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做兩手準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龍聽著劉山民說這話的時候,就知道今天肯定是走不了了。

  劉山民也沒磨嘰,感謝的話說完,就帶著李龍去看他這趟拉回來的東西。

  “聽高樓說你那邊嘎斯六九車比較受歡迎,我就又弄來三臺。一臺比較新點兒的,開了三年,兩臺是改民用的,就是頭一回拉回去那種,平時開著也行。”

  李龍看著卡車上拉著的嘎斯六九車點點頭。

  大體上看,三臺車子一臺是軍用綠涂裝,兩臺是民用的那種,上半個米白,下半個淡黃,殼子也不是帆布的那種,而是變成了硬殼,和汽車一樣了。

  這樣看起來就比較正常了,也不知道自己那邊的客戶喜歡不喜歡。

  “皮子還是不少,不過現在開春了,原來打獵的那些人有些去放牧了,這算是最后一批規模比較大的皮子,五千張,以后再有的話,數量就沒這么多了。”

  “羚羊角倒是不少,有些是打來的,有些是我讓人去撿的。他們這邊的人對這個不在意,撿了隨便給點錢就能拿到,還挺賺的。”

  劉山民介紹起來也是挺隨意,最后那臺蒙著帆布的卡車他只是說:“這里面的東西就不給你說了,我交任務用的,反正這回賺不少。”

  李龍明白他的意思,現在國內雖然外匯比較少,但對于緊缺的急需要買的東西,還是很大方的。

  而劉山民本身對于國內關于資金方面的獎勵要求已經不算高,來回的時候只需要能順帶著批一些物資,那他就能賺回來幾倍了。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那是不可能的。原則性和靈活性這時候肯定是要綜合運用的。

  而且看劉山民目前的狀態,對于上面給他的那些自由度是挺滿意的,而想來他的上線對于他現在的情況肯定也滿意,不需要上面多協助,只是幾條政策性的傾斜,就能交出滿意的答卷,換回來需要的東西。

  多好!

  “晚上一起吃個飯,到時介紹幾個朋友給你認識。雖然你做口岸上的生意,但說實話,你當初給我說的那些話,對人家也挺有啟發,所以人家也想認識一下你。”

  李龍心說別人認識我是誰?肯定還是主要想和你打好交道,我這里不過是個由頭而已。

  反正已經到了,他也沒說啥,先去休息了。

  劉山民送李龍去休息的時候還往他車里裝了一大包東西,都是哈方和蘇聯那邊的特產。因為霍爾果斯是個較大的口岸,這時候的影響力雖然不如北面的阿拉山口,卻也不小了。

  因此一些中亞的東西也會從這里過,哈方那邊也容易買到,比如土耳其等國家的東西。

  雖然對這個國家不感冒,但這些特產李龍還是挺喜歡的。

  當然其實也不是他喜歡,帶回去家人喜歡啊。比如那在他看來甜得有些發膩的糖果巧克力、看不出名字的紅酒、花花綠綠的絲巾、精致的地毯座墊和粗大的香腸之類的,他吃不了,但這時候的孩子是真的喜歡。

  霍爾果斯是有旅館的,劉高樓給李龍安排的這個還不錯。以前是住在他的院子,不過眼下劉山民要在院子里會客,李龍過去不太方便,所以就沒去。

  李龍樂得清閑,他把車子停好,東西放好后,干脆就在霍爾果斯轉了起來。

  距離旅館不遠處就是國門,附近有個哨所。鎮子上還有個邊防連,距離哨所不到一公里的距離。哨所那里有哨樓,李龍能看到哨樓上正在用望遠鏡觀察對面的哨兵。

  這時候的國門還沒那么氣派,以李龍的視力,現在能看到在國門處檢查的邊防武警,還有通關的汽車。

  也就是說,進出國境的車輛在這里有三重檢查,邊防官兵,邊防武警和海關。

  知道那邊不讓進,李龍就在附近轉一轉,發現借著國門開著的也有一些商店,賣的有自稱是國外進來的東西,至于真假,可能這時候真的多?

  當然最多的還是飯館、修車鋪、旅館等等,對了,還有一些看著有些似是而非的理發店。

  大上午的,陽光正好,李龍還看到了一些民族面孔或者說是異域面孔?

  因為本身這里就有國內的俄羅斯族人,也有國外的俄羅斯人過來,所以分不清。

  轉了一圈,李龍拒絕了幾個明顯來自口里的理發小姐姐的招攬,回到了旅館。

  他覺得這些人倒挺敬業的,這么早就起來營業了。

  自己理的是毛寸,現在的普通理發師可處理不了。

  劉高樓正在旅館的院子里等著李龍,看李龍進來,他笑著說道:

  “李老板,這是去哪里轉了?”

