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跟榮念晴的通話中,呂堯感受到了榮念晴語氣中傳達出來的使命感,以及使命感傳達出的沉重感。
呂堯能明白,榮念晴是準備賭上一切,來跟呂堯玩到底了。
他內心對榮念晴傳達出來的信念感到欣慰,甚至是有些感動。
并不是所有做生意或者出來做事的人,都能遇到這么志同道合,意趣相近的合作伙伴的。在合作這件事上,大部分人的天性都是共苦可以,同甘不行。
這一點在后來的互聯網上比比皆是。
那些靠著互聯網從底層草根中狠狠殺出來的大網紅,能夠善始善終的始終是少數。
被壓榨的特廚五百。
賣蜂蜜的小黑胖子。
靠著找茬在互聯網上火起來的兄弟組合……
這些從底層殺出來的人每一個都鬧得很難看,而這并不是底層圈子特有的畫像,即便是更高的圈子里,哪怕是那些平時把自己營銷成良心代表的企業,扒開來看也大多都是黑的。
甚至是呂堯合作的那幾家大公司,在合伙人層面也有不少摩擦發生。
正是因為看過太多這樣的不良合作事件,呂堯才明白榮念晴的鼎力支持才有多重要,榮念晴是真的把呂堯當成自己人了。
呂堯心底感慨著,隔著電話他擠出笑容,認真道:“好,那我去忙了。”
電話里傳來榮念晴的聲音:“嗯,我這邊也準備下場地,晚點你接到那位后可以直接過來找我,快到的時候給我發信息。”
呂堯笑道:“好。”
掛斷電話后,呂堯就拿上車鑰匙,喊上朱俊彥,周向陽等本地商界的代表跟他一起過去迎接那位。
等到高鐵站后,在高鐵站的特殊通道出站口,帶著一大票人的呂堯看到了王杉陪同兩位老人一同走出出口。
呂堯當即快步迎上去:“歡迎李老來到上南,我是呂堯。”
呂堯口中的李老,全名是“李光華”。
如果對二十年前那場國產芯片路線之爭熟悉,那就一定不會對這個名字陌生,因為這位就是跟柳先生家合作的科技研究圈大佬,正是因為他的參與,當年的柳先生家才能迅速在國內的科技消費市場站穩腳跟。
二十年前國內的芯片開發技術才能擁有相對先進的國際水平。
只可惜,李老當初的一腔熱血錯付他人,滿腔斗志只落得一地殘花。
雖然后來的時間里,李老一直沒放棄高端科技國產化的進程,不少國產半導體行業的高精尖企業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李老運作存在的影子,可隨著國際的高精尖產品大量的涌入國內市場。
又快又好又流暢的國外產品,或者國內代加工產品流入國內市場,高精尖科技產品的國產化變得愈發艱難。
就像當年金山開發的辦公軟件,在微軟免費軟件沖擊下頓時兵敗如山倒一樣,國產系統,軟件,生態的開發也一直都是老大難的問題。
時至今日,李老已經快八十歲的高齡了。
已經是真正的有心殺賊,卻無力回天的年歲了。
但呂堯仍舊托王杉那邊動用關系,把李老給請了過來。
雖然李老已經無力在一線主持工作,率領開發了,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方柱石的存在,有他在,他們這個研究圈子的心氣兒就能存在。
因為李老這二十年里,雖然沒能率領研究團隊打破國外的生態封鎖,但李老這二十年里也培養了相當多的優秀門生,他們是可以幫助呂堯完成他想要完成的事情的。
李老被王杉,以及王杉的師叔攙扶著走在中間,聽到呂堯自報家門后,發絲如雪,渾身充滿了學者清癯氣息的李老笑道:“原來你就是小呂總啊,年輕人真是一表人才,風流倜儻啊。”
呂堯笑起來:“李老您太會夸人了。”
說著呂堯側開身子,抬手邀請道:“咱們找個地方坐下慢慢聊吧。”
李老哈哈笑道:“好呀。”
等把李老和王杉的師叔都送上貴賓乘坐的MPV后,呂堯這才看向王杉,誠摯道謝道:“王哥,太感謝了!也辛苦你了。”
但王杉卻擺擺手,說道:“我不是在幫你。”
呂堯明白王杉的意思。
王杉雖然是學者,也是學術圈子里非常厲害的新生代高手,但他比誰都明白科技或許沒有國界,但研究科技的人一定是有國界的。
而接受著最正統學術教育的王杉,在品性上,跟那些公費留學不回來的學生就截然不同,他是真的一心為公的。
