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五十六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金陵,川海材料研究所中。

  徐川和張平祥兩人依舊在忙碌著優化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的物理性能。

  時至今日,兩人已經在各自的路線上展開了不同程度的深入研究。

  實驗室中,張平祥手中帶著一份材料和一份數據報告找到了正在研究如何將石墨烯晶須(纖維)增韌到銅碳銀復合材料上的徐川。

  “稍等一下,張院士。”扭頭看了一眼張平祥,徐川笑著招呼了一下,轉頭繼續自己手中的工作。

  過了十來分鐘,處理完手中的材料后,他才直起身走了過來。

  “怎么樣,你的研究結果如何?”徐川好奇的問道。

  這些天的時間過去,這位張院士一直都在實驗室中研究氧化鋯摻雜優化路線,進度肯定是有的,只是不知道有多大。

  張平祥搖了搖頭,將手中的材料和報告遞了過來:“沒有太大的進展,我已經嘗試過十多種不同的手段了,摻雜了氧化鋯原子的銅碳銀復合材料的脆性和韌性并沒有太多的改變。”

  “如果過量摻雜的話,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韌性;但過量摻雜會導致超導性能直線下滑。”

  “你之前的推測是對的,氧化鋯摻雜這條路大概行不通了。”

  聞言,徐川也沒有太多的意外。以他現在的能力,要判斷一條路是否可行雖然做不到百分百精準,但至少還是能給出一些建議的。

  張平祥院士的失敗,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氧化鋯原子摻雜進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中,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晶構和原子結構。而這兩塊改變,超導材料的超導性能勢必會跟著受到影響。

  翻了翻手中的檢測報告資料,徐川又捏了捏手中的樣品。

  不出意料的,張院士的研究算是失敗了。

  少量的摻雜沒什么太大的意義,無法改變超導材料的物理性能。

  而大量的摻雜的確能改變脆性和韌性方面的東西,但會大幅度的降低超導性能,尤其是在Tc臨界溫度和臨界磁場這兩塊,受到的影響尤其大。

  這兩方面受到嚴重影響,他手中的這份超導材料差不多可以說是廢了。

  “你這邊石墨烯方面的研究做的怎么樣了?”

  放棄掉氧化鋯摻雜這條路線后,張平祥院士也沒有過多的糾結,畢竟在材料領域,一條路行不通死磕是不行的。

  徐川撓了撓頭,笑道:“前兩天在忙一些其他的事情,這兩天才開始研究,目前還沒有太多的進展。”

  聞言,張平祥搖了搖頭,有些感慨道:“伱研究的東西也太多了,要是專心在一門上突破”

  他話沒說完,不過話語中的意思兩人都明白。

  徐川笑了笑,道:“其實我覺得還好,很多學科和領域都是相輔相成的,比如我不學數學的話,那今天的川海材料研究所也沒有那個材料計算模型。”

  張平祥院士點了點頭,道:“這倒也是。”

  “算了,不說這個。”張院士跳過這個話題,接著道:“關于石墨烯晶須(纖維)增韌的實驗,如果你不介意,我這邊來給你打個下手;或者你將你實驗的想法路線和我說說,我幫你做一下其他的線路。”

  “我估計你現在手上有不少其他的事情要忙,實驗室這邊,恐怕沒多少時間吧?”

  徐川有些不好意思的點點頭,道:“的確,我最近沒多少時間在實驗室這邊做實驗。”

  他最近的事情有點多,CERN那邊的訂單要溝通,可控核聚變項目要管理,還有等離子體湍流數控模型如果彭鴻禧那邊談下來了,他也要親自過去廬陽那邊進行指揮。

  畢竟沒人比他更熟悉等離子體湍流的數學模型,如果到時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他可以在現場隨時進行調整和處理。

  張院士笑道:“既然這樣,我來接手相關的實驗就好了。”

  “你那篇高溫超導材料的機理論文給我看,對我的啟發和幫助很大,我也需要一些實驗機會來驗證一下,正好你這邊有免費的材料實驗室和設備給我使用。”

  徐川想了想,道:“既然這樣,那就多有麻煩張院士了。”

  張平祥笑著說是借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免費實驗室用,但這只是幫忙的理由而已。

  他這種在兩院院士中,也是金字塔尖的頂級材料學大佬,還怕沒有實驗室和設備用?

