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55章 找到版本答案的楚世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經歷了血與火的磨礪,蒙古民族終于是在混沌不堪的五胡七國局勢之中擁有了獨屬于它的一席之地。

  它先后擊敗了羌人、鮮卑、氐人、匈奴等多個胡人政權,成功地立足于整個北方。

  而蒙古的快速崛起,大多是通過戰爭紅利所得,他們的勇士經歷了大大小小超過十余次的戰役,這讓蒙古人的基礎武力擁有了顯著的提升。

  戰爭的熱忱:蒙古勇士的武力3,騎射能力3,突襲能力2,每成功掠奪、占領、破壞一座城池,蒙古軍隊的士氣永久提升5點,直到可以打的戰事全部結束。

  不同于個人詞條是對單體單位的單方面加成。

  民族詞條,是對整個民族的加成,這一點的提升就非常恐怖,更別說上帝之鞭額外給蒙古民族產生一個金色品質的君主。

  對楚世昭威脅最大的,其實是這支蒙元朝廷,不同于五胡七國對北方人的殘酷鎮壓,而是選擇以懷柔政策降服本地人。

  要知道任何斗爭之中,往往是同族中人下手最狠。

  元朝滅亡的時候,底層的蒙古人下了最重的手,大明滅亡的時候,底層的明軍同樣下了最重的手。

  帶清剿滅南明,最難打的戰役,全是頭號漢奸吳三桂打的,而吳三桂在南明戰爭中的表現非常出色,幾乎是打完了整個南明的戰事,位居首功。

  要是蒙元朝廷繼續以先前的態度,像五胡七國對周人的壓迫一樣,楚世昭機會反而很大,可以一直里應外合,消耗、壓縮蒙元朝廷的發展速度,而他在南方的根基也會越來越穩,越做越大。

  可蒙元朝廷用懷柔政策,想要在北方扎根,學習怎么去真正當一個國家的時候,楚世昭反而會不太好應付。

  等到蒙元朝廷真正在北方穩固,楚世昭就極其困難了。

  因為楚世昭本來只要打一個蒙元朝廷的人口,打掉個不說三分之一,只要打掉四分之一,這些游牧民族就會自己回到草原。

  可是有了這些歸降蒙元朝廷的軍閥,那楚世昭就不好打了,等于說這會有源源不斷的外編隊伍和楚世昭打。

  而且北方長期和楚世昭統治的大景王朝分割,對大周王朝的感觀又不好,那么就會出現新的問題,那就是歸屬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低。

  長此以往,楚世昭就跟丟了燕云十六州的南宋一樣,越拖越沒有后期,沒有騎兵。

  反觀蒙元朝廷,有了北方士族的幫助,漸漸地他們就擁有了‘代理’地方的能力。

  長板越長,短板修補。

  楚世昭現在內部矛盾又不能說沒有,當時楚世昭歸復本名,一方面是身份就是身份,出身就是出身,遲早都會暴露,沒必要隱藏,而且只要有大作為,出身又能算什么。

  近代民國不知道多少世家子弟,富家出身的貴公子拋棄自身階級,以性命與身家慷慨救國。

  楚世昭的思維就是我辦好了,一切都好辦,下面的起義軍錢管夠,百姓的生活安康,他就算是前朝的皇室,已經做好了分割的情況下,照樣能開創新時代。

  而他這樣拿出前朝皇室的招牌,為的就是快速收編南方的地方軍,免去不必要打的戰事內耗,折損自身力量。

  結果硬是搞出了兩個集團。

  一個是出身寒微的起義軍集團,一個是世代將官的地方軍集團。

  這兩邊誠然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局勢,可是誰也不服誰,誰都不聽對方的調令,一旦開戰,明明可以協同作戰,雙方主將概不合作,以此錯失良機,楚世昭又該怎么打這樣的強敵。

