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終于接近了三萬年前。
他模擬著姜離的氣機,借著三清的接引,直接奔過了三萬年的河流長度,來到了目的地。
周圍的環境······姑且稱之為環境吧。
入目所見的,是無比寬大的河流,如同身處于一個巨大的湖泊,在“水面”之下,便是那天地萬象,在“水面”之上,是看不出有還是無的奇特景象。
在感知之中,那是一片黑暗和虛無,被天地之中所散發的光華照亮。
天地和光陰隨著觀察者的認知而變化,隨著羲皇的認知變成河流,又結合了他者之念,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老、中、青,三清道人以人生的三個時間段顯現,盤膝坐在“水面”,垂下的袖子和衣擺不斷地被“河水”沖刷,代表著他們還未完全脫離天地,依舊被世界所聯系著,也可以說是束縛著。
在三清身后,如同鏡面般的巨大空洞呈現出清氣翻涌的景象,內中還有佛光升騰,卦象演變。
三萬年前的三清天之景就在他們的身后呈現,顯然那就是三清所打破的缺口。
雖然這缺口沒有位于“水面”上,而是在半空懸浮,顯得相當奇怪,但對于建立在認知之上的景象而言,一切皆有可能。
但唯獨一個,本該是不可能的。
就在三清前方不遠處,在羲皇和三清之間,一道身影負手而立,和橫斷長河的三清分庭抗禮。
“姜······離!”
羲皇突然覺得喉嚨有點干澀,連吐出的字眼都顯得嘶啞沉重。
姜離,他竟然出現在此,并且比自己還要先一步抵達。
“久違了,羲皇。”姜離回身看向羲皇,悠悠笑道。
他還是穿著和羲皇一戰時的那身衣服,甚至連發式都未變,卻給羲皇帶來了難以形容的沉重。
現在的姜離,和之前似是又有了極大的變化。
羲皇面色沉凝,望著姜離,沉聲道:“余看你這樣子,倒像是在和釋迦如來一戰后,便追過來了,可算不上久違。”
他在試探現在的姜離是何時出發的,距離那一戰后,又過了多久。
以姜離的太一之道,時間過得越久,他的實力也就越強大。
“羲皇慧眼如炬。”
姜離悠悠說道:“我確實是解決了釋迦如來之后,便出發了。不過和你不同的是,我并非通過突破天地的方式趕來,而是逆流光陰而至。對于你來說,那一戰沒過多久,可對我來說······”
“已經是三萬年前的事情了。”
他看起來還是和之前一樣,甚至連氣質、心境都未變,歲月并未在姜離的身體和心境上留下絲毫痕跡,但過去的經歷和見識,是實打實的。
和羲皇不同,姜離是一步步從三萬年后走到了現在,穿梭的光陰有多久,他就度過了多久的時光。
而三萬年的時間,會給姜離帶來怎樣的實力變化呢?
哪怕對于天尊級的存在來說,力量已經不再是決定一切的因素,但力量依舊還是決定勝負高下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經歷三萬年的光陰,哪怕姜離只是個旁觀的過客,也依舊讓他的實力有了長足的精進。
羲皇的心念越發沉重。
當姜離出發的時間被揭曉,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
不是實力的變化,而是他為什么會這么做?
為什么在擊敗釋迦如來之后,就開始了穿梭光陰,難道都不需要時間去想辦法的嗎?
除非······
“你從一開始,就打算憑一己之力逆流而上,來到這個時代。”羲皇深深地看著姜離。
從一開始,姜離就有了自己的計劃,所以他從未想過通過和羲皇一樣的方式回到過去。
所以,羲皇的提防都成了無用功。
他的離去,反倒是解開了姜離最后的枷鎖。
“不錯。”姜離坦然承認。
“所以,你任憑余離開?”
“這倒是高估我了,”姜離輕笑一聲,道,“我確實是棋差一著,沒能阻止羲皇。在我看來,如果能夠將羲皇直接擊潰,那肯定是最好的。羲皇你確實贏了我。”
能拿下羲皇,那自然是最好,可以避免了變數,姜離可是最討厭變數的人。
所以,他當時確實是出了全力,就差設法取回三清道器,承載三清之道了。
只是看羲皇的樣子,他似乎并不為這一次的勝利感到欣喜。
畢竟這場勝利引導出了一個極差的結果。
這時,另一邊的三個道人中,老者突然開口,徐徐道:“姜道友是必然能夠來到此處,與我等會面的。”
“因為我等已經提前定下了姜道友來此的果。”中年道人淡淡道。
“并且無論是出于護世,還是出于道途,姜道友都會回到過往。”
青年道人別有深意地看向姜離,“他的先天五太之道,必須要親眼見過那天地開辟之景才得圓滿,而未來顯然是沒有那個環境。”
姜離的先天五太完全是根據三墳以及自己對天地的研究創出來的,其中雖然是汲取了羲皇與人道之智慧,但沒有親眼見到真正的先天五太,終歸是少了一分圓滿。
所以,他必然會回到過去。
這一點羲皇其實也是知道的,但是很可惜,羲皇判斷錯了姜離回到過去的方式。
不過從現在看來,似乎這其中,還有三清插手。
“諸果之因,諸因之果,萬象之基······”
姜離的目光轉向那三個道人,“是這樣嗎?”
