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百三十二章 扶搖號入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萬達廣場的某間大型會議室中,針對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改造項目正式運行的啟動會展開。

  先是金陵市的一把手上臺對整個項目進行了一個簡短的講話。

  表達了金陵市會在接下來幾年的時間內進行城市改造項目,努力將金陵市打造成首個‘人工調控’的宜居城市,造福百姓。

  對于金陵市來說,受可控核聚變技術最先落地帶來的廉價電力影響,這幾年它其實一直都在不斷的虹吸著周邊城市,乃至全國各地的人口與人才。

  但大型城市能否留住人口與人才的原因除了最主要的工資水平,以及不少的其他因素,比如相對廉價的日常生活物資衣食住行,交通便利等等能夠人為調控的因素外。

  還有城市是否宜居,氣候溫度等等因素。

  而這些往往都是人力無法改變的。

  但是現在,金陵市已經有了一張可以打的‘牌’了。即通過城市改造,人工調控城市的溫度,打造宜居城市。

  或許短時間內,在城市改造未大規模形成前很難見到顯眼的效應,但作為吸引人才的‘城市特色’還是足夠了的。

  在這位金陵市的一把手上臺對城市改造工程送上祝福后,徐川也上去講了幾句,對金陵意向打造的宜居城市表達了贊揚和祝福。

  事實上,不管這邊的市領導是否有看到他的顏面上才上臺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城市改造項目的,還是的確有想法打造一座宜居的超級城市。

  無論是處于哪一種理由,這種項目落地下來,福利的是居住在這座城市中的千萬普通百姓。

  哪怕是為了配合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而對城市進行的大規模綠化等行動,都是有益城市居民的。

  這種造福普羅大眾的項目,他上去支持一下,站個臺還真不反感,甚至相當的樂意。

  不過對于他來說,相對比改造一座城市來說,他對于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的詳細試運行數據更感興趣。

  婉拒了金陵市領導邀請他一起共進午餐的請求后,帶著這些實驗數據,徐川回到了星海研究院。

  雖然說今天才是部署在外面高樓大廈上的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正式運行,但之前收集到試運行數據已經足夠他從中了解一些情況了。

  “思懿,幫我將這些數據交給信息研究所,讓周吉安排幾個人針對性的建一個數學模型,并參考最近十年整個金陵市的氣候數據做一個模擬,看看城市改造項目對金陵市區的影響。”

  “重點關注計算兩個方面,一是二氧化碳數量降低后對城市的溫度影響,分別計算河西新城以及整個金陵市。”

  “第二個則是計算捕集器在最大功率的推動下,對城市熱島效應暖熱氣流的影響程度,計算需要多少大型二氧化碳捕集器才能夠影響整個城市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五節點氣流的流動。”

  助理間內,沈思懿接過保存數據的U盤后,快速的用筆在速記本上簡單的記錄了幾個關鍵的字詞。

  確認沒有問題后,她抬頭問道:“還有其他方面的信息需要補充的嗎?教授。”

  徐川想了想,搖搖頭道:“暫時沒有了。”

  他本來是還想讓信息研究所模擬計算一下使用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對火星大氣的影響的。

  但目前火星大氣及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含量,以及地殼中可能存儲著的二氧化碳等資源都還是個不確定的數值。

  雖然說此前NASA宇航局的毅力號等火星探測器采集了一部分的數據,但那些數據并不是非常的詳細和完整。

  真想要通過二氧化碳捕集器改造火星的大氣,恐怕還需要等扶搖號航天飛機傳遞回來完整詳細的數據。

  現在計算,也沒有太多的意義。

  如果土壤中蘊含的干冰和二氧化碳數量太大,到時候一切都得推翻重來。

  “好的教授。”

  沈思懿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后接著道:“另外剛剛航天研究院那邊的翁筠宗翁所長來過,說是請您回來后去一趟那邊,和扶搖號航天飛機有關。”

  聞言,徐川心念一動,算了算時間,好像也差不多了。

  點點頭,他開口道:“行,我知道了。”

  辦公室都沒進去,徐川就調轉了腳步朝著航天研究所那邊走去。

  敲了敲翁筠宗辦公室的大門,他笑著走了進去。

  辦公室中,正盯著電腦屏幕的翁筠宗聽到動靜后抬頭看了過來,看到徐川后笑著站起身。

  “徐院士,您回來了。”

  徐川笑著點了點頭,打了個招呼:“嗯,剛回來,辦公室都還沒進,就聽到說你這邊有事找我,扶搖號抵達火星軌道了?”

