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52章 可謂……大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隨后的時間里,蔣干幾乎都是待在府內緊閉大門,不敢外出。

  不過,蔣干卻是派了大量的家仆出去打探消息。

  僅僅是第二日,壽春便是全城戒嚴。

  而如蔣欽、甘寧等原本在外訓練水軍的將領,日夜兼程地趕回了壽春,且還與圍困丞相府的士卒爆發了沖突。

  這讓蔣干的危機感更甚,眼見劉備隱隱已有徹底控制四面城門,以維穩局勢之狀。

  蔣干連忙再派人送出了第三份密信,進一步言明著壽春劇變,請魏王早做打算。

  這一連三份密信,幾乎是不分先后地送到了曹操的面前。

  等曹操看完這三份密信后,臉上的神色不可謂不復雜,震驚、狂喜以及遺憾……

  以著曹操的政治敏銳性判斷,若是蔣干所言為實,那么李基必死無疑,劉備治下也必將爆發一場巨大的內亂。

  即便為劉備所統御的大漢不會因此而四分五裂,也必將隨之元氣大傷,盡失臣民之心。

  蔣干所提及的司馬懿與郭嘉等門生,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方才不惜代價地聯絡各地將領入壽春。

  像……

  太像了……

  曹操臉上不禁流露出幾分感慨。

  這一幕,無疑像極了大將軍身死的前夕。

  不過,曹操也從密信中判斷出了劉備或許一開始是一時胡涂,但隨后封鎖丞相府的做法,背后則必有高人指點。

  這個時機,恰到好處。

  既然已決裂,那么顯然就需要做絕之余,盡可能不落人口實。

  ‘只要圍困了丞相府,那么最終李子坤是病死的,還是因其余意外而死,又有何人說得清楚?’

  ‘事后,劉大耳再為李基大哭一場,自罰三杯,也就能將此事的影響消弭許多。’

  曹操忍不住起身來回走動著,琢磨著其中的細節。

  ‘不過,李子坤也可謂是教徒有方,那些門生迅速就意識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不惜號召在外掌握著兵權的將領入壽春,以此逼迫劉備退步,或者設法救出李子坤,倒也是謀得了一線生機。’

  曹操忍不住撫掌而笑,贊嘆著。

  “精彩!當真是精彩之極!”

  “若不是蔣干恰好爬到了李基的身邊,外人怎能知悉這般的明爭暗斗?怕是一切結束了,事后方才有消息傳出。”

  不過大笑過后,曹操亦忍不住為李基嘆息了起來,喃喃道。

  “子坤啊,子坤,汝算盡了外敵,又可曾算到了人心易變,帝王心術的道理?”

  “仁德?不過是劉大耳標榜自身之言罷了,可嘆多智如你,卻是深信此言,以至于陷入這般死地之中。”

  一念至此,曹操略加猶豫后,提筆寫了一份密信設法傳回給蔣干,令蔣干保全自身之余,伺機而動。

  若有機會,須盡力將李基搶來魏國,向其言明孤愿領大軍接應,以丞相之位相待之。

  而等這份密信送出后,曹操即刻又發了密令送往坐鎮青州的曹仁,令曹仁密切關注徐州邊境是否出現兵力調動狀況。

  倘若壽春之變為真,劉備背后亦仍有智囊指點,那么必然會明白動了李基,最大的隱患在乎其所擁有的民心以及軍中威望。

  民心尙可瞞之,就怕有大軍作亂。

  因而,劉備必然會緊急調兵前往各處進行鉗制或防備。

  “可惜這個時機有點不太好,將近深秋,否則趁其內亂內斗,無疑是與呂布那廝合力發兵共討劉大耳的大好機會。”

