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你說,這些蝦苗和蟹苗能運過來,真不容易。”黃磊在收購站的會客室里,一邊喝著茶一邊表達著自己的功勞。
“雖然我知道這玩意兒在你們這邊大概率養不活,但既然你發話了,那我還得弄是不是?我一個親戚剛好在太湖那邊搞這個,我就過去問了。
人家經驗豐富,說了,說這玩意兒要長途運輸,就最好選壯的,全程保持低溫,然后提前兩三天選出來,別給吃的,把腸胃排空,這樣路上就不會排便污染生活環境……”
李龍看著黃磊用塑料桶提過來的極小個的螃蟹苗和蝦苗。
能看出來這里面大部分還真就是活著,密集恐懼癥的人看了,會出事的。
“……我那親戚給搞的,下面鋪了棕片子和海,讓我時不時的淋水保持濕潤——對了,雖然要淋水,但這玩意兒叫干法運輸。”難為黃磊把全部過程都給記了下來。
“也虧得我買的是臥鋪,而且現在不是學生放假,也不是民工回家,所以人不多。即使這樣,過來的路上我給這玩意兒淋水的時候,還真就引起不少人看熱鬧呢。”
“哈哈,不管怎么說,活的就好。這些東西多少錢?”
“錢不錢的就別提了。”黃磊擺了擺手,“咱們就不提這個了。當初要不是你,我現在估計早破產了。后面那毒蘑菇的事情,我也一直挺愧疚的。搞這么一回,就當還你一點人情了。”
“行,那我也就不說客氣話了。”李龍笑著說,“等這邊養出大螃蟹了,我請你吃。”
看著李龍信心十足,黃磊也有些猶豫起來。不過他還是說道:
“李老板,我親戚說了,這玩意兒……在北疆這邊真不適應。說實話我不抱什么希望。”
“我覺得你應該相信奇跡。”李龍笑笑,“當初你去了南疆一無所獲,最后來北疆的時候本身也是一種冒險嘗試,當時是不是其實也有點心灰意冷了。”
“然后就峰回路轉了。”黃磊笑著說道,“行,你總是能創造奇跡。你成長的過程我知道了,我相信你是會創造奇跡的。”
嘴里這么說,李龍覺得黃磊依然會懷疑。
其實這不算什么。別說他了,本地人,像李建國這樣過來都有二十多年的,在這里這么長時間里,漁場也干過,別說蝦了,青蛙都沒見過!
李龍上一世頭一回見青蛙還是九五年還是九六年。頭一回見蝦也是那個時候。
這些東西原來怎么過來的?至少在瑪縣,在小海子,以前是沒有的。后來呢,大概率是下面幾個有養殖傳統的水庫,從口里進的魚苗子里帶過來的。
然后就開始繁殖了——也不知道青蛙和癩蛤蟆有沒有生殖隔離,反正本地人覺得本地一開始長的青蛙可能是雜交的,因為除了背上三條金線,加上能跳這個習性能證明是青蛙外,其他長的很像癩蛤蟆。
(查了一下,有生殖隔離,那么說明李龍他們看到的是和書上品種不同的青蛙)
反正感覺不那么純,直到十來年后,水里的青蛙才變得除了有金線外,還有青色的皮膚和黑點。
他讓黃磊給帶蝦苗和蟹苗本身是一種嘗試,能帶的話,那以后肯定會多帶一些過來。
所以說現在嘗試成功了。
黃磊這趟過來沒帶車,所以打算明天從運輸公司雇車拉野蘑菇去烏城火車站。
“如果你現在不餓的話,那先跟我去把這些東西放到水里好吧?”李龍有點迫不及待了。
“嘿嘿嘿,可別!”黃磊急忙擺手,“不能這么搞啊。我那親戚說了,得先讓它們適應一下這邊的水里環境,特別是溫度。不然的話突然放進去,會激死的。”
李龍笑了。
