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商號的組建對他們兩人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不過幾天的功夫,他們就拿出了一套完整的章程。
兩家直接將自家的船隊賣給了楊家商號,還將十幾家店鋪也賣給了楊家商號。
而楊家商號并沒有出銀子,這算是楊正山之前說的一百萬兩銀子。
短時間內,楊家商號以海貿為主,主要經營遼東、江南、福海以及東南海域的海貿生意。
待在星月島確定下來之后,楊家商號還會建立玻璃作坊,鹽場等。
目前羅裳和甄楊氏只確定了建立玻璃作坊和鹽場,雖然大榮內部的玻璃市場已經被皇商司占據了,但是東南海域以及南方諸王朝還有廣闊的市場,他們完全可以拿著玻璃制品在東南海域和南方諸王朝賺錢。
而鹽場,海島曬鹽太具有優勢了,或許這個買賣無法在東南海域做大,但最少也要滿足內部需求。
兩人決意至建立鹽場,一是為了解決內部需求,二是想看看能不能占據東南海域的鹽業市場。
騰龍衛的鹽場建立已有十余年,總結出來了不少實用的經驗,這讓曬鹽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同時食鹽的質量也提升了很多,他們能已經能曬出雪白色的精鹽。
所以羅裳和甄楊氏都覺得可以借著精鹽質量在東南海域占據一部分鹽業市場。
兩人商定之后,楊正山又將鄧月禾請來。
茶室中。
楊正山、羅裳、甄楊氏和鄧月禾坐在一起。
“鄧娘子可愿再次加入星月島?”楊正山看著鄧月禾問道。
如今鄧月禾可是水師都督府右都督,雖然手中的實權不多,但好歹也是大榮的高官。
而鄧月禾所在的呂家也在大榮安家落戶,他們在京都置辦了府邸,還置辦了一些良田,算是徹徹底底融入了大榮。
鄧月禾想了想,說道:“老侯爺愿意提攜我呂家,這是呂家的福氣,不過老侯爺也清楚,我們呂家已經流浪多年,如今好不容易在大榮安家落戶,實在是不想再回還是漂泊。”
“老侯爺若是需要,老身可以讓犬子帶一個孫兒去星月島為侯爺效力!”
楊正山聞言并沒有感到不滿,也沒有感到意外。
這是人之常情!
呂家好不容易在大榮安頓下來,根本沒有必要再跑回星月島折騰。
鄧月禾能讓兒子和孫子幫忙已經算是看在楊正山的面子上做出的妥協了。
“如此也好,不過這樣一來,你們呂家在楊家商號的股份只有半成!”楊正山道。
“老侯爺不怪罪老身就好!”鄧月禾見他同意了,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氣。
楊正山道:“既然如此,此事就先這樣定下來了,過兩天你們就去星月島吧!”
“我已經寫信給羅勁松了,他在那邊已經做了準備,你們去了之后可以先把楊家商號的框架搭建起來!”
羅裳最為積極,說道:“老侯爺放心,我等已經準備好了,掌柜、賬房、伙計等等,我準備了一百多人,連同他們的家人,隨時可以搬去星月島。”
“如此甚好!”
楊正山滿意的點點頭,“我估計會在九月下旬前往星月島,到時候我們在星月島上再詳細布置一下!”