  曹操不得不壓下即刻調兵的心思,明白有些來不及了,唯有靜觀壽春之變,待到來年開春,再做打算。

  而在曹操的密切關注下,青州很快就有消息傳來。

  潛入到了徐州的斥候與探子,均探查到了有一股股兵力在不斷調動。

  得了此消息,曹操進一步確認了蔣干送來的密信內容非虛。

  若非是壽春劇變,臨近深秋之際,劉備斷然不會無緣無故地如此大動干戈在境內調動兵力,徒耗錢糧。

  且曹操亦知李基此番能活的可能性極小,逃至魏國更是機會渺茫。

  一念至此,悲喜交加之下的曹操干脆派人召來木匠,讓其依據李基的畫像雕刻木身,準備在魏國替李基立一衣冠冢,以免其被劉備所殺后,魂無所依。

  而在此刻的壽春城內,已無半點昔日的喧囂繁華,一隊隊士卒不斷地在城內穿梭巡視,可謂是一片肅殺。

  在李基重傷后的每天,幾乎都不斷有在各地統兵練兵的將領趕至壽春。

  等到了第八天,就連遠在荊豫的關羽、張飛都趕了回來。

  在這段時間里,蔣干每日都可謂是心驚膽戰,生怕什么時候外面就響起激烈的廝殺聲,更怕身為丞相長史的自己會被李基所牽連。

  如今,已是第九天。

  蔣干屈著手指頭數著日子,明白第十天必然會出一個結果,這也是原定的張機與華佗判斷丞相李基能不能醒來的日子。

  也就在壽春城許多人都焦慮不安之際。

  阿斗偷偷竊了劉備的印信,進了被圍困的丞相府之中。

  “世子?!”

  阿斗的出現,令滿臉憂色的李相驚愕不已。

  “大兄。”

  在見到數日不見就消瘦了許多的李相,阿斗的眼眶當即就紅了起來。

  “世子怎來了?”

  旋即,李相注意到了阿斗手中拿著的漢王印信,急聲道。“速速離開,此處不是世子該留之地。”

  阿斗顧不得抹淚,連忙將手中的印信塞入到李相的手中,急聲道。

  “該走的是大兄與亞父。”

  “世子,你……”

  李相有些發愣,然后臉上強裝出一抹笑,道。

  “世子這是在作甚,父親只是與漢王鬧了點小矛盾。待明日父親醒來后,也就沒事了,什么都沒有發生的,世子且回去就是了,可莫要讓漢王發現了印信丟失之事。”

  阿斗雙眼淚水連串連串地滴著,道。

  “大兄莫要誆我了,弟自知愚笨,卻不是蠢人。”

  “今父王與亞父已成水火之勢,弟實不忍亞父與大兄蒙難,還請大兄劫持弟以作要挾,再持父王印信速速逃離壽春。”

  這一幕,不僅讓向來早慧沉穩的李相也跟著哭成淚人,還有躲在角落的兩人也是神色各異。

  劉備臉色有些漲紅,整個人都隱隱在抖著,道。

  “子坤,你看看,你看看阿斗這……”

  李基則是滿臉的尷尬。

  阿斗提著印信上門之時,恰好劉備怕李基一個人裝病無聊,從后門溜了過來。

  如此一來,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知悉了阿斗這個意外來客的到來。

  然后,劉備就拉了李基過來,想要看看阿斗意欲何為。

  萬萬沒想到的是,正好讓劉備與李基都聽了個正著。

  李基連忙開口低聲就勸慰了起來。“大王勿怒,阿斗這也是一時糊……”

  不等李基說完,劉備的手掌一合,接著說道。

  “阿斗這說得好,真好,知父王與亞父鬧出了矛盾,還知向著勢弱的一方,不惜冒死相護,可謂之大孝也。”

  李基。

  劉備這一番話,卻算是把李基給整不會了。

  頓了頓,劉備滿意地輕捋著胡須,小聲道。

  “孤本以為阿斗這孩子過于愚笨,有些不堪大用,但今日知其心性如此,甚好甚好。”

  “孤意已決,若有一統天下之日,便立阿斗為太子,如此孤便是遭遇什么意外,也能放心國事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