其實這樣的學者在國內是不少的。
東大之后十年多個領域的技術騰飛,都跟這群赤膽忠心的學者們息息相關。
王杉看向呂堯,目光里透著凝重:“你跟我描述的未來真的非常的吸引人,尤其是我以及我主持研究的項目,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讓我非常的心馳神往。只要你是真心要做這件事情,賭上一切,我都挺你。”
在榮念晴身上感受到的信念感和使命感,呂堯在王杉的身上也感受到了。
這種信念感和使命感的沖擊和感染,是非常震撼人心的,甚至是洗禮人心的。
有人說,東大一直被他們最勇敢最無畏的人保護的很好。
以前呂堯是不以為然的。
因為他見過太多的不盡人意和草臺操作。
但最近這段時間,呂堯對聽到的那句話有了不同的感悟和理解。
這個世界或許天生就是破破爛爛的,但總有人在對這個世界縫縫補補。
在不斷熵增的宇宙里,做這種事情似乎有些愚蠢,但“愚蠢”有時候也是“無畏”和“勇氣”的代名詞。
會畏難,會恐懼,會嘲笑縫補這個世界的人,是潛藏在人類骨子里的天性。
但敢于對這破破爛爛的世界發起沖鋒,縫補他的人,他們一定都有著黃金般的意志,他們的長槍或許會被大雨磨鈍了,他們的戰馬或許也會生銹,但他們的沖鋒永遠都是唐吉坷德式的沖鋒。
無論多少次,他們都會朝著名為“艱難的目標”發起沖鋒。
因為——
他們本就是人類贊歌的具象化,他們就是勇氣本身。
呂堯心底思緒翻涌的有些亂,太文縐縐的話他說不出來,所以呂堯抬起手,用力拍了拍王杉的胳膊,說道:“我并不能保證我所描述的未來,我一定能創造出來。但我可以保證,在我倒下之前我不會當逃兵。”
王杉笑了笑,同樣拍了拍呂堯的胳膊:“說什么喪氣話呢。”
“這片土地廣闊的很,多的是天才。咱們想做的事情只要各方面資源到位,思路正確,就一定能做出來。”
就在這時,已經登上車的李老不知何時放下車窗,忽然說道:“年輕人的志向和心氣果然朝氣蓬勃啊,跟你們待在一起久了,我都感覺自己要年輕了。”
呂堯回頭望去,從李老眼中看到了欣慰的贊賞。
不等呂堯說話,李老就說道:“呂總,來之前我也是做了很多攻克的,你的想法我大概也是知道的。從你過往的事跡能看出來,你不是嘴上說說的那種人,只要你是真的打算做這件事,我肯定是非常支持的。”
“上來聊吧,一邊聊,我們一邊去見見你其他的合作伙伴。”
呂堯眉眼逐漸舒展開來,他沒想到李老竟然是這么通情達理的人。
本來呂堯的打算是,先找個地方坐下來,在密談中,詳細的跟李老聊一下他的思路——或者說他從未來學習到的思路,可沒想到,李老竟然主動出聲,幫助呂堯跳過了那個階段。
呂堯也不推辭:“好!”
他把王杉一起拉著上車,然后拿出手機給榮念晴發信息,告訴榮念晴他們待會兒就到。
在車上。
呂堯給李老,王杉和他師叔,講述了一下他們這邊能夠給出的投資,以及人才招攬計劃,上下游產業鏈整合計劃等等事項。
在這些學術圈頂級大佬們跟前,呂堯也沒把微光國際的事兒藏著掖著,而是直接把微光國際的事情主動抖出來:“現在,我們已經掌握有國際先進的芯片制程量產工藝了。”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擁有跟積電,三星等國際先進芯片生產廠商搶訂單了,也意味著咱們自己的國產芯片,但光是能夠國產化芯片是不夠的。”
“所以,我的計劃是——”
“以芯片制造這一源頭為核心,圍繞開發咱們自己的生態系統。”
聽到呂堯這么說,白發蒼蒼如雪的李老感慨道:“早在二十年前的的時候,我們其實就想過這么做,那個時候市場上的軟件還沒有現在那么多呢。可開發難度仍舊是大的讓我們所有的開發人員都覺得頭皮發麻。”
“這需要的不是一人一家的支持,而是需要國內開發者們共同發力的項目,可問題在于,沒有足夠的利潤驅動,開發者們會買單嗎?”
說到這里李老笑道:“當然,我也可以拉下老臉,多方走動,讓國內的很多軟件開發商轉進我們的生態,我相信呂總,還有呂總您的合作伙伴那邊,也一定能動用不少資源,但我們做出來的東西,能夠被市場接受嗎?”
