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八十三章江湖規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酒宴之后,楊正山回到了總兵府后院的跨院。

  雖然朝堂的任命下來了,但周蘭還沒有去赴任,唐飛虎也就沒有搬到總兵府后院來,楊家眾人依然還在跨院中住著。

  郁青衣幫楊正山換了一身寬松的衣衫,問道:“怎么樣?”

  “不怎么樣,這個張哲誠不是個安分的主,唐飛虎定然會跟他斗上一番!”楊正山一般擦拭著臉,一邊說道。

  郁青衣眉宇微蹙,“這會不會在重山鎮引起騷亂?”

  楊正山接過青霞遞過來的茶水,笑道:“放心吧,我會安排好的,無論他們怎么斗,都不能影響到重山鎮的安穩。”

  “這是底線,一旦有人觸碰了這條底線,我會讓他們滾出重山鎮!”

  延平帝可以不顧重山鎮的安穩,大刀闊斧的調用重山鎮的官將,可楊正山不能不管不顧,重山鎮依然是楊家的根基,他絕對不能容忍有人在重山鎮胡來。

  唐飛虎也好,張哲誠也罷,不管誰觸碰了他的底線,他都會將人趕出重山鎮。

  郁青衣放下心來,又道:“你要把承業留在重山鎮?”

  “嗯,他也該鍛煉一下了!”楊正山道。

  郁青衣道:“那要不要給他留一些護衛!”

  楊正山道:“明天你來安排吧,給他留下一隊護衛!”

  楊承業身邊有護衛,不過只有四個,除了護衛之外,楊承業身邊還有兩個伴當,大福和大貴。

  “那俞氏呢?要不要讓她也來重山鎮!”郁青衣問道。

  楊正山有些撓頭,讓一對小夫妻分開肯定是不合適,可是俞氏如果來重山鎮,那他的曾孫和曾孫女是不是也要跟來?

  “讓她過來吧,若塵可以跟著,勤遠就算了,還是留在京都吧!”

  楊勤遠是他的曾孫,今年已經五歲了,應該可以離開娘親了。

  楊若塵還不到三歲,還是讓俞氏親自照顧吧。

  郁青衣幽幽的嘆息一聲,“真是夠麻煩的。”

  這樣一來,楊家分的就更散了,楊明志要去北原鎮,楊明浩要去復州城,楊承業又要留在重山關。

  “好了,有什么麻煩的,等過幾年,就讓明志和明浩都辭官。”楊正山安慰道。

  “為何要辭官?”郁青衣問道。

  楊正山沒有解釋,只是說道:“等我們回京之后,先去一趟星月島,把那邊的事情安排一下!”

  郁青衣道:“你是想脫離大榮?”

  楊正山搖搖頭,“我們脫離不了大榮!我只是想離朝堂遠點!”

  楊家無法脫離大榮,先不說楊家的眾人在大榮做官,就說楊氏子弟,難道楊家還能脫離楊氏不成?

  而除了楊氏一族外,楊正山在大榮還有太多的牽絆,重山鎮、騰龍衛、演武閣等等,這些都是他無法斷絕的存在。

  隨著楊家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大榮未來肯定無法容得下楊家,所以楊正山要提前做些準備。

  即不能脫離大榮,又不能留在大榮,那孤懸海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楊正山已經想好了,他會保留楊家的爵位,也會讓楊家的子弟在大榮任官,但是只要突破至先天之境,那就要辭官離開大榮,居住在星月島。

  現在大榮與楊家的關系是君臣,而未來楊家和大榮的關系可能會變成相互依存的關系,楊家即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又不會徹底脫離大榮。

  差不多算是楊家依附大榮的意思。

  當然,這只是楊正山自己的想法,具體結果如何,還要看延平帝的想法。

  雙方要達成一種默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延平帝還不覺得楊家是個威脅,但是以后就不一定了。

  至于未來的新君,也就是現在的太子陳昭鈞。

  說實話,別看楊正山是陳昭鈞的師父,但陳昭鈞對楊正山的并不是很親密。

  也不能說不親密,最起碼在滿朝文武中,陳昭鈞對楊正山是最親近的。

  可是帝王就是帝王,陳昭鈞現在只是儲君,但他的思維已經偏向于帝王。

  大概就是在陳昭鈞心中,楊正山即是師父,也是臣子。

  相比之下,代王陳昭玄就要簡單的多,對楊正山尊敬有加,還是楊正山的小迷弟。

  目前楊家在大榮還算安穩,但這種安穩持續不了多久了。

  等楊明誠、楊明志、楊明浩、丁秋、羅勁松、吳展、武錚等人接二連三的成為先天武者,這份安穩定然會被打破。

  “哎,我們在大榮待不了多久了,頂多也就是五六年的時間!”楊正山也是頗為無奈。

  有時候實力太強也是一種罪過。

  郁青衣倒是不在意這些,笑道:“老爺何必愁苦,江湖有江湖的規矩,只要我們離開大榮,陛下又能奈我們如何?”

