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七十七章 功行圓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雷音寺內,如來佛祖召諸佛、菩薩、諸天、羅天、伽藍、金剛等眾在兩行排列,傳金旨,召唐僧進。

  只聽那里邊一層一節,欽依佛旨,叫道:“圣僧進來。”

  唐僧師徒五人虔誠恭敬,重重入內直進大雄寶殿,五人到了殿前,對如來倒身下拜。拜罷,又向左、右再拜,待各方都拜了一遍后,又復向佛祖長跪,將通關文牒奉上,如來一一看了,還遞與三藏。三藏俯囪作禮,啟上道:“弟子玄奘,奉東土大唐皇帝旨意,遙詣寶山,拜求真經,以濟眾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賜回國。”

  如來方開憐憫之口,大發慈悲之心,對三藏言道:“你那東土乃南贍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瀅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許多碓搗磨舂之苦,變化畜類。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汝等遠來,待要全付與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強,毀謗真言,不識我沙門之奧旨。”

  說完,如來又叫道:“阿儺、伽葉,你兩個引他四眾,到珍樓之下,先將齋食待他。齋罷,開了寶閣,將我那三藏經中三十五部之內,各檢幾卷與他,教他傳流東土,永注洪恩。”

  二尊者即奉佛旨,將他四眾領至樓下,看不盡那奇珍異寶,擺列無窮。只見那設供的諸神,鋪排齋宴,并皆是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饈百味,與凡世不同。師徒們頂禮了佛恩,隨心享用。

  待用完仙品齋宴之后,師徒五人又跟著阿難、伽葉來到了藏經寶閣,開門一看,那廂有霞光瑞氣,籠罩千重,彩霧祥云,遮漫萬道。

  經柜上,寶篋外,都貼了紅簽,楷書著經卷名目,正是那大乘佛法,三藏真經。

  阿難、伽葉將三藏真經一一傳了唐僧師徒,師徒五人便將一卷卷收在包里,捆了幾擔,讓孫悟空、小白龍、八戒與沙僧挑著,其后又到寶座前叩頭,謝了如來,一直出門。逢一位佛祖,拜兩拜,見一尊菩薩,拜兩拜。

  又到大門,拜了比丘僧、尼,優婆夷、塞,一一相辭后下山去了。

  而此時那燃燈古佛就住在那藏經寶閣之上,聽著下方阿難、伽葉給唐僧傳經之事,心中暗笑:“東土眾僧愚迷,不識無字之經,卻不枉費了圣僧這場跋涉?”

  于是問道:“座邊有誰在此?”

  只見白雄尊者閃出,朝燃燈古佛拜道:“弟子在。”

  古佛吩咐道:“你可作起神威,飛星趕上唐僧,把那無字之經奪了,教他再來求取有字真經。”

  白雄尊者領了法旨,即駕狂風,滾離了雷音寺山門之外,大作神威,直向取經人隊伍飛去。

  那白雄尊者作起神威疾飛趕上,唐僧一行人忽聞陣陣香風襲來,只以為是佛祖禎祥,所以不曾提防,那白雄尊者立時飛撲而下,以極快的速度將孫悟空四人擔上的經書搶去。

  唐僧頓時捶胸頓足,大聲喊道:“我的經書。”

  師徒四人亂作一團,完全沒想到這西天靈山還有兇魔作祟,只有孫悟空掣起金箍棒打了上去。

  那白雄尊者飛在天上,看到孫悟空氣勢洶洶朝自己打來,心中慌亂,怕損了自家性命,急忙將搶來的書擔撕碎,朝著四方灑落下去。

  孫悟空慌忙去救經書,白雄尊者因此飛離此間,返回靈山復命去了。

  而唐僧師徒五人將那些完好的經書救回來后,打開一看,竟全都無字,孫悟空猜到是阿難、伽葉作怪,于是師徒五人再次返回了大雷音寺。

  孫悟空一入大雷音寺,即大聲嚷道:“如來!我師徒們受了萬蜇千魔,千辛萬苦,自東土拜到此處,蒙如來吩咐傳經,被阿儺、伽葉索財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將無字的白紙本兒教我們拿去,我們拿他去何用!望如來敕治!”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圣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

  說完,如來佛祖又叫道:“阿儺、伽葉,快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來此報數。”