  不過情分這種東西,不需要多說出來,記在心里就行。

  不得不說,自從他回國后,一路走來遇到的國內的這些學者,無論是在學術還是品性方面,都可謂是優秀的代表。

  當然,這也和他并不怎么拓展自己的人際關系圈有有關系,一直以來,他認識這些國寶級的院士學者,要么是通過熟人認識的,要么就是高層介紹的,要么則是上輩子有記憶的。

  這種情況下,能夠交流到一起的學者,互相之間的品性和交道都還是很不錯的。

  這邊,徐川剛感嘆完身邊的好學好友都很不錯,壞消息就來了。

  前往廬陽科學島可控核聚變工程申請EAST裝置驗證等離子體湍流模型的高弘明與彭鴻禧兩人回來了。

  “廬陽那邊的EAST裝置,沒有談下來。”

  辦公室中,彭鴻禧嘆了口氣說道,他感覺自己有點對不起眼前這個年輕人。

  自己作為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的元老之一,受對方重視數度邀請出山,結果這點事他都沒有辦好。

  本來信誓旦旦的想著這事對他來說不難,容易;畢竟諶明繼也是以前的同僚,兩人關系還不錯,沒想到對方早已經不再是他熟悉的那個人了,不再是那個一心為了國家可控核聚變事業發展的人了。

  或許他的目標的確沒變,但在這一過程中,目標和理想中已經摻雜了太多的私心。

  對方現在是廬陽可控核聚變項目工程的總負責人,也是華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的主任,也是國內可控核聚變項目領頭羊,手握著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經費,領導掌控著數百個項目。

  如果放到古代,這種地位也完全可以說是一方強侯了。

  而在國內的學術界,他能掌握這么多經費,掌握這么多的資源,可以說是絕對的帝位,也可以說是一方學閥。

  尤其是在可控核聚變這一領域,哪怕前景再誘人,但在研發階段本身的蛋糕就這么大。

  國內的可控核聚變工程,盡管分托卡馬克、仿星器、球床、慣性約束等幾大不同的研究方向,但實際上,國內的大部分相關資源都集中在托卡馬克這一領域。

  而諶明繼作為托卡馬克領域的總負責人,國內的托卡馬克裝置,無論是正在修建的還是計劃修建的,經費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他進行審批負責。

  別說是他親自負責的廬陽可控核聚變工程了,就是國內的其他托卡馬克,恐怕都需要考慮他的意見。

  本來彭鴻禧還想親自寫份信送到上面告他一本的。

  但回來的路上也好好想了想,最終還是無奈的放棄了這個想法。

  上面知道了又能如何?

  到了他們這種級別,哪怕是在科學技術蔀甚至更高層,也都可以說是神仙打架了。

  上面得考慮雙方所有人的意見,在這種事情上,頂多像派出所的民警調節百姓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一般調解雙方。

  強壓諶明繼讓對方交出EAST裝置來配合徐川完成等離子體湍流模型的研究實驗是不可能的事情。

  徐川是國寶級學者,諶明繼也是國家的功臣,也是頂級院士學者。率領華國可控核聚變從無到有十幾年的發展,走到了世界前沿,功勞苦勞都有。

  盡管有一些私心,但放到國家層面來說,完全不算什么。

  只能說,是他自己一開始并沒有沒有想明白,腦海中的記憶還停留在十幾年前。

  那時候國家說要搞可控核聚變,他們這一批核能領域出生的學者都振臂一呼轉身投入了進來。

  從一無所有、到06年EAST裝置實現第一次點火、實現加入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組織;即便每一步走的都很艱難,即便是經費無比貧困,他們都抱著一顆赤誠的心,勢要將可控核聚變的火花點亮在這片土地上。

