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百零二章楊明昭的班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百五十年前,神陽教支持永王叛亂,可惜永王不頂用,最終功敗垂成。

  不過那時候林福安還沒有出世,他是在神陽教躲入這苗嶺大山之后出生的,而他的父親就是上任神陽教主。

  大敗之后的神陽教很微弱,只剩下不到百名教徒,后來他們隱藏在大山之中倒是恢復了不少力量,但就算是在教主之位傳到他的手中之時,神陽教也不過只有千余教徒而已。

  他執掌神陽教五十年,將神陽教一步步壯大到如今的地步。

  二十年前,他曾想過要在京都搞點事情,可惜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將他在京都花費了十多年的心血葬送了大半。

  自那之后,他變得更加謹慎,神陽教的行事也變得更加詭秘。

  他知道秘武衛在找神陽教的蹤跡,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沒有人會知道秘武衛的一切行動其實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中年男子告退,林福安拄著鋤頭想了想,轉而喚來了一個屬下,吩咐道:“傳信給陳恒昌,讓他在九江府做好起兵的準備!”

  九江府城內。

  陳恒昌正懶散的坐在一棵大榕樹下,吃茶讀書。

  旁邊,燕回春正手持長劍比劃著招式。

  陳恒昌,乃是慶王之子,當年慶王和計非語兵敗之后,陳恒昌就繼承了黑山島上的水師,慶王病死,陳恒昌就繼承了慶王留下的所有力量,包含計非語和黑山島上所有的水師。

  后來神陽教拉攏他們,他們經過多次商量之后,最終加入了神陽教。

  計非語成為了神陽教的赤君,而陳恒昌在神陽教雖然沒有具體職位,但卻是神陽教扶持的對象。

  神陽教想要起事,還要借用他這個皇族的身份。

  這些年陳恒昌在大榮內碾轉各地,在遼東待了幾年,又在隴原、福海各待了幾年,最終來到了云桂,將云桂視為他最終的起事之地。

  一個隨從來到燕回春身邊輕聲低語了幾句,燕回春聽完后,立即來到陳恒昌身邊,說道:“主上,京都傳信來說延平帝病重,朝堂已由太子監國!”

  “嗯,知道了!”陳恒昌不動聲色的繼續看著手中的書卷。

  燕回春見他毫無反應,有些摸不著頭腦,“主上,我們不做點事情嗎?”

  “做什么?”

  “要不要趁機起事?巴蜀已經亂成一團,如果我們在云桂起事定能在短時間內占據三府,到時候朝堂定是難以平亂!”燕回春道。

  陳恒昌道:“不急,那個老東西都還沒有發話,我們現在做什么也沒有意義!”

  “呵呵,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乖乖的等著,等著老東西給我帶來數萬大軍!”

  與神陽教合作是迫不得已的結果,但是他對神陽教的感覺并不好,在他心里神陽教的教徒就是一群瘋子,一群失去人性的魔鬼。

  他需要借用神陽教的力量,但是他絕對不會讓自己變成一個魔鬼。

  “不過也該準備一下了,你個底下的兄弟說一下,讓他們做好準備,一旦有消息,立即行動,我可不希望到時候有人拖后腿!”陳恒昌道。

  “喏!”燕回春一臉欣喜,領命去辦事了。

  延平帝病重,朝堂不穩,民間各地動亂不止,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個機會,也有不少人似乎看到了皇朝末世。

  無數野心勃勃之輩和心懷叵測之人都忍不住蠢蠢欲動。

  當然,也有無數憂國憂民的義士已經開始行動了。

  這其中就包含楊明昭這個地主家的傻兒子。

  夔州府三箭谷。

  上百青壯推著一車車物資運到谷內。

  楊明昭喜滋滋的看著忙碌的眾人,陳不渝更是滿臉驚喜之色。

  “公子,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的?”

