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角色扮演過后,
陳淵靠嫁夢,編織夢境,讀取那頭阿修羅的記憶,得知了來龍去脈。
得知那位西土來的羅漢,竟然在背調自己,自然要來會會。
他這人行事,一向秉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他,睚眥必報,報仇不隔夜。
于是神游數千里,施展胎化易形,悄無聲息進入此座寺廟,再變化阿蘇羅,引得這尊羅漢座下三位童子現身。
這些童子乃那羅漢懾服八部大魔所化,在阿蘇羅的記憶中,它們心中對那禿驢敬畏又忿恨,時刻想脫身,并且對方在吞殺自己麾下兵馬,獲取記憶,得知了一條重要信息,可幫助它脫身,就此冒險在青山縣外逗留,想尋找到自己的蹤跡。
于是陳淵想著,將計就計,把這幾頭大魔一起誆殺就是,讓對方的座下童子一個也不剩。
未曾想,就快成功時,計劃暴露,原來這三頭大魔里,有“內鬼”,投靠了羅漢!
這是陳淵料想不到的!
陳淵挑眉,目光如冷電,看著那位周身生無量金光,證得羅漢果位的年輕圣僧,微微一凝,聲音幽幽,
“圣僧何以認出本將?”
對方竟然一語道出自己的身份,他并不認為自己的易形神通,加上天機蔽身,這么容易被人看破。
“不敢,貧僧伽夜,見過陳武圣,貧僧并不敢斷言,只是因果相報,貧僧想不出還有誰。”
羅漢伽夜,雙手合十,朝陳淵行了一佛禮,自稱貧僧,臉上無悲無喜。
“還請將軍手下留情,莫要與貧僧座下童子為難!”
陳淵聽言,骨肉一漲,猶如沉疴褪去,現出本相,皮笑肉不笑,眼中金漆一轉,一斜,帶著睥睨,“憑什么?”
“本將不管你從哪里來,是什么圣僧羅漢,廣傳佛法也好,立身證道也罷,到了這地界,就要守這里的規矩。”
“你這和尚手下畜生吞殺我麾下將士,調查本將行蹤,本將今日就要拿了這些畜生,閣下又待如何?”
陳淵聲音發沉,說到最后,落聲如驚雷,引得周身天地狂風大作,山間林木的枝條直往伽夜羅漢那邊倒伏。
卻見伽夜羅漢周身蓮花綻開,虛空嗡鳴,其發白僧袍獵獵作響,身形不動,開口言,聲音沒有喜怒。
“貧僧聽聞將軍功德,本想結個善緣,派座下童子去尋,未想此子魔性未去,生出如此事端。”
“善惡有報,阿蘇羅犯下罪孽,被大人懲戒是應得,只是貧僧其他童子未曾犯錯,與此無關,還請將軍高抬貴手。”
“一群孽障,在邊境犯亂,不知沾了多少人族的血,殺了便殺了!”陳淵冷眼瞧著。
“放下屠刀,貧僧可渡化它們,一心向善,抵去業障,未來成就道果。”伽夜低首。
“照和尚你這樣說,本將殺你全家,隨后皈依佛門,你還得渡我成佛?”陳淵聽言哈哈大笑,隨后眼眉一低,帶著毫不掩飾的譏諷。
只見那伽夜羅漢,那古井無波的臉上終于變了一些,但很快又恢復如常,只是聲音終于不再悲憫,抬起頭來,那低垂的眉眼,泛起佛光,眼神變得幾分剛硬,
“將軍又何必苦苦相逼呢?”
說著,這位西土羅漢朝著寺廟方向一招手,云遮霧繞中的寺廟陡然發出一聲叮鈴叮鈴的聲音,接著一道金光破開黑夜,朝著這邊疾馳而來。
隨后,一把金色錫杖落到伽夜羅漢手上,隨著這錫杖上的錫環碰撞,頓發無量光,成就光明世界。
頓時,斡旋造化,陰陽顛倒。
只見四方天地,整座矮山,古剎地界,黑夜退去,瞬間化為白晝,而其中,景物山林,顛倒無常。
就像腳下的山林驟然下沉,化作橫亙的幽谷;谷底的溪流逆卷而上,懸成半空的銀河,一顆顆樹木隨著扎根的磐石浮起如云朵,四方方位在霞光中錯位,卻透著詭異的和諧。天音自虛空漫來,似鐘磬相和,又夾著細若游絲的梵唱,腳下的青石縫里竟涌出金色蓮花。
此方世界日月失其序,山川失其常,乾坤顛倒,但里面霞光飛彩,宛若婆娑世界,美麗玄妙。
此時,陳淵腳下的一塊磐石帶著他飛起,細微感知下,這方天地看似美妙,實則殺機遍地。
陳淵看著這一切,再看向對面同樣騰空而起的伽夜,臉色沒有變化,眸子中的金色漆點卻如同兇獸轉動,
“你要攔本將?”