商定之后,三人就紛紛告辭離去。
九月初,羅家、甄家和呂家就帶著數百人從津海衛的碼頭乘船前往星月島。
九月十二,王千重和楊婉婷成親,楊家好好的熱鬧了一番。
王盛在禁軍十二營中的練武營做了把總,練武營提督是呂釋之,禁軍十二營又由陸百書統領,這兩位都算是楊正山的老朋友,以后也能對王盛多照顧一些。
把總的職位雖然不高,但足以讓王家在京都安家。
再說王家也不窮,再怎么說王家也是魯東的豪族,還是有些家底的。
這一點從王彬在京都城內買了一套五進的院子就能看出來。
而楊家給楊婉婷的嫁妝也不少,城外一座小莊子,一千多畝地,城內三家店鋪,還有奴仆六家,三十多口子人。
這三十多口子人中有貼身服侍的丫鬟,有經過訓練的護衛,還有能寫會算的管事。
有些人在身邊,楊婉婷再怎么樣也不會吃苦。
而除了這些外,楊正山和郁青衣還給楊婉婷準備了一萬兩銀子壓箱底。
所以楊婉婷現在是個小富婆,比王家在京都的產業還多。
不過比起楊婉清來,婉婷的嫁妝還是要少很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是楊正山和郁青衣偏心,實在是情況不同,給的嫁妝也不能一樣。
成親三日后,王千重和楊婉婷回門。
楊正山、楊明誠、楊承茂和王千重在前院茶室中喝茶。
楊婉婷是楊明志的大女兒,楊承茂才是王千重的大舅子。
楊明志不在,楊明誠這個大伯自然要代替他這個當爹的出面好好招待女婿。
至于楊正山,純粹是來湊熱鬧的。
其實他不出面也是可以的,畢竟輩分擺在這里。
“你爹有沒有說給你找個差事?”楊正山問道。
王千重面對楊正山還是十分緊張的,有些磕磕絆絆的說道:“爹,爹說先不著急,等他熟悉了禁軍的事情再試試能不能把我安排進禁軍中!”
王彬現在在右軍都督府任都督僉事,這只是個閑職,手里沒有多少實權,反而不如王盛在禁軍中任把總。
最起碼把總還能管幾百號人,而都督僉事只是在衙門內掛職而已,是朝堂給王彬養老的官職。
楊正山看向楊明誠,說道:“你明天派人去演武閣找找洪巖封,讓他在演武閣給千重安排個差事!”
“你還年輕,不要急著做事,當以修煉為主。”
“現在你的修為還不足以入演武閣,可以在演武閣一邊做事一邊修煉,等你修為夠了,再考取演武閣!”
“若是你能從演武閣畢業,那以后再某個官職就容易多了!”
王千重的修煉資質還是很不錯的,他若是努力修煉還是有機會進入演武閣的。
不過只是有機會而已,能不能成為演武閣的弟子并不是絕對的。
讓他去演武閣做事,不只是因為演武閣的修煉環境好,還因為楊正山前幾天去演武閣又留下了很多靈泉水。
提前進入演武閣,也可以提前受到靈泉水的滋養,還可以提前適應演武閣的環境。
這要比王千重去禁軍做個底層武官好太多了。
簡單的與王千重說了一會兒話,楊正山就跑去后院了。
主院中,楊婉婷正在陪著郁青衣、王氏、楊云煙和楊云雪說話。
小姑娘就算是成親了,性子依然是非常活潑,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這丫頭從小就喜歡說話,有點話癆的屬性。
楊正山還沒有進門,就聽到堂內一團笑聲。
“你們在說什么,笑的這么開心?”楊正山進門問道。
“爺爺!”楊婉婷笑顏如花。
“外公!”
堂內還有個小丫頭,是楊云雪的女兒梁青青。
這丫頭今年七歲,跟楊云雪很像,但要比楊云雪漂亮,一雙明亮的大眼睛跟星星一般閃亮。
小丫頭看到楊正山,立即跑過來抱住了楊正山的腿。
楊正山順勢將她抱起來。
楊婉婷笑道:“我們再說青青開始換牙了,爺爺,你看她的牙!”
楊正山低頭看著小丫頭,小丫頭卻緊閉著嘴,悶聲悶氣的說道:“不準看,不準看!”
“來,讓外公看看,外公能讓青青的牙齒快點長出來!”楊正山忽悠道。
小丫頭真的信了,張開嘴問道:“外公,青青的牙齒什么時候能長出來?”
看到她的牙齒,楊正山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小丫頭不張嘴還好,漂亮的像個瓷娃娃,可一張嘴就顯得有些搞笑,兩顆大門牙沒有了,下面的牙齒也少了好幾顆。
“哈哈哈,很快,很快就能長出來!”楊正山大笑道。
“外公!”小丫頭有些生氣。
楊正山連忙收斂笑容,做出仔細觀察的樣子,認真的說道:“嗯,青青的新牙已經出來了,再過兩個月就能長大了!”
“真的?”小丫頭驚喜道。
楊正山點點頭,“真的!”
