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功淵源甚古,非后世所創,實乃道凌宗開山立派之時,自上古傳承而下。
據傳乃上古得道真修名——德行道人所著。
上古之時,“道人”二字非比尋常,非大造化者不敢擅稱。凡以道人自號者,必是一派開山之祖,道統源流,福澤蒼生之輩。
后世修士推測,此等人物修為當在大道金丹之上,已達不可思議之境界。
今世道藏所載道人尊號,最負盛名者當推五行道人、搬山道人、四海道人、陰陽道人、乾坤道人等 至少,方寸山祖上的傳承便是依附一位道人。
然歲月流轉,滄海桑田,諸多道人傳承多已湮滅無聞。更有甚者,某些道人名諱僅存于旁支典籍之中,其本宗道統早已斷絕。
主要是上一個世代經歷了末法,如今才是靈潮初起,相當于修煉道統斷絕。
有道門大修推測,上古乃是一個修行盛世,但是在上古和之前中古的這段時間,也是經歷了末法量劫。
上古、中古、太古、洪荒、太初……越往前推,每往前推一個紀元,便是一場天地量劫。
上古之時的修士看中古時候的,就如同現在看上古。
更何況,以現世眼光回望中古歲月,更是霧里看花,縹緲難尋。
你收斂心神,重新審視手中這部《先天五德輪轉經》。
其經義玄奧,天地五氣流轉,盛極則衰,衰極復盛,終成量劫;然劫中亦蘊生機,先天五德與之相生相克,循環往復。
若欲避禍消災,當修持五德五氣,順天應時,代天行罰。
此功若成,則身合自然,動靜皆法:怒時如九天雷霆,肅殺萬邪;靜時似和煦春風,潤澤萬物。其功體圓融無漏,無論何時何地,皆可保持巔峰狀態,無懈可擊。
那位九陽真人寶鴻,早已將此經修至道凌宗開派以來“空前絕后”的至高境界。
此非虛言,當世修行界公認,九陽真人實乃六千載以降,正道第一人。
這位絕代宗師曾孤身赴東海,搏殺三頭真龍,猶能不傷分毫,飄然而還。
更在萬丈碧波之上,留下那句令天下修士心馳神往的曠世豪言——
“可嘆啊,吾修行七百載,誰堪敵手?未嘗一敗。”
若論正道弟子最憧憬之人,非九陽真人莫屬,自他橫空出世,便壓得九大正道門閥年輕一輩盡皆俯首。
一路未逢敵手,未遭劫難,未有瓶頸,扶搖直上,終證無上大宗師之境。
在你看來,這本《先天五德輪轉經》居功甚偉,恰似“大廈之基,穩固根柢”。
當然,這也不能證明此功便是無敵,至少你翻開下一本玉簡,這種說法就被推翻了。
便見外道純陽真人另辟蹊徑,以“天地純陽”之說來解構天道。這位真人對上古陰陽道人推崇備至,認為陰陽變化方為大道本源。
純陽二字,不是簡單的凡人修煉腎臟,而是以更為廣闊的天地修純陽之法,他將上古劃分為兩個紀元:天帝臨世時為純陽紀元,天地間陽氣鼎盛;天帝隕落后則為少陽紀元,陰陽始分而百家爭鳴。
其《純陽功》直指本源,主張修士當修天帝法便是純陽法,而非拘泥于后天陰陽變化。
此功幾乎全然推翻《先天五德輪轉經》之論,以全然不同之道,詮釋天地。
兩本玄功,修到極致,幾乎都是當世巔峰者,九陽真人,純陽真人,無不是明證。
然而,究竟孰對孰錯?孰高孰低?終究難以定論。
就算是純陽真人和九陽真人親自下場捉對廝殺,也不能證明什么。
要你來說,兩者都對,或者兩者都不對,畢竟天地確實有量劫輪轉,有災禍消長,有陰陽更迭之分,可是天地包含大羅三千,孕育萬物生靈,豈能盡述!
