的,因為老謝有點不肯放他走,硬是要他留下,給他打幾天助手。
特么老謝還真薅他這個免費勞動力羊毛,薅上癮了。
關鍵這么好用的羊毛,比他大徒弟都好使。
李振宇,也就是目前青山殯儀館的正式工,也沒陳瑾那修復的水平。
是的,修復也是有水平之差的,有的人修復的七七八八,有的人能達到照片的水準。
手法和天賦很重要。
陳瑾明顯比那個兩年半的李振宇,要更有天賦。
畢竟體驗了這么多年,肯定比兩年半要多。
“嗯,他跟趙制片打了,說你出師了?”
田狀狀沉著聲說著。
陳瑾卻笑了起來:“張館長真這么說的嗎?”
“那他就有些夸我了,出師太夸大其詞,最多學的還行!”
“我就說嘛!”
田狀狀松了口氣,這電話不是陳瑾讓他打的就行。
但他,還是沒搞明白張長樂這是搞的哪一出。
既然陳瑾沒讓他電話,他這電話又是什么意思?!
“你那什么情況?半個月能搞定嗎?”
田狀狀忍不住問著。
“田主任,我覺得你還是得跟趙制片親自來一趟!”
“不行我們就先拍殯儀館的戲份!”
“這邊可能不放我走!”
陳瑾大致說了下:“有個老師傅覺得我挺有天賦,硬留下來要我幫他當助手,要么就先拍,我幫他幾天!”
這是陳瑾想的最折中的一個方案。
反正殯儀館戲份肯定要拍,還不如趁著這個時間段,一邊實習一邊拍攝;每天的修復工作其實也不多的,有時候一天都不見得有一個“重癥死者”。
很多都是化妝、修面這些簡單的活,陳瑾完成起來很輕松。
但聽的田狀狀卻是眼皮一跳:“不放你走?”
“對,我已經親自完成了3臺死者修復了!”
這話聽起來輕飄飄的,田狀狀卻不啻于腦門上被直接轟擊了一拳。
親自……完成……死者修復?
聽聽,這像是一個演員能說出來的話?
他是讓陳瑾去實習的。
也就是,觀察入殮師的工作,然后模仿,主要是觀察和學習。
人家現在親自上手了?
才2天!
“真的,田主任,所以我讓你親自來一趟!”
“眼見為實!”
“我待會兒發你一個昨天我當入殮師的視頻!”
在劇組直接拍出來,又怕老田不信,受刺激啥的;而且,田狀狀都不一定能讓他直接進劇組。
按照老田的尿性,你說你會,人家也不一定會相信。
他又不是張一謀。
無條件覺得陳瑾什么都會。
說不定非要讓你去殯儀館學習學習,前幾天聚餐從他問話就看得出來,他對演員體驗看的比較重要,所以陳瑾才給了他2天的緩沖期。
“視頻呢?”
田狀狀當然不信,還是上面的那些思索,這個演員想盡快入組拍戲。
資方的演員,就是這點不好。
田狀狀也頭疼。
“田主任,你手機支持米聊嗎?”
“什么聊?”
“算了,就是可以接收視頻的一個手機軟件!”
“你用電腦發給趙制片!”
田狀狀有些不耐煩道:“我去他那看!”
“好!”
陳瑾也只好手機郵箱給趙方發視頻。
這些不怎么會手機互聯網的老家伙們,就跟未來電影一樣,注定要被市場所淘汰啊!
也只能拍點文藝片了。
老謀子好歹還挺時尚,前段時間還問他這個軟件來了。
別說,張一謀這個人是真能適應高科技,拍電影也是技術先行的推廣者。
未來2025年春晚導的那個《秧BOT》,機器人扭秧歌二人轉丟手絹,也就他能導的出來。
換陳愷歌估計就機器人站那念詩歌報成語了,一點都體現不出機器人的科技含量。
這丟個手絹事小,換兩管加特林你試試?
畫面感就很強烈了有木有?!
要的就是這效果。
老謀子的很多節目,隱喻還是很多的。
田狀狀趕到了趙方那邊,趙方正在用電腦跟統籌做著后天的通告。
“陳瑾發你視頻沒有?”
