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71 趁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碳硅集團完成C輪融資的新聞獲得不少業內業外的討論。

  行業之外的討論主要是俞總操盤的項目似乎又獲得認可,行業之內則是俞總這個碳硅集團憑什么獲得這樣40億美元估值的認可。

  一車沒賣,這就能到40億美元了?

  國內40億美元的車企有宇通客車,它是華夏最大的客車制造商,國外的則有標志雪鐵龍,這更是一家創立百年的車企,其它的像多年造車的吉利,它如今市值甚至還不到40億美元。

  所以,業內人士難免不忿,也就更想看看碳硅集團到底能做出什么樣的車。

  因為這樣消息的蔓延,俞興還在別人的朋友圈瞧見同行的動態,直言碳硅集團是個泡沫,市場更是完全沒有六座車型起來的可能性。

  俞興對于這樣的動靜不覺生氣,或者說,壓根不太在乎。

  但話說回來,這輪融資最終能籌措到9億美元也確實超出預料了。

  C輪40億美元相較于B輪15億美元的估值,出現高達260的漲幅,著實是不低的提升。

  碳硅集團這一輪出讓22.5的股權,歐洲聯合財團拿到8.75,經緯資本拿到1.75,方源資本拿到1.5,浙產投是0.75,申城國資是1,IDG和今日資本迭加之前的股權各自是6.853,啟明創投則是3.575。

  目前持股最多的機構是紅隼資本的14.3568,俞興個人的持股縮水至45.059,知名不具的互聯網朋友們還有3.294。

  以及,公司期權池是6.258。

  作為無人注意的機構股東之一,企鵝方面也自然接到這一輪詳細的融資消息并被詢問是否存在繼續投資的興趣,但很快就給出拒絕的回復。

  不過,劉熾平在瞧見最終的投資情況后忍不住給方源資本的BOSS唐葵打了個電話。

  他很不解的詢問這位朋友:“唐總,你……你們怎么在臨港投碳硅集團了?”

  “碳硅集團也是碳硅嘛。”唐葵開著玩笑,“我到了臨港一看,那邊有兩個碳硅,都還不錯,但抖音那邊不給投,我看了俞總造的車,感覺還不錯,正好有投資的契機就跟著投了。”

  方源資本這次拿出6000萬美元,雖然在碳硅集團的C輪里不算顯眼,但對機構本身也是一筆重要的投資決策。

  劉熾平知道這件事不會像唐葵說的那么輕巧。

  他左思右想,知道唐總不是會被輕易蠱惑的人,也就發出深深的好奇:“碳硅集團造的車真的有前途?”

  “我認為就目前的表現來看,那是很超出我的想象的。”唐葵這次的回答很認真,“這第一款車未必能成功,但我覺得按照俞興這樣造車的路數,后面也會獲得成功的,我們這次也算是跟著國家政策走。”

  國內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同樣是方源資本這次決策的重要因素,有政策就有試錯空間。

  劉熾平不自覺嘆了口氣:“你對俞總的評價很高啊?”

  唐葵之前并沒有和俞興有過接觸,這次到臨港還真的就是受企鵝這邊的驅動,自己也沒想到會最終投出這一筆。

  他沉吟一會,給出四個字的評價:“名不虛傳。”

  早就聽說俞總這個人的事跡,真正接觸之后很難全面評價他在臨港的事業版圖,但交流溝通之后的感受就是這樣了。

  劉熾平心中滋味復雜,結束與唐總的電話,想了一會這個事便自嘲一笑,覺得下次再見俞總得讓他跟自己說聲謝謝。

  不管碳硅集團如何進展,那都和企鵝沒有太大關系,他只期望碳硅集團的事務要更繁忙一些,最好完全拖住俞興的精力。

  如果真如唐總所言,俞總能造出好車,那就讓他在好車事業里徹底沉淪,讓他多為國內新能源事業做貢獻。

  次日,劉熾平還有意無意的注意碳硅集團的新聞,但一則來自競品的消息讓他皺起眉頭。

  ——阿里的短視頻APP“樂音”宣布與微博達成重磅合作,產品形式也會由音樂短視頻擴展到全內容短視頻。

  微博毫無疑問是網絡最活躍的平臺之一,具有極高的流量。

  但……這樣要把微博旗下的“秒拍”置于何地?

  企鵝內部曾經詳細分析短視頻的競爭局勢,不認為微博和阿里有太高聯合的可能性,但隨著這個消息的進一步確認,回頭再看,阿里作為微博的股東,兩者的聯合竟然又顯得沒那么出奇了。

  更為重要的是,“樂音”迅速的轉投“抖音”了……

  包括劉熾平在內,企鵝內部許多人以及“微視”都心情復雜。

  阿里在微信上已經和企鵝微聊亦步亦趨的對峙跟隨數年,像“樂音”與“微視”盡管重現慕容復式打法惹人憤怒,但大家多少也有點習慣的感覺。

  然而,“微視”這邊沒有動,“樂音”這次卻直接先變了。

  阿里那邊學的時候吧,心煩。

  阿里那邊現在不學了,好像更心煩了!

  明明是抖音要面臨一個慕容復式的對手,微視這邊卻高興不起來。

  一個之前被壓下去的話題重新出現在微視的會議室里。

  ——微視需要像抖音那樣做全視頻嗎?

  以及,微視如果這樣做,微聊的朋友圈功能與資源要如何分配?

  劉熾平主持會議,聆聽想法。

  有同事提出疑問:“阿里也有微信啊,微信朋友圈也有短視頻功能啊,它怎么就直接推動‘樂音’的變化嗎?他們應該也存在類似的顧慮才對。”

  另一位同事幽幽的說道:“阿里的心態大概不一樣,他們也許覺得微信就是撿的,沖突也就沖突了,顧不顧慮的先做再說。”

  會議室里的眾人陡然心塞。

  劉熾平眉頭緊皺,考慮著市場里的競爭動態,提出一個觀察的時間節點:“還有兩個月時間就到公歷年底,我們到時再以‘微視’的表現來評估下一步方向,既有抖音給我們探路,也有樂音從音樂短視頻轉型蹚水,我們可以更從容的來判斷情況。”

  他對于重啟的“微視”是有耐心的,但不管是阿里和微博的合作,還是臨港那邊對短視頻的操盤,這又都是足以影響判斷的重要情況,實在沒法不跟著進行變化。

  只是,劉熾平認為自己還算從容,慢一步回辦公室的時候卻聽到同事的嘀咕抱怨。

  “要學就直接學了,還什么等到年底,等到年底不也是學,趁早算了,有什么好裝的。”

  劉熾平假裝沒聽到,神態自然的回到自己辦公室。

  他坐下來處理兩份文件,又拿出手機體會最新版的“樂音”,然后又與“抖音”進行比較,這么把玩了半個小時,忽然有些茫然的伸手捂臉。

  我不是優秀的產品經理,我不是優秀的產品經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