你也是漸漸悟出,這幾門玄功究其根本,還是修仙者對天地的闡述和認識,或者說是對無垠天道的補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你眼中逐漸有喜色,這也是你最需要的,走出所屬于自己的道,乃是大道金丹修士的根本道業。
追逐發揚他人的道,本是一條捷徑,可是這道途真能通天 這也是上古修士或者那群道法高深的道人的共識,或是有人的道能“蓋真”,便是最至高的境界——合道。
可是,此番天地似乎從未有這等生靈,就算是天帝、人皇、玉皇等傳說神圣,也未曾做到。
于是,自太初混沌、遂古洪荒以來,但凡開啟靈智的生靈,莫不發出亙古之問——
誰傳道耶在太初之時流傳一個說法,“道”在三十三重天外,世上沒有道,怎么才能有道 只有,登天去取。
于是有生靈登天,或者說伐天,于是道落人間。
天上地下都有了道,薪火相傳。
這種見解,為外道九流推崇,卻被魔道和正道摒棄。
你將這些思緒暫且按下,凝神靜氣繼續修煉。
六日光陰如白駒過隙,你準時從入定中醒來。
一口濁氣吐出,周身純陽之氣流轉如陽,這段時日勤修不輟,終將《純陽功》修至龍庭圓滿之境。
你修煉多種功法,體內的法力越發的深厚。
你整衣起身,不再修煉,轉而步入庭院沐浴更衣。
清泉滌塵之際,但見朝陽初升,云霞滿天。
你封禁的修為松動一絲,你表面的修行境界直沖龍庭而去,又被你壓制,跌落天門,又跌落道胎境界,最后穩穩壓制在道胎初期破境的氣象。
今日正是十八脈摘星會大比之期,小青峰眾人即將赴會。
你換上一襲嶄新的青衫法袍,將桃木劍負于身后,步履從容地踏出院落,御空行至小青峰守靜堂時。
廣場內,已有上百名弟子早已聚集于此。
年輕修士們三三兩兩聚作一團,或是交流修煉心得,或是炫耀新得的法器,整個廣場洋溢著蓬勃朝氣。
今日乃是十八脈摘星會開幕大典,各脈需集體前往主峰參加儀式。此后一個月會期內,弟子們可自由活動——早課暫停,日常任務也都暫免。如此難得的盛會,自然人人翹首以盼。
十八脈修士齊聚的盛況著實罕見:擅長豢養靈獸的龍鱗峰弟子帶著珍奇異獸前來兜售;精于煉器的火云峰修士擺出琳瑯滿目的法寶;更有以音律歌舞聞名的天音閣仙子們翩然而至——此脈雖以藝術見長,卻因經營有方常年位列十八脈前三甲。
方寸山十八脈各有所長:建岙峰精通土木工程,鶴丹峰專研制丹之術.今日這場盛會,恰是見證宗門底蘊的絕佳時機。
當然,在十八脈之上,還設有草木堂、賞賜堂、罰惡堂,這都是直屬于宗主調遣。
十八脈峰主之權,亦不可逾越三堂,故而,眾弟子皆以能入三堂為殊榮。
你默默走到一旁。
偶然會有熟人招呼,晨光中,你靜候著聶青竹等師長到來,好帶領小青峰眾人同赴齊云峰道場。
齊云峰也為了摘星會專門開辟的道場,可以容納十萬人,就算是方寸山全部弟子和師長到場也能施展的開。
今日僅是開幕大典設在齊云峰,后續比試將分別在十八脈各峰輪流舉行。待到決戰之日,方才會重返齊云峰一決高下,萬人共見證。
小青峰未能爭取到舉辦比試的資格,想來峰中這些年勢微,連這等盛會都難以分得一杯羹。
不過轉念一想,倒也免去了籌備之勞,未嘗不是件好事。
晨光漸盛,金輝灑滿青石廣場。
人群如潮水般匯聚,弟子們各自結伴,笑語喧闐。
平日里清修苦練的修士們,此刻都顯露出少年心性。
尤其那些入門僅一年的新弟子,更是睜大了好奇的眼睛,不住打量著四周沒有見過的師兄師姐。
你獨自立于一株古松之下,青衫玉立的身影卻引來諸多目光。
周遭竊竊私語不時飄入耳中——
“那位師兄是新來的嗎?,怎么未曾見過,長的好俊啊。”
“噓那是周景師兄,我還沒入方寸山時以為所有師兄都長這樣。”
“啊!原來就是那位傳聞之中長得好看的師兄……傳言不虛啊。”
“周師兄,有道侶了嗎?”
