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堯在網上看到的這篇文章的開篇第一句——
“頂級的圈層控制的從來都不是信息,而是信息,之前還熱度頗高的呂榮cp,為什么忽然一夜之間消失不見了?這背后消失的娛樂空間,大家有想過嗎?”
“呂堯從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短短幾年時間就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在互聯網上能夠只手遮天,覆手為雨的年輕梟雄,他的依仗到底是什么?”
開篇的兩個問題充滿了陰謀論的味道。
而發問式的開篇也是最能激發網友們思考,尤其是呂堯在網上還有著那么多的花邊新聞,發家史也并不是那么的光彩。
所以這篇文章開篇明義,用陰謀論和提問句把網友們的思緒牢牢抓住。
寫出這篇稿子的肯定是老手,內容跟他震驚體式的標題也形成了分明的反差,尤其是對方點出的“消失的娛樂空間”……這一下就把呂堯和榮念晴的性質給按死了。
用陰謀論的方式攻擊對手雖然老套,但這套是真的非常好使,只需要用一點點“跡象”作為作證,然后把被攻擊的目標放到一個讓大多數人仇視的位置上,就可以了。
這點在未來的互聯網高新科技企業中,某個企業就玩得非常的好。
比如未來某個公司公布了自己設計的處理器,然后網上就開始流傳這么一句話——“當國外對國內的科技封鎖無法奏效后,他們就會扶持出一個國內本土化的高新科技公司,對國內本土的高新科技企業進行打壓。”
但實際上,芯片設計國內又不是只有一家公司在做,而出成果那家早在布局智能家居家電市場的時候,就已經涉足這塊領域了。
至于這家企業背后是不是有國外資本的支持,支持了是好是壞,那就要看個人的認知了。
而在呂堯看來,借別人的錢搞自己的產業,這種做法很合適,畢竟借來的東西,他和那家企業的老板都從來沒想過還嘛。
呂堯繼續看了下去。
這篇文章用陰謀論的方式,把呂堯塑造成了榮念晴的面首,白手套,里面甚至還牽扯出了大企業的“人才培訓扶持計劃”,這些明顯就是這個圈子里的人才知道并且搞出來的東西。
但這篇文章最最要命的地方,是把榮念晴塑造成了地方上的婆羅門,為所欲為,手眼通天的那種。
而呂堯就是榮念晴在外的白手套。
兩人之間的關系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這就是把呂堯和榮念晴放在火上烤了。
現在這個時間段可是2017年初啊!
珠三角那邊的娛樂場所剛被全部關閉,國內的廉潔工作如火如荼,任何地方一旦出現黑惡勢力相關的事情那分分鐘處理到位,這點呂堯可是親身經歷過的。
留學未來的時候,有一年呂堯回老家村里,因為呂堯之前因為隔壁鄰居家小孩淘氣把自己車的引擎蓋給砸了個凹陷,所以呂堯就讓那戶人家賠了兩百塊,這錢不多,因為修那玩意兒隨便大幾百的。
但那戶人家不服氣,然后就梗著脖子更呂堯說,他們兩家中間那條巷子的水泥路是他們家修的,不讓呂堯他們家走,呂堯當時真給氣笑了,一番面紅耳赤的爭論后,呂堯直接報警說村里有黑惡鄉霸攔路鬧事,然后鎮上的官差不到二十分鐘就火速到了現場。
呂堯之前也報過警,那時候他們可來的沒那么快。
而那戶人家在看到官差的水火服后也立馬萎了,不敢再張揚。
這還只是村里的事兒呢,現在這篇文章有意無意的把呂堯和榮念晴往那個方向上引,其心可誅!