  阿難、伽葉再次領了法旨,又帶唐僧師徒下去取經,唐僧這一次將自己的紫金缽盂交給了阿難、伽葉二人,二人也不羞臊,收下紫金缽盂,便將那有字真經傳與了唐僧。

  唐僧師徒這一次有了準備,每本書拿到手都翻看一遍,然后才打包起來。

  半晌后有字真經傳完,復去拜辭佛祖,又離開了靈山。

  此時早已回到靈山的觀音菩薩上前稟奏道:“弟子當年領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之人,今已成功,共計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還少八日,不合藏數。望我世尊,早賜圣僧回東轉西,須在八日之內,庶完藏數,準弟子繳還金旨。”

  如來笑道:“所言甚當,準繳金旨。”

  隨后便叫來八大金剛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駕送圣僧回東,把真經傳留,即引圣僧西回,須在八日之內,以完一藏之數,勿得遲違。”

  金剛領下法旨,隨即趕上唐僧,叫道:“取經的,跟我來!”

  說完,便駕起金云,唐僧只覺身輕體健,蕩蕩飄飄,師徒五人隨著金剛,駕云往東土大唐而去。

  卻說靈山大雷音寺三層門下,有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走向觀音菩薩前啟奏道:“弟子等向蒙菩薩法旨,暗中保護圣僧,今日圣僧行滿,菩薩繳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薩準繳法旨。”

  菩薩喜道:“準繳,準繳。”又問道:“那唐僧四眾,一路上心行何如?”

  諸神道:“委實心虔志誠,料不能逃菩薩洞察。但只是唐僧受過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歷過的災愆患難,弟子已謹記在此,這就是他災難的簿子。”

  觀音菩薩接過簿子仔細看來,只見上面寫滿了唐僧師徒這一路所歷的劫難,菩薩看完,大驚道:“我佛門九九歸真,如今才歷八十難,還差了一難。”

  于是急忙命令揭諦追上八大金剛,再生一難。

  那揭諦一晝夜追上八大金剛,低聲將此事告知八人,八大金剛于是悄悄按下云光,將唐僧師徒五人送回地面,眾人落地后不由心驚,片刻后才認出這里正是那通天河地界。

  豬八戒抱怨道:“那八大金剛奉佛祖法旨送我們回東土,如今怎么半路就把我們放下了?”

  但有了阿難、伽葉前面索賄的例子,唐僧也沒有多說,只讓徒弟們去尋船只。

  但找了半晌都沒有渡船過來,就在無奈之際,河上突然游來一只老龜,正是那通天河內的老龜。

  老龜來后,便馱著師徒五人渡河,行至河中央便問起了當年讓唐僧詢問的佛祖的事情。

  唐僧卻忘了此時,便不能回答,那老龜頓時發怒,晃動身形將師徒五人甩下了河中。

  師徒五人落水濕經,救人、撈經、曬經,好不狼狽。

  此時八十一難正式補齊,全了九九之數,晚上師徒五人又在通天河東岸莊里歇了一夜,到了第二天,八大金剛復回,又駕起金云護送唐僧往東土去了。

  唐僧取到真經,返回東土大唐復命不提。

  此時觀世音菩薩已經來到了不周山神府,見到了莊衍。

  “靈臺真君,唐僧師徒五人向大唐皇帝繳旨后,便要返回靈山受封,佛祖特派貧僧來請真君前往觀禮。”觀世音菩薩說道。

  莊衍道:“你們佛門封圣,我去觀禮做什么?”

  觀音菩薩笑道:“取經人八十一難,有一半都是真君的功勞,真君理當前往觀禮。”

  “好吧。”莊衍問道:“我何時過去?”

  觀音菩薩笑道:“真君若是無事,現在就可以跟貧僧前往靈山。”

  莊衍微微頷首,道:“那便走吧。”

  隨后莊衍便與觀音菩薩離開了不周山,駕起祥云往靈山去了。

  待得藏數之日滿時,那八大金剛出現在了長安城中,此時唐僧正在寺中位唐王李世民及文武百官、王侯公卿們講經,忽見上方八大金剛現出身形,朝唐僧喝道:“取經的,快放下經卷,隨我等回西天受封去也。”

  下方孫悟空四人腳生云光,平地而起,唐僧亦將經卷丟下,也從臺上起于九霄,相隨騰空而去,看到這一幕,唐王李世民與文武百官急忙起身望空下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