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64章 白袖軍道人張的起事,楚世昭應召定南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而這一次模擬推演。

  對于楚世昭來說,其實是一次重要的經驗積累,迄今為止,楚世昭模擬推演里,選擇起義軍起手的次數是非常少的。

  楚世昭優先選擇的,往往還是從永晉帝的手上繼承皇位,通過大周王朝合法繼承人的方式治理天下。

  因為這樣繼承過來的天下,是最省事,最安穩的過渡,局勢比較好的情況下,也不會有頻繁的戰事產生。

  好處很明顯。

  劣勢也很明顯。

  缺憾就在于,楚世昭繼承過來的大周社稷,一時半會兒,是沒辦法改革的,這就像是垂垂老矣的病人,想要調理身體,治愈頑疾,不下點狠藥是沒辦法康復的,但是猛藥下多了還是容易死。

  起義軍建立的新天下,新社稷,相當于換號重開,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最簡單的土地兼并,在新王朝的起手下,輕輕松松就能重新分配利益,不像楚世昭繼承大周王朝的社稷,有時候是不能輕易清算舊有的貴族體制。

  大周王朝的軍隊里,很多都是勛貴、世家子弟,你硬要清算,是要把軍隊給逼反嗎?

  反倒是起義軍起家,楚世昭就不用擔心這些人的忠誠,砍人的時候,他們比誰都快,比誰都渴望獲得新生。

  當然,后者的路線,也是戰事頻繁,死人最多的情況,哪怕楚世昭打出優秀的戰役,重開社稷的初戰,最起碼也要死傷三分之一乃至于更多的人口。

  而且,楚世昭還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內戰以后,游牧民族趁虛而入,大舉入境的情況。

  草原勢力對于中原王朝的野心,實在是過于明顯,這點從歷史上就能清晰地看出,但凡中原王朝有一口虛弱的跡象,這些草原勢力就會拼命地沖向中原王朝來分一口湯。

  黃巢起義干碎了大唐,吐蕃、突厥還有一大堆的異族順勢進入長安洗劫了一波。

  南宋就更不用說了,異族一直都是在主導地位。

  明朝有個土木堡之變。

  末期的闖王李自成和大明官軍掐了起來,女真人本來是進來混口飯吃的,沒想到趁虛而入撿漏撿了一個大的。

  就連中原王朝最巔峰的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那些異族也不安生,但那些三國諸侯實在是太能打,裝備太領先,幾乎是不給絲毫的機會。

  孫權再菜,也是按著山越打,諸葛亮七擒孟獲,曹操平定遼東,張遼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

  楚世昭要起義軍發家,最需要顧慮的從來不是同臺競技的大周官軍,也不是其他起義軍,而應是觀察時機,隨時要殺入戰場的草原勢力。

  目前來看,草原上最強勢的民族仍然是匈奴人,而這支匈奴人沒有什么民族包容性,有很強的排異性,對于草原上其他民族有強烈的敵意。

  這反而是好事。

  統一的草原,對于任何一家大一統王朝,都是極大的威脅,因為他草原上沒有敵人以后,就沒事干了,只需要想怎么進攻中原了。

  其實,讓草原一時半會兒動不了的最大辦法,就是扶持新的草原勢力,和匈奴人內耗。

  而且還得有量控制,可以幫,但不能完全幫,可以扶持,不能全力扶持,最好調整出一個雙方能打個有來有回的水準,讓他們自己耗去。

  好人楚世昭當了,好處楚世昭也吃了。

  他還得感謝咱呢!

  這些實際上擺在臺面上的問題,楚世昭還是思路清晰的,問題是擺不上臺面的問題,楚世昭就很頭疼了。

  對于楚世昭而言,最頭疼的就是子嗣的問題。

  要說楚世昭的繼承人弱,那還真不至于。

  無論是和李鳳寧結合還是和桓奕結合出來的長子,都有著獨擋一面的能力。

  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同父異母的情況下,在繼承權單一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內亂。

