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765章 南郊徒步景區命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就在這。”鄭寶海的聲音突然啞了,他抬起戴鐐銬的手,比劃著鋼管揮舞的弧度,“他轉過身來抓我的時候,我順手抄起后備箱的鋼管,照著他腿上砸了一下他右腿有舊傷,我知道那里不經打。”這段供述與法醫報告完全  吻合:孫強的右股骨內固定鋼板有新鮮斷裂痕跡,骨折線與鋼管的直徑吻合,屬于外力擊打導致的二次損傷。

李娜娜突然指向樹林邊緣的拖痕,那里的草莖倒伏方向呈直線延伸,與停車場的拖拽痕跡形成90度夾角。“他倒下后還在罵,說要去告我們,”她的指甲掐進掌心,血珠滴在草葉上,“鄭寶海就把鋼管換到左手,從后面砸了  他的頭......我看見血從他左耳流出來,跟法醫說的那個小缺口位置一模一樣。”技術人員用激光測距儀測量拖痕長度,32米的距離剛好與孫強尸體背部擦挫傷的分布范圍吻合,證實了拖拽過程中造成的生前損傷。

面包車旁的勘查已經持續了半小時,鄭寶海被帶到車門邊時,身體突然癱軟。“用鋼管撬的這里,”他指著車門鎖芯下方的凹陷,“第一次沒撬開,換了個角度才弄開,角度大概37度。”技術人員立刻用角度尺測量,37.2度的  數值與之前的勘查報告分毫不差,凹陷處的金屬屑光譜分析顯示,與鄭寶海工具箱里的鋼管成分完全一致。

“抬尸體的時候,他的右肘卡在車門縫里,”李娜娜突然哭出聲,視線落在面包車右肘高度的纖維殘留上,“我使勁拽他的胳膊,布片勾在鐵皮撕破了就是你們找到的那塊帶紅布條的深藍色碎片。”法醫曾記錄孫強右肘有  陳舊性補丁,纖維檢測證實與李娜娜描述的紅布條材質一致,進一步驗證了她的供述。

鄭寶海在廢料堆旁停下,指著一根銹蝕的鋼管正是當初被他扔進廢品站,后來被警方打撈上來的兇器。“砸完頭就把鋼管扔這了,”他的手指在鋼管表面劃過,“當時上面全是血,我用樹葉擦了半天,沒想到還是留下  了。”技術人員用紫外線燈照射,鋼管表面顯露出的潛血痕跡,經DNA檢測與孫強的基因分型完全匹配,且擦拭痕跡的方向與鄭寶海描述的“從左到右”一致。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這輛面包車拋尸時,李娜娜的目光飄向停車場深處的監控死角。“我以前跟孫強來過這里收廢品,知道這輛車沒人管,”她的聲音帶著悔恨,“車后座的腳墊是破的,我們抬他進去時,他的頭發纏在了彈簧上  你們后來是不是找到了幾根黑發”法醫報告中確實提到孫強的頭發樣本里混有面包車座椅的纖維,這一細節成為供述與證據的關鍵銜接點。

  最后的指認地點在河溝邊,孫強的朗逸車還半浸在水里。鄭寶海看著車牌被水泡得發白的“735”,突然劇烈咳嗽:“把他推進去的時候,右前輪卡在石頭上,我用鋼管撬了三下才下去,”他指著車底的劃痕,“第三下太用力,

  鋼管磕在保險杠上,掉了漆你們檢測的藍色油漆微粒,就是這么來的。”這與車輛勘查報告中“右前保險杠有三處鈍器撞擊痕,油漆脫落處含鐵銹成分”的記錄完全吻合。

  回程的警車在泥濘的路上顛簸,李娜娜和鄭寶海的供述被同步傳輸到指揮中心。技術人員將指認現場的錄音與法醫鑒定報告逐句比對:鋼管擊打角度與顱骨骨折形態,拖拽距離與背部挫傷范圍、車門撬痕與工具匹配度......1

  7處關鍵細節全部吻合,形成了閉環的證據鏈。車窗外的烏云漸漸散去,陽光刺破云層照在河溝上,水面漂浮的油污折射出詭異的色彩,像極了人性深處那片無法照亮的暗礁。

  鄭寶海案件結束后不到一個星期,刑警支隊這邊再次接到了報案。有南郊徒步的驢友在景區內發現了一具高度腐敗的尸體。

南郊徒步景區的樟樹林里還浸著晨露,陸川的登山靴踩斷枯枝的脆響驚飛了幾只山雀。報案人李立軍在警戒線外,雙手反復搓著沖鋒衣下擺,指尖的泥垢蹭在橙紅色的抓絨上,暈出深色的印子。”就在那片灌木叢后面,”他  的聲音帶著未散盡的顫抖,喉結上下滾動,“我早上七點來拍日出,聽見有異味,撥開樹枝就看見......看見他蜷在那兒,臉都腫得認不出了。

楊林的勘查燈在灌木叢中劃出扇形光區,光束穿透葉片的縫隙,在腐殖土上投下斑駁的光點。“尸體被落葉半掩,”他用樹枝輕輕撥開覆蓋物,沖鋒衣的熒光綠在暗林中格外刺眼,“衣著完整,但拉鏈崩開了,應該是腐敗導致  的膨脹。”楊森正用卷尺測量尸體與最近樹干的距離,“1.8米,周圍的蕨類植物有倒伏痕跡,范圍約2平方米,像是被人拖拽過。”

陸川的目光落在尸體旁的登山包上,深藍色的背包帶纏著根折斷的藤蔓,包口露出半截鋁制水壺。“檢查包內物品,”他對著對講機低聲吩咐,靴底在潮濕的地面上碾出淺坑,“注意有沒有身份證明或電子設備。”林子里的腐臭  味混著松針的清香,形成一種令人窒息的氣息,遠處的警笛聲被濃密的樹冠過濾成模糊的嗡鳴。

王帥把詢問筆錄本墊在膝蓋上,筆尖在“李立軍,男,34歲,戶外攝影師”的字樣上停頓。“你最后一次來這片區域是什么時候”他的鋼筆帽上沾著草籽,李立軍突然指向西側的山脊線:“上周六,我拍云海時路過這里,沒看  見有人露營。”他的手指在晨光里發抖,“今天早上六點半從三號步道上來,走到這片林子時聞到股怪味,像爛肉混著發酵的野果,順著味兒找過去就......”

  楊林的勘查燈突然停在尸體的右手邊,一枚銀色的登山扣卡在樹根縫隙里,扣環上掛著片撕碎的布料,熒光綠的纖維在光線下泛著微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