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這些工程師們的擔憂就應驗了。
在火箭上升到6萬米高空后,最關鍵的時刻到來——
一二級火箭分離開始。
在這個環節開始的瞬間,最東側的11號火箭就出現了令人不安的變化:
外部結構不知為何出現了一道裂痕,并迅速向下延伸。
接著靠近中部的6號火箭姿態發生嚴重偏斜,推進器的火焰噴射也不再穩定。
但最先爆炸的卻不是這兩只火箭,而是西側的9號火箭!
沒有任何預兆,也沒有給大家任何準備時間。
在一二級火箭分離的瞬間,原本應該回收的一級火箭突然爆炸!
在劇烈的爆炸發生之后,許夢才和大廳里的工程師們一起轉頭,看向被忽視的9號火箭。
但卻只能看到熊熊燃燒的烈焰之花,和天女散花一樣飛散的白色金屬碎片。
工程師們如臨大敵,一個個面色嚴峻。
許夢卻臉色平淡。
甚至面不改色地贊嘆道:
“哇哦。”
“真漂亮。”
這低聲的贊嘆,讓周圍工程師們一臉問號地看過來。
不過很快,他們就無暇再去關心許夢的態度。
因為更多火箭都開始出現故障!
紅色的故障提示一道接一道。
上一條還沒看完、下一條就又跳出來,多到讓人目不暇接。
相對應的,天空中那壯觀的火箭陣,也開始接二連三的爆炸!
幾十發火箭齊射的壯觀場面,已經吸引到幾乎虛擬世界所有玩家的目光。
不論是原本城南發射場的玩家,還是蔓生都會里的玩家,都在熱切地欣賞著這壯觀的發射。
建筑物里面的人要么擠在窗戶邊,要么涌上天臺和大街,生怕錯過這一幕。
在火箭高度沖上20公里之后,甚至在崖淵鎮的玩家,和西北方向雨林中尋找未知城市的玩家,也都停下手上的事情,驚異地看著天上越來越多的火箭。
一款款游戲里的玩家得到消息,也紛紛退出游戲,回到公眾世界圍觀——為此甚至不惜主動送死,只求快點回城。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
這些火箭已經吸引了至少八成在線玩家的目光!
但就在這眾目睽睽之下。
火箭突然爆炸。
而且是一個接一個的爆炸!
大家伙當場就看懵了。
中心廣場的舞獅表演臺下,玩家們眼睛瞪得老大,滿臉都是不可思議:
“不是,怎么炸了?發射失敗了嗎??”
“這不是許老板發射的火箭嗎?這也能炸??我尋思我也沒看到有人干擾啊!”
“這,這……這也太不吉利了!兩個星期后的火箭發射,真的沒問題嗎?”
“我本來信心十足,但現在我有點方了!”
“艸,我剛在Betwin買了3萬塊,賭許老板火箭發射成功!不要這樣搞我啊!”
“許老板!你到底在干嘛啊?擱這兒放煙花呢???”
時至今日,虛擬世界早已不是簡單的游戲空間。
造夢機用戶已經突破9600萬,全息用戶3億1200萬——哪怕主機還是PC,只要使用全息顯示設備,可以沉浸式地進入虛擬世界,就會被筑夢統計為[全息用戶]。
除此之外,還有超過4億因為囊中羞澀、搶購失敗、排隊預定等等原因,仍在使用傳統設備登錄虛擬世界的玩家。
這些用戶遲早也會轉化為虛擬用戶。
同時,因為筑夢產能過于驚人,玩家規模夠大后也會源源不斷地自主創造游戲內容,這導致虛擬世界的用戶活躍程度相當驚人,日均在線人數已經數月沒有跌下過3億。
這樣一個社區,其影響力是空前的。
里面發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會迅速外溢到外部互聯網,然后進一步影響到現實。
之前伊布扭轉巴瑤人的命運,就是一個再鮮活不過的例子。
這次許夢當著全世界玩家的面炸火箭,自然也不會例外。
不過因為某種“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奇妙機制,很多網友還沒來得及看到一排排火箭整齊升空的壯觀畫面,就先看到了一發發火箭當空爆炸的視頻。
于是網友們也有點懵。
那畫面跟顯示畫面太過相似,甚至讓很多人產生了誤解,以為剛剛發生了一場人類有史以來最慘烈的航天大失敗,以至于愣愣失語。
不過這種誤會并沒有持續太久。
因為敏銳的媒體們已經迅速行動起來!