  翁筠宗笑著起身親自泡茶,回道:“嗯,已經順利的抵達了火星的近地軌道,正在著手投放相關的探測設備。”

  “另外第一批對火星進行的整體拍攝超高清圖像已經傳遞回來了,您要不要看看?”

  “當然!”徐川感興趣的回道。

  泡好兩杯清茶后,翁筠宗打開了電腦,將傳遞回來的火星照片調了出來。

  “這些照片已經通過郵箱在幾個小時前發給你了,不過我想你應該也還沒來得及看。”

  徐川走了過去,接過位置坐在了電腦前。

  點開的文件夾中,鋪滿了整個頁面的圖片映入了他的眼簾中。

  摸過鼠標雙擊了一下第一張圖片,這是一張在數十萬公里,扶搖號航天飛機還沒抵達火星軌道時拍攝的照片。

  黃色和黃褐色的巖石及土壤,以及火星南北兩極的白色冰冠構成了這張完整火星圖。

  它看上去似乎和絕大部分普通人印象中的火星,或者是在網絡上看到的火星圖片并不相同。

  在大部分普通人的印象中,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鐵,長期受紫外線照射后變成了紅色,它看上去應該是一顆紅色、寒冷的星球。

  而網絡上絕大部分和火星相關的圖片,包括哈勃望遠鏡和其他天文望遠鏡拍攝到的照片,也基本都帶著一些類似的色彩。

  但扶搖號航天飛機所拍攝的照片,卻是有些不同的。

  在這張圖片中,火星表面也并沒有那么的紅色,更多的是呈現出黃色和黃褐色。火星表面土壤中的氧化鐵似乎并沒有呈現出泛紅。

  當然,這并不代表以往拍攝的照片就有問題,也不代表扶搖號拍攝的照片是錯的,更不意味著火星表面的情況變了。

  這只是通過不同的拍攝技術進行成像導致的區別而已。

  一張張的圖片在徐川眼中劃過,由遠到近,扶搖號航天飛機在接近火星的過程中,拍攝的照片數量其實并不算很多。

  這主要是受拍攝技術的影響。

  它和常規的拍攝方式完全不同,普通人拍照通常情況下拿著手機和照相機對著風景就是一頓咔咔咔,只要你手速快或者設定了自動拍照,一分鐘給你整出幾百張照片都是輕而易舉的。

  但在遙遠的太空中,拍攝一張星球的高清圖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

  比如哈勃望遠鏡,拍攝星球高清圖的核心原理是通過光學系統收集并聚焦光線,然后將其轉化為電信號記錄下來。

  它采用了里奇克雷蒂安卡塞格倫光學布局,入射光首先從主鏡反射到副鏡,副鏡再次將光線反射通過主鏡上的一個小孔,到達一組科學儀器共享的焦平面,從而生成圖像。

  而在扶搖號航天飛機上,搭載了太空望遠鏡先進巡天照相機、廣域照相機、成像光譜儀等拍攝裝備。

  這些設備都在特定波長范圍內工作,通過共同努力來收集火星的光學數據,再轉變成電信號形成圖片。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曝光控制’。

  星空中的恒星盡管足夠的多,但對于相機來說,星空依舊太過于暗淡。

  幾乎所有的天文望遠鏡都需要長時間的曝光來收集足夠的光子,曝光時間越長,得到的光子越多,照片也就越清晰完美。

  這也是限制超高清火星圖片拍攝數量的重要原因。

  不過隨著與火星的距離拉近,當常規光學超高清相機陣列進入工作區間后,拍攝的照片數量便會急劇的增加。

  在這些照片中,徐川最感興趣的是火星兩級的圖片。

  和地球一樣,火星的自轉軌道同樣是具有自轉傾角,且與地球接近。

  地球的是自轉傾角約為23.5度,而火星的則約是25.19度。

  但由于火星沒有像月球那樣的巨大衛星來維持自轉軸的穩定,因此自轉傾角會發生變化,會從13度到40度之間變化,周期以千萬年為單位。

  讓徐川感興趣的,是火星南北兩極的冰蓋面積大小!

  在其中的一張火星全景圖上,他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火星南極的傾斜角背光面上,有著大面積的白色。

  那是類似于地球南北極的冰蓋,但和地球的水冰蓋不同的是,火星南北極的冰蓋,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甲烷。

  它的數量,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人類未來移民火星的方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