  這個時候,楚世昭就要考慮的就是身為君主的威望是否不夠的問題了。

  一般以文治為主的君王,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問題。

  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就算個人聲望再高,底下的將領還是會有不服氣的聲音。

  武人的思維就是慕強思維。

  你強,我就認可你。

  你打得仗漂亮,打得仗多,你在軍中的威望就無人可及。

  軍人治國的國家,軍事力量都會空前強盛。

  這一次楚世昭的聲望其實不算低,他一路走來,大大小小的戰事也打了,平定了不少其他起義軍的戰事,可這些戰役都可以說是優勢很大的平推。

  楚世昭要的是那種能一錘定音的大勝來奠定地位,降低內部不平的聲音。

  其實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清算高級將領。

  把那些不服從的,有異樣的,不接受調令有主觀思維的將領,全部解決了,那么問題的源頭不就沒了。

  而絕大部分的君王,都會選擇后者。

  一場驚世駭俗的大戰,并且由自己主導的大勝,可遇不可求,不是說碰上了,你就能打贏,還能打的漂亮。

  搞自己人,可遠比真刀真槍打外面的人容易。

  一個小兵就能解決問題。

  但楚世昭干不了這種事情。

  現在楚世昭最大的問題是分身乏術,他要是御駕親征,南方的朝堂又該由誰來接管。

  這個時候,楚世昭終于意識到了子嗣的重要性。

  朱棣出征,有明仁宗朱高熾守家。

  讓外人守家,要是有異心,就是陷自己于不義之中,讓自己兒子守家就穩重許多了。

  前面幾次模擬推演,楚世昭的子嗣做得中規中矩,但守家交給他們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現如今,楚世昭在模擬推演里的年齡見長,可是子嗣還沒有,這就導致楚世昭御駕親征的資本沒有了。

  就算是楚世昭有了子嗣,年齡太小,還是沒用。

  打輸了,就有可能應天府大變,有權臣架空楚世昭的子嗣。

  朱瞻基和朱祁鎮就是如此。

  都沒有時間教導自己兒子,送出一個土木堡戰神,還自以為效仿祖宗,一波送了一個大的。

  讓一個十歲的娃娃當天子,就是在縮短自己的國運。

  但楚世昭現階段,已經意識到了子嗣的重要性,先前楚世昭對于子嗣培育的欲望沒有那么強烈。

  就是楚世昭模擬推演的次數太多,感情大多都傾注在了其他人的身上,實在是沒辦法讓他再對陌生的女子揚起熱情。

  看立繪,看人物,當然好看。

  可是結束以后,承受的記憶,就是額外負擔在楚世昭身上的責任。

  不可能說,模擬推演楚世昭成親的對象,現實里,楚世昭就不要了,放任了。

  每個人,楚世昭都要,那么楚世昭身上已經身負三個情債,而且每個情債的身后,其深厚的人脈、背景,都是楚世昭不能承受的。

  再給楚世昭來幾個,誰頂得住啊。

  這次模擬推演,是長期鏖戰,楚世昭就不能沒有子嗣接替這個位置。

  而立了姜幼貞為皇后,借此來拉攏起義軍,現在楚世昭也不可能因為不喜歡,說廢就廢掉了。

  晟武六年九月,你和姜幼貞的長子楚承巍降生了,他的誕生,讓起義軍更加擁戴你了。

  還有這好處?

  楚世昭微微發愣,他自從坦露前朝皇室的身份后,起義軍擁戴的數值就卡在70點,再也上不去了。

  70點算高的,永晉帝一朝的軍隊,那能說是大周王朝最強守備力量的三府軍,對永晉帝,對他父皇的擁戴也就只有40多點,能聽從父皇的調令,能出擊迎戰,但不會效死戰,傷亡出現一成,可能就不打了,直接棄戰,怯戰。

  70點的擁戴數值,相當于這些起義軍打到三成的傷亡才會出現潰軍、亂軍,但還不至于完全潰敗。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本。

  這已經能說是有一定信仰的精銳了。

  可是先前模擬推演,楚世昭的軍隊對楚世昭的擁戴數值,一直都是高于90點的。

  很快,楚世昭立刻醒悟過來。

  這是因為姜幼貞是起義軍的出身,對于起義軍來說,就是自家的姑娘。

  楚世昭和姜幼貞生下來的子嗣,對于起義軍來說,那就是起義軍的孩子。

  如果楚世昭娶了世家大族,娶了豪強當皇后,那么這些起義軍推翻大周王朝,就成了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不過是大周王朝的皇族,從這一脈轉移到楚世昭這一脈。

