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百五十五章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祖母,不是說爹爹回來了嗎?爹爹呢!”

  琪兒茫然的看著屋內,尋找著爹爹的身影。

  她自然知道爹爹的存在,只是許久不見,她對爹爹的印象有些模糊。

  “小妹,爹爹在外面挨打呢!”楊承安說道。

  “啊!”琪兒張大嘴巴,朝著門外望去。

  楊明昭正可憐巴巴的看著她,她一呆,撓撓頭,“那是爹爹?好像是!”

  說完,還求助的看向朱氏。

  朱氏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

  要說朱氏對楊明昭沒有怨氣那是假的,丈夫常年不回來,讓她獨守空房。

  若是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也就罷了,可問題是楊家沒有任何理由讓楊明昭常年不歸家!

  哪怕是外出游歷,也沒有必要如此吧!

  楊正山端著換了一碗茶,繼續不緊不慢的品嘗著。

  楊明昭這頓打必需要挨!

  不只是因為楊明昭瞞著家里在外面做的那些事,還是為了讓朱氏心里舒服一些。

  看看承安,一點也不知道心疼他爹。

  看看琪兒,連她親爹長什么樣都忘記了。

  這能怪誰?只能怪楊明昭自己。

  若是楊明昭能經常回來陪陪孩子,至于會如此嗎?

  “爹”

  朱氏到底還是心疼丈夫,看了一眼楊明昭的慘樣,立即就忍不住開口求情了。

  楊正山抬頭看向外面的楊明昭。

  “行了!”

  啪啪啪的板子聲立即停下。

  楊明昭呲牙咧嘴的趴在板凳上,也不慘叫了。

  這板子打人確實疼,但還真不至于讓楊明昭疼的哭天喊地。

  再怎么說楊明昭如今也有著后天七層的修為,而且他可是從小喝靈泉水長大的,體質強的有些離譜。

  “四爺,起來吧!”

  這不,王磊剛扶起楊明昭,楊明昭還能一瘸一拐的走路。

  他朝著屋檐下的眾人狠狠的瞪了一眼,眾人皆是嘿嘿直笑。

  “小子,過來讓爹看看!”

  走進正堂,楊明昭立即朝著楊承安招手道。

  楊承安一扭頭看向楊正山,做出一副我不想理你的樣子。

  “閨女,來,讓爹抱抱!”

  楊明昭有些尷尬,又朝著琪兒看去。

  琪兒遲疑了一下,先看看娘親,又看看祖母。

  郁青衣放開了手,琪兒這才朝著楊明昭走去,“爹爹!”

  楊明昭一把抱起小琪兒,“哎,哈哈哈,可讓爹爹想死了!”

  他也是想家的,也是想孩子的,只是他實在是放不下太平軍,更放不下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

  楊明昭抱著親閨女,又上前兩步,一把將楊承安拽了過來,“臭小子,還敢對你爹是耍鬼臉!”

  他用力揉著楊承安,楊承安一臉嫌棄,但他并沒有躲開。

  楊正山等楊明昭跟兒女親近了一會,這才起身說道:“跟我來書房!”

  “是!”楊明昭立即應道。

  爾后,他朝著朱氏眨眨眼,還伸手抓住朱氏的手捏了一下。

  朱氏被他搞得有些羞惱。

  門外,楊明志有些遺憾的說道:“哎,沒好戲看了,爹,你怎么不多打他幾下!”

  楊正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這是親兒子,打在兒身上,疼在爹心里。

  下次打你,我肯定會多打幾板子!

  楊明志縮了縮脖子,跟在楊正山身后,然后還跟楊明昭一陣擠眉弄眼。

  楊明昭也是呲牙咧嘴,還吐槽道:“二哥,你是年紀越大,越沒有正形了!”

  “好了,好了,都散了吧!”

  屋檐下,楊明浩說了一句,也快步跟了上來。

  “你小子可以啊,居然跑去造反去了!哈哈,這下好了,承業這靖安侯估計也做不安穩了!”

  “三哥!”楊明昭差點哭了。

  因為剛才楊明浩估計踢了他的屁股一腳。

  他的屁股現在還在滋滋冒血呢。

  楊明志哈哈一笑,“估計接下來咱們的大侄兒就要頭大了,突然之間自己就成為了反賊,哈哈哈”

  楊明浩也是不禁笑出聲來,“這下可要捅破天了,頭大的應該不只是承業。”

  說著,爺四個進入了書房。

  楊正山坐在了書桌后,哥仨站在隨意的站著。

  “說吧,你為何要去做賊寇?”楊正山面色平靜的問道。

  楊明昭沉默了稍許,說道:“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看不下去了!”楊正山看著他,有些無奈的點點頭。

  看不下去什么了?

