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文一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先前,我明著跟王伯安說了,你早就在張國丈父子的栽培名單中,還跟他說,來瞻和延齡一定是早就在王越面前舉薦過他,所以王越才會如此器重,讓他單獨領兵,這么快就崛起了。”

  李孜省笑瞇瞇地說道。

  龐頃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問:“你這么說,他就信了?”

  “哼!”

  李孜省輕哼一聲,道:“他有什么道理不信?我說的可是大實話!且王世昌不可能在用他時,不跟他介紹個中因由。

  “但凡當初王世昌稍微提上一句,再跟我現在的話互相印證,他不就知道自己出現在草原上,建功立業,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他最終會被張家父子給發掘出來?”

  “啊……這樣……都行?”

  龐頃覺得這件事的離譜程度,比起李孜省和他帶兵參與平定草原都更甚。

  不過很多離譜的事,因為有張家父子在,一切又顯得理所當然。

  這也是李孜高官期在張家父子那邊進行投資的結果……

  連龐頃偶爾都會想,我家這位道爺眼光還真是獨到,當初他自己得勢時,就能做到禮賢下士,跟初來京城的張來瞻交上了朋友,而那個張來瞻又是出了名的護短,且還非常通人情,屬于投桃報李不計代價那種。

  要是換作別人,你光是投資,人家得勢后會如此眷顧?估計早就因為李孜省名聲不好而分道揚鑣,甚至是狠狠地踩上一腳吧?

  “道爺,這一仗究竟應該怎么打?”

  龐頃不想就玄學的東西扯太久,有意改變話題道,“這不是敝人想問的,而是下面的將士都想知道……二公子那邊神龍見首不見尾,到現在,都不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到底是戰是和……”

  李孜省聞言笑了起來:“優勢在我,想打就打,想和就和。你只要把場面穩住,看我這不就占便宜了么?我帶兵到這里,那些草原上的部族不管大小,都搶著向我投誠,這是為何?就是賢侄之前把他們給打得連滿地找牙,顧頭不顧腚了!”

  “那就是說……”

  “延齡賢侄在前面打,我在后面撿現成的唄!”

  李孜省爽朗地笑了起來,“論沖鋒陷陣,打硬仗的本事,我怎么敢跟賢侄延齡相比?且我也不想搶他的風頭!

  “所以,他在前面收割敵人首級,我在后面收拾人心,讓那些怕死的韃子不敢跟閻羅王打交道,都來找我歸順,我負責安撫人心。

  “嘿,我與賢侄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龐頃心想,如今明軍中最不要臉的人,說的就是你吧?

  誰跟你一文一武?

  隨著李孜省統領的援軍抵達官山地區,跟隨王守仁和朱暉從河套地區過來的明軍將士,突然也變得硬氣起來。

  之前只能龜縮防守,守住山谷,維持現有的戰線,采用了昔日在大明邊關時常用的固守姿態。

  而眼下他們雖然沒收到與韃子決戰的命令,卻膽大包天地接連沖擊韃靼人的營地。

  以本身的駐地為中心,對周圍的韃靼部族進行掠殺。

  經過長途跋涉和連續征戰,王守仁所部戰馬損耗嚴重,機動性方面并不強,不過這并不妨礙明軍將士四處奔襲,斬獲頗豐。

  反倒是機動性更強的覃云所部,一直在等候張延齡進一步的命令,并未有大的動向,也很少帶兵出去掃蕩。

  “韃子已經撤出去三四十里地了。”

  朱暉這趟帶人回來后,顯得很擔心,找到王守仁后說道,“如果咱不趕緊追殺,緊貼上去,韃子恐怕就要跑沒影了。”

  王守仁此時已把自己的家當整理妥當,因為他是這支軍隊的靈魂人物,唯一的智囊,深得官兵尊重,因此他除了一些貼身之用外,平時吃飯用的家伙事都有人幫他帶。

  但他還是執意自行保管自己的飯碗,且他非常講究,每次吃完飯都要用雪水仔細進行洗滌,而當兵的則完全不在意這些事。

  王守仁搖頭道:“張國舅沒吩咐讓我們進兵,還是先等等吧。”

  “問題是這草原上,唯一可以不聽從他號令的人馬,就是咱們啊。”朱暉質疑道,“咱來自三邊,為什么要服從張國舅的指揮呢?”

  王守仁皺眉不已,反問道:“連朝中一品大員,堂堂薊州巡撫都御史李孜省都要聽從張國舅的號令,難道我們要特立獨行不成?朱將軍,只有服從大局,才能建功立業。”

  “好吧!”

  朱暉聳了聳肩,搖頭道:“王兄弟,主要是我不太理解那位張國舅的作為。這么枯等下去,讓人心焦啊。”

  “等著吧。”

  王守仁早就有自暴自棄的傾向,大概是覺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難以超越大山一般的張延齡,那索性就躺平了。

  臘月初六。

  這天天氣非常寒冷,將士們一早把各種軍械重新做了整理。

  因為昨夜,覃云派人前來通知,說是準備聯合進兵,這也是出自張延齡的最新軍令。

  王守仁隨即讓朱暉把命令傳達到軍中。

  經過一夜的心理建設,軍中將士此時全都摩拳擦掌,似乎他們都明白,眼前一場大戰迫在眉睫,雖然取勝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能獲得曠世功業,但還是會有人死在草原上,永遠回不去故土。

  “收拾停當了。”

  朱暉出現在王守仁身前。

  而此時王守仁正在會見李孜省派來的使者,也就是李孜省的狗頭軍師龐頃。

  “小公爺。”

  龐頃作為京師官場的老手,對王守仁雖然尊敬,但他對朱暉卻更為尊敬。

  畢竟等朱永一死,將來繼承保國公爵位的人只會是朱暉。

  且保國公這一脈,目前得到了皇帝和張家的雙重器重,未來取代英國公成為大明第一武勛都說不一定。

  朱暉道:“龐先生,好久不見,話說你也跟著李尚書來草原了?哈哈……這場大戰,你打算跟隨大軍沖鋒陷陣?”

  “敝人只是一介書生,守在軍中,讓將士們護著周全便好。”龐頃笑著說道,“希望小公爺能多多提攜。”

  王守仁插嘴道:“眼下局勢如何?”

  龐頃道:“我家道爺……李尚書對此知曉也不多,但據說,過去幾日,其實張國舅一直在跟韃靼小王子談判,不過目前……好像談崩了。”

  “啥?”

  朱暉的反應非常激烈,驚訝地問道,“一直在談?還談崩了?不知怎么個談崩法?”

  龐頃搖搖頭,沒說什么,只是報以淡淡一笑。

  大概意思是我也不知道,但也可能是他知曉而不想說。

  對小公爺你尊敬是一回事,推心置腹又是另外一回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