  楊正山眉頭一挑,“江湖規矩?”

  郁青衣微微頷首,“沒錯,朝堂也要講江湖規矩,先天武者更要講江湖規矩。”

  楊正山雙眸一亮,隨即恍然,“哈哈哈,倒是我鉆牛角尖了!”

  “不是老爺鉆牛角尖,只是老爺在朝堂日久,不了解那些江湖人的想法!”郁青衣道。

  何為江湖?

  這個定義有些復雜。

  那什么是江湖規矩?

  這個定義就簡單多了。

  在大榮,由諸多武者達成的共識就是江湖規矩。

  那朝堂為何要遵守江湖規矩呢?

  因為有些江湖規矩是諸多先天武者的共識。

  如朝堂不能強制征募先天武者!

  這便是先天武者的共識,也是朝堂要遵守的江湖規矩。

  對于大多數先天武者來說,朝堂就是枷鎖,而先天武者不喜歡這道枷鎖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所以就有很多先天武者隱居在山林之間。

  朝堂之中也有一些先天武者,那是因為這些先天武者在朝堂中有利益。

  比如三山谷內的先天武者,再比如現在的翠霞谷。

  楊正山向延平帝提議建立供奉院,目的就是將更多的先天武者與朝堂綁定,從而讓朝堂可以驅使更多的先天武者。

  但是這些都不意味著朝堂可以掌控那些先天武者,不受朝堂的枷鎖控制就是所有先天武者的共識。

  而這份共識是先天武者靠自身強大的實力爭取到的。

  因此以前大部分先天武者都游離在朝堂之外。

  可如果朝堂想要將所有的先天武者綁在朝堂之中,那朝堂就違背了所有先天武者的共識,最終會被所有先天武者拋棄,皇族的先天武者除外,或許部分勛貴出身的先天武者會甘愿被朝堂驅使。

  不過大多數先天武者肯定是不愿意與朝堂綁定的。

  楊正山其實知道這一點,只是他在考慮楊家的問題上忽略了這一點,因為楊家是皇帝臣子,是朝堂的勛貴。

  郁青衣出身江湖,她更能理解江湖武者的思維,所以她很容易就想通了這一點。

  如果延平帝真的要強制留下楊家,或者是滅掉楊家,這必然會引起先天武者的反感。

  楊正山如今也是先天武者之中的明星人物,在先天武者之中也有不小的聲望,與他交好的先天武者也有很多。

  如果朝堂真的要對他不利,名正言順還好,可若是名不正言不順,那其他的先天武者會如何看待延平帝和朝堂?

  所以楊正山的擔憂是有些多余的,還是那句話,他如今是先天武者,只要他不造反,朝堂就不能拿他如何。

  這便是先天武者的尊嚴,也是先天武者的自由,值得讓大部分先天武者維護。

  楊正山在重山鎮又逗留了半個月,直到周蘭、楊明志等人前往北原鎮上任,直到唐飛虎掌控總兵府,直到唐飛虎將此次將士們的犒賞發下去之后,楊正山才啟程離開了重山鎮。

  周蘭和楊明志等人從重山鎮帶走了五千精銳,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并不多,一位總兵,一位副總兵,再加上四個參將,只帶走了五千精銳,每個人還不到千人而已。

  這五千精銳就是他們重建北原鎮的基礎。

  唐飛虎掌控總兵府之后,也在重山鎮做了一些安排,各路參將他基本上沒有動,只有原本由他統帥的中路金州衛,他提拔了親信唐順充任參將。中路建寧衛還是由牛莊這個副總兵統領,另外他還將西路兩位參將,也就是謝淵和張承志交給了牛莊。

  畢竟西路需要提防兀良胡族,所以牛莊算是西路總帥,專門負責防備兀良胡族。

  各路參將變化不大,倒是鎮標五營的變化不小。

  鎮標五營的五位游擊全部調離了,新的五位游擊是左萬、烏安、楊勤虎、楊承章、韓飛。

  左萬本就是鎮標營的千總,計非語叛亂,楊正山進攻重山關時,左萬因領兵倒戈,在城內奪下總兵府,救出陸崇德,后被升為鎮標中營的坐營官,如今他升為游擊將軍也算是順理成章的結果。