  “當然,想要干大事,沒點本錢可不行,這里面有糧食、食鹽、布匹、鐵錠等等,哈哈,我還買了兩百把長刀。”楊明昭得意洋洋的說道。

  他可不會傻到帶著幾萬兩銀子來這里,在這山溝溝里就算是有銀子都買不到東西,所以這一路走來,他們沿途買了大量的物資。

  當然,他現在手中還有很多銀子,這么多東西花了還不到兩萬兩銀子。

  而有了這些物資,他們足以裝備一支真正的部隊。

  “可惜鐵甲不好買,戰馬也不好買,不過我買了十幾匹騾子,這些騾子可以幫咱們托運物資。”

  巴蜀不是重山鎮,在重山鎮馬匹數不勝數,想買幾十幾百匹戰馬再容易不過,而巴蜀的馬匹大多都是矮馬,這種馬比較適合馱運貨物,不適合作為騎兵的戰馬。

  不過也無所謂,巴蜀多山,也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戰斗,甚至在巴蜀你就找不到一支成建制的騎兵部隊。

  “這就是你說的好地方?這就是你說的好漢?”武錚看著破爛的寨子,再看看這些不成樣子的青壯士卒。

  武錚覺得自己被騙了,好吧,其實他早就做好了被騙的準備了。

  “嘿嘿,武叔莫要生氣,相信侄兒,接下來咱們要做一場大事,肯定不會讓武叔覺得無聊!”楊明昭說道。

  陳不渝有些好奇的看著武錚和其他七位青年俊才。

  而那七位青年俊才則是滿眼疑惑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不明白四爺將他們帶來這里做什么。

  “你要做什么大事?”武錚看了看寨子里面,“這里不會是山賊窩吧!”

  “咳咳,不是山賊,不是山賊!”楊明昭連忙否定道。

  山賊什么的,實在是太掉價了,太沒有逼格了。

  楊明昭覺得做山賊有些丟人。

  “咱們是叛軍!”

  “叛軍!”武錚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但很快他就滿臉驚愕的看著楊明昭,“你要造反?”

  “沒錯,就是造反,怎么樣?武叔有沒有興趣跟我大干一場!”楊明昭滿臉期待。

  武錚面色古怪無比,看楊明昭的眼神就好像看一朵奇葩似的。

  “不干!”

  “別呀,武叔,我這里需要您老人家坐鎮,您老人家若是不在,我這心里不踏實!”楊明昭抓住武錚的袖子,生怕武錚跑了。

  “你莫要害我,這事要是讓島主知道了,定會敲掉我的腦袋!”武錚連連搖頭。

  不過那七位青年才俊倒是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反對的意思。

  甚至他們一聽要造反,一個個還露出頗有興趣的神色。

  造反!

  這事聽起來很有趣的樣子!

  至于造誰的反,他們才不會在意,只要不是造楊家的反就行。

  像他們這些青年人其來源很復雜,有島民,有從福海遷移到星月島上的難民,還有楊家原本的奴戶,但不管他們的來源是什么,他們對大榮都沒有太多的感覺,畢竟他們都是在星月島長大的。

  “我爹出門了,要好久才回家!”楊明昭說道。

  武錚無語的看著他。

  他是真沒想到楊明昭會做這樣的大事!

  不過他的心為何在蠢蠢欲動!

  造反?

  似乎很有趣的樣子!

  這要是換成丁秋、吳展或羅勁松,肯定不會跟著楊明昭胡鬧,可是武錚本來就有顆不安分的心。

  “武叔放心,若是我爹怪罪下來,我一個人頂著!”楊明昭拍著胸脯保證道。

  “你能頂得住?”武錚有些懷疑。

  楊明昭有些心虛,不過他還是說道:“我爹還能打死我不成!”

  武錚摩搓著胡須,想了想,“應該不會,但有可能會打斷你的腿!”

  “不會不會,絕對不會,我爹沒那么狠心!再說我娘也不會讓我爹打斷我的腿!”楊明昭說道。

  “夫人可能會大的更狠一些!”武錚提醒道。

  楊明昭眨眨眼,“不會吧!”

  “四爺覺得呢?”武錚道。

  楊明昭忐忑的想了想,“有可能!”

  從小到大,楊正山和郁青衣扮演的都是慈父嚴母,楊正山會不會打斷他的腿還不能確定,但郁青衣應該更有可能會狠狠的教訓他一頓。

  想到郁青衣嚴厲的樣子,楊明昭一陣泄氣。

  “我娘不會真的下狠手吧!”

  武錚見他這副樣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知道怕了吧!”

  楊明昭被他取笑,心中的志氣頓時升騰起來,“本公子才不怕!哼,挨打就挨打吧!”