“然也,”老道頷首道,“三清一體之后,則我等之意,即是命定。未來不定,便是天尊之境也只是看到未來的無窮變化,因勢利導,然則合我三清之力,便可將未來之變數鎖定,化為唯一。”
“所以,才能夠向未來接引‘末法’······”姜離心念流轉,一點就明。
未來無窮變數,其中也不乏姜離未能成就天尊之境的未來。若是那樣的話,接引“末法”自然也就無從說起了。
所以,三清聯手,提前鎖定了未來。
“不止如此吧,”羲皇冷然插言,道,“為了剪除未來,你們還對其余的天尊出手,試圖將三清之外的天尊大能都給鏟除殆盡。”
“若是還有其余天尊在世,我等不可能鎖定那個未來。”
中年道人淡淡說道:“而且,‘末法’本身就只有在毀滅之后的天地才能夠出現。”
要是諸多天尊大能還在世,根本就輪不到其他的天尊級存在出現。
這片天地的蛋糕早就被分干凈了,頂峰的空間已經站不下其他人了。
所以,需要一個全新的世界。
末法之后的世界就很新,甚至還因為五濁惡世而誕生不了二品以上的強者。
強如大天尊,也只能夠用轉世重生的方式入世,并且即便如此,也不敢晉升二品,必須等到五濁惡世衰弱之后才能重新回到原來的境界。
三萬年來的一切,似乎都在三清的掌握之中。
“聽起來,三位還當真是掌握了天意啊。”
姜離都忍不住鼓掌,為這三位的手段叫好。
但看他的意思,似乎是嘲諷居多。
“我一向信奉一個道理,那就是能用實力說話的,絕對不多說廢話,人要擅長發揮自己的長處,而不是在實力占優時非要拐彎抹角耍心機。”
姜離一邊鼓掌,一邊說道:“換言之,唯有在沒有優勢之時,才會用上其他手段。就比如現在,以言亂心。”
“在你們的排布之中,姜離應該是像余這般,脫離天地之后,被你等接引而來的吧。”羲皇接言道。
這一位哪怕是面對和預料中截然不同的場景,也沒有失去理智,反倒是接著姜離的話語,直刺三清的言語漏洞。
若是三清當真能夠掌握一切,那么就不會出現眼前的失誤。
逆流而上的姜離,他的實力有多可怕,羲皇現在看不出,三清也未必能夠看出。
論實力,羲皇不如三清,但若論對變數的把握,論易道的造詣,羲皇絕對能和三清分庭抗禮。
聽此言語,三清微微沉默。
然后,青年道人發出一聲輕笑,“確實如你等所言,我們也有失誤。接引未來的‘末法’,然后借他之手超脫,又利用他降下末法,清掃天地。然后等到三萬年后,‘末法’再度出現,成道,我等便可斬斷最后一絲因果。”
這樣一來,因果的閉環就成了。
“可惜,‘末法’也不是任我等擺布之輩,”老者接言道,“他在打落三清之道時,奪取了部分的元始之道,將其和自身結合。我等本不想加深和天地的因果,所以才借他之手降下末法,結果反倒是讓三清之道和他相聯系,使得三清之道只能由他接替。”
對面的那兩個都不是蠢人,話到這里,他們也都看出了內中的真相,所以三清也不遮遮掩掩,免得丟份。
而老道的言語,也印證了姜離和羲皇的推導。
三清本來不想臟了手,連清掃天地都要假手他人,以免加深因果聯系。
結果反倒因此而被“末法”給反算計了,奪取了部分的元始之道,憑借先天五太和三清之道的相性融入了自身。
不想臟了手?偏要讓你臟。
從三萬年后一路污染過來的末法之道最終達到了巔峰,“末法”將三清之道打回了太初,三清也在后來隕落。但是,三清并沒能斬斷聯系,只能算是半超脫。
并且,原本只需要扔下三清之道就可以跑路了,現在不光得扔下三清之道,還必須要由姜離接替。
或者說,只有讓姜離接替,才能夠扔下三清之道,因為那部分被奪走的元始之道就在姜離身上。
因果閉環的條件變了,即便姜離在三萬年后成就了天尊之境,三清也未能超脫。
‘原來,道逐人的源頭,還在我身上啊。’姜離忍不住暗道。
還以為是自己太吃香,三清之道像狗一樣追過來,沒想到是自己先從狗身上咬了一塊肉啊。
另外,姜離都想不到自己還有那么勵志的一面。
那部分被奪走的元始之道和末法的因果相結合,最終成了因果集,回到了姜離的身上。
也就是說,姜離還有不借助金手指就能修成天尊的可能性。
這回真的是我有今天的一切全靠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