全球互聯網都因為這件事熱鬧起來。
金融市場上,從許夢宣布要組建軌道衛星通訊網絡開始,就一直在跌跌不休、股價跌掉40的邊緣工業,突然又被看好。
哪怕現在米國金融市場并未開市,邊緣工業仍舊被瘋狂看多!
畢竟,邊緣工業最近跌得太狠了!
在許夢只是說了一句話,甚至一枚火箭都沒有發射、一顆衛星都沒有入軌的情況下,就跌掉這么多市值。
這完全是非理性的。
是對許夢的過度神話。
信奉價值回歸的機構和散戶,早就忍不住想入場抄底了!
現在許夢遭遇的失利,只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導火索,徹底點燃了他們的做多熱情!
這時候他們只有一個想法:
這火箭炸得好、炸的妙!
最好再多炸一些!
他們的期待,很快就會被滿足。
地面控制中心里,紅色的故障提示還在不斷刷新,夏國的航天工程師們仍舊面色嚴峻。
但這種嚴肅,更多卻是出于職業慣性。
而非外界猜測的那種心急如焚、如臨大敵。
許夢的表現尤其淡定。
原因也很簡單——
這只是第一輪模擬測試。
在這次測試中,指揮中心幾乎沒有對火箭進行多少干涉,最關鍵的智能控制程序也沒有加載。
許夢手里的人工智能技術跟全世界都拉開了代差,現在要搞火箭回收,怎么可能不用?
只是第一輪發射沒用上罷了。
經過技術團隊的討論,他們要利用這次機會,把所有能在虛擬世界測試的項目,全部測試一遍!
現在看似是發射了好幾輪,但在計劃書上的整個測試流程里,全都屬于第一個測試項目。
也就是首輪測試。
換言之——
測試才剛剛開始。
不論興奮還是沮喪,都為時尚早。
再說……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即使在地面控制中心完全不參與、讓火箭依靠自動化程序執行發射、分離與回收,也仍舊有接近一半的成功率!
這已經比測試開始前的預期數值要好得多!
網友們只看到77發火箭炸了42發。
許夢和控制中心的航天工程師們,卻看到有35枚火箭第一次測試,就全憑自主控制系統完成發射和分離。
一枚枚火箭在高度降低后二次啟動發動機,減速并調整軌道。
搖晃著接近地面后,發動機第三次點火,自行懸停、調整姿態完成再平衡。
最后穩穩回到地面,降落在預定區域完成回收。
這畫面看上去沒有發射時那么激烈,但幾十枚火箭同時低空懸停,那精巧的平衡控制,卻同樣振奮人心!
只是很可惜——
這個環節,高度已經太低。
絕大部分玩家無緣目睹這一精彩畫面。
只有從一開始就開足馬力、奔向這里的玩家,有幸看到一鱗半爪。
其中還有很多是懸停階段發生故障,或者落地角度不太精確、接觸地面后歪斜倒下,導致的爆炸火光。
等第一輪測試完成,控制中心里終于響起人的聲音——
“匯總問題!先把出現頻率最高的問題找出來!”
“推進劑管理故障出現6次!最多的問題是液氧渦旋!垂直降落階段燃料泵抽吸過量,液氧在貯箱內形成氣穴渦流,導致發動機推力銳減!”
“3臺火箭在接觸地面后著陸支架出現損傷,導致站立不穩,著陸支架強度或結構需要優化!”
這個階段,許夢還能聽懂他們在講什么。
可很快,他們開始嫌棄這樣溝通效率太低,紛紛把發現的問題精簡成一個個簡短的詞匯,許夢就開始聽不懂了。
什么“格柵舵震顫”、“箭體折迭效應”、“推力矢量超調”、“超臨界氦噴射引爆液氧”……
聽得許夢腦子有點蒙。
最后干脆搖搖頭,將這些名詞甩出腦海。
等事情結束,有的是時間慢慢分析。
至于現在……
只要相信他們就好!
