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幽暗,地火風水全消,只見混沌,不存萬物。
這是孟奇自身靈光所映照的異象。
時至今日,哪怕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知曉因果與未來之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仍舊不免冒出苦惱之意。
對真實界的彼岸人物而言,棋子的所作所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縱使距離紀元終結大約還有不到一千年的時間,但因為阿難的原因,自己身上承載的因果和關注可太多了。
魔佛、青帝、七殺道人、金皇、妖皇、真武.一群彼岸和特殊狀態的偽彼岸,早就規劃好了棋局等自己走進去。
若不是確定三清已經超脫,估計自己最初加入聊天群穿越世界歸來,下一秒就可能出現在兜率宮被太上研究.
所以除了最開始隱而不發,做些細微改動,一旦和魔佛攤牌切割,手里這劇本拿了和沒拿也沒區別。
“都說重生和預知流是爽文,這也不是很爽啊?”孟奇摸了摸自己的腦袋,苦澀一笑。
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
可這與“自己”斗,倒是有些不上不下的感覺。
最初是在仙境,不,應該是天青玉虛劍的封印,初步學習元始金章但還未證得不滅元始法身的自己,修煉的諸果之因也未涉高深篇章,可就是這樣的條件,竟然能吸收另一‘元始’的封印之力,提升自我。
‘從那時起就該察覺一些特殊之處,但我沉浸在開掛和得到金手指的喜悅里,也對彼岸大人物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再后來,不管走到哪個世界,所有的三清就跟江南皮革廠的王八蛋老板一樣跑路快到飛起。
往往是人都沒見到,什么仙境、大羅天、兜率宮全部自動將本源到歷史轉移給了自己。
唯二的例外是風小小那個世界的太上老君‘李笑’,和大儺的三清司命‘清旺來’。
那個開成人用品店拿丹爐煉藍色小藥丸的奇葩老君,在和自己見面的時候倒是一點反應都沒有。
一開始孟奇以為是對方經過轉世法身殘魂還沒有恢復,但后來琢磨了一下。
他們那個世界的三清是真正意義上的東拼西湊神話故事,元始天尊其實為盤古真人,元始和太上老君其實沒有太大關系,老君是后天修行而成的天庭神仙。
或許是因為這種先天神明與后天人族的區別,自己和李笑之間并沒有在因果上產生聯系,不然那家太上用品店每個月的營業額還不錯,把繼承配方拿過來找蕭炎量產說不定能賺上一筆.
至于清旺來,對方嘴里的投影論聽得孟奇頭疼,大概是大司命和司命視作一體的緣故,所以這位三清司命也只是在夢入紅塵的那段時間,變成了自己的遠房老表。
但光看結果,因果天道和三清之名,實際上還是轉移給了自己。
再往后就是西游世界,可以確定三位圣人是西游諸圣中真正陣亡的三位,但祂們消亡之時,三清之炁順著諸果之因被自己吸收。
還有漫威世界的大羅天元始天尊,本以為這位緯度魔神會有所不同,可等自己尋上門去的時候同樣完成了過戶。
等蘇霖競選總統成功后,倒是有讓對方找來永恒溯源,結果卻發現全能宇宙涉及元始天尊的所有指向都朝自身收束。
過去和未來的元始天尊只剩烙印,除非自己待在全能宇宙,否則往后的事件進展都不會有這位緯度魔神的出場。
對孟奇而言倒是無所謂,畢竟漫威那破地方誰出場誰破格,只有背景板才能保持逼格。
但這種狀態和手法,基本可以確定是做減求空的方式。
先不提這些世界的三清大天尊們是如何得知的做減求空,又是如何將他變成做減求空的產物,最關鍵的一點.
“型月之時,我初窺法身,即使后來修為精進,狀態特殊,也不過是天仙修為。”
我若不成彼岸,祂們如何能完成最后一步?!