  楊承章和楊勤虎無需多說,他們都是楊氏子弟。

  韓飛是韓承之子,以前還在楊正山身邊做了好幾年的親隨。

  烏安是烏重轍之子,以前也在騰龍衛任職,這幾年先后先后在鎮標前營升任千總、坐營官,現在也有資格充任游擊了。

  這樣一看,鎮標五營有四營是由楊正山的親信執掌。

  當然,唐飛虎也不虧,各營的坐營官和千總中都有他的人。

  這算是雙方妥協的結果,楊正山對此還算滿意。

  楊正山離開重山關的時候,重山鎮已經穩定下來了,并沒有因為人事變動引起騷亂。

  離開重山關,楊正山他們并沒有南下去靖安府,也沒有回楊家村,而是一路向東,途徑安源城,去了一趟天青劍派。

  天青劍派與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就像是一個村子,而現在多了很多亭臺樓閣,看起來更有幾分江湖門派該有的威武。

  站在天青劍派的大堂前,俯瞰著山下的良田,楊正山頗有種心生豪邁的激蕩之情。

  “這些年我們天青劍派招收了很多弟子,也買了很多田地,山下的那幾個村子都是我們的!”

  滿頭銀白的華錦秋身穿一襲靛青色背子,滿臉自豪的看著山下的良田。

  此時正值七月底,田地里的麥子、稻谷、高粱、糜子等作物正是最茂盛的時候,一眼望去,就如同一片青綠的海洋,煞是喜人。

  楊正山問道:“你們把那些田地都買下來了?”

  華錦秋搖搖頭,“沒有,是村民們投獻給我們的。”

  楊正山沉默了。

  土地兼并!

  赤裸裸的土地兼并啊!

  這便是江湖宗門勢力存在的弊端,一旦江湖宗門做大,必然會兼并周圍的田地。

  以前的天青劍派只有下面的兩個村子,田地不過三千余畝,可現在怕是要有十幾萬畝了。

  天青劍派還好,那些村子中的不少人都是天青劍派的弟子,他們雖然要佃租天青劍派的田地,但租子并不高。

  但其他宗門勢力就不一樣了,朝堂依然限制宗門勢力經商,所以很多宗門勢力就會大肆侵占民田。

  鄉紳地主兼并土地,豪門大族兼并土地,江湖宗門兼并土地,勛貴官宦也在兼并土地。

  就連楊家都有數萬畝良田,可見如今大榮的土地兼并有多嚴重了。

  郁青衣看看左右,問道:“師叔,門內可有天賦出色的弟子?”

  華錦秋慈愛的笑道:“有幾個,我叫來讓你見見!”

  她如今已年過花甲,比以前少了幾分英姿颯爽,倒是多了幾分老人家的慈和。

  片刻之后,兩男兩女來到了楊正山郁青衣面前。

  最大的一個應該三十多歲,最小的一個小女孩才十六七歲。

  “這些都是你的師弟師妹,是我這幾年收的弟子!”

  “還不拜見你們的師姐!”

  四人連忙拜見郁青衣,郁青衣看著他們,笑道:“宋儒望宋師弟我認識,當年我出嫁時他才十六歲!”

  宋儒望長了一張國字臉,自帶一股子威嚴,不過他面對郁青衣還是有些拘謹,“沒想到師姐還記得我!”

  華錦秋看著宋儒望,說道:“我老了,這兩年都是儒望打理門內的事務,等過幾年,我就把掌門之位傳給他。”

  郁青衣微微頷首,隨后看向楊正山。

  楊正山會意,從袖口中取出一個巴掌大小的錦盒遞給他。

  “這是我和你姐夫準備的一些丹藥,好好修煉,爭取早日達到先天之境!”

  “謝謝師姐!謝謝姐夫!”宋儒望連忙拜謝。

  接著楊正山又取出兩個錦盒,郁青衣給了王大河和李秀。

  天青劍派以前的弟子如今大多都在重山鎮和遼遠尚武司任職,他們的天賦或許也不差,但是以前的天青劍派缺少資源,有些耽擱了他們的修煉。

  現在天青劍派擁有的資源多了很多,所以一些新招收的弟子展現出來的天賦要遠超他們的師兄師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