聽到李老這么說,呂堯和王杉不由得相視一笑。
呂堯笑道:“李老,請容我賣個關子,待會兒咱們再聊這個事情。”
王杉笑道:“現在我都開始佩服我當初的眼光了,這里面的很多問題啊,呂兄早就想到了,要不我說咱們需要的就是這么一個能夠高屋建瓴,用未來眼光發現問題,看待問題,并給出解決問題方案的人呢。”
這下就把李老的好奇心給勾起來了:“你們,是已經想到解決的辦法了?哎喲,你們這關子賣的好啊,我現在可是好奇壞了。”
呂堯笑道:“您待會兒就會知道了。”
從高鐵站離開后,呂堯他們車隊就開始往秣陵湖那邊開過去。
榮念晴定的地方在秣陵湖對面鐘山的山腰處的一座山莊,因為那里的觀景角度很好,所以那邊的山莊名叫望波山莊,里面最好的觀景臺,名叫“定波臺”。
等到了山莊門口,榮念晴,簡筱潔,甘曉曦,還有一位呂堯不認識的人跟榮念晴他們站在一起,正在等候著呂堯他們過來。
呂堯率先下車,等李老也下來后,呂堯就率先過去:“李老說直接過來,有點倉促了。”
榮念晴卻笑道:“不,正好的。”
說著榮念晴接過東道主的身份,主動上前去跟李老,王杉和王杉師叔打招呼,然后把自己這邊的人介紹給李老,王杉他們認識。
至于跟榮念晴他們站在一起,那個呂堯不認識的中年男人,榮念晴笑道:“這位呢,是我家里的叔叔。”
這位中年人上前一步,笑道:“李老您好啊,我是榮志康。”
李老哈哈笑道:“我知道你,現在可是大官啦。”
榮志康哈哈笑道:“哪里哪里,跟您這樣的國之棟梁相比,我的才能不值一提啊。”
等大家寒暄完,榮念晴側身邀請眾人進入莊園,呂堯則把朱俊彥,周向陽等人安排至這邊的其他的區域,接下來的會談,就不方便朱俊彥他們在一旁旁聽了。
好在這邊的山莊里吃喝玩樂都不少,朱俊彥他們也不至于在這里覺得無聊。
安頓好朱俊彥他們后,呂堯就朝定波臺那邊趕去。
呂堯到定波臺的時候,榮念晴正在展示茶藝,給眾人沏茶。
而參與這次座談的人,除了呂堯外,只有榮念晴,簡筱潔,甘曉曦,榮志康,王杉,王杉師叔和李老。
這些人都是絕對信得過的人,所以呂堯接下來要講述的事情不用防著誰。
等看到呂堯過來后,榮念晴就招手笑道:“快過來,李老一個勁的念叨你呢,說想聽聽你接下來的發展計劃。”
呂堯過去坐下,榮念晴則把一盞茶杯遞到呂堯跟前。
在呂堯說話前,榮志康率先笑道:“雖然在座的都是信得過的自己人,但我還是要先把一些話說在前面,可能在場的還有些人不清楚我是做什么的,簡單來說,我是專門做保密工作的。”
“今天在場這里說的話,希望大家千萬不要外傳。不然會鬧得很不好看的。”
呂堯挑眉。
他當然是知道榮念晴家里勢力是非常錯綜復雜,盤根錯節的,只是沒料到榮念晴家里除了在金融,商業方面站得那么高,甚至就連這么重要且隱秘的部門,都有家里人參與進去。
不過想想這又很正常。
榮念晴家里家大業大,而且淵源非常了不得,這種人家不進行這方面的投資才比較奇怪。
榮志康確定大家都了解了這場談話的重要性后,就把話語權用眼神傳遞給呂堯,呂堯會意,說道:“那好,對于我們要做的事情,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吧。”
在場眾人都點點頭。
只不過這件事情具體要怎么做,才能突破封鎖,大家還沒什么頭緒,只等著呂堯說話呢。
呂堯也不再賣關子,說道:“目前國內,乃至國際上的手機操作系統,基本都是基于ARM架構開發的,而ARM架構采用的指令集類型是「精簡指令集」,他有著低功耗,能耗比極優,特別適合移動端設備的使用。”
“目前國內半導體行業中,雖然已經有公司可以生產主流代工的芯片,也有公司在購買了ARM的授權后,開始基于ARM設計芯片開發開,但這些行為都是在別人家的畫紙上作畫。”
“別人只要把畫紙一抽,咱們就什么都沒有了。”
李老聽得連連點頭:“是啊,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最擔心的事情。可在外部生態如此健全的情況下,我們想要開發自己的生態,難,太難了。”
呂堯認同李老的說法,但同時也笑道:“我們有時間。”
“接下來我說的話,諸位聽了千萬不要外傳,哪怕是具體項目的實施,也一定要跟著我的節奏來。一點都不能亂。一旦出現失誤,我們將再次錯失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發展機會。”
呂堯這話一出,本就從事保密工作的榮志康立即正襟危坐起來。
他當然不是受到榮念晴的邀請才來到這里的,實際上他來到這里本身就是一種信號。
而曾經遭遇過背刺之痛,眼睜睜看著國內半導體市場一點點被國外產品蠶食,侵占,最終無力回天的李老,那雙已經老花的眼里也迸發出無窮璀璨的火光。
已經錯失的二十年!