  然而十幾年的時間過去,國家經濟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能分配到可控核聚變領域的經費和資源自然就多了。

  利益權力動人心啊。

  盡管對方依舊在為可控核聚變而努力,但再也回不到十幾年前大家蹲在一起吃著盒飯爭論著如何優化某一處方案,某一個零件,大家力朝一處使的時代了。

  聽彭鴻禧簡單的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后,徐川點了點頭,安慰道:“沒關系的,彭老,我們還可以想其他的辦法。”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他就考慮到了這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這的確不是一件小事,修改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控制模型以及后續還需要對聚變堆做出一定的調整,盡管理論上來說是可恢復的調整,但也不是誰都愿意接受外人在自己的設備上‘亂搞’的。

  另一方面,則是國內學術界的種種了。

  盡管他是獨立主持的一個新項目,但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的盤子就這么大,他拿走了一部分的科研資金,那么對應的,其他的可控核聚變項目科研資金就避不可免的會壓縮一部分。

  這種情況下,原本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的負責人心里不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不說學術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更何況國內的學術界尤為特殊,各大高校科研領域組成了一個近乎獨立王國的小世界。

  在當初拿到菲爾茲獎,國家安排那位穆良才和他聯系的時候,他什么都沒要就只要了一個保障的原因也在這里。

  所以在高弘明和彭鴻禧院士去廬陽之前,他就安排了使用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作為利益交換的后手。

  只是沒想到對方連等離子體湍流數控模型的驗算數據都沒看,就直接了當的拒絕了請求。

  怎么說呢,這的確有些不尊重人的意味。

  微微搖搖頭,徐川也沒有太在意這件事。

  EAST裝置申請不到,后面還是要想辦法再解決等離子體湍流數控模型驗證這件事的。

  當然,如果他親自去一趟京城,或者寫封信給那位老人的話,這件事還是能解決的。

  只是這樣的話,就徹底得罪死對方了。

  雖說他不怕得罪人,但他也沒時間沒那么多閑工夫浪費在和自己人的內斗上。

  畢竟對方現在名義上是國內托卡馬克路線的總負責人,如果真撕破了臉皮給他找麻煩,他都不用干其他的事情了。

  與其這樣,還不如想想其他的辦法。

  更何況,可控核聚變項目只是他的目標之一而已。如果可以,上輩子未完成的引力子、暗物質、星外發展等夢想他都想去嘗試一下。

  可控核聚變只不過是他走向夢想的第一步而已。

  人類終究是要走出地球的,如果可以的話,徐川想這個時代在自己手上實現。

  見徐川并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彭鴻禧和高弘明也都悄悄的松了口氣。

  他們在回來的路上就在商量何如和徐川說這件事,畢竟相對比來說,這位的年齡真不大,年輕時就能做出這么多的頂級成果,氣盛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年輕不氣盛,什么時候氣盛?

  所以他倆一直有些擔心這位一氣之下跑過去親自找諶明繼沖突,或者直接去京城告狀。

  無論選擇哪種做法,其實都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沖突下必然會擾亂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的正常發展。

  一位諾菲雙獎得主,一位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領軍人要是真撕破臉皮對立起來了,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的人員必然會有些人心惶惶,甚至可能會牽扯到一些其他領域的派系互相碾壓斗爭,這都不是好事。

  不過好在,這位比想象中要沉穩。

  舒了口氣,彭鴻禧想了想后開口問道:“從目前的情況來說,廬陽那邊的EAST裝置咱們是指望不上了,這樣的話,我們是等自己的聚變堆建造出來,還是想其他的辦法?”

  聞言,徐川手指在桌面上輕輕的敲了敲,思索了一下后笑道:“條條大路通羅馬,辦法還是有的,沒了EAST,還有其他的嘛。”

PS: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