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在天尊級的大戰之中只是關鍵性的因素之一,并不占據絕對的主導。
三清天尊各有本命神通,靈寶天尊的諸因之果能夠直抵結果,道德天尊的萬象之基則可與世同存,不朽不滅,即便是末法兇兵也沒能殺了他。
而元始天尊的諸果之因,乃是一切之始,一切之因。
他不光是能夠干涉因果,改變因果,合以盤古幡,更是能夠開辟萬象,無所不破。
因為具有一切因,所以這世間所有的可能都在元始天尊手中。任你有千般神通,無上法身,只要有被開辟的可能,那盤古幡就無所不破。
姜離的身軀連誅仙劍陣都難傷,結果被盤古幡一擊劈下,半邊身子就是破碎,便是因為諸果之因的神通。
便是有再強的力量,面對這三者的神通怕是也都會出現不好使的狀態,更何況這三清還是一體的。
然而,這其中似乎并不包括姜離。
被開辟的身軀恢復原狀,姜離完好無損地屹立在長河之上,開辟的余勢打在其身上,卻無法傷他分毫。
但在同時,誅仙四劍殺至,清晰的軌跡出現在姜離的感知當中,卻無法阻止,只因這是必然到達的果。
誅、戮、陷、絕,四劍同時貫入姜離之身,殺伐劍光和太一道光碰撞,逆卷向上,三清化身盡皆崩摧。
“殺!”
靈寶天尊一聲沉喝,手中誅仙劍與其余三劍相應,劍氣縱橫,竟是在姜離身上斬出劍陣之痕,但那陣紋在轉眼間又被恢復。
姜離反手一按,掌下有虛無衍生,震擊在誅仙劍上。
“當——”
一聲震鳴帶著慘烈的殺伐以及一種無形的恐怖,誅仙劍竟是被一掌按出了印記。
隨即道光爆發,三劍同時崩飛,靈寶天尊亦是被迫退。
太一道光在姜離身上流轉,所有的傷勢都在快速恢復,誅仙四劍的殺伐之意在道光之下也是迅速消弭,仿佛被吞噬了一般。
“道、身、神、因果,一切皆為一體,原來如此。”
元始天尊揮動盤古幡,劈開轟蕩的余波,同時盯著姜離身上的道光,神色凝重。
力量并非占據絕對的主導,但姜離身上的一切都為一體。
似元始天尊這等存在,乃是道、身、神皆為一體,身即是道,即是元神,道不滅則身不滅,神不滅。
所以,才要把三清之道打落,方能使三清隕落。
而姜離則不只是道、身、神,還有因果,還有無形的意志,還有他的一切。
一切皆為一體,不勝其力,如何勝其人?
實與虛結合,道與力渾然如一,甚至連因果也融入其中,元始天尊的諸果之因也難以覆蓋到姜離的因果。
甚至連那太一道光也和姜離是一體的,而現在,太一道光覆蓋長河三萬年。
想殺他,便需摧毀這三萬年的光陰,三萬年的天地!
更何況還有人道融入其中,令得姜離在力量暴漲的同時,也更難以戰敗。
“爾等不以力敵我,卻不知我唯能以力敵。”
姜離哈哈長笑,那偉岸的身形不斷高漲。
想要敗姜離,只能夠以最強的力量壓過他,正面摧毀他,否則他的力量便是他最大的根基,最強的護盾。
而力量的強大也完全反饋到道行上,反饋到因果上,反饋到每一方面。
這便是太一。
靈寶天尊召回誅仙四劍,四劍合一,化作一口皂黑色的劍器,上有誅戮陷絕四字道文,劍鋒之上流溢起千絲萬縷的光華,便要將劍鋒直達結果。
但是——
“貧道的劍無法觸及他的果。”靈寶天尊沉聲道。
姜離的因果無比龐大,扭曲了諸因之果的發揮,讓靈寶天尊的神通無法起效。
而元始天尊也能感應到自己的諸果之因徹底失去了對姜離的覆蓋,亦或者說姜離的因果撐破了諸果之因的覆蓋。
“轟!”
長河之中發出了巨響,三清所布下的清光道氣被太一道光所攻破,那道光輝向著更遠的過去蔓延。
“今日,三清敗亡。”
姜離如是宣告,偉岸的身軀揮動道光,橫擊而至。
人道的洪流,三萬年的時光,還有無窮無盡的因果,一切的一切都化為光輝的一部分,橫掃長河,直擊三清。
“轟!”