修行之人日夜修持,求得是八荒六合、過去未來無所不在,是在做添加之道,而到了彼岸人物目前的層次要做的是減少。
如元始天尊斬出諸果之因,靈寶天尊斬出終結之果。
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孟奇早日登臨彼岸,方能在紀元終結之時,靠著紀元循環之力,將祂們送往那真正的超脫之境。
真到了那種境界,無法揣測,無法描述,無法討論,一說就錯,一想就謬。
開天辟地可以揣測,毀滅重重宇宙可以想象,倒轉時光,顛因為果,能夠妄想,但對道果人物而言不能。
若是以此為吸引,倒是足夠誘人,可那諸天萬界相同神話起源的人物,并非每一位都有著彼岸的生命層次,那些世界也無法像真實界那樣,能夠在紀元終結之時,通過紀元循環之力將最古老者送往更高層次。
即使這些條件都完成了,還是要回歸最初的問題。
孟奇當前的狀態。
人仙、地仙、天仙.這種境界的自己,是怎么成為做減求空的產物,又怎么能完美承接這些烙印?
誠然孟奇一開始還覺得撲朔迷離,但這次回到真實界,通過自己觀察和搜集的信息還有顧小桑所言,倒是能夠看到一些蛛絲馬跡。
漸漸地,他摸到了一些東西。
真相只有一個 ——我就是元皇。
此元非彼猿更非原。
在與顧小桑交談之后,孟奇基本可以確定,自己就是早已成為古老者的元皇蘇孟。
只有這樣才能直接完成做減求空的要求,本質之我才能直接承接諸天萬界的三清之炁與過往烙印。
當然,這里面還涉及之前所說的許多問題,但至少不是孟奇現在該去深究的事物。
之所以梳理自身本質,還是為了尋找突破傳說境界最為關鍵的本性先天。
維持現有的自我認知去感受不同身軀,不同感官,不同經驗,不同可能,不同狀態的“自我”。
斬吾見我,照見自身先天本性。
若對自我存疑,對自身有惑,真靈恐怕會迷失于這片混沌。
孟奇摸索著一路走來的種種,心態的更迭,認知的變化,一直往最深沉的幽暗走去。
每一個生靈的先天本性若以時光回溯,歷經三魂更替,復歸最初,自然能看見萬物之始,故而能證見“元始”。
正所謂,心見如來,人皆元始 道窮見元始,方知我是我.
可越是知曉自己是要見到元始之我,就越是難以尋覓,哪怕他自身之積累遠超既定命運。
這片混沌之內,何來元始道人?
孟奇駐足思考,混沌之外似有樂聲、佛音等事物,以一道道凸顯的因果連線,浮現眼前。
蘇霖也是被惹急眼了啊,狂暴模式還沒到冷卻時間 風小小在干什么,不是打過招呼讓她看好自己老哥么?
天道怪物徹底盯上槐詩了,真勇啊這年輕人,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不過從這動靜來看,似乎有彼岸被牽扯下場了。
不是各位哥們,別末劫還沒到來,你們就提前把真實界鑿沉了.
演變成現在這種情況,孟奇頭疼是不假,不過比起他,那群彼岸大人物估計已經徹底混亂了。
正常情況,即使靠著魔佛送來‘阿難他我’,羅教聯合受到挑撥的妖族,孟奇最多也就是將《元始天魔》給展現出來。
造化、造化圓滿或者至多偽彼岸的境界,能讓對方投鼠忌器。
大家你來我往差不多也就這樣點到為止了。
畢竟自己這邊也有條信息差,那就是妖圣其實還活著,只是變成了妖皇做減求空的產物。
鳳兮追殺過魔佛很多世,知道事情沒這么簡單,肯定會親自調查,一尊壽元無多的鳳凰小圣出面,無非也就是演一演的程度。
結果倒好,不知道哪個大聰明弄來了九幽,把前腳受刺激想跑,但還沒跑出去的蘇霖帶溝里去了。
說到底,假如《天佛無相身》真是半步道果的佛祖布置,蘇霖尋人無門,最后多半也就捏鼻子認了。
最多好長一段時間看不見這家伙出門。
偏偏這幫家伙把九幽懟到了他臉上,以至于被真實界定義為死亡的‘昊天上帝’在九幽重生。
魔佛干的那些事在真實界的口碑,堪比帶帶大師兄和槐詩家的帶帶小師弟,屬實是萬惡之源。
這面啊又長又寬,這口鍋啊又大又圓 “有點分心了。”孟奇搖搖頭。
神識避開了那些因果連線,他捧著黑白光華不斷流轉的古老琉璃盞,向著漫無邊際的混沌繼續行走。
發展成這種局面,一位新生的傳說出世也改變不了什么。
但孟奇總覺得,有些因果秘密,只要等自身勾連萬界投影,就能看見全局的輪廓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兩眼摸黑,連蒙帶猜。
比如版本更新后的諸果之因,為何能增幅因果信號。
對于傳說境界而言,空間已經失去了距離,只是重迭起來的點,再遠的地方也近在眼前,觸手可及。
哪怕多元與多元間的距離,也能一步跨越。
而等到傳說圓滿,還能使他我投影隨著宇宙出現,自然衍生,也就是說,身具三清傳說的自己還能輻射萬界,讓每個世界自宇宙誕生之時就存在‘元皇開天’,這是生命層次發生質變帶來的信息衍生.
