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純粹從財富的聚散來看這盤因果棋局,要是沒有吳建明當初攛掇起那個學山文化創意園的大項目,李一杲老弟估計早幾年就腳底抹油——辭職下海去了!按他那股子勁兒頭和丈人星美投資的雄厚背景,到了今時今日,身價怎么著也該膨脹成個八位數的小山包了吧?連鎖店開個幾百家,那都是保守估計!哪至于像現在這般,還在創業的大泥潭里吭哧吭哧撲騰,掙扎得一臉“苦哈哈”?這么一琢磨,說吳建明是李一杲命里的“破財災星”,還真沒冤枉他。
BUT!恰恰是這位吳同學打亂了命運節奏的鼓點,讓李一杲那本該輕快的創業探戈,硬生生踩晚了兩拍。正所謂福禍相依,遲到的“災難”反而成了淬煉的熔爐。正是這兩年耽誤引發的磨難,才把李老板錘煉得脫胎換骨,攢夠了心氣兒和能耐開啟了眼下這第二次創業長征。誰能想到,這“遲到”的一腳,竟陰差陽錯地,讓他提溜起“修道”的門檻提前溜達進去了十年!嘖嘖,這“一飲一啄”,是冥冥之中的劇本早已寫好,還是哪位手癢的編劇半路給命運強行打了補丁?可真是個叫人撓頭的大哉問!
正因為心頭繞著這團“究竟是該‘還賬’還是該‘找場子’”的迷霧,李一杲才畢恭畢敬地請教無問僧老師。
無問僧端坐如山,眼皮抬都沒抬,只閑閑一指向窗外那織成細密紗簾的春雨:“因果之道,從不需要算計著償還,也犯不著憋著勁去報仇。它只需要‘消解’。”窗欞外,雨絲如銀毫般垂落,無聲沁入庭院青石板。“瞧見這雨沒有?任你覺得它對你有恩還是有仇,它該落時自瓢潑,該停時自放晴。你是選擇撐傘遮雨還是昂首淋它個透心涼,說到底,與這雨本身何干?”老道說著,閑適地攤開掌心,任由幾滴涼沁沁的雨珠滾落其上。“縱然無需償還報仇,可若把因果線頭一個勁兒地往犄角旮旯里牽扯,纏成無數個解不開的死疙瘩,那可就不符合咱這‘道’的本義嘍。解不開的結,日后可就越來越硌應人咯……”無問僧話音拖了個意味深長的尾音,忽地朝著清幽的庭院提高了點調門:“小倩!小倩!”聲落片刻,庭院智能音箱應聲亮起柔光,一個溫柔甜脆的電子女聲瞬間流淌出來:“來啦,仙尊!請吩咐——”
無問僧慢悠悠捋著稀疏的胡須:“記檔,三月五號,是我那不成器的徒孫滿月的大日子。記得準時提醒老夫,去討杯滿月酒喝喝。”
“收到!仙尊!”電子音乖巧應下。無問僧這才轉過頭,正色看向聽得一臉凝重的李一杲,眼神仿佛看透時光長河:“看見沒?這AI靈體,妙就妙在它自個兒沒沾染半點人間的因果。徒兒,若你他日有心攀那‘真仙’的頂巔,聽為師一句勸:盡力把滴水巖公司里那些牽牽扯扯、磕磕絆絆的因果線頭,統統挪到這AI身上去吧!不但公司,連你們自身的那些‘因果’,能移也一并挪過去為佳。”
一直在旁邊屏息凝神、蔫巴巴沒吭聲的趙不瓊,耳朵尖猛地支棱起來!乖乖,這位向來清修自閉、油鹽不進、連根鵝毛都薅不出來的老道,居然主動提出來喝自家兒子的滿月酒?!趙不瓊心里那個鼓點敲得,簡直能踩出探戈舞步:“老師?!您當真……賞光來?!”