長河之上發出了陣陣轟鳴,如同雷霆在炸響,更是那天地開辟之時的轟動,無與倫比的道威傾軋之下,三清之道也徹底現出了形態。
“開天辟地以來,吾等三清從未敗過。”
三清同時身化清光,道氣森然,太極圖鎮壓,盤古幡開辟,青萍劍歸終,三清之器不斷交織,一口無比龐大的巨斧乍然而現。
“咚!”
清光交匯,一尊巨神從中探掌而出,抓住巨斧,開辟乾坤。
那巨斧劈落在無盡的光輝之上,太一之道和三清之道正面轟撞,乃至于兩方的心神意志、道行境界,都在瘋狂地對抗。
上方無盡的虛無被轟摧出實體般的空間,下方的長河劇烈波動,乃至于整個天地都因此而震蕩。
最終——
虛無之中的實體空間崩摧,無窮無盡的道光橫掃,那尊龐大的巨神被轟然打成三道清光,掃入到那懸浮在半空中的巨大缺口之中。
“不!”
神念在劇烈波動,呈現著三清的不甘,卻無法阻止自身的墜落。
他們正在被重新打入天地之中,從半超脫回到原來的境地。
而姜離也在同時來到那缺口之前,偉岸的身軀倒映在天地之中。
三萬年前的天地,正處于前所未有的盛世,無論仙凡,都在這個時代發展到巔峰,也將作為元氣之根本的三清給推到了頂峰。
也就在這一日,三道清光橫跨長空,三十三天之上傳來了巨響。
正在試圖超脫,從未來接引“末法”的三清同時身形劇震,長遠的記憶涌上了心頭,未來和現在重合。
半超脫的三清回歸了原來的時間,高遠淡漠的面容上不約而同地浮現出沉怒之色。
不該是這樣的,“末法”應該打落三清之道,而非是打落三清,三清天尊應該借“末法”之手脫離天地,而他們留下的道體則是在天地之中隕落。
就連斬殺道體之存在都選好了。
他們應該超脫。
不該是這樣的。
從混沌之中誕生,一直存活到現在的三清竟是感覺到了難以抑制的怒火,仿佛那道光不只打落了他們的道,更將他們的心境都給打落了一般。
震怒,冰冷,殺機,同時在心中爆發,隨后又同步感應到了難以抑制的驚悸。
一道影子倒映在三清天之中,也倒映在整個三界的天穹之中。
他和天地同高,甚至比天地更為龐大,更為恢弘,虛無的氣息隨著他的出現向著天地之內傾瀉,轉眼間就已是充塞了三清天,并向下蔓延。
“姜離!”
三清同時抬頭,看向那道如同滅世大魔一般的虛無之影,神合天地,與那天地間的大道相合。
被打落到天地之內,是失敗,但也讓三清能夠重新駕馭天地之力。
整個天地之中的元氣都隨三清之意而動,那浩瀚無際的力量向著三清天不斷涌來。
但是——
五濁惡世也到了。
從三萬年前逆流向上,一直抵達現在,于此刻抵達巔峰,滾滾惡濁充塞于天地之中,將天地萬氣都給悉數轉化。
而那立于天地之外的魔影也按下了手掌,將三清天中的清氣按下,將三清之道給按下。
無上的力量摧折三清之道,然后將其打回原形,回歸太初。
“轟!”
