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乙埋所說沒有錯,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各部落果然響應熱烈。
想來也是正常,原本西夏對宋朝出口的東西,部落能夠出賣的也就只有各種藥材、皮貨,而這些東西有限,所能夠買到的宋朝精美的貨物也很少。
而那鹽州所出產的青白鹽所得財貨,卻是朝廷所有,或者說,是被梁氏以及黨項貴族所有,大部分的部落還是過得苦哈哈的。
現在卻能夠得到一個參與到鹽利之中的機會,部落何止是樂意,簡直是有些瘋狂了,不過兩日時間,二十萬大軍便集結完畢,隨即開往銀州。
在財貨的吸引之下,大軍很快便抵達宋夏邊境。
西夏的動靜自然是引起了宋朝邊境軍隊的注意,一路上秦風路、環慶路等軍隊立馬嚴陣以待。
蘇允不僅嚴陣以待,而且一聽到消息,立即吩咐祁克勇、折可適等人立馬準備打仗。
“西夏是沖著米脂巖鹽來的,這一仗必打不可,這一仗打過之后,從此攻守易形矣!”
這是蘇允對此戰的判斷。
祁克勇與折可適等大將對蘇允的判斷都頗為信服,立即帶著軍隊進入各處駐守。
蘇允與章楶則是坐鎮延州。
章楶對蘇允的判斷十分感興趣,因為他本身也是搞戰略的,因此專門尋了蘇允討論此事,當然,他是鄜延路總管,自然要對大局有所掌握才行。
“經略說,這一仗必打不可,是出于什么樣的判斷?”章楶問道。
蘇允笑道:“這一仗,是我特意設計,逼著西夏來打的。”
章楶聞言并不意外,反而笑了笑道:“我有所猜測,觀您所為,斷西夏鹽財,又特意逼迫鹽商鋌而走險,我便覺得應該是有別的目的,但西夏畢竟強悍,咱們練兵亦是不久,此時交戰,對咱們來說亦是風險極大,因此不敢多想。”
跟聰明人說話便是輕松,蘇允笑道:“伯父,這里就咱們兩人,您就不要這么客氣了,便稱我為居正便是。
此事的確是我刻意謀劃的,我就是要逼著西夏來打這一仗。
巖鹽自然是能夠給鄜延路軍掙很多錢,但伯父是知道我的,掙錢對我來說有千百種方法,未必就要靠鹽政。”
章楶神色有些欽佩,點頭道:“這一仗為何一定要打?”
蘇允道:“咱們大宋這幾年與西夏大戰,咱們固然是疲敝不堪,但咱們畢竟是大國富國,官家勵精圖治十余年,積攢下的身家可不薄,雖然困難一些,但比起西夏可好了不止一點半點。
如今的西夏,已經是困頓到了極致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就是徹底打斷西夏脊梁的好時機,錯過這個時機,西夏又能夠休養生息,再過幾年,西夏又能夠卷土而來。
而斷其鹽財乃是陽謀。
青白鹽乃是西夏最主要的財政收入,此次西夏不來,西夏國內一定不穩,他們若來,我便要打斷他們的脊梁!”
章楶聽完蘇允的分析,頓時十分感慨,道:“居正,你這般年紀,眼光之深遠,朝中無一人可與你媲美!
呵呵,早些年我早就聽說你‘才比忠獻公’之名,但現在看來,論大略,忠獻公不及你。”蘇允聞言只是笑了笑,其實這只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原因其實不是這個,若是他有足夠的時間,他其實愿意多準備上一年半載,但時間上恐怕是不夠用的。
因為現在已經是元豐七年春!
蘇允并不知道趙頊現在身體如何,但歷史上的趙頊是在元豐八年三月去世的,也就是說,滿打滿算,只剩下一年時間了。
趙頊若死,到時候高太后上臺,司馬光便要粉墨登場了,屆時趙頊登基以來的對外積極態度可能就要變成綏靖政策了。
司馬光等人對西夏對遼國軟弱,到時候別說對其發動戰爭了,恐怕割讓國土的事情都可能發生。
所以,必須在此之前,將西夏的脊梁給打斷,甚至給西夏埋下亡國的導火索,如此才能夠爭取足夠的時間。
章楶明白了蘇允在戰略上的籌謀,但對具體細節亦是關心,問道:“我們具體要達到什么樣的戰略目標?”
蘇允拿出西夏疆域圖,指了一下地圖上的一個點,道:“我們要打到這里!”
章楶看了一下,頓時有些錯愕,道:“拿下鹽州?”
蘇允點點頭。
請...您....收藏_6191書1吧(六\\\九\\\書\\\吧!)
章楶皺起了眉頭道:“要拿下鹽州,須得取下銀州、夏州、宥州、龍州、洪州,不僅得擊敗此次氣勢洶洶而來的二十萬大軍,還得將祥祐軍司、左廂神勇軍司、以及嘉寧軍司三個軍司盡皆驅逐出去,否則我們根本就守不住!”
蘇允聞言笑道:“我只需要短暫控制鹽州即可,真正要拿下的是銀州以及神堆驛。”
章楶點頭道:“拿下銀州,乃是留下進攻西夏的前進站,而神堆驛乃是西夏長城的關卡,拿下這兩個地方,咱們隨時可以進攻西夏本土。
但是短暫控制鹽州,這又是出于什么考慮呢?”
“強枝弱干!”
蘇允面無表情道。
此言一出,章楶吃了一驚,道:“占領鹽州之后,想辦法將鹽州分給西夏各個部落,讓各個部落能夠參與到鹽利之中,得以茁壯發展,因而達到削弱西夏朝廷的目的?”
蘇允贊賞看了一眼章楶,果然不愧是那個‘西方功績第一’的牛人,反應果然快得驚人!
然而章楶卻比他還要吃驚,這種天馬行空的戰略思路,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章楶感覺腦袋有些嗡嗡響,隨后冷靜了半晌,依然覺得困難重重,他斟酌了一下道:“這個思路很好,但要實現很難啊。”
怪不得他這般悲觀,著實是西夏此次氣勢實在是驚人。
光是從興慶府出來前來的大軍便有二十萬之巨,加上三大軍司以及各州守軍,至少是三十萬的大軍!
鄜延路加上戰斗力一般的廂軍、弓箭手、蕃兵、土兵等等,滿打滿算,也湊不到十萬人,怎么能夠打敗西夏的三十萬大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