是啊,自己有點著急了。既然已經運到了,而且大部分都存活著,那就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
“那好。先放著,我給弄點水適應一下。”
“不要淋太多啊。”黃磊雖然本身對這件事情不很在意,但畢竟這玩意兒是他大老遠運過來的,不說有感情,至少越來越在乎了。
能活著當然最好,說不定還能開創歷史呢。
當初李龍讓他帶蝦苗蟹苗的時候就是這么說的。
“好好好,現在你是專家,我聽你的。”李龍笑著說道。
“那行,淋完水,咱們去看看蘑菇。”黃磊覺得自己一項大的任務完成了,混身輕松。雖然今天不拉走,但看看蘑菇干的品質是沒問題的吧。
李龍提供的蘑菇干質量一向是很好的,但他既然過來了,那還是要看看的。
李龍去打了一桶水放在陽光下曬一曬,太涼肯定是不行的。他打算曬一下就給蝦苗蟹苗淋一淋,先適應水質再說。
至于溫度,等拿到小海子那里再說吧。
對了,現在小海子里面的五道黑少多了,這些蝦苗蟹苗天敵可能會少一些。
把水弄好后,李龍拿著鑰匙打開庫房門,給黃磊看那些野蘑菇干。
“現在主收的還是羊肚菌。今年進山的人多,所以雖然才五月初,羊肚菌已經收了不少了。其他的野蘑菇干我們也收了一些,但大多數因為怕有毒,不敢收,主要還是葦菇和草菇。”
羊肚菌不會有毒,葦菇和草菇是這邊人經常吃的,一眼能看出來,也不會有毒,所以收的比較放心。
其他蘑菇也有人過來賣的,特別是混雜在一起的,李龍給李青俠明說,這樣的不收。
天山里的蘑菇種類應該不下四五十種,哪種有毒哪種沒毒,有些專家都不一定說清楚。
還有些蘑菇在一些情況下有毒有些情況下沒毒,所以還是別冒這個險。
雖然這會對收購站的信譽有一定影響,但李龍覺得不能因小失大。
倉庫門一打開,一股子濃郁的蘑菇味兒竄進了鼻孔。
黃磊忍不住扭頭打了個噴嚏,他笑著說道:
“這野生的蘑菇干和養殖的就是不一樣,味道太濃了。”
李龍心說主要是有些蘑菇這時候他也沒辦法養殖啊。
李龍沒動手,讓黃磊自己看。黃磊隨手拽過一個袋子來,解開袋口,伸手從里面抓出一把野蘑菇干來。
這袋子是羊肚菌,嘩啦啦的聲音響了起來,說明曬得很干。
羊肚菌很輕,一個都不一定有一克,抓上這么一把手感不怎么好,但看著一個個都很完整,柄腳剪過的,很干凈,沒帶泥沒帶草。
個頭很輕說明沒摻雜質,里面沒帶東西。黃磊又抓起一把看看,換個袋子又看,然后就笑了。
他生意做大之后,可不光是在北疆這里收野蘑菇干不少野蘑菇的產地都去過。
已經有心黑的二道販子開始摻假了,往羊肚菌的空肚子里灌沙子甚至鐵屑來增加重量。
還有的以次充好,上層好蘑菇干,中間次一等,下面都是渣渣等等。
怎么說呢,很氣人。
他檢查了好幾個袋子后,拍了拍手說道:
“李老板,說實話,像你這樣實誠的人,真是難得。”
普通的有信譽的老板,一般情況下,不摻假,都是真貨。
但這些東西大都是有渣,畢竟收來的時候那些渣是和野蘑菇干一體的,都篩掉的話,損失可不少。
李龍這邊收來之后干脆重新處理一下,把雜質和渣子都去掉。
那折算下來損失是真的不少。
但品質也提升了,能賣個高價。
李龍笑笑說:
“一個人一個做生意的方式。我呢,就想著以品質求生存求發展嘛。我們北疆在口里人的印象里,就是原始、沙漠、戈壁以及落后。
我和你們這些口里人做生意,就想著看能不能扭轉一下這種不好的看法。”