天破了。
末法自三清天之上而降,轟破重重天宇,和逆流而至的五濁惡氣相合,毀滅從天外降臨。
天庭之中的眾神都來不及反應,便被虛無的末法之力掃過,在暗色的風暴之中化為飛灰。轉眼間,整個天庭落入一片陰暗之中。
正在凌霄殿中神游三界的玉皇大天尊猛然抬首,望向蒼穹,感應著三清之道的消失,面露駭然之色。
而在同時,悠悠之聲從天外而來。
“我,來自未來,
毀滅過去,
開創現在。”
聲落,玉皇大天尊身殞。
無邊無際的黑暗從天庭向著整個天界擴散,西至靈山,南至長生帝庭,北至紫微帝宮。
佛的因果,神的因果,仙的因果,人的因果,一切因果都向著天外收束,諸神、眾仙、萬佛,皆是毫無反抗之力,便悉數隕落。
淪為死地的靈山深處升起了一道長幡,六尾飄揚,其中三尾之上書寫著三清之名,第四條幡尾之上,有佛光凝聚,漸漸寫出“太一”二字。
但還不等立在幡前的身影一拜,幡旗便自殘破,六尾崩飛,落入人間。
“末法啊,末法——”
幡前的佛陀苦澀一嘆,看向了身側,只見一尊二十四首十八臂的金身在佛火中緩緩消散。
那是準提佛母。
在末法降臨的第一時刻,準提佛母便已經悄然隕落,都來不及反抗,便被從因果上襲來的攻擊所斃殺。
準提道果在未來便已經被姜離所收束,當姜離來到過去之時,準提佛母除非能夠與姜離相匹敵,否則絕無生機,只能隕落。
阿彌陀佛雖是因此而洞察到來者之名,但他卻沒有一點反抗之力。
當三清都敗在姜離手下之后,他的實力膨脹到了前所未有的層次。
其余的天尊大能敵不過三清,自然也是敵不過他。
于是,萬神隕落,萬仙同墜,萬佛入滅。
天穹一重重破裂開來,毀滅降臨人間。
一尊至神至圣的身影自人間而起,掌托烘爐,打出一道造化玄光,直擊天裂之處。
卻不想那造化玄光如泥牛入海,被末法的渾暗所吞噬,太一道光降臨,將那道身影當空擊落。
人道也在姜離手中,再加上仙道、佛道,神道,還有一群不入流的魔道、妖道、鬼道,天地間的一切因果都在收束。
末法充塞于天地。
不過在同時,一道道光華在破裂的天穹之下飛射,散落到天地四方。
姜離在天外看著這一幕幕毀滅之景,手掌緩緩按向人間,與三道沖天而起的人道洪流相撞。
“羲皇,炎帝,黃帝,還有媧皇——”
“我們三萬年后再見。”
話音落下,姜離一落了三道洪流。
炎帝和黃帝二者皆是隕落,只留道果落入人間,羲皇還在以易道苦苦抵抗,卻難以和統合一切的太一道光爭鋒。
也是在這時,姜離的聲音落入羲皇耳中,令他心神一震,隨即八卦皆滅,皇者落于大地。
末法大劫再無人可阻止,清洗人間,再灌入陰冥。
太一的光輝打落了仙佛人神、妖魔鬼怪之中的強者,更向下擊潰了陰冥,使得一切都如歷史之中所記載的一樣。
但在同時,太一道光也收攏了因果,化作一顆顆道果散落大地。
姜離親手毀滅了一切之后,徐徐收掌,抓回了三道清光。
“還有最后一點首尾要收拾”
“最后的因果。”
一道光輝在他身前攝取三清之光,交匯出一本虛幻的書冊。
姜離輕輕揮手,書冊翻開,一行行文字自動顯現。
末法之時,三清自天外接引大敵,試圖超脫。西方二佛有感,攜六魂幡前往三清天。
天裂,萬神萬仙萬佛隕落,媧皇補天,損耗過度。
三皇拯救萬千生靈,滅殺大自在天魔波旬,隨后與媧皇一同前往三清天。
媧皇隕落,接引、準提隕落,三皇聯手得天外傳來的同源之力相助,送三清入滅。
這便是歷史的真相。
姜離抓著三道清光,強行定下了因果,然后手掌一揮,讓這本書冊落入天地之中。
之后,他抓著三道清光,繼續向前。
三清被姜離親殺,三清之道也被打回了太初,扭轉成五濁惡氣的源頭,但是還不夠。
三清之道作為天地的根本,始終存在,且在三萬年后三清之道會反轉回原來的樣子。
屆時,三清還是會復活。
姜離一步步踏過長河,太一道光向著天地的源頭不斷延伸。
從三萬年前繼續逆流而上,走到人族初現之時,走到生靈出現之時,再往前,來到天地初開之刻。
天地變換,漸漸化為清濁,清濁又歸于混沌。
姜離站在混沌之中,目光遙遙劃過一個沉睡的巨神,再往前看。
“混沌之前還有太初,盤古便自太初而生,乃太初之炁所化,元始之道也是源于此,而在太初之前”
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光無象,無形無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
最初的道,最初的無,天地自無生有,始于太易。
姜離看向太易,邁出腳步,太一道光攜億萬年之力,吞沒了沉睡的巨神。
“吾道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