  “那好,我就等著你挨打!”武錚抱著長劍,一副等著看好戲的樣子。

  “這么說武叔不走了!”楊明昭驚喜道。

  “不走了,等夫人傳信來,我就把你抓回去!”武錚道。

  楊明昭雖然心里還是有些忐忑,不過武錚愿意留下來,還是讓他感到欣喜萬分,也就把那些忐忑拋到腦后了。

  鬧騰了一陣子,楊明昭一行人就在寨堡里住了下來。

  一夜無事,第二天楊明昭便開始行動起來。

  “咱們訓練了多少青壯了?”

  山寨大堂中,楊明昭將眾人召集過來議事。

  眼下他麾下有兩個隨從,四個護衛,七名來自星月島的青年人,另外還有山谷中管事六名。

  這六名管事分別是陳不渝,陳不忍,陳江華,李三刀,王兆華和宋文龍。

  陳不渝和陳不忍是堂兄弟,其余四人則是以前衛所的軍戶兵丁。

  他們都是跟著陳不渝的父親一起殺官造反的。

  鄧星回道:“第一批青壯兩百人已經完成兩個月的基礎訓練,第二批青壯五百人已經訓練一個多月了!”

  此時已是九月份中旬,距離楊明昭離開三箭谷已有三個多月。

  “訓練成果如何?”楊明昭問道。

  “呃,很差勁!”鄧星評價道。

  陳不渝驚愕的看著鄧星,“鄧大哥,我覺得很好,鄧大哥練兵能力十分厲害,兄弟們現在已經能做到令行禁止,威勢不凡!”

  陳不忍等人連連點頭,對鄧星都是一副崇拜的樣子。

  在他們眼中,鄧星真的很厲害,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將幾百青壯練的像模像樣,比他們以前厲害多了。

  他們以前也是兵丁,跟鄧星訓練的青壯根本沒法比。

  然而鄧星卻是老臉一紅,“公子,這是我練過最差的兵!”

  可不是最差的兵嗎?

  哪怕是訓練了三個月的那兩百青壯,在他眼里都是很差勁的,這若是放在重山鎮,都沒有資格入鎮標營。

  “咳咳,別要求太高,他們跟你以前訓練的兵卒不一樣!”楊明昭大概能明白差距在哪里。

  “兄弟們還要繼續訓練,不過我們要進行整編才行!”

  “五人為伍,二伍為什,三什為隊,三隊為哨,五哨為總。”

  “我們現在有七百人,暫編七個哨,分為兩個把總!”

  “趙愷,張默,你們七個各領一哨,為哨總。陳不忍、陳江華你們五個為各哨副官,好好跟趙愷他們學學,趙愷他們也精通練兵之事,而且還通曉一些兵法,你們要多多學習才對!”

  楊明昭吩咐道。

  楊明昭不傻,相反他很聰明。

  雖然他名義上是三箭谷的首領,但實際上三箭谷的一切都是由陳不渝他們執掌的。

  但是陳不渝他們出身于軍戶,無論是能力還是見識都一般平常。

  而趙愷和張默七人雖然也沒有領兵經驗,但他們都是星月島培養出來的年輕人,接受過星月島的訓練,讀過各種書籍,兵法什么的都有所涉獵。

  或許他們連紙上談兵都算不上,但最起碼比陳不渝他們知道的多。

  他既要照顧陳不忍他們的心情,又要考慮所有人的能力,同時還要牢牢將權力抓在自己手里。

  “屬下遵命!”趙愷等人連忙躬身應道。

  陳不忍等人反應慢了一點,等趙愷他們都說完了,他們才起身領命。

  “鄧星,韓林,你們為把總,鄧星領四哨,韓林領三哨,還缺兩個副哨總,你們挑選合適的人任用吧,等我們人手充足了再補滿編制!”楊明昭繼續說道。

  “喏!”鄧星和韓林應道。

  楊明昭又道:“馬巖,你為理政官,在谷內挑選能寫會算的人,先把咱們得框架搭建起來。”

  馬巖隨時楊明昭身邊的小廝,但不要小看他。

  楊家培養的隨從,能寫會算都是基礎,而馬巖和陸波跟在楊明昭身邊,有時候還扮演著管家的角色。

  他們的管理能力絕對遠超陳不渝他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