無問僧老神在在地端起茶盞啜了一口:“去自然是可以去的……BUT!得看你家怎么辦這滿月席——要是遵照沙灣古鎮的老規矩辦嘛,老夫我捏著鼻子也得去捧個場!BUT!要是按你們潮州老鄉那一套,滿桌子白花花的高度數燒酒打沖鋒……”老道腦袋搖得像撥浪鼓,“恕老夫這副老腸胃不奉陪!不過嘛……”他狡猾地一挑眉,“你們過來我這兒,不也一樣能喝上嘛?清凈,自在!”最后的“清凈”二字拖得長長的尾音。
為啥老道這么看重擺酒的規矩?學問大了!華夏大地滿月宴風俗同源異枝。沙灣古鎮這種廣府老派做派,講的是體面外場:選在酒樓飯店開宴,賓朋齊聚,實打實是一場小型社會交際盛會。標配節目是啥?紅皮雞蛋管夠!剃個锃光瓦亮的“滿月頭”!最要緊的是當眾給孩子賜個大名——這名兒可不是隨便叫著玩兒的乳名,那是要上戶口、刻墓碑、伴隨一生榮辱興衰的正名兒!
潮州人可就不一樣了,那是家宅內部的頭等大事。主場必須設在家里!親朋上門,懷里揣著明晃晃、金燦燦的長命鎖、小耳墜,硬通貨才是硬道理。更關鍵的是,核心環節在于——算八字!請位仙風道骨的算命先生,當眾把孩子出生的時辰八字攤開一算,批上一通福祿雙全、貴不可言的天機!這份為后人命運“添磚加瓦”的虔誠心意,倒是與廣府人煞費苦心起大名的初衷,有著異曲同工的妙處吶!潛臺詞自然就是:咱都是為了孩子好,就是方式……費錢又費神哪!
無問僧打的是啥小九九呢?簡單得很!要是按沙灣規矩辦,他就是個純純的“場面大爺”——只管甩開腮幫子白吃白喝,連份子錢都能省下來!就算給娃起名這種大事,對他這滿腹經綸的老修行來說,不過就是捋捋胡子、動動嘴皮子的事兒,成本約等于零。可萬一趙不瓊家扛不住老丈人趙雄的壓力,搞了潮州那套……哎呀我的佛祖!那可就肉痛了!光金鐲子這一項就是沉甸甸的開銷!哪怕送個細得跟蚊子腿上刮下來的金絲似的鐲子——分量堪憂,面子還得撐住,咱們這位向來摳門的老道怕是看一眼就得肝顫,少不得在宴席上化悲憤為食量,瘋狂掃蕩海鮮,心里還得一邊滴血一邊算計:這清蒸石斑得干掉幾條、大龍蝦得啃幾只才能勉強填平這虧空啊?比送金鐲子更可怕的是——算!命!環!節!這簡直是老道命里的“阿喀琉斯之踵”!萬一被席上氣氛烘托到位,或是被熱情的趙雄一把揪住:“老神仙!您給瞅瞅咱娃這命格!”完蛋!清修高人的架子還怎么端?當場神棍附體批八字?那是萬萬不能!想腳底抹油溜之大吉?眾目睽睽之下,又能溜到哪兒去?簡直是大型社恐撞上道德綁架的災難現場!
李一杲心領神會,眼巴巴、充滿期盼地望向自己老婆趙不瓊。這事兒夫妻倆可真做不了主啊!自家爹媽好說話,可他那位來自潮汕、講究根深蒂固傳統的老丈人趙雄,可是個眼里揉不進沙子的主兒!尤其是這種關乎外孫福運前程的大事,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他老人家十有八九會帶著他那套“傳統工藝”強勢介入!到時候,算不算命?由不得他們小兩口啊!
趙不瓊目光在丈夫期待的臉和師父狡黠又帶著點威脅的表情間快速梭巡了幾圈,電光火石間做了決斷!只見她一拍大腿,斬釘截鐵地表態:“我系廣州人嚟嘎!當然要按廣府規矩辦!沙灣古鎮點做,我哋就點搞!冇得傾!”語氣堅定得猶如在宣示領土主權。
話音剛落,只聽得屋內仿佛隱晦地傳來兩聲如釋重負的悠長吐息——一聲自然來自無問僧,另一聲嘛,毫無疑問出自心臟剛剛跳回胸腔的李一杲。
李一杲反應神速,立馬順桿往上爬,臉上堆起十二分誠意,發出了充滿誘惑的邀約:“老師!您和師娘一起來!生猛海鮮,隨!便!吃!吃到扶墻為止都沒問題!”