不僅是國內市場的潰敗,也不僅是東大失去了沖擊國際高端的機會,那更是他一生智慧的流失!!
他現在已經沒有二十年可以再失去了,但在有生之年!他起碼要看到國產半導體行業的騰飛。
不然……
李老那火焰迸濺,灼灼燃燒的眼睛緩緩垂下,可眼神里收斂的神光,卻在他內心如同燎原野火般肆虐不休!
不然,他死不瞑目!!
呂堯環視完眾人后,說道:“我的計劃是這樣的,過完年后,又榮總出面,召開發布會,宣布華盛將進軍芯片設計行業。往后預計每年最少投入一千億進行芯片的開發設計,這個芯片的開發設計,同樣是基于ARM的授權。”
“我們要借助這個高調的機會,招兵買馬,創建自己的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但這只是我們明修的棧道。”
“背地里,我們要以戰養戰,用芯片設計公司做第二手的準備。自研指令集開源架構,暗中構建我們自己的生態基礎,甚至要用我們的芯片架構,兼容世面上其他的生態。”
呂堯說到這里的時候,李老的眉頭已經深深皺起了。
目前看來,呂堯在這群人中的地位,類似于軍師,或者是項目方向的把控者。
但這個呂堯話里話外卻透露出他壓根不懂半導體行業,也不懂技術的感覺。
太天馬行空……
甚至是不切實際了。
李老心底不由得有些失望,他甚至覺得自己之前的激動白瞎了。
呂堯確實不太懂技術,但他很懂察言觀色,他看到李老蒼蒼面容上顯露出的失望后,不由得問道:“李老,我的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
李老笑了笑,說道:“想法是很好的,但難度太大太大了。早年間我們做電腦操作系統的時候,就發現微軟早就圍繞著X86,能開發占有的專利都占有了。而現在,移動設備大行其道,基于精簡指令集的相關創意專利,也早都被谷歌和蘋果占據了。”
如果二十年前,李老沒有被背刺,國內集結精銳科研力量,針對RISC結構做嵌入式一直發展至今,或許就是谷歌和蘋果仰己方的鼻息了。
可惜……
二十年啊。
二十年!!
每每想到這里,李老心底就一陣刺痛。
呂堯卻笑道:“技術專利被占,也只是RISC的相關研發被占了,我們可以不使用ARM公司的架構,而是通過完全開源的RISCV進行架構開發。同時開發獨屬于我們自己的「自研指令集」,這兩種架構可以并軌而行,甚至相互流通。”
“我當然知道這里里面的困難很多,但我們這邊是有輔助神器的。”
說著呂堯看向王杉。
王杉會意,接過呂堯的話說道:“呂兄之前就跟我聊過這個問題,在生態框架中實現軟件兼容確實很困難,對系統運行內存的占用非常大,性能損耗也很大,但如果,我們能開發出一款一件轉換的開發軟件,那就相當于變相的兼容目前市面上的所有軟件了。”
“全球的軟件開發者們將不需要再額外的學習一款編程軟件,輕輕一點就能輕松的實現軟件互通。”
李老這下愣住了:“啊?”
還能這么操作的嗎?
這聽著也太玄奇了。
這可能嗎?
面對李老詫異的表情,王杉笑道:“如果是以前,我不敢打這個包票,但李老你是知道的,目前我在主持的AI數據中心項目,在進展上還不錯。只要我們這邊算力足夠,AI會自動幫我們分析,分解,整合可行的方案。”
“哪怕是用窮舉的辦法!我們也能在實驗室里找到一條他們盲區中的康莊大道!”
就是呂堯和王杉的底氣。
編程很復雜,一款好軟件運行起來更復雜。
但不管怎么復雜的軟件他終究是軟件,是二進制編寫的曲譜,而AI最擅長的,就是處理這些二進制的數據。
在十年后,快速發展的AI本身就已經能取代很多四五流的小程序猿了。
只需要在AI聊天框中輸入需求,AI會自動為用戶生成軟件代碼,而且比很多程序猿設計的代碼更好用,甚至更簡潔!
現在,呂堯提前把這份需求提出來。
王杉那邊自然會跟進這方面的研究……
多方合力下,何愁大事不成?
呂堯跟在王杉后面說道:“最重要的是,現在時機對我們來說很好,我們還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