“不敢,只是貧僧想領教領教陳將軍的神通!”羅漢伽夜,手持錫杖,抬手往下一杵。
剎那間,山間、虛空似被敲碎的琉璃,波紋層層蕩開。
這方蓮花法界鋒芒頓顯!
山林中的草葉瞬間凝起銀白鋒芒,如出鞘的短刃朝天空斜斜豎起,剎那間咻咻飛空,朝著陳淵所立虛空疾馳而去。
朵朵金色蓮花飛舞,在虛空中綻放,混雜其間,中間噴吐出金芒。
很快,飛葉盤旋,轉瞬將陳淵所在的磐石包裹,葉片飛旋間,旋轉成一朵蓮花模樣,百來丈大,呈現閉合狀態。
里面傳來叮叮當當的金鐵交擊聲,急促如雨,但片刻功夫,那金青色的蓮花顯象一漲一縮,欲要撐開。
對面,伽夜羅漢面色不變,手中掛著的佛珠朝著蓮花方向一扔。
“去!”
佛珠化作飛星,旋轉而去,隨后上面有光紋大放,朝著就要爆開的蓮花落下。
也就在這時,
“砰”
那青金色蓮花驟然一漲,一點赤火紅光從花瓣中間射出,緊隨著,蓮花轟然化作火焰爆碎。
從中踏出一個人影!
手持火焰大槍橫立,身披六色真龍甲,凜冽寒光閃爍,烈烈威風。
陳淵眼綻金光,朝天一望,便見如同山岳之重的一串佛珠籠罩而下。
那串佛珠,十八顆,在佛門中又稱十八子,代表佛教中的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這些佛珠光芒熾烈,分散而開,如同周天星數,又如烈日驕陽,漲至十來丈巨大,在陳淵周身百丈距離懸停,顯化法象,上面金色紋路鐫刻著一尊尊羅漢法相。
紋路游走間,有羅漢右手托舉一座鎏金小塔,塔層分明,塔尖泛著銀光,左手搭在膝上,怒目而視;有羅漢右手握降龍杵,左手按住真龍龍頭,龍身纏繞于身側,龍鱗泛著青光,僧袍被龍氣吹動向后飄起,怒眉叱目;也有羅漢右腿盤起,左腿垂下,右手撫摸猛虎的脊背,虎身溫順伏臥,左手放在膝上,僧袍寬大,面容溫和,嘴角含笑.
諸多羅漢虛影,雖為幻相,眉宇間的凜然威嚴卻讓虛空凝固!
隨著這一顆顆羅漢佛珠開始滴溜溜旋轉,金色佛光驟然熾烈迸發,一道道金色佛光自十八羅漢刻印浮雕的法寶中射出,朝著中間的陳淵激射而去,欲要鎮壓,發出轟然金鳴之聲。
陳淵叱眉,感覺周身虛空強大鎮封之間朝自己擠壓而來,喉嚨中冷哼一聲,腳下一震,身上的六色真龍寶甲發出一聲嘹亮龍吟,光芒大放。
六色甲光一漲,浮于體表三丈,化作光罩,轟然迎向十八羅漢鎮封佛光。
“當”的一聲。
十八道佛光撞在六色真龍寶甲之上,如同撞上一口大鐘,十八羅漢法相聚力,也第一時間未破掉此甲防護。
震動之聲,震得整座這座蓮花法界嗡鳴顫動,山石滾動。
不過,隨著十八佛珠不斷聚力,真龍寶甲的光罩被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壓縮。
陳淵手中長槍一橫,立眉一叱,
“長長長!”
隨著這聲落下,大小如意神通施展,其身軀一搖,以沖天之勢拔高,迅猛無比。
身如山岳拔高間,一股磅礴巨力,帶著真龍甲光,反將十八道佛光往外一壓。
“轟”
“轟”
一道道佛光爆碎。
伴隨著佛珠上的光紋暗淡,朝著四周山林崩飛而去。
掙脫開禁錮,陳淵百丈高的身軀,轟轟轟,直接飛踏,長槍一劈,朝著對面的羅漢一劈。
三尖兩刃大槍,電光火石,撕裂長空,直斬那尊羅漢。
只見羅漢伽夜沒有悲喜的臉皮被狂風吹皺,眼睛也吹的瞇了起來,手中錫杖金光大放,橫著一舉。
“當”的一聲。
下一秒,一道金色光影就此飛墜。
“轟”的一聲巨響。
頓時下面的一座山谷,驚起沖天煙塵。
而陳淵眼神如冷電,身形一晃,沖著山谷而去,巨大身形在這個過程中迅速變回常人大小,手中長槍掃下漫天寒光,沖著下面煙塵激射而去。
滾滾煙塵間,寒芒如疾風,撞擊聲如鐘鳴急促。
陳淵矗立上空,俯視而下,金色漆點閃動間,穿破滾滾煙塵,透視下方景象,眼中精光一閃。
“羅漢金身?”