慢著。
這似乎和清旺來口中的投影論有所重合我現在所掌握的諸果之因,已經能夠做到不局限于真實界內外諸天,更能聯系除深淵以外的諸天虛空諸果之因,神話傳說,自然衍生 孟奇停下了尋找元始道人的腳步,愣在原地,腦海內仿佛有重重迷霧彌漫,卻又能看見一些朦朧的輪廓。
時至今日,他已經明悟了八九不可憑,預感不可依,不會簡單根據過往經驗、認知與本能,做出判斷。
可一切的因與果,似乎在一種不可描述的層面,達成了循環。
元皇是彼岸,是最古老者,身具道果雛形,是舊紀元三清做減求空的共同產物,也是新紀元開天辟地的三清本身。
傳說圓滿的特征,在元皇的層次定然能做到更恐怖的效果。
每當自己踏入一個世界,若是從宇宙誕生之時開始倒果為因,又何須按部就班承接烙印?
不是這個,這個不是關鍵。
孟奇諸多經驗、記憶、認知碎片飛快旋轉,組成一種又一種思維模式,不斷推衍,閃爍出智慧的火花,因果連線從混沌之外飛來,匯入手中的古老燈盞。
正常情況的傳說以下投影數量極限為999個。
孟奇不止,從龍虎山開始,宏世界,九天十地,緯度宇宙大羅天,幻想鄉,西游,白玉京,涉及三清信仰的神靈雕像齊齊顫動。
包含‘阿難他我’正在不斷改變原本之貌,點化為“自我”投影,接二連三融入。
但孟奇沒有再去追求量變到質變的感受,而是專注于‘我之為我’,嘗試去翻看這些投影、信仰所在世界的傳說。
這些要么是印記,要么是沒有靈智的信仰化身,非我之我。
皆是投影。
孟奇和顧小桑擔心過的自身存在,恐自身乃是元皇投影的特殊他我,即使聯系再怎么密切,可這段人生和自我終究不同。
到最后,哪怕融合,也不知是元皇夢見了另一個孟奇,還是孟奇夢見自己成了元皇。
恰如缸中之腦。
那時候,他是誰,我是誰?
縱使現在已經開悟,翻看起這些流傳萬界的投影,又是另一番感受。
這時,他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個不同世界的景象,看見了這些投影誕生之初的一切。
眼前還有諸多信仰者朝拜,但這里面,唯有一幅場景不同。
白色的書案材質非木非玉,類似于樹脂,但色澤上卻很深沉,孟奇這時把視線放在這張書案上,發現上面放有一卷玉質的簡札。
他像過往那般拿起簡札,解開系帶,入眼第一列就寫著——誰是元始?
這是型月世界的仙境。
這是自己最初來到仙境玉虛宮的時候,元始天尊所留下的話,又一次看見,卻有了不同的深意。
誰是元始?
孟奇腦海忽有電閃雷鳴,轟隆作響,他徹底放棄了去尋覓那居于本性真靈中的‘元始道人’,而是緩緩抬起手,低頭看著端坐于混沌中的自己。
“貧道元始。”
“貧道道德。”
“貧道靈寶。”
一元初始大道生,天地開辟萬物成。
何須見元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