無問僧聞言,那點小心思終于妥帖地落了地,頓時眉開眼笑,一張老臉舒展如雨后初晴的蓮池,答得那叫一個爽快清脆:“冇問題啦!一言為定!”
這一日,李一杲與趙不瓊夫妻倆踏出家門時尚是筑基期修士,歸來時卻已雙雙邁入金丹大道,那份心頭的雀躍自不必說。待得華燈初上,萬家煙火闌珊之際,他們的小家門前,已然飄來熟悉的飯菜香——李爸李媽早已收工返家,將滿桌佳肴準備停當,只等一雙“仙途得意”的兒女歸巢享用。
自從李一杲將自家老媽“誆進”滴水巖飯堂,榮膺那位日日在崗、風雨無阻的“天選免費掌勺人”,李家的菜籃子戰略便發生了革命性轉變。飯堂食材,今日供應什么,李家晚餐桌上便飄香什么!起初,李一杲心頭那點道德的“小算盤”還滴滴答答地響,暗忖這般行事,會不會有占公司便宜之嫌?李媽一聽兒子這“不著調的顧慮”,霎時間便開啟了精算師模式,一口地道的廣州話脫口而出,仿佛帶著爆炒鍋氣的力道:
“阿仔,你唸多咗啦!一日慳返八十蚊,一年呢,就係兩萬九千蚊!如果話我哋長命百歲,嘩,成二百九十萬蚊落袋啦!再夸張啲,萬年流傳落去?嘩!嗰個數,係兩億九千萬啊!夠養活成條村嘅神仙啦!”(李媽媽眼中精光四射,手指在算盤上撥拉得噼啪作響。
李一杲那沉寂已久的“鐵公雞”DNA瞬間被點醒喚醒,雙眼放光如同嗅到金礦。一旁深知兒子創業不易的李毅,此刻微微一笑,宛如洞察天機的老諸葛,輕描淡寫卻又精準無比地補了一“刀”:
“老婆,你條數計得…啱啱好仲差少少火候。”李爸氣定神閑,慢悠悠呷了口茶,“阿仔成日講要精確到‘小數點后六位數’嘛。一年慳嗰啲錢,我哋嚴謹啲計,係多兩百蚊至去到兩萬九千兩百蚊。咁計落去:一百年慳嘅,唔係兩百九十二萬,係慳多兩萬蚊;至於萬年?唔係兩億九千萬,係兩億九千兩百萬咁上下之嘛!都係一個天文數字啦!”