只見那煙塵中心,金光不滅,有梵音唱響。
灰燼間,那位阿羅漢方圓數里,夷為平地,滿目瘡痍,自身立足之地,安然無恙,僧袍之上,纖塵不染。
一尊丈六金身浮現在其體表,佛光如輪,虛空梵音唱響。
緊隨著,那金光從煙塵中沖天而起,金光中,羅漢伽葉身披金身,手持金色錫杖,朝陳淵沖去。
同時,其口念梵音,嘴唇快速動彈,一連串古怪的音節在這方天地唱響。
“嗡班札巴那哈呀卓哇噶朗札吽呸”
此乃忿怒三本尊心咒,此門西土密宗之法,此咒關聯著金剛手菩薩、馬頭明王與大鵬金翅鳥這三位忿怒相的尊相,請來護法加持。
隨著伽夜羅漢口念此咒,剎那間,那臥于其間的矮山轟隆隆“爬”起,碎裂的石塊如暴雨傾瀉,這些石塊在墜落途中驟然燃起赤紅烈焰,化作滾燙的巖漿弧線,朝著三尊正在拔地而起的巨物飛去。
有的化作甲胄,有的化作翅膀。
轟隆隆此方法界色變間,三尊龐然神像顯現,或神圣威嚴,或猙獰廣大,
一尊神像青面石身,三目圓睜,中央豎瞳閃爍著幽藍火光,獠牙自唇角外露卻不顯猙獰。左肩搭著猩紅披風,邊緣在氣流中獵獵作響,右手緊握一柄通體纏繞雷電的金剛杵,杵尖寒光似能劈開虛空,左手結忿怒印,掌心托著一團旋轉的烈焰金球,周身環繞著六道金環,每道環上都刻滿梵文真言。
一尊上身裸露的石身呈青黑色,肌肉塊壘如巖巒,頭頂生有三顆馬頭,中央白象馬首張口嘶鳴,噴吐白氣如瀑;左側綠鬃馬首獠牙外露,雙目赤紅如血;右側金鞍馬首垂眸,模樣如同悲憫眾生。三頭雙臂各纏繞一條青蛇,右手持杖,左手握蓮花,花瓣間卻托著一柄鋒利的彎刀,腰間虎皮裙下擺垂著無數小鈴,晃動時發出攝人心魄的脆響。
最后一尊則是沖天而起,雙翼展開遮天蔽日,每根翎羽都似由赤金鍛造,翅緣的羽毛化作利刃般的鋸齒,鳥首如鷹,生有五道肉冠,冠纓呈火紅色,軀干覆蓋著細密的金色鱗甲,利爪如鐵鉤緊扣大地,趾間還殘留著未燃盡的巖漿,渾身如同鎏金,刺目非常,一雙眼睛如同驕陽,壓迫力十足,一聲厲嘯,撕裂蒼穹。
這三位就是金剛手菩薩、馬頭明王與大鵬金翅鳥的護法尊相!
陳淵見這一幕,臉色有些驚疑,眸間天目張開,一掃,不過請來的死物,其長槍朝著沖來的羅漢一掃,沖殺而下。
“閣下看來早有準備。”
“本將的緣法看來另有說頭。”
陳淵語氣陰聲,這羅漢看樣子有點門道,通過方才的交手,陳淵可以看出,這和尚似乎想把他留下。
兩人第一次見面,遠沒有到論生死大戰的地步,對方這么做,必有緣由。
看來那頭阿修羅找上自己,跟什么狗屁緣法沒有關系,其中肯定還夾雜著什么原因。
想留下他,癡人說夢。
“阿彌陀佛,將軍和貧僧打了再說!”
現出羅漢金身的伽夜,此時似乎換了副表情,金剛怒目,手持錫杖,聲音叱喝。
兩人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般,打在一起。
與此同時,三尊忿怒尊相,合圍而上,遮天蔽日,齊齊打出神通。
陳淵一人獨戰,依靠著兩把圣兵,轉眼激斗數十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