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大醮的余韻尚未完全散去,繚繞的檀香與陰森鬼氣在此混合成一股奇特的焦苦味道。
外壇的妖魔左道們已顯松散,不少精怪開始偷偷收拾自己的法器,眼神瞟向那些尚未撤下的供品,盤算著能否順手牽羊。
季明提著時明時暗的燈籠,隨大流的在這里滿場亂晃,本來神秘禁忌的泥根之所在,一時好似成了嘈雜的露天坊場一般,這到底是妖魔鬼眾,難被規矩約束,大約也是心氣散了。
就在這時,一名趕潮部的海夜叉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
這夜叉生得甚是駭人,滿頭都是彎曲曲、濕漉漉的藻綠頭發,身上覆蓋著濕滑反光的鱗皮,面容呈現出一種艷麗的青紫色,手持一柄銹跡斑斑的三股魚叉,叉尖上還滲著咸澀水珠。
海夜叉目光如電,掃過外壇之外的散兵游勇,甕聲甕氣的道:“你!你!還有你們幾個,都過來,俺有事吩咐。”
他手指連點,精準地挑出了幾個目標。
這時候被點到的無不臉色一苦,心中叫糟。
“你也過來。”
此刻季明正負著手,邁腿拽步,提燈閑逛,忽的被點中,轉過頭來,將自己那一只眼瞪大,一只眼瞇小,長舌外露的癡傻面容對準海夜叉,故作疑問的道:“我?”
“對。”
海夜叉認真點頭,“就是你,黃四兒,廟中將對你委以重任。”
在醮法行儀過后,險道神爺還需留在此處,受泥根孕養些時日,具體多久誰也拿捏不準,故而需要有人在此看守護法。
這次大醮有可能驚動三撥人馬,一撥是駐扎在丹夢靈池處,負責監管他們云雨廟的天河上壇子弟,還有一撥是在此處古堙禁山內潛居的兩位太平山真人,另外那一撥則是像瘋狗一樣,緊咬他們云雨廟的蛟魔宮內蛟子們。
所以為妥善起見,這里的護法由一明一暗兩部分組成。
暗處的,有本就在此,因先天不足,無法脫離泥根的兇神大風,還有險道神爺的舊部精銳組成。
另外這明處的,則是當作吸引“麻煩”的幌子和探路石,也就是類似于海夜叉現在所選的這批,其選人也有標準——既要有點道行能撐場面,又不能太精明以免壞事,更重要的是,這些家伙都是些無甚跟腳,即便死了也沒人在意的角色。
很快,一支特別的隊伍在此處組建。
海夜叉在隊伍前走過,目光掃過黃四郎、博泥鬼、狐三爺、鯰健卒、魈藥客,還有個金道人,滿意的點頭。
隊伍一字站開,季明站在頭一位,抓起了襟口下的虱子,他附身的這黃皮子一身褐色毛發,不知多少天沒洗澡,虱子肥大,一掐便爆出一指頭的血,早知道附在那狐三身上。
往狐三那里看去,這位狐三此刻憂心忡忡,幾次欲向海夜叉行賄,躲了這差事,但都被拒了。
比狐三更不堪的,則是站在季明身旁,抱著個黃泥小馬的博泥鬼,這位橫山的博泥公因溜號未遂,被拉來當了壯丁。
“牙牌!”
海夜叉不容置疑地喝道。
被選中的這幾位磨磨蹭蹭,各自掏出一塊巴掌大小、材質各異的身份牙牌。
這是海夜叉在任務前例行檢查,首先就是季明的牙牌,那是塊粗糙的木牌,上面用拙劣的筆跡刻著字——「云雨廟·降霖部·巡行小妖黃四郎。貌癡性拙,善圓光幻法。長川懸掛,無牌即假。」
博泥鬼這個非云雨廟的山鬼也有塊牙牌,那是塊溫潤的泥牌,上書——「蘭蔭橫山·山鬼地祇·博泥鬼。形如泥塑,體覆靈彩,座下一黃泥小馬。掌百寶蟾盂,通變化之戲。無牌即假。」
狐三爺的牙牌是塊略顯光滑的骨牌,上面刻著一行字——「云雨廟·驅云部·巡行管事狐三。尖嘴狹目,性狡黠。司掌陰陽消息。長川懸掛,無牌即假。」
海夜叉一一驗明正身,確認無誤后,粗聲粗氣地命令道:“牌子收好,跟俺走,有樁上好差事交給你們,干好了,回來重重有賞!”
他嘴上說著賞,但那青紫的臉上卻看不出半分笑意。
季明回頭看了看逐漸被拆解一空的內外法壇,等到這里的人馬差不多撤走,他就可以開始嘗試了。
隊伍一直走到數十里外,來到古堙城郭內的荒地處,這里依稀還能看見一些溝渠的痕跡,海夜叉給他們在這里指定了巡查的區域,交代完了便走,倒也不怕他們消極應付。
當海夜叉一走,狐三爺立馬鉆地打洞。
那悶不吭聲的鯰健卒,張開闊口,使勁嘔出一肚的臟水,在地上洼成一個不起眼的小小水坑,接著整個身子往水里一鉆,不見蹤影。
其余妖、人等,都是各顯妙術,隱匿自身,互不打擾。
季明左右看了看,元神之力在外觀照,確定滿神嬰已走,泥根下的大風也已沉睡,這才在附近找到一株歪脖子的枯樹,腳尖一點,輕飄飄的飛騰上去。
他在上面盤坐下來,開始搬動此處五行,畫地為界。
在修行上的諸般玄妙中,五行遁法是修道人邁向資深修士所必修的一項功課,這門功課的門檻只在于元神的強度。
如果說術數之功決定了一個修士的上限,那么五行遁法就決定一個修士的下限。即便是一位三境筑基修士,如果他的元神先天強大,在五行遁法上天分夠高,那么他付出一些努力,就可輕松超越同輩。
到了季明這樣深的道行,在五行遁法之上次第精深之后,已到了探索五行上的地煞變化之妙。
無論何樣的法術,其中的地煞變化都是一座難以攀登的高峰,如季明所煉的神通·六戊神罡,到了現在還在窮究地煞變化,不知何時是頭,只能在八風上下功夫。
在地煞變化上,五行遁法和法術神通確實是不一樣,它有路徑可以依循。
丹道煉氣上的胎靈五境,其中初期的「五行順轉」和中期的「五行顛倒」,就是一條窮究地煞變化的路徑。
據說煉到這五行顛倒之功課,在通曉五行顛倒之力,完成這門功課之后,如果還能煉全其中的五種顛倒大遁,就可以成就一道天罡之法——五行大遁。
在季明所見修士之中,也只有個馬首瑞禽·朱陶煉成了「火里種金蓮」的火金顛倒大遁。
如今季明已將胎靈五境初期功課五行順轉煉完,而在這中期的五行顛倒,也就堪堪通曉火木二行上的顛倒之力,這還是因為離中虛陰爻,及其六戊神罡在此二行上的輔助才能速成。
“呼”
隨著季明長長吐出一口氣,其附身之黃皮子妖身外,漸起陰風。
在周遭的天地靈機元氣,此刻開始發生微妙而劇烈的變化。季明當下沒有全面調動五行,而是將元神盡數傾注于水行之上,引動水行之中屬于陰寒之變的那一面。
“砰!砰!砰!”
這時,遠處有沉重的腳步聲傳來,好像是巨人在奔波一般。
季明恍若未聞,仍在自顧自的搬轉水行,在這里周遭畫出一方陰寒幽水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