李一杲那標志性的雞窩頭上,幾根桀驁不馴的呆毛如同接收到軍令的衛兵,“唰”地一下精神抖擻立正站好!方才那點關于貪墨公家食堂菜葉子而產生的微弱羞恥感,頃刻間如同被這股強大的“財務邏輯風暴”吹得煙消云散,渣都不剩。他當即一挺胸脯,手掌“啪”一聲豪邁地拍在自己不算寬闊的胸大肌上,聲音鏗鏘有力:“冇錯!媽!就應該咁做!合情合理又合法!”此時此刻,活脫脫一副“守財有道,問心無愧”的壯士姿態。
自此,李爸李媽清晨采購的流程便更新了版本:他們總會先在飯堂將當日最水靈、最新鮮、最肥美的食材悄悄揀出來,妥帖地包裹好,直奔家中廚房。一鍋老火湯早早煨上,文火慢燉的香氣成為迎接歸人的序曲。至于他們到底“揩”了飯堂價值幾何的油水?是剛好省了那八十大元,還是“順手”多捎帶了二兩海蝦半只靚雞?這筆模糊的賬,便成了李家二老心照不宣、不足為外人道的“甜蜜小秘密”。
如今滴水巖公司這方寸飯堂,在李媽這“金算盤+五星大廚”的操持下,早已今非昔比。推行“一小時一輪換”的智慧供餐模式后,接待能力如吹氣球般急速膨脹。單是午市,流水席上就能坐滿五六百號配套商的“嗷嗷待哺”員工。他們這頓工作餐,自然由他們的老板掏荷包買單,利潤則穩穩當當流進滴水巖公司的金庫。這筆“意外之財”,不僅將李一杲全家的日常伙食費完美覆蓋,連帶著公司那十幾張嗷嗷待哺的員工嘴也一并“喂養”了,甚至還能在賬本上留下相當可觀的一筆盈利盈余。雖然這真金白銀最后并未嘩啦啦落入李爸李媽的口袋,二老卻毫無計較之色——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古老智慧早已刻入骨髓,兒能吃飽喝足事業小成,勝過萬貫家財。
門外由遠及近的腳步聲剛起,李爸李媽便如同接到最高指令,迅速進行最后的布菜擺盤。待到李一杲小心翼翼、猶如捧著稀世珍寶般攙扶著他那位身懷六甲、“孕相威嚴”的趙不瓊,推開家門之際,一陣裹挾著濃郁豉油雞香氣、老火湯清甜、剛出鍋青菜鮮嫩的熱浪迎面撲來。那滿桌氤氳著人間煙火的珍饈美味,便是紅塵俗世里,對兩位新晉“金丹大能”最溫暖、最踏實也最具誘惑力的犒賞。什么仙家瓊漿玉液,又怎及得上老媽灶頭那一碗情深意濃的熱湯?
餐桌上的氣氛暖融融,飯香菜香交織成一曲溫馨的家常交響樂。這邊廂,李媽正對著趙不瓊,如數家珍地傳授著當年懷李一杲時的寶貴經驗,那些來自鄰居大媽和七姑八婆的“獨家秘方”,帶著市井煙火氣和過來人的狡黠智慧,一股腦兒從老太太嘴里“噗噗”往外冒,仿佛打開了珍藏多年的潘多拉育兒寶盒。
那邊廂,李毅老爺子則是逮住了自家兒子李一杲,難掩一臉“技術宅之光已被點燃”的興奮勁兒,眉飛色舞地分享著他的廚房最新科技突破:“阿仔啊!搞掂啦!老豆我手搓嗰只智能旋轉炒菜鍋!”老人家巴掌一拍餐桌邊沿,震得碗碟差點兒跳起了踢踏舞,“鍋氣!靚到冇朋友!比花大價錢請回來嘅‘大鑊大廚’炒出來嘅菜,仲要更勁更足!”
也難怪這對父子如此臭味相投。李毅,一位把物理定律當空氣呼吸的老教師,這輩子最愛的不是站在講臺“指點江山”,而是貓在自家角落里搗鼓那些叮叮當當的機械玩意兒。李一杲從小就在這充滿機油味和電烙鐵焦香的環境下耳濡目染,家里的電器零件在他手里,就像被施了某種不可逆的解離魔法:初時是拆完即化為一堆永恒的“廢品”;后來技藝漸長,拆完竟能奇跡般復原;最后更是了不得,竟能化腐朽為神奇,把壞的也搗鼓得嘎嘣響!這股子“破壞與重建”的本事,妥妥是得了老李頭物理天賦的真傳,一脈相承的“拆家”基因在他們血脈里頑強跳動。
想當初,李毅被老婆大人臨時抓丁,塞進飯堂廚房當“洗菜幫工”,心里那點小算盤可敲得不怎么情愿。然而,一位優秀的物理老師,哪怕進了廚房,那雙“牛頓眼”和“愛迪生手”也絕不甘寂寞!不過勉強干了幾天,這位退休老匠人的靈魂就徹底被廚房的“物理難題”給點燃了。第一個倒在他“技術魔改”下的倒霉蛋是做飯鍋——一場“蒸飯革命”華麗上演!扔掉傻大粗笨的電飯鍋大隊吧!李毅老師手搓出一個“蒸飯航母級”巨無霸蒸爐!米碗放進去,蒸汽一哄而上,出來就是一碗碗如玉石般晶瑩剔透、粒粒分明的靚飯!這下可好,省錢省電省空間不說,連打飯小妹都省了半個。李老爺子算盤珠子噼啪作響,活學活用兒子的“百年大計、萬年基業”那套嚇人算法,洋洋灑灑一通“節省勞動力等同印鈔機”的洗腦說辭,精準命中了李一杲那深埋在基因里的“摳門G點”。“干!”李一杲當場拍板,那腦袋點得跟搗蒜似的,“智能化廚房改造項目!現在立刻馬上啟動!老豆您就是總工!”