更要命的是,這篇文章里還搜羅了大量呂堯在這次cp風波里的操作,以及呂堯以前搞出來的操作,比如當初華盛生活的縱火案件,當初呂堯跟華盛生活美女收銀員陳雪瑩的陳年舊事,以及周貝拉父親周青的案件都被翻出來了,甚至還有周青的采訪和口供在里面。
在這篇文章中,呂堯儼然被塑造成了一個手段卑劣,壞事做盡的黑惡勢力頭子。
這篇充滿陰謀論的文章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看到這些隱秘八卦的網友們一個個目瞪口呆,他們實在是不知道這背后竟然還有這么多的彎彎繞繞。
“沒想到啊沒想到,呂賊當真算的是奸雄了。”
“果然,魏晉風骨在身的男人就不會那么簡單。”
“多嚇人啊,我還以為他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牙口不好的帥氣男人呢,沒想到這個小呂總這么心狠手辣的。”
“能從酒吧夜場那樣的地方殺出來混到這個位置的人,怎么可能是個簡單人物呢。”
“呂堯能這么肆意妄為,他自己肯定是沒這個本事的,沒想到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颯爽英氣,正氣凜然的榮總,竟然這么可怕的。”
“孩子,這個世界從來都是這樣,大家都在演罷了。”
看著這些網友的發言,呂堯的臉越來越黑。
其實這些事情破局的方式也簡單,只要找到縱火案的罪犯,陳雪瑩,以及周貝拉出面進行解釋澄清就行,但問題在于,呂堯就算把這些人找出來,網友們和外界也會認為他們是受到了脅迫。
甚至,當這件事鬧大之后,影響變得太大后,當相關方面不得不介入時,相關方面也會變得非常難做,因為相關方面如果做不出東西來,外界和網友們會認為相關方面辦事不靠譜,甚至跟呂堯他們是穿一條褲子的。
可他們辦出點什么成績,那榮念晴和呂堯他們的項目怎么辦?是不是也要徹底被調查?那微光國際和駱馬湖AI數據中心到時候,還能不能攥緊在他們手中?
想到這里,呂堯忍不住閉上眼睛,默默思索起來。
其實,現在也還是有破局的辦法的。
但要快!
沉思了十幾秒后,呂堯就立即拿起手機撥通了榮念晴那邊的電話。
電話幾乎是被立即接通,然后電話里傳出榮念晴波瀾不驚,聽不出情緒的聲音:“你看到網上的消息了。”
呂堯上來就反思攬責任道:“上次的事情是我沒處理好,這才給幕后的人找到了機會,給我一點時間,我一定把幕后的人揪出來,然后把這件事平掉。”
沒錯,呂堯對這件事的解法很簡單,那就是把幕后的人逮出來,從根源上把這次的問題解決掉。
這種就是純粹的硬實力對拼了。
但對方這次用心如此歹毒險惡,呂堯已經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打算。
在真實的商戰里,只有真正不怕死的人才能找到活下去的機會,而且真實的商戰也沒有那么多的彎彎繞繞,讓人覺得嘆為觀止的神機妙算。
人間史書三萬冊,煌煌百萬言,就沒有一個篇章記載了什么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的計策,有的,都是默默積蓄力量,然后傾盡全力,一擊定勝負。
現在,呂堯也發育到這種級別了。
而那幕后的人,既然用這種“借力打力”的陰謀手段,那就說明對方實際上實力是不如呂堯他們這邊的,又或者因為某些原因,他們不敢太蹦跶,所以才需要借力打力。
所以呂堯從正面的硬拼中戰勝對方。
現在的問題就是,怎么在事件發酵影響擴大之前,盡快的把對方給挖出來。
電話里榮念晴聽到這話后卻笑吟吟說道:“不要這么緊張有空沒?來我這邊喝茶啊。”
呂堯汗顏,但他轉念一想就順嘴一記馬屁拍上去了:“你已經預料到了對不對?而且你已經做好了應對的準備!榮總牛逼啊!不愧是你!”
雖然能聽出來呂堯這些話里有明顯奉承的意味,但榮念晴還是非常受用的。
誰會不喜歡被夸贊呢?
尤其是呂堯的夸贊雖然略有夸張,但總體來說還是能聽出真心實意的。
這也算是一個與人交往的小技巧。
在社交場合里,如果你覺得某個人的氣質,樣貌或者談吐很特別,在夸贊的時候不要含蓄,可以表現的稍微夸張一點,很容易拉近雙方的關系的,這點在把妹的時候也非常好用。
真正高級的假話從來都不是虛構一段完美的謊言,把對方騙得團團轉,而是讓真話變得浮夸一些……這些稍微浮夸的夸贊,不僅能拉近雙方的關系,同時也是殺人于無形的利器。
就比如娛樂圈的很多演員。
有些演員明明也有過優秀的作品,但因為身邊會拍高級馬屁的人太多了,因為太久聽不到真話,久而久之失去了對自己的定位和錨點,然后就成為了互聯網上的“小料”。
不認同嗎?
我不要你認同,我要我認同!
