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周時期,那一場難以考證內中詳情的「天傾西南,銀河倒掛」大事件后,赭熊州中由這天上銀河之水蓄成的千里大湖,便一直成為太平山霸業上的攔路石。
曾經在云雨神廟未建立之前,湖上還未有那些煉有法力的水賊,成了氣候的湖妖在此嘯聚,太平山上的歷代真君就試圖疏導大湖,欲借漓江而東流注海。
可惜這樣的大事,不僅牽扯到地上人物,河川地祇,江湖龍府,還關系到天上仙神,其中注定是多有磨難,最后總是不了了之。
而當那位雨彘神主于天周末年,王朝更迭,神人混戰之際,來到已經群魔亂舞的落銀湖,竟是如龍入大海一般,天時地利人和皆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建立天南第一妖邪大教——云雨神廟。
若非當時五代中興祖師烏靈老祖在大夏末年乘勢而起,于風云激蕩之中脫穎而出,一舉打破云雨神廟。
在那個時候,若非烏靈祖師幾乎已將神主之下的妖仙神爺一舉掃蕩,那數百毛神、上千妖魔左道,還有無數的異教同盟、九流妖黨均無幸免,今日云雨神廟恐已難制。
時間到了現在,陸真君能否繼承歷代之大愿,完成太平山大興之業,就看這一次了。
早在數年以前,季明就對云雨廟下降霖部、驅云部、趕潮部這三部鬼神推算過一遍,其中推算難度大出預料,尤其是三部中喪門、險道、旱地這三神。
如果將財虎禪師的難度比作一等,南海裴仙那樣的散仙人物比作二等,這三神推算難度介于一二等之間。
那位喪門神名號最響,被稱為大神爺,但是在三神中推算難度卻是最小。
這位說起來本是雷部行云司下云中八雷將之一,也是從人間小修一步步走上去的,后來不知因何緣故,到了云雨神廟之中擔任降霖部首座,另外此神也是精通五雷正法中水雷真意。
推算旱地神的難度就大了許多,只知道其是頭飛天夜叉,麾下趕潮部中有八百夜叉魔兵,更練得一手好土遁,其余一概不知。
然而這飛天夜叉的根底,及其八百夜叉魔兵的情報,季明就是不去仔細推算,也從曾在趕潮部中混跡過一段時間的錢庚那里也有了解過。
第三位險道神就更難推算,玄機一片混茫,什么都算不到。
季明就是從其麾下驅云部中的妖魔健將身上去推,試圖從一些零碎玄機中拼湊出情報,卻也難以算到一絲一毫的線索。
這三位被旁門左道稱為神爺的三神,其在云雨神廟中的地位,還屈居于那云浮四兇之下,更別說雨彘神主,由此可見云雨神廟之中的底蘊究竟有多渾厚。
季明心中有預感,這三位的情報,將在今天被真君所公布。
在今天之前,這些情報都是絕密,只有寥寥幾人,甚至只被陸真君一人掌握。
當然這些情報的保密,絕非是在保護云雨廟三神,而是防止太平山子弟在看到情報之后,多思多想,甚至有所布置應對,致使三神心血來潮,有所感應,進而防范。
道行越高的敵人,關于其關鍵之情報,其份量程度就越是重逾山岳。
在戰門之前,陸真君開口說道:“如今劫氣布宣于天南宇內,致使天機晦澀,術數難施,以往難以明說之言,現在都可一一道出。”
陸真君話音剛落,手中拂塵輕揚,于虛空中劃出一道清濛軌跡。
這軌跡所過之處,落銀湖上凝滯的寒波竟隨之涌動,萬千粼粼波光飄聚戰門之前,化作一面光圖。
這光圖之中星羅棋布,山川湖澤、關隘礁島,乃至天穹星斗之位,皆以寒光凝結,纖毫畢現,正是天南輿圖的微觀縮景。
“天傾西南之遺禍,落銀寒波為劫中樞紐。”
陸真君聲如金玉交擊,清越而含無上威嚴,“門中諸位祖師仙人,感念蒼生罹難,天地失衡,已與云雨廟上界護道尊神、諸宮仙吏,于天闕玉臺共論因果,定下章程。”
聽到這話,諸元首神色不變。
天南大劫已興,可具體打到何種程度,甚至是怎么打,在哪里打,不還是看雙方最高層面上的意志。
太平山最高層面一直在明面上,就是洞天之中的諸位祖師仙人。
而云雨神廟的最高層面就很有意思,畢竟其是天南第一妖邪教派,上面就是有仙神關系,也很難明著給神廟站隊。
從小道消息中傳出來的,據說有個和云雨神廟關系牽扯不清的雨師陳元君。
這位陳元君乃是執掌雷部行云司的大仙,從喪門神本是雷部行云司下云中八雷將之一的背景來看,這個傳了許久的小道消息,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不過除了陳元君,云雨神廟在上面定然還有其他仙神庇護,畢竟只是一個陳元君可沒資格和諸位祖師仙人共論因果,以定大劫之中的章程。
陸真君拂塵一點光圖,圖中頓時亮起三片區域,光分五色,道:“靈空上界之中,諸仙眾神共定之章程,便是于天南之中,圈分三處斗法疆域,免于天南蒼生受難。”
“祖師大德!”
釣龍翁起手贊道,接著眾元首一齊禮贊。
陸真君繼續說道:“凡定下之疆域,入內之人員名錄一旦擬定,皆由兩方仙人存于南斗列宿之中,以為見證。
三處疆域,各有三份名錄,一旦擬定,便不得再行更易,而未列于名錄,亦或列入名錄,而擅闖其它疆域者,視同挑釁眾仙,必遭共誅!”
戰門之前的諸道凝神細聽,生怕漏了其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只聽到這里,心中便已有許多疑問,但是大家都在耐心等待陸真君將話說完。
“今日兩家共議.”
陸真君目光如電,掃過眾人,說道:“便是要議定這三疆之具體界限,并最終確定雙方入疆者名錄。名錄一旦上稟天星,便如鐵律,大劫未終,不得更改!”
“好了,有何疑問,可以道來。”
聽到可以暢所欲言,諸人一時間倒未有人出聲。
“名錄之事,關乎劫運消長,自當慎之又慎。”
興化真人最先開口,說道:“真君自膺大任以來,夙興夜寐,終成砥柱之安,不墜大興之志,今次也必能權衡周全,我等皆遵令而行,以門中大業為重。”
話音一落,季明就知道自己該隨聲應和。
果然眾人齊齊抬手,向陸真君起手行禮,以示景從遵令之意。
以陸真君歷來的功績和品格,也絕對值得眾人一直跟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