“好像沒有,你不是說以修行為主嗎?決定五年之內不談道侶。”
“一碼歸一碼。”
“那你很有底線了,據傳聞呂青魚呂師姐似乎對其態度曖昧……”
“不能吧,游師兄不是愛慕呂師姐嗎?呂師姐移情別戀了”
“呂師姐,做的還挺對。”
眾人倒是小聲議論。
你雖已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的入定之態,卻仍能感受到周圍投來的灼灼視線。
在晨光中流轉著溫潤的光暈,更襯得整個人氣質出塵。
幾名女修已在不遠處徘徊多時,羅裙輕擺,似要上前搭話。
未等那些女修上前,一道清越的聲音已從側方傳來。
“周師兄。”
你回首望去,只見林霜一襲月白道袍當先而立,身后跟著薛如意姐妹二人。
薛如意姐妹躲在魏芷身后,悄悄朝你眨眼示意,說明自己是被拉來的,不是主動之舉,可不算違規,不過臉上都是喜色。
你笑著招呼道:“原來是林師妹。”
林霜目光在你背后的桃木劍上稍作停留,柳眉輕挑。
這年頭以靈木為法器的修士確實少見,更遑論是這樣一柄看似尋常的桃木劍。
她環視四周,見不少女弟子正朝這邊張望,不由輕笑:“看來師兄在山中很受歡迎啊。”
這位周師兄,在小青峰其實還是有些名聲的。
小青峰有位長得好看的師兄,早已傳遍鄰近幾脈。
你微微無奈,正欲開口時。
人群忽然傳來一陣騷動。不知是誰先喊了聲:“是游師兄!豪杰師兄來了!”
眾人一看有兩人落下法寶走來,眾弟子皆是稱道,“師兄。”
游三封作為小青峰的大師兄,自然是威望極重,臉上也是露出笑容。
豪杰素來以豪爽著稱,平日最喜打抱不平,在門中人緣極佳。此刻他正被眾星捧月般圍在中央,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溫樓師兄,還有蔻森師兄,也來了。”
此起彼伏的問候聲中,新入門的弟子們擠在前排,都想與這幾位風云人物混個臉熟。
開始只是低聲討論的廣場多了幾分熱鬧。
林霜見此,打趣道,“周師兄,看來并不是真正受歡迎。”
你與這幾人相比,確實倒是顯得默默無聞。
這時!
你正要回應,忽然人群爆發出超過之前的更大之聲,如同大湖之中投入巨石。
“是,呂師姐和簫師姐。”
但見兩道劍光破空而至,青衣少女收劍時衣袂翩躚,對四周同門微微頷首后,目光在人群中急切搜尋,最終定格在你身上,眸中頓時漾起笑意。
而那位赤足的簫師姐所過之處,新弟子們無不屏息凝神,卻又忍不住偷眼相望。
這個方向!
林霜見那兩女似直奔此處而來,不由側目輕瞥了你一眼,眸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玩味。
人群之中的游三封眼神微瞇。
菀森神情未作遮掩,目光驟冷,臉色陰沉。
你頓感無奈,那兩女已然站在你身旁。
呂青魚那雙杏眼在林霜身上輕輕一掃,柳眉便蹙了起來。
林霜倒是笑吟吟,“呂師姐,師姐。”
此刻廣場上的竊竊私語聲更甚,無數道目光在你們幾人之間來回游移。
尤其是男弟子,多少有些怨氣。
你只感覺這一波,給你拉了不少仇恨。
哎,祖父曾言,女人是麻煩,此言實在有理。
好在,聶青竹這位長老,已經到了,周圍弟子一下子就禁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