黃磊笑笑,李龍說的是實話。其實他來過北疆,對北疆了解之后,平時在那邊聽人說了,也會反駁這種可笑的說法。
但是無奈人微言輕,或者說一個人沒辦法去扭轉整個輿論氛圍。
別說這個時候了,四十年后依然有人覺得北疆家家有牛羊,生活在草場。
見識嘛,不是人人都有。
“對了,現在羊肚菌的價格怎么樣?”李龍問道。
“微漲。現在人們對于這么好的野蘑菇,認識還不到啊。”黃磊感慨。他們業內人知道這玩意兒是好東西,無奈此時還無人背書,所以羊肚菌雖然比普通野蘑菇略貴一點兒,但完全無法體現其價值。
李龍知道急不來。現在改開有十年了,許多東西在發展,這野蘑菇家養化也在進行。當人們知道野生的羊肚菌,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無法人工種植的時候,價格就會漲起來了。
另外也需要專家背書,研究出羊肚菌的非凡營養價值,那才行。
看完野蘑菇的品質,李龍讓黃磊等等,他先去給蝦苗和蟹苗淋了水,然后帶著黃磊去吃飯。
鐘國強看李龍又帶客人過來,挺高興的,說道:
“小李同志,這么給面子啊,今天給你們送個菜,紅燒肉怎么樣?”
“行啊。”李龍笑著說道,“那謝謝你了。”
隔十天半個月劉高樓他們過來,李龍就會帶著到這里來,連帶著縣里人都清楚外地人會喜歡到大肉食堂吃飯,這里名氣又漲了不少。
所以鐘國強自然高興。
黃磊等鐘國強離開后小聲對李龍說道:
“你在這里人緣可以啊,還免費送菜!這一盤紅燒肉怎么也得五六塊錢吧?”
“哈哈,不算啥,我和老鐘兩個認識有五六年了。”李龍說道,“我也算這里老客戶。”
另外一桌客人和鐘國強開玩笑:
“鐘經理,我也算老客,咋不給我送菜?”
“你要能讓我這里每個月營業額增加兩百塊錢,我也給你加怎么樣?”鐘國強半開玩笑的說。
“那當我沒說。”那雖然是老客,一個月能來兩回,吃個十來塊錢都是奢侈了,怎么可能提供兩百多塊錢的?
吃過飯,李龍把黃磊送到招待所,黃磊很羨慕李龍這車子。
李龍便順便問他要不要買一臺弄回去,黃磊想了想,沒要。
至于原因,他沒說,李龍也沒問。
反正現在的車子不愁銷路。嘎斯車尤其暢銷,阿布來提把上一次劉高樓拉來的嘎斯車開走了,順帶著還給他拉來了兩個客戶,也是買嘎斯車的。
一個維族一個哈族,李龍聽阿布來提的介紹,其中一個是倒賣羊毛的,另外一個則是養殖大戶。
李龍沒客氣,給這兩個人的價錢是兩萬五千塊錢——主要是他們想挑好車,那就沒辦法。
阿布來提也沒幫著勸,他一萬五千塊錢買的車,現在更覺得李龍這個朋友交得好。
還剩下一臺嘎斯車是兩萬塊錢,車況略差一點兒。按李龍的說法,這兩個人如果不想要那么好的車,那可以要兩萬塊錢的那臺。
但兩個人就想要車況好的,而且又想低價。特別是那個做生意的維族人,漢話不行,翻過來覆過去就是想讓李龍降價。
李龍看了一眼阿布來提,阿布來提明白,簡單解釋了一下,這兩個人是普通朋友。
李龍明白了,價格咬死不降。
那兩個人也沒辦法,最終兩萬五的價格把車子買走了。
接下來,兵團過來的兩個人把剩下的那臺嘎斯也買走了,另外一個沒買到嘎斯,買走了一臺伏爾加。
買伏爾加的那位原來是連隊的連長,現在已經調到團部工作了。按他的意思,團部距離石城比較近,路況比較好,伏爾加還是不錯的。
所以現在收購站里,剩下的車子就只有一臺伏爾加和一臺拉達。