  自然是百姓的苦楚!

  知子莫若父!

  楊明昭什么性子,楊正山豈會不知!

  他對楊明昭造反絲毫沒有感到驚訝,如果是楊明誠、楊明志和楊明浩三個做出這樣的事來,他會感到驚訝,但楊明昭的話,他不會驚訝。

  楊明誠不會考慮那么多,他或許會心生憐憫,但頂多也就是出手幫助一些人。

  楊明志根本不會有這樣的善心,他看到百姓受苦,或許會厭惡當地的官員,但絕對不會去管這樣的事情。

  至于楊明浩,他的想法可能會跟楊明志差不多。

  楊明志和楊明浩早就習慣了戰場上的殺戮,也見慣了各種苦難。他們不會對貧苦百姓有同理心,只會從地方治理上來考慮問題。

  他們也不會想著去造反,更不會想到去做什么叛軍。

  而楊明昭不一樣,這小子太過感性,見不得人間苦難,又太有責任心,遇到百姓受苦,他就想著去幫助一下。

  “那你接下來有什么打算?”楊正山繼續問道。

  楊明昭再次陷入了沉默,楊正山也沒有急著催促,任由他沉默著。

  楊明志和楊明浩看著他,也在等著他的答案。

  良久,楊明昭突然張口說道:“爹,我要做皇帝!”

  此話一出,楊明志和楊明浩咧嘴笑起。

  楊正山還是面色平靜無波。

  “你確定!”

  “嗯,我已經決定了!”楊明昭露出堅定的神色。

  楊正山捋著長長的美髯,陷入了沉默。

  “這事你要問問承業才行!”

  “若是他也想做皇帝,那你就做不得!”

  做皇帝,這事楊正山并不覺得沒什么不可以!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在楊明昭回來之前,楊正山就已經想到可能會有這樣的結果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

  既然想做那就去做。

  但是楊承業和楊明昭之間,只能有一個可以在大榮做皇帝!

  而且目前來說,楊承業做皇帝更加容易,因為他麾下擁有足夠多的兵力。

  太平軍!

  在楊正山眼中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相比之下,重山鎮可有著精兵強將無數。

  “啊!”楊明昭一愣,“如果承業想做,那就讓他做就是了!”

  楊正山忍住想要翻白眼的沖動。

  得,這小子并不是真的想做皇帝,他只是想改朝換代,給大榮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對于世俗凡人來說,皇位權勢具有無窮的誘惑。

  可對于楊家來說,皇權真的沒有太大的誘惑。

  楊正山本身就對那些虛頭巴腦的權勢不在意,而楊家其他人大多數也不是很在意。

  可能楊明志比較在意吧,但那也是以前,現在楊明志就沒有什么想法。

  他只是不想閑著沒事做,想搞點事情,想找一下成就感。

  與權勢相比,武道才是他們的追求。

  “你自己去跟承業商量吧!”楊正山說道。

  楊明昭想了想,有些撓頭,“我去跟承業商量是不是不太好?”

  “沒什么不好!”楊正山抬眼看著他,“若是你們都想做皇帝,那就一個人留在大榮,一個人再找個地方建一個新的皇朝就是了!”

  楊家現在已經有一個王朝了,那接下來再建一個皇朝還是兩個皇朝其實都是一樣的。

  說句不夸張的話,以楊家如今的實力,想要建立一個皇朝并不是什么難事。

  大榮南方諸王朝,萬里海域西部諸多王朝,給楊正山幾年的時間,滅三兩個王朝完全不是大問題。

  與之相比,反而是在大榮改朝換代更有難度。

  楊明昭稍微琢磨了一下,覺得這事還是跟承業商量一下比較好。

  其實他想做皇帝的意愿也不是很強烈,雖然說到做皇帝的時候,他是有些心動了,但是他也知道做皇帝會失去很多樂趣。

  別的不說,一旦成為了皇帝,那就有可能耽誤修煉。

  而如果修煉不到先天之境,那壽命就跟常人無異。

  成為帝皇和多活幾十年近百年,這筆賬算一下,只要不是太過貪戀權勢,應該都會選擇多活幾十年吧。

  不是說成為皇帝就不能修煉了,也不是說任何人都有成為先天武者的機會,而是以楊家目前的狀況,楊明昭覺得自己成為先天武者還是不難的。

  所以衡量之下,他突然又對皇帝失去了興趣。

  “爹,那我去一趟重山鎮?”楊明昭道。

  “不用,我已經給承業去信了,現在信應該快到重山鎮了!”