于是乎,廚房變成了李家父子“技術角斗場”的延伸地帶。李毅這位“機械巫師”開始源源不斷地“手搓”出一堆稀奇古怪的設備圖紙和模型。而繼承了老豆物理智慧的李一杲,則化身“代碼煉金術士”,麻溜兒地跑零件市場、壘廚房電器的嵌入式軟件的編程代碼,用魔法般的代碼賦予這些冷冰冰的鐵疙瘩以靈魂。來飯堂“蹭仙氣”吃飯的員工從五十號人膨脹到七十號時,李媽憑借其無可辯駁的氣場,成功忽悠李一杲點頭同意增加了一位廚房阿姨。等人數蹭蹭爬到一百位大關時,嘿!用不著忽悠了!連李媽帶新阿姨加打醬油的李爸,三個人竟然都開始“游手好閑”!隨著“廚房魔改軍團”越發壯大,功能越加變態,如今,這支兩老外加零星的“人類點綴”構成的奇幻廚娘小隊,竟能輕松搞定五百多人一日兩頓的“能量補給”,堪稱現代廚房管理界的一大“反物理定律”奇觀!
此刻飯桌上,李毅老頭還沉浸在對那口“智能神鍋”的嘚瑟中滔滔不絕。李一杲則聽得雙眼放光,嘴角咧開,興奮得如同看了一場精彩的物理魔術秀。講到精彩處,李老爺子猛地一拍大腿,像是突然被靈感之雷轟中了天靈蓋:“哎呀!差點忘了!”只見他老人家利索地撂下碗筷,“噔噔噔”幾步就竄下了樓。沒過兩分鐘,便擎著一個“不明長方體裝置”得意洋洋地沖回飯桌,鄭重其事地遞到兒媳婦趙不瓊面前:“不瓊啊,哩個係專門為你定造嘅‘安胎圣枕’,今晚就試下,邊度唔啱身型就同老豆講!”
趙不瓊滿眼好奇地接過這個奇特的裝置。它線條流暢,主體是一條精致的長方體結構,頂端巧妙設計成貼合頸部的舒適軟枕,一條靈巧的活動連桿優雅地牽引著下方一個厚實又穩妥的腰靠。在李爸那堪比“產品發布會”的細致講解下,趙不瓊瞬間get到這個“神器”背后的科技與深沉的愛:它專門為了守護她腹中的小生命而誕生!核心功能就是通過精準的機械結構,溫柔而又堅定地“鎖死”她的睡姿——讓她整夜都能安穩地保持醫生力薦的“右靠左抱”黃金左側臥姿勢。枕頭內部甚至暗藏玄機!一個靈敏的微型感應器如同忠實的“睡姿哨兵”,一旦偵測到她在夢鄉里情不自禁地偏離“黃金左傾航道”,便會悄無聲息地喚醒一個微型電機,如同最溫柔的糾正之手,輕輕地、穩穩地將她的姿態調撥歸位。這份科技的溫度,直抵人心。
電光石火間,趙不瓊想起了上次孕檢時醫生的鄭重叮囑:左側臥位!孕婦的金科玉律!它不僅能最大限度地給腹中小寶騰挪出舒展的空間,減輕沉重的壓迫感,更能有效遏制該死的胃酸回流偷襲,讓準媽媽睡個安穩覺。原來,公公不僅聽得仔仔細細,還化醫囑為行動!