黃磊不買車,李龍就不管他了。他來過這里次數不少,不擔心會迷路或其他事情。現在瑪縣的治安挺好,也不會擔心有什么其他事情。
李龍回到收購站,把那兩桶蟹苗和蝦苗提著回到大院子,打算照顧兩天再往小海子里放。
北疆這邊早晚溫差比較大,還真得讓它們適應一下,不然貿然放進小海子里,說不定晚上的低溫就把它們搞死了。
第二天是周末,李龍沒回四小隊,但當天下午李青俠回去了。
然后在李建國的院子外面,李青俠就把這稀罕事給講出來了。
陸英明、陸大嫂都在,都是吃過飯在外面納涼聊天的,結果這事就在四小隊傳開了。
“李家小龍又整洋事了,在小海子里養螃蟹,虧他想得出來啊!”馬金寶總算是翻身了,有了這個話題,別人雖然還能懟他,但他說這個別人沒辦法反駁。
誰也不認為小海子里能養出螃蟹來。
“有錢人嘛,想起來一出是一出,人家有錢能折騰。”這回有人同意馬金寶的話。
這對話是第二在在門市部里喝酒的時候說出來的。
因為經濟的發展,現在四隊已經有了兩家門市部,其中一家新開的,而且還把自家院子開放出來一個角落,專門供這些喝酒的人坐著聊天。
有些時候還會提供一些炒熟的瓜子,挺吸引人的。
“說不定真能養活呢?養活的話,咱們去小海子逮魚,說不定就能掛著螃蟹和蝦了。”
“想的挺美,不可能的。”馬金寶很篤定,“咱們這水里咋可能養活那些東西?那玩意兒都是在熱的地方,南方養的!”
這一點許多人還是認可的。
也就是說,大部分村民雖然覺得李龍賺錢方面有獨到之處,但在小海子里投放螃蟹和蝦苗,那就是蝦扯蛋。
李龍自然是沒管那么多,嘴長在別人臉上,那就任別人去說唄。
上一世零六年那養魚的在大海子放螃蟹網箱養螃蟹,不一樣被人嘲笑。
結果呢?秋天的時候螃蟹長得那叫一個肥啊,然后咬破網箱搞得大海子里遍地都是,四隊人沒少吃。
最后吃煩了——主要是四隊人吃東西講究一個方便,螃蟹這玩意兒就是和方便對著來的。
至少在四隊人看起來是這樣。
當然也有人直接去偷來賣,然后就讓養螃蟹的給告到派出所了。
你想想,養螃蟹的六十塊錢一公斤出售,他們三十塊錢在老街那里賣,人家能不投訴嗎?
扯遠了。
在家里放了兩天,讓家里人都看個稀奇之后,李龍開著車子去了小海子,打算把這些螃蟹苗和蝦苗放進去。
這兩天這些小家伙還挺適應的,死的沒再增加,就是小螃蟹會以死掉的螃蟹為食,看著挺恐怖。
李龍趕在上午去的小海子,想著就是放進去后,至少有大半個白天能讓這些小家伙適應溫度,挖洞藏身啥的。
蝦是沒問題,這玩意兒適應性很強,主要還是螃蟹。
先往桶里灌了一些小海子里的水,讓那些小家伙漂起來,然后把水倒進去,蝦和螃蟹就順著水流到了小海子里面。
李龍原想著分散著往里面倒,但覺得麻煩,便一下子倒進去了。
反正是散養,隨手的事情,以后托黃磊和其他人多搞一些,隔段時間倒進去一些,他就不相信還養不活?
這時候這玩意兒也不貴,年年投,沉淀下來,總會有越來越多的幸運兒活下來,到時就能吃了。
大閘蟹啊,小海子里的大閘蟹啊!
想想都覺得美味!
李龍上一世曾經在一個星期里吃過兩次螃蟹,一次是大海子里撈出來的,一次是超市里三十九塊八一只的那種大家伙。
結果大海子里野生的這種味道更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