原地等待30分鐘后,第一輪需要調整的細節被提交到許夢面前。
而許夢則喚來已經完成航天領域技術進修的小夢——小家伙不想待在室內,跑外面看火箭發射和爆炸去了。
小夢拿到這份調整清單后,迅速在眼前過一遍。
之后左手中出現一枚迷你火箭,右手出現一把小錘子。
站在原地就叮叮當當地敲起來。
那枚迷你火箭,被她敲得螺絲釘亂飛,還冒出火星和煙霧的特效,看上去一點也不嚴肅。
但沒人覺得她在胡鬧。
整個控制中心,不論什么年紀的航天工程師,都在過去一個月里充分認識到小夢那不可思議的能力。
現在所有人看著她的眼神,都像看著一個寶貝疙瘩,滿臉都是慈祥。
之前還有幾個老爺子想要誘拐小夢去航天院兼職上班。
不過都被小夢一句“不好玩,不去”給打發了。
沒一會兒,小夢就停下錘子,把敲完的小火箭遞給許夢。
“搞定啦!”
“外面也是?”許夢確認。
“當然!”小夢神氣地揚起小下巴,一對小貓耳朵快樂地晃呀晃。
聽到這句話,興致勃勃看著小夢敲火箭的航天工程師們趕忙收回視線,去看控制臺。
他們立刻發現:
剛才還遍地殘骸、一片狼藉,放在現實中光是收拾殘局就需要至少一星期的廣闊發射場,現在已經清潔一新。
別說還在燃燒的火箭殘骸了,連地面上燒黑的焦痕都已經不復存在。
一枚枚調整過后的火箭整整齊齊地梳理在發射架上。
人工智能控制程序也已經植入。
所有發射前的準備工作,都在短短十幾秒內完成。
甚至之前那輪測試的數據都已經分門別類的打包好,上千頁的數據分析和總結報告也已經寫好。
現在他們只需要走個形式倒數一下,就能開始第二輪發射!
這個發現讓他們再次無言。
——每次他們以為自己已經了解許夢和小夢有多厲害時,這倆人都能再一次刷新他們的認知……
不過很快,這種想法就變成了——
有這樣的同事,真爽!!
大家迅速調整好心態,痛痛快快地開啟第二輪測試。
同一時間,速度最快的幾個玩家,已經穿越半島和荒原之間狹窄的森林,從茂密的樹木中跑出來。
之后不過數秒,一顆接一顆腦袋從樹林里鉆出來。
他們剛好見證第二輪測試——
77發火箭次第點火,在強大的推力下緩緩升空!
這個畫面震撼力,可比城南發射場孤零零一枚火箭的發射要強太多了!
很快,在蔓生都會、銀之城、崖淵鎮,以及荒原和雨林各個角落的玩家們,又一次看到一支支火箭冉冉升起。
大家伙當場就愣住了。
之前的發射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們都還沒爭論個結果出來,許夢這第二批火箭就上天了?!
“這未免也太快了!”
中心廣場的舞臺上,年輕的表演者摘下腦袋上的獅頭,看著遠方天空的火箭喃喃自語。
在臺下,玩家們的驚呼聲此起彼伏:
“這就是筑夢的效率嗎?!”
“我就知道,什么東西一沾上許夢,立刻就會變得很變態!”
“好好好,今天不用干別的事情了,火箭發射看個爽!”
“哇!這次進步好明顯啊!這優化迭代的速度,太逆天了!”
這并非盲目吹捧。
在加入控制中心的全力輔助和領先全球的智能控制后,這一輪火箭回收進步巨大——
發生故障的火箭從42枚,一口氣降低到了18枚!
并且其中有7枚都是落地之后才出現問題,并沒有在空中爆炸。
趕到現場的玩家們,也十分幸運地欣賞到幾十枚一級火箭同時在空中懸停、一點點調整姿態的震撼場面。
一個個眼睛都看直了,掏出攝像機就開始拍個不停。
只要他們別發瘋沖進發射場,許夢并不在乎他們拍攝。
控制中心里,一樣的流程再次開始。
整理問題——給出調整方案——小夢修改后立刻測試。
這樣的流程越跑越順。
成功率也越來越高!
而全世界的玩家和網友們,親眼見證了整個過程。
心中的震撼,自然不用多說。
但更震撼的,還是海外的航天工程師們。
當真是越看越傻眼,到了后面更是成片成片的破防。
半輩子形成的科研觀念,在短短半天內,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