榮念晴心底小小得意一下后就說道:“好啦,得空來喝茶,至于這次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會有人處理的,而且他出面處理的話,比你要好得多。”
呂堯好奇心一下就被榮念晴釣起來了。
但榮念晴相當謎語人,呂堯也不會多問,應了句“好”后就掛斷了電話。
榮念晴跟呂堯掛斷電話后就開始處理手頭的事務。
現在每天需要他審批的事情太多了。
哪怕榮念晴已經利用管理學建立起了非常完善的管理機制,把大部分的小問題都卡在自己這個級別外了,但每天從各個項目上匯總過來的,需要重大處理的事情還是多的不像話。
關鍵是很多事情不是你在辦公室里審核一下文件,簽簽字就能完成的。
很多重要的決策,榮念晴是要親臨一線,考察后才能做決定的,這也是從呂堯那兒學來的。
以前她身邊還有王殊等人幫襯著,現在王殊休產假,供應鏈方面的很多問題,哪怕有家臣幫襯,榮念晴還是覺得一個腦袋兩個大。
倒不是她身邊培養出來的高材生家臣沒用,主要是在一些重要的問題上,王殊是會跟呂堯商量,聽取呂堯的意見的,而呂堯總能在最快最短,甚至只是喝口茶的功夫就給出斬釘截鐵的答案。
但她手底下那些人,卻需要進行大量的調研考察工作。
一來二去消耗的時間,財力,人力等等資源累加在一起就非常的讓人頭疼了,以至于在王殊休產假的這段時間里,供應鏈方面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拉長了不少,但效率卻比以前更低一些了。
每每遇到這種事的時候,榮念晴都會非常懷念王殊。
同時對呂堯不肯在她身邊幫她,非常自主創業充滿了怨念。
在忙碌工作的重壓下,榮念晴就連午餐都是叫的餐廳外賣。
雖然餐廳把餐廚車搞到華盛生活大樓的樓下,幾乎是現做端上來的,吃起來的口感滋味跟去餐廳一般無二,但在高檔餐廳吃飯,重要的永遠不是吃什么,而是精心設計的空間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才是主菜。
用完午餐不久,榮念晴的女秘書忽然就打電話進來:“榮總,您母親過來看您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榮念晴頓時愣了下,剛起身還沒走到門口,她辦公室的大門就被孟姨推開了。
穿著素雅藏青粗布旗袍,外面披著一件羊絨披肩的孟姨看著準備往外走的榮念晴,笑吟吟說道:“準備迎我啊?”
說完孟姨眼神一掃,就看到了榮念晴辦公室里還沒收走的餐盤。
孟姨格外心疼道:“怎么就吃這些啊,公司沒配你的小食堂嗎?”
榮念晴笑道:“哎呀,在公司搞這種小食堂不像話,我是懶得下樓去食堂才點的外賣。”
孟姨笑了笑,拉著榮念晴坐到會客區那邊簡單聊了兩句后,就把話題扯到了正事上:“網上的輿論你注意到了嗎?”
榮念晴點頭道:“嗯,我會處理好的。”
孟姨寬慰道:“你是好孩子,我相信你能處理好,但這次事情也是一個警醒。光是今天上午,我就接到了好幾個電話,都是關于彈劾你的,按照程序,有些彈劾是必須進行調查的,好在組建調查班子需要點時間,所以我們還有周旋的余地。”
榮念晴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同時,她的心底也漸漸升起一股不詳的預感。
果不其然,孟姨跟著就說道:“呂堯是個好孩子,很有能力也很有作為,但他身上的爭議終究是太多了,有時候做事也顯得太不循規蹈矩。他就像一把利刃,明晃晃的提在手里,會讓大家都把視線集中在你身上的。”
刀的真意不在殺,而在藏。
這個道理榮念晴當然知道。
更別說呂堯這把鋒利的刀還是淬毒的那種。
所以對呂堯最好的處置辦法,就是把呂堯從明轉暗,讓他蟄伏在暗處,讓呂堯自己欽定的“毒蛇”發揮最大的作用。
而這次的彈劾,就是最好的機會。
這非常合理!