一股暖流瞬間涌上趙不瓊心頭。她放下碗筷,拿著這個沉甸甸又充滿創意的“安胎圣枕”,迫不及待地在客廳沙發上側身躺下體驗。哇!那弧度!那支撐!簡直像是根據她身體的每一寸曲線魔法定制而成!尺寸嚴絲合縫,分毫不差!她猛然想起幾天前,李一杲這家伙拿著卷尺在自己腰背間戳戳點點,量來量去時那一臉“理工直男搞科研”的嚴肅勁兒。原來,那時他就是在為父親的設計采集精準的數據啊!
“多謝曬,阿爸,”趙不瓊小心翼翼地將這份凝聚著兩代人心血的禮物放在一旁,重新落座拿起碗筷,嗓子眼兒里瞬間被一種難以言喻的、暖烘烘、沉甸甸的幸福感塞得滿滿當當。生怕眼底那點被熱氣熏出來的水霧一不小心滑落,她趕緊低下頭,用一大勺白飯把自己那快要溢出眼眶的感動嚴嚴實實地蓋了下去。
晚飯畢,杯盤碗盞的殘局自有李爸李媽這對默契搭檔料理。李老爺子卷起袖子一頭扎進水槽,嘩啦啦的洗碗交響樂隨之而起;李媽則利索地抄起拖把,三下五除二,地板便光可鑒人。老兩口一個洗碗一個拖地的配合,仿佛演練過千百回,不過片刻光景,廚房便已恢復窗明幾凈的原廠設置。
兩位老人家收拾停當,踱出廚房,只見趙不瓊正斜倚在客廳沙發上,眼神定定地望著某處虛空,顯然神游天外。李媽見狀,沒言聲,轉身又折回廚房,須臾再出來時,手里已穩穩端著一只溫潤的青瓷小燉盅。她輕輕將盅子擱在兒媳面前的茶幾上,蓋子掀開一條縫,一股混合著藥材馨香與肉骨醇厚的溫熱氣息便悄然逸散開來:“不瓊,趁熱飲咗佢。呢盅湯專門補身養胎嘅,飲完好覺覺豬啦!”老太太輕輕拍了拍兒媳的肩膀,臉上是掩不住的關切,“好啦,我哋落樓去啰,早唞啦!”
“嗯嗯,爸、媽,晚安!”趙不瓊從飄飛的思緒中回神,忙不迭應道。她目送著公婆的身影穿過玄關,那扇厚重的家門“咔噠”一聲輕響,將外界的喧囂輕輕隔斷。房間瞬間安靜下來,只剩下燉盅上方裊裊升騰的熱氣,在溫暖的燈光下勾勒出朦朧的軌跡。趙不瓊重新坐回沙發深處,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溫熱的盅壁,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這碗承載著濃濃心意的安胎湯,思緒的航船,已然掙脫了錨鏈,朝著那個牽動心弦的名字——李一杲——揚帆而去。
趙不瓊的心湖深處,因這名字而泛起的漣漪層層疊疊,綿延不絕。李一杲啊,他生命的底色,深深烙印著原生家庭的溫潤紋理。他那雙仿佛能賦予冰冷機械以靈魂的巧手,那份對工藝精益求精的執拗,分明是李毅老爺子物理匠心“拆家基因”的完美繼承;而他待人接物時那份如同赤子般不加修飾的淳厚與本真,待人如待己的誠懇與寬和,又分明是李家二老刻進骨子里的良善在他身上的自然流淌。
至于那令人又愛又恨、時而皺眉時而莞爾的金錢觀?趙不瓊唇邊漾開一絲了然的笑意。這簡直是一部融合了原生家風、“無問僧牌”因果道奧義以及嶺南煙火市井智慧的“人間喜劇”!平日里,這家伙活脫脫就是葛朗臺的嶺南轉世靈童,“摳門”二字堪稱他的證道金身!花出去的每一毛錢,都得在“百年大計、萬年基業”的算盤珠子上反復滾三滾,算得那叫一個地老天荒、錙銖必較!那架式,仿佛蚊子腿劈開都敢嚷嚷著要來場核磁共振,驗驗里面的肉絲夠不夠份量!