  其實楊正山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就算是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他覺得也該讓承業回來一趟。

  事關大榮,無論如何也不能繞開楊承業。

  至于其他的,楊正山并不是很擔心。

  一家人,有什么事商量著來就是,楊家內部沒有太大的矛盾,在他心中楊家還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

  說定之后,楊正山就放楊明昭離開了。

  這家伙剛回家,還是多陪陪妻兒比較好。

  當然,楊正山也不是什么都沒做,他已經讓楊家商號開始打聽消息和收購糧草以及各種物資了。

  重山鎮,重山關。

  如今楊承業在重山鎮依然只是一個游擊將軍,但是誰都知道他才是重山鎮的話事人。

  總兵府牛莊無論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跟楊承業商量,而巡撫衙門現在已經徹底淪為了擺設,新任巡撫名為蔣南國,掛兵部右侍郎銜,兼任都察院僉都御史,充任重山鎮巡撫。

  看他的官職,絕對是朝廷重臣,但實際上這位是在朝堂上爭斗輸了,被人趕到重山鎮來的。

  兵部侍郎也好,僉都御史也罷,都不過是虛銜而已,他的實職還是重山鎮巡撫。

  但如今誰不知道重山鎮巡撫就是個擺設,所以朝堂上就將一些沒有大錯,又被排擠的官員扔到了重山鎮。

  這二十多年來,重山鎮接連換了十任巡撫,有的不愿意被架空,想與楊氏一族板板手腕,被灰頭土臉的趕出了重山鎮。

  有的想要討好楊承業,融入重山鎮這個大家庭,可惜楊承業對于朝堂抱著很大的戒心和成見,根本不愿意接受一位朝堂重臣的投靠。

  有的則老老實實的做個泥塑的菩薩,不讓他管事他就不管,只要面子上過得去就行,反而這種人在重山鎮呆的時間最長。

  蔣南國就是這樣的人,啥也不管,啥也不問,每天不是在家讀書,就是外出訪友,亦或者寄情于山水。

  就這樣他在重山鎮做了五年的巡撫,是自楊正山離開大榮后,擔任重山鎮巡撫時間最長的人。

  時間進入臘月,重山鎮上下都在忙碌著年底的收尾工作。

  今年重山鎮的光景還算不錯,老天爺賞臉,一年來都是風調雨順,這讓今年重山鎮收獲的糧稅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與二十年前相比,如今重山鎮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四百二十萬,差不多翻了一倍。

  當年楊正山在重山鎮擔任總兵的時候,重山鎮的人口才百萬出頭,后來重山鎮安置了近百萬難民,重山鎮的人口達到了兩百萬。

  算算時間,這已經過去二十多年,重山鎮的人口翻一倍也不算是夸張。

  此時北地也不在像以前那般人煙稀少,特別是黑云山往東的區域,已經形成了不少繁榮的城鎮。

  而黑云山往里也多出了很多屯堡和馬場,西路定胡衛的觸角已經快要延伸至薩日湖。

  當初烏拉部躲進了雪原之地,后來他們又回來了,不過現在他們只能蜷縮在薩日湖西邊和北邊。

  薩日湖東方和南方雖然有著大量肥沃的土地,但他們卻不敢染指。

  當然,定胡衛也沒有染指,雙方已經達成了默契,就已薩日湖東岸和南岸為界,烏拉部占據著薩日湖,而定胡衛的邊界定在了薩日湖東三十里外。

  定胡衛這這條邊界上建造了十幾個屯堡,駐兵萬余。

  至于為何重山鎮不繼續往西擴張,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大榮朝堂不穩,重山鎮不好擅自掀起戰爭。二是如今烏拉部已經投靠了赤刺部,面對來自重山鎮的壓力,他們不得不報團取暖。

  重山鎮想要殲滅烏拉部很容易,但也怕將赤刺部和塔塔爾部惹惱了。

  因此目前來說,重山鎮與赤刺部的關系還算穩定。

  重山鎮北地其實還有很多肥沃的草場和土地,哪怕如今重山鎮的人口已經達到了四百二十萬,依然有很多地方顯得地廣人稀。

  不過目前應該是重山鎮最好的狀態,百姓和軍戶都有田地,賦稅勞役相對都比較低,商業發展也變得繁榮了很多,雖然很多百姓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對他們來說能吃飽飯就已經很滿足了。

  但是對于楊承業和牛莊來說,今年他們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壓力的來源是北原鎮,周蘭已經占據了隴原的五府之地,正是急需糧食的時候,楊承業和牛莊為了幫助周蘭穩定局面,幾乎將重山鎮大半余糧都給了北原鎮。

  現在北原鎮的日子才叫苦,本來北原鎮就還沒有恢復過來,如今又要安置隴原的上百萬難民,搞得北原鎮一點余糧都沒有,全靠重山鎮支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