“我看看!”
趙方打開了電腦郵箱,果然里面有一個陳瑾剛發的視頻。
趙方下載了下來,壓根沒待田狀狀說,就點了開來。
“我拍啦,你千萬不要傳出去啊!”
“對死者不尊重!”
一個女生的聲音傳了出來。
田狀狀和趙方集體沉默。
特么讓你不要傳,你就這么傳給我們看了?
“你不要把死者拍進去啊,就拍我的手法就行!”
這是陳瑾的聲音,化成灰田狀狀都認得,因為這聲音確實好聽。
“好的!”
女生明顯松了口氣。
然后田狀狀就看到戴著口罩和帽子的陳瑾,出現在了鏡頭之中。
他在那低著頭好像做著什么,一個個真實的入殮師器械,在他手中動著;先是好像在洗,再按摩?!
田狀狀和趙方認真的看著。
不一會趙方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幾乎能想象到這是一副什么畫面。
陳瑾面前有具尸體,這小子在幫他修復?
一臉的淡定,甚至連汗都沒有一滴。
“真的假的?”
趙方吞咽了下口水,看著田狀狀。
發現老田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電腦顯示屏,整個人就跟石化了一樣。
眼前的這一幕,顯然讓他瞳孔都有些地震。
讓你實習,沒讓你直接上手啊!
臥槽,這都干起真正入殮師的工作了?!
“老田,老田?”
趙方在那喊著,田狀狀回轉頭,神色有些發白:“咋了?”
“他……他真的在搞尸體?”
“應……應該是真的!”
田狀狀擦了下額頭,他反正已經看出汗了。
內心只有一個念頭。
這小子,膽子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不是……”
田狀狀突然反應了過來,2天,才2天吧?
陳瑾真只用了2天,就出師了?
這都直接上手了,那不叫出師叫什么?
他也終于明白,為什么一大早人家館長都親自給趙方打電話。
這換了誰,都扛不住啊!
實習2天就上手給尸體整活,別管整的行不行,就沖這膽子,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得了的。
更何況田狀狀看著,感覺陳瑾非常專業的樣子。
別說拍入殮師,直接拍紀錄片都行!
“嗯?紀錄片?!”
田狀狀猛的抬起頭,突然感覺自己這個念頭很對。
他看著趙方,眼神越發的閃亮:“對,紀錄片!”
“走,我們去給這小子拍體驗入殮師的紀錄片去!”
“啊?”
趙方顯然沒怎么明白田狀狀的腦回路。
“紀錄片?這要申請的吧?”
“殯儀館同意就行,還有就是征求死者家屬同意,不行我們不拍人,就拍那小子……”
“這要是上映前放出來,你想想是什么效果!”
一個演員親自體驗入殮師,然后拍成了一部電影,對票房是完全有提升作用的!
搞不好,紀錄片就直接火了。
一想到這,田狀狀連拍電影的心思都淡了,直接化身了紀錄片導演身份。
“老趙,你趕緊弄陳瑾的通告!”
“我們先拍殯儀館的戲份,一邊拍一邊弄紀錄片,同時開拍,正好讓沐野練練手!”
這種同時進行的拍攝手法,在好萊塢很常見。
國內目前倒是很少見,張一謀《十面埋伏》時做過。
像拍出《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的導演老卡就喜歡一邊拍電影,一邊把拍攝的過程弄成紀錄片,這樣不僅可以靠紀錄片大大宣傳影片,還能賺兩份收入。
紀錄片甚至都能上映。
但,也不是什么電影都可以弄成紀錄片,也不是誰都可以拍的。
一是經費,二是得有素材有熱度。
而陳瑾,正好兩項現在都很兼顧。
他的名氣本來就擺在那,只要他主演的紀錄片,肯定不愁沒熱度。
而要紀錄片拍的好,也就是演員得沉浸,得有觀眾想看的東西,陳瑾做入殮師,就是最大的看點。
“這高考狀元的學習能力,就是不一樣啊!”
老田……好像也化身成了張一謀、韓三品的形狀了。
整個人已經按耐不住,就想去殯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