  楚世昭和李鳳寧所生的兒子楚濟民,不能說是二鳳翻版,但也是頗具風采。

  從數值而言,楚濟民的軍事能力和自身魅力數值是非常可怕的。

  可以說楚世昭這么多個兒子里,楚濟民是唯一一個先天性魅力超過95點的天人之姿。

  這可千萬別小看魅力這個數值。

  魅力越大,越容易招收部下,越容易收攬民心。

  楚世昭靠著高祖之風這個詞條,魅力數值是逐年提高的,而往往到了模擬推演的后期,楚世昭都能做到滿朝悍臣的全盛陣容。

  這就是魅力高帶來的增幅。

  這也就導致楚濟民這小子,是自帶班底的。

  哪怕不是嫡長子出身,只要是戰亂時期,他就能自行組建一個小班底,小朝廷。

  一個人干事,他的點子可能不多,但是一群男人湊出一個班底,這點子那可就太多了。

  現在楚世昭的繼承人不是弱不弱的問題,而是只要兒子多了,他們就會掐架掐起來。

  理論上破解的辦法是搞外封制度,學成吉思汗,有本事的人,就自個兒出去打一片天下,誰打多少,土地就歸多少。

  但是這玩意想想就得了。

  中原王朝在封建王朝,就是最肥的一塊地。

  中原人骨子里就有著家鄉情懷,有落葉歸根的說法,外面的地再廣,也沒有家里的地香。

  不像游牧民族,哪里都能生存。

  而且,就算是外封了,也不可能避免內戰的情況誕生。

  忽必烈就是內戰王。

  最無奈的是,朱元璋那套辦法,也沒辦法讓每個兒子都有一席之地。

  權力這玩意,最好只有一個人有,不能大家都有。

  本意上,朱元璋還是小家子氣的那套,希望每個兒子都有一畝地種,都有生存的空間,順便給最大的那一脈‘親兒子’守天下。

  可任何一個正常人,都知道這樣的事情不現實。

  第一代的兒子,是一起長大的,所以是可能存在情分,存在血緣上的親近感。

  孫子這一代呢?

  他們又不是一起長大的。

  尤其是都在自己的封地待著。

  時間越長,子嗣越多,血緣關系越疏遠,怎么可能一群人為一個人守天下。

  三代以外,血緣關系就徹底淡了!

  而權力這東西,只要有爭當皇帝這個概念在,你血緣關系再鐵都要出事,何況血緣關系淡了,憑啥都讓著你。

  所以在楚世昭這邊,繼承人的問題完全就是無解的,他能做的,就是誰是正宮,就讓誰的兒子上位,其他兒子哪怕再親近,楚世昭也得盡量避免他們在親王這個位置上有太大的權力。

  沒權弱勢,還有活命的可能性,有權就會有想法,就會自亂。

  想到這里,楚世昭眼前的畫面凝固。

  在他駕崩后,楚世昭得到了一個極高規模的謚號,同時廟號景太祖。

  事實上,楚世昭留給楚承巍的社稷,還是很靠得住的,無論是國家軍事力量還是經濟水平,都是蒸蒸日上的大好局勢。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國庫充溢,將士們更是經歷了開國血戰的那一批人。

  這種格局,要是能被打崩,那就是人有問題了,而且楚世昭在駕崩之前,已經給楚承巍定下方針了,只要他不亂搞,甚至無為而治,都能趁著開國帶來的紅利,成為一代明君。

  戰亂之后必是盛世。

  因為戰亂時人口銳減,而到了和平年代,人口就會逐漸回流,百姓開始生產,在人口慢慢增多的情況下,作為主要靠著農業生產為主的時代,人口越多,生產力越強,經濟就越好。

  楚世昭看了一眼走勢,在楚世昭有了一個明顯引領的格式下,楚承巍按部就班,倒是做好了后續的為君之道。

  雖然不及楚世昭要的標準,但也基本合格了,至少作為君主,楚承巍的道德靠得住,放那些類人的君王之中,完全能說是出類拔萃的了。

  而另一端。

  東宮的楚世煦目視著前方有著一縷小胡子的異族人士,此人身高馬大,眸光如鷹。

  “臣馬尹見過殿下。”馬尹雙手抱拳道,跪拜在地上。

  此人正是范陽節度使馬溯安的庶出長子。

  像這樣異族執掌節度使的權力,大多都要放質子于長安之中,以避免心懷不軌的情況出現。

  而按照大周王朝的規矩,馬溯安應該把自己的嫡長子放入長安之中,卻不知道是走了什么程序,使得庶出的長子滯留長安作為質子。

  馬尹自然清楚自己是個什么地位,所以身份擺的很低,為了見到東宮的楚世煦,為了給自己在長安尋求一個靠山,他只能向那些權貴攀附。

  “馬將軍請起。”楚世煦面色如常,他抬手服起馬尹,又道:“令尊在范陽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可謂是國之棟梁。”