他可沒有騙小孩子,兩個月后肯定能長大,但是其他的牙可能會掉干凈。
“小笨蛋。”楊婉婷嬉笑道。
“我不是笨蛋,二表姐才是笨蛋!”梁青青毫不示弱的說道。
隨后一大一小兩個小姑娘吵起來了。
楊正山見楊婉婷還跟個孩子似的,不禁有些莞爾。
比起楊婉清來,楊婉婷要單純很多,性子也更活潑很多。
楊正山坐在郁青衣旁邊,任由兩人吵鬧。
“爹,你們都要去星月島?”楊云雪有些失落的說道。
楊正山看著她,“嗯,再過幾天就出發!”
出發的時間已經定好,前往星月島人選也已經確定。
楊家這邊除了楊正山和郁青衣外,還有楊承佑、楊承章、楊婉瑩三人。
其他的孩子還太小,暫時不會跟著一起去星月島。
等那邊安頓好,楊正山或許會將其他的孩子全部接過去。
姜賀和楊云雪一家也會跟著一起去。
不過他們明年還會回來給姜妙成親。
安晨輝和姜妙的婚事定在了明年。
另外還有楊承澈和楊勤武,他們兩人也會跟著去星月島,連他們的家人也會接過去。
除此之外,楊家村那邊也會遷一批族人前往星月島。
楊氏一族這些年發展迅速,人丁也多了很多,原本不過千人的村子,如今已有三千多人,而且很多少年少女。
楊氏一族崛起之后,族內生娃的速度提升了很多,主要還是因為不愁吃不愁穿不怕養不起孩子。
如今楊氏一族已經在安寧縣外很多地方開枝散葉了。
楊正山要大力建設星月島,自然不會忘記楊氏一族。
楊承澈和楊勤武已經回楊家村,到時候他們會帶著三百多楊氏族人前往星月島。
其實搬去星月島比留在楊家村會更好。
有楊正山在星月島,星月島自然不會缺靈泉水,在星月島修煉肯定比在楊家村修煉更快。
或許搬去星月島無法大富大貴,但在武道上絕對會有所成就。
楊云雪有些低落的說道:“那以后我想再見爹和母親就不容易了!”
楊正山也是很無奈。
分別是在所難免的。
雖然從津海衛坐船前往星月島很便利,比去南疆鎮還要容易,但畢竟是相隔數千里,自然不會像現在都住在京都,想什么時候見面就什么時候見面。
“你若是想爹了,隨時可以去星月島,而且爹也不是不回來了,以后有空爹也會回來看看!”
楊正山只能如此安慰道。
楊云雪只能低落的點點頭,“爹,母親,以后要多保證!”
“哈哈,放心吧,你爹我可是先天武者。”楊正山大笑起來,想要驅散一下乖女兒低落的情緒。
“對了,慶平呢?”
他轉移話題問道。
梁慶平也就是楊云雪的大兒子,今年十一歲了。
“他在家做功課呢!”楊云雪道。
楊正山問道:“要不要讓慶平跟我去星月島上待幾年?”
“可以嗎?不會給爹添麻煩?”楊云雪有些意動。
楊正山笑道:“這有什么麻煩的,承佑和承章都會跟著過去,還有妙兒和峰兒。”
楊云雪道:“那我回去后跟夫君商量一下!”
“嗯,跟常平侯說一聲,他肯定會同意。”楊正山笑道。
如今京都誰不知道楊正山會調教弟子。
楊家的孩子就不用多說,一個個的都是武力超群。
楊正山的弟子也多,安晨輝、安王陳昭玄如今都有著不俗的實力。
唯一差點的就是太子陳昭鈞,到如今修為剛剛達到后天之境,相比之下,陳昭玄的修為都達到后天二層了,兩人可是差了五歲。
太子的修為低可不能怪楊正山,誰讓太子的事情太多,都沒有時間跟著楊正山修煉的。
今年都快過去九個月了,楊正山卻只見了太子四次。
自重山鎮回來,楊正山更是只見了太子一次。
延平帝已經讓太子觀政了,所以跟楊正山修煉的時間也就減少了很多。
倒是陳昭玄經常往楊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