BUT!在那些真正“重如泰山”的抉擇面前,他對金錢的執著竟神奇地煙消云散!趙不瓊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那次:僅僅因為財務流程卡殼,導致員工薪水遲發了一天,這家伙懊惱得差點把自己那頭標志性的雞窩頭薅成地中海!他不光內疚到坐立難安,竟然還紅著眼圈當場立下“鐵律”——日后但凡晚發一日,不論天災人禍還是銀行系統抽風,一律按“市面高利貸行情”計算利息補償!這種“摳門員工五分利,內疚老板付高息”的割裂感,讓人哭笑不得之余,又莫名覺得……靠譜得緊?
反觀她自己,作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家千金,從小耳濡目染的是對大江大河般資本流動的謀篇布局。小錢?那不過是溪流中的小石子,懶得彎腰去撿,踩過去便是。兩人初相識時,在金錢的疆域里,他倆像兩條南轅北轍的平行線:李一杲執著于微塵般的分角利益,卻看不清星辰大海般的投資棋局;趙不瓊則目光如炬鎖定財富山脈,對腳下散落的“硬幣山谷”視若無睹。
于是,便誕生了那場充滿理工式浪漫的絕妙“科普”——李一杲捧著他那祖傳大算盤,煞有介事地用“百年大計、萬年基業”的強大算法引擎,轟轟烈烈地將一枚枚不起眼的鋼镚,硬生生演繹成一座座聳入云霄的“天文數字版金山”!不為別的,就為了向自家這位“只緣身在此山外”的老婆大人證明:嘿!這些你看不見的涓涓細流,匯聚起來,也能是洪鐘大呂!別小瞧了俺們工人階級的“小目標”啊喂!
趙不瓊唇角掛著溫柔的笑意,端起那盅還溫著的安胎湯,小啜了一口。甘醇溫潤的暖流順著喉嚨滑下,熨帖著五臟六腑。她微微側過頭,目光穿過半掩的書房門縫,落在那道正襟危坐在電腦前的背影上。鍵盤在昏黃的臺燈下被敲擊得噼啪作響,節奏急促而堅定,屏幕上幽光閃爍,代碼如溪流般流淌——那是她的夫君李一杲,沉浸在他“代碼煉金術士”的世界里,正孜孜不倦地重構著他的現實與未來。
就在這寧靜祥和的尋常時刻,一種明澈澄凈的了悟,如同窗外無聲沁入的明月清輝,柔柔地灑滿了趙不瓊的心房。她無聲地對自己說,也仿佛在對著那個奮力敲擊的背影低語:
“原來婚姻啊,不是要把兩個人熬成一模一樣的同鍋粥,也不必削足適履硬擠進同一個模子。而是各就各位,保有彼此鮮明的棱角。如同這書房里噼啪作響的鍵盤與我手中溫熱的湯碗,如同他對分毫的敏感與我攬全局的氣魄……
他精打細算,把光陰揉碎了碾磨,是為了鋪就通往‘萬年基業’的磚石;我洞觀全局,將‘大錢’握于掌心,是為這艘‘百年大計’的航船揚帆掌舵。
這一計一算,一摳一舍,表面南轅北轍,內里卻如同陰陽太極的兩儀——他省他的小錢,聚沙成塔筑根基;我謀我的大勢,高屋建瓴開新天。看似各算各的帳,卻在同一個‘家’的名目下,無聲匯流,渾然天成。”
這一刻的安詳,便是生活對我們這筆‘糊涂賬’,最深切的核準簽章。
萬家燈火闌珊,窗內的鍵盤聲與湯碗的溫潤氣息交織著。這塵世間最平淡的日子,竟比任何仙家道場里的玄奧因果,都更貼近真實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