也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如果榮念晴真的決定這么做,呂堯肯定不會反對,說不定還會欣然同意。
但——
榮念晴不愿意。
人這一生不是總要做正確的事情的,偶爾也要做一些讓自己念頭通達,不至于后悔的事情。
于是榮念晴認真嚴肅的說道:“媽,道理我都懂。但我不愿意這么做,呂堯是什么樣的人我很清楚,我相信我看人的眼光。在我們的事業中,他真的可以說燃盡了一切。如果僅僅因為一些風言風語,我就把他轉入暗處,那是對他的不負責,也是我的怯懦戰勝了我的驕傲。”
“我不允許。”
孟姨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么,因為她意識到……可能謠傳并不一定都是謠言。
榮念晴繼續說道:“媽你放心,我做的所有事情都跟家里分的很開,只要我屹立著,那我在外界所耕耘的每一分榮光,都是家族的饋贈;如果我倒了,那一切作為都跟家里毫無干系。”
這句話不僅是說給她母親聽的,同樣也是說給榮念晴家里那些長輩聽的。
看著榮念晴堅決的眼神,孟姨知道自己再怎么說都沒用了。
于是她默默在心底改變了想法,轉而用無限溫柔和欣慰的眼神盯著榮念晴:“你有這份決心,媽媽很欣賞,家里的叔伯們我去說,你不用擔心。”
榮念晴心底松了口氣,面上也露出一些笑容:“謝謝你,媽。”
孟姨在榮念晴手背上拍了拍:“我畢竟是你媽,你放心,無論你怎樣,媽都是站在你這邊的。”
之后的兩天,網絡上關于的呂堯和榮念晴的謠傳愈演愈烈,到后面,呂堯之所以陷害周青是為了霸占人家女兒這種離譜的謠言都開始大行其道了。
而呂堯的MCN機構,儼然變成了呂堯用來做不法勾當的基地,MCN公司里那么多漂亮姑娘全都是被呂堯非法控制的。
一時間網上群情激奮,無數網友開始高呼徹查呂堯,還人間一個清白的口號。
看著網上愈演愈烈的節奏,呂堯非但沒有著急,眼神反而越來冷漠。
他不是圣人,沒有帶著一群烏合之眾創造未來的能力;所以呂堯才會選擇成為營銷者,靠這群烏合之眾的情緒為自己謀取利益——或者,這兩者在本質上也沒太大的區別。
但每次輿論風波中,看到那么多被帶節奏的烏合之眾,呂堯都會慶幸他選擇利用烏合之眾為自己牟利。
留學未來明白這些后他會這么做。
從未來留學回來后,他依舊會這么做。
畢竟——
人類不感謝羅輯。
而在網上輿論風波中,呂堯身邊的人卻一個個的義憤填膺,高楚凝是這群人里跳的最歡的:“老板你怎么沒動靜啊?你以前興風作浪的那些本事呢?你以前那些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魄力呢?”
“你得支棱起來啊!”
當高楚凝,程心語,周貝拉,肖娜莉,李秋雯,甚至林永珍結伴來到呂堯辦公室,讓呂堯趕緊準備回擊的手段時,高楚凝半個身子都趴在呂堯的辦公桌上,把桌子拍得砰砰響。
那焦急的模樣反而有種莫名的喜感。
于是忍俊不禁露出微笑。
高楚凝就納悶了:“不是!你還笑?你笑個屁啊!你不會被氣傻了吧?”
旁邊程心語連忙把愈發不像話的高楚凝呂堯的辦公桌前拉走,一邊的周貝拉則焦急說道:“呂哥,要不我發公告發視頻,說我父親在撒謊吧!我是他女兒,說話應該是有點可信度的。”
呂堯笑吟吟說道:“那大家會說你給我KTV了,然后就會有無數網友用好姐妹的身份,打著為你好的幌子來勸你,甚至給你助陣分析我有多惡毒。”
周貝拉愣住:“.那,那咋整啊?”
呂堯讓大家稍安勿躁:“這件事榮總那邊已經接過去了,咱們靜觀其變就好了。”
林永珍蹙眉道:“可這都兩天了……”
呂堯擺擺手:“才兩天。”
在呂堯這邊整個團隊都急得團團轉的時候,京城,載先生的居所中,載先生正在黃昏殘陽下,欣賞著園林里的景致。
他漫不經心的把手里的魚食丟出去,水里那群錦鯉就迅速朝著魚食簇擁過去,景觀一時間頗為壯觀,但載先生卻沒多少心情欣賞這平時他很喜歡的光景。
現在的他憂心忡忡。
目前網上針對呂堯和榮念晴風波是他在暗中操作,就連彈劾,乃至調查小組的組建他都有在背后出力。
說實在的,他這么做是很危險的。
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哪怕他已經盡可能的擦去他在這件事中的痕跡了,但只要做,那有些事情就一定會被挖出來,區別只在于時間早晚。
現在載先生只希望他被挖出來的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
只要能把那塊肉咬到嘴里,讓他身邊的人,以及周邊的人看到希望,那他自然就能讓更多人加入進來,參加這場饕餮盛宴。
想到榮念晴最近這短短幾年搞出來的產業,載先生心緒總會不由自主的起伏。
那些產業!
每一個單拎出來都是足以鎮壓一國國運的存在啊!
誰會不動心呢?
但自從上次柳先生那邊被離間策反后,很多人就偃旗息鼓了,現在大家都在觀望,都在等一個刺頭忍不住上去咬一口。
至于那些觀望的人會幫誰?
想到這里,載先生冷笑起來——
誰贏,他們幫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