  馬尹臉色不變,他很清楚,楚世煦對他釋放出來的善意,無非是想籠絡他的父親。

  可實際上,馬尹和馬溯安的關系并不融洽,加上馬溯安又把他丟在長安作為質子,只要出現情況,他馬尹就有性命之危,可現在,馬尹卻又不得不利用這個身份,為自己尋得一席之地。

  “末將來東宮,是有事相求的。”馬尹也沒有像中原人那樣有如此多的門道,直言不諱道:“還望殿下成全。”

  楚世煦不怕你不來事,就怕你不找他幫忙。

  馬尹這個態度,只要有求于他,楚世煦就能有利用對方的空間,不過楚世煦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盤,他是要討價還價的。

  現在老四晉王無論是權勢、聲望都有了超越他的跡象,這讓楚世煦很需要一些外部力量對他的支持。

  “請講。”楚世煦禮賢下士,風度翩翩地開口道。

  “末將在長安久居而無根基,如水上浮萍,愿為殿下效勞,以求榮華富貴。”馬尹很干脆地說道。

  楚世煦想過這些異族人不會那么文縐縐,可能有什么就要什么,可他沒想到能野蠻到這種地步。

  直接就直抒胸臆,想要榮華富貴,是楚世煦沒想到的,而今他想到老四已經在北府軍籠絡了一批將士的人心,對于馬尹的投效,楚世煦也是蠢蠢欲動的,他很需要一個能和楚世昭打擂臺的將領在三府軍里就職。

  “有將軍相助,本宮甚是寬慰,明日,我會向母上為您謀得一官半職。”楚世煦沉吟片刻道:“但,你要記住,這些本宮給得了你,自然也能收得回來。”

  “既然為本宮辦事,你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馬尹本身就是靠著他父親的名字來‘招搖撞騙’的,不得父親恩寵的他跑過來當質子,弄不好就要出事身死,現在東宮堪稱半步太子的楚世煦能買他的帳,都是意外之喜。

  對此,馬尹是一口咬定自己絕無二心。

  就在長安還在暗流涌動之際。

  邳州蕭縣之中,數十人聚在一塊,他們互相目視,順勢歃血為盟,趁著夜色,他們向著縣城沖殺而去,到處喊殺,而早就準備好的一些百姓幾乎是跟著聲援,在內外夾擊之下,很快這座縣城就落入義軍之手。

  次日,為首一位名叫張正雋的道人在潁州率眾起義,并且迅速攻克潁州城。

  他高舉著白巾,掛在袖邊。

  “民萬萬千,而今君不仁,百官不義,至民不聊生,難以為繼,龍飛九五,吾輩自當重開大周天!!!”

  在張正雋的起事下,整個南方不滿于大周王朝統治的起義軍噴涌而出,躍然而現。

  天亮之時,南方淪陷之地已過十城,地方官僚火急火燎地十萬之急,通報朝廷。

  當信使來到長安的時候,朝野震動,百官驚駭,永晉帝在朝會上出奇的冷靜,但在這幅冷靜之下,卻是無比沉凝的暴怒。

  僅是二個時辰的議事,永晉帝就決定讓三府軍征討這些起事的叛賊。

  他以楚世昭楊方為一軍,以王槐桓盛為一軍,杜知韞、韋彥為一軍,共二十七萬大軍兵發南地叛亂之城。

  然而實際上的兵力,沒有算上那些后勤運輸糧食的民夫,至多只有七萬兵士,其中更是只有四萬兵士是裝備了甲胄,另外三萬兵士的裝備還都是陳舊的裝備。

  可是像這樣的武裝,卻已經是整個大周王朝能夠出動的最大力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