  這是否定了起義軍的起義理念。

  楚世昭現在想要再次凝聚起義軍的舊部,那就要把自己看得更像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民,一個能和起義軍共情的人。

  所以,楚承巍就是擁有一個天然法理性的繼承人,只要他的地位動搖不了,起義軍對楚世昭的忠心就動搖不了。

  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至于那些世代將官的地方軍官要不要拉攏,楚世昭可以拉攏,但沒必要當成主要的組成部分。

  因為大景王朝是新建立的王朝,這個王朝的重要階級,主要集團還是以起義軍為首的黔首新貴。

  這才是楚世昭立足的基本盤。

  晟武六年十月,楚世昭身著布衣,微服私訪,耐心接納勞苦大眾對于時局的不滿,對于政策的不滿。

  晟武六年十一月,科舉制度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這些出身較低的讀書人成為了朝廷官員的新貴。

  他們無比珍惜這樣的機會,在楚世昭殿試錄用了這些庶民出身的讀書人后,他們都以治理天下為重。

  晟武六年十二月,閩南發生了一場大饑荒,農作物顆粒無收,導致當地的百姓不僅交不起賦稅,就連生存都難以生存。

  楚世昭親自前往閩南的災區,帶著其他富庶之地的糧食,親自賑災,以確保每一份糧食能交到每一個需要的人手上,避免經由二手,使百姓不得生。

  這讓閩南的百姓民心大漲,大受感動。

  起義軍對你更加擁戴了。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發達的緣故,賑災一般都是交給官員去行動,這就導致中間能有很多手的交替,而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爛了,就會一路爛下去。

  因為你不貪,另外小手不太干凈的官員就要搞你。

  畢竟你沒上他們的賊船,誰知道你會不會向皇帝告發其他人的舉動。

  只有你上了賊船,確定了是自己人,他們才能放得下心來,這樣一來,你貪了,我貪了,出事了就是大伙一起的事情,就不可能有人冒著性命的危險前去檢舉別人。

  楚世昭親自賑災,就是省去了可能存有貪官污吏的情況,能夠準確地發放糧食。

  其實這樣還挺危險的,要是有人心懷不軌,楚世昭很有可能性命不保,他又不可能帶著大批軍隊過去。

  這么做,損耗對國家而言太重了。

  但是楚世昭還是親臨地方賑災了,只有楚世昭真心為百姓著想,百姓才會真心擁護這個國家。

  先前楚世昭就沒有找對思路,當楚承巍這個兒子出現,發現起義軍擁戴蹭蹭蹭上漲以后,他就知道該怎么辦了。

  晟武七年二月,楚世昭以工代賑,借此不僅是解決閩南百姓生計問題,更是為地方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沃土,不久之后,閩南之地新編了兩萬的地方軍。

  這兩萬青壯,都是親歷饑荒的勞苦百姓,在得到朝廷的援助后,他們是真正忠于朝廷的將士。

  晟武七年三月,楚世昭將加收的商稅化為對將士、軍士的津貼,每人每月額外多出二兩白銀辛苦費。

  晟武七年四月,有商人因此不滿,覺得楚世昭招收的商稅實在是太高了,于是聯合一些商人,招募了一些平頭百姓就打算起事,結果被當地的百姓當場告發,還沒有等到楚世昭的調令,當地的將士揮舞著刀槍,將這些商人抓了起來,還有些人被失死。

  晟武七年五月,商稅過重又有開海的情況下,不少商人鋌而走險,開始選擇假借海盜的身份,走私商品,避開商稅。

  晟武七年六月,閩南官軍組建了水師,開始到處追殺這些假借海盜身份走私的商賈。

  在海盜泛濫,官軍水師組建以后,大景王朝的航海業迎來了空前絕后的提升。

  造船業逐漸繁華起來,而閩南官軍組建了新的水師,戰艦,在大海上四處捉捕那些逃稅的商人。

  晟武七年七月,由于航海業的發展,新的農作物和白銀開始源源不斷地涌入大景王朝。

  楚世昭懵了。

  他都沒有發號施令,這些地方軍已經開始自己行動幫楚世昭分憂解難了。

  楚世昭感覺自己好像找到版本答案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