  “就四下轉轉。”李龍隨口說道,“你二叔那邊事情處理完了?”

  “還沒有,說是有新的買賣了,我是無關人,就出來了。對了,晚上咱們聚一聚,明天再走,我二叔說了吧?”

  “說了說了。”李龍說道,“那要不要給革命別克打個電話說一下,讓他明天趕過來?還是我們過去接?”

  “我給他打電話了,讓他明天上午趕到清水河那里等著就行了。”

  既然劉高樓已經安排好了,李龍也就不多說,不過他還是解釋了一下:

  “劉老板,我那玉石就是普通的碧玉,以后咱們別再說那檔子事情了好吧。我現在都后悔當時給你你開玩笑說這事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劉高樓笑笑說,“也就是別克關系不錯,不然別人我也不可能說。再說了,這事也是好事,說不定成真了呢?”

  “不可能是真的。”李龍擺擺手,“都啥時候了,咱得相信科學。”

  話是這么說,他自己也不是很確定。

  不然自己怎么回事?

  “有些事情不是科學也講不清嘛,啥外星人、氣功之類的。”劉高樓就開著玩笑,“行了后面不說了。對了,這回回來的時候,還拉白糖啊。”

  “這沒問題。”李龍笑笑,“沒想到那邊白糖這么缺。其實哈加盟國那么大,隨便開點地種甜菜,然后生產糖就行了啊。”

  “這邊輕工業不行,人少,制糖廠雖然是有的,但產量不行。”劉高樓解釋著,“不是說沒廠子,有的,不過不夠。”

  人少,有糖廠,還不夠。

  這幾個詞放一起怎么感覺都是有點混亂,不過李龍也知道那邊的大致情況,沒細說。

  中午就是簡單吃個面,晚上比較豪華一些,是在這里比較大的一個飯館子里面,一個大房間里,八仙桌上已經開始上菜。

  除了劉家叔侄,李龍,還有兩個人。

  “這位是海關的楊科長,”劉山民給李龍介紹著,“這位是在這邊做邊貿生意的童老板。”

  介紹完之后,他也給兩個人介紹李龍:

  “這位是從瑪縣那邊過來的李老板。瑪縣你們可能不知道,但石城你們一定知道,瑪縣就在石城東邊十來公里,那里盛產碧玉。

  你們別看李老板年輕,但身家可不少,老童,你都不一定能比得過,不過小李熱心公益事業,還是全國表彰的先進個人,自治區那邊掛了號的。”

  后面那話看似吹捧李龍,在李龍耳朵里,卻感覺是對其他兩個人的提醒。

  這個楊科長三十多歲,身材高大,梳著大背頭,往那里一坐,渾然看不出來是海關的科長——可能沒穿制服?

  不過讓李龍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臉長得特別像維族,但聽劉山民的介紹卻是漢族。

  挺怪。

  至于這個童老板,中風頭,和蔡姓歌扮的有點類似,可能是想學儒商模樣,長相也挺清秀的,就是個頭不高,但說話挺風趣的。

  聽劉山民介紹李龍后,兩個人都是“認識李老板很高興”,李龍能感覺到這是看在劉山民的面子上,他也說著同樣的客套話。

  搞收購站好幾年了,這點客套話還是會說的。

  吃飯喝酒,原本李龍以為這頓飯劉山民是會談一些事情。畢竟除了自己,請的這兩個人都代表著各自的方向。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從頭到尾,劉山民都只是說著閑話,無論是楊科長還是童老板,都是作陪著的姿態,還真就是歡迎自己?

  喝酒李龍是不怕的,一開始就自詡酒量不錯的楊科長到最后也有些不情愿的贊了一聲李龍酒量好。

  至于童老板,早就已經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李龍知道他有幾分是裝的,不過真真假假下來,這位老板也喝了有大半瓶伊犁特曲,酒量也不算差了。

  李龍想著明天走的時候帶兩箱伊犁特曲回去,也不算白來一趟。

  第二天起來吃完早飯,李龍去旁邊的門市部里,買了兩件伊犁特曲。這玩意兒現在還是白瓷瓶,八四年產的,看李龍買了這么多,門市部老板也挺開心。

  李龍把酒放到車里,擠了擠算是放下了,不過再也坐不下人了。

  主要還是皮子比較多,昨天劉山民又塞了大包的特產,加上今天這兩箱酒。

  還好那些皮子都是用布單子、口袋給包著的,不然的話車里味道可不好聞。

  李龍把這邊都收拾好,又把車子給簡單擦了擦,才看到劉高樓過來。

  “喲,還擦車呢?”劉高樓看李龍的動作,笑著說道,“先前可沒見你有這習慣。”

  “昨天不是讓那些孩子給擦了一下車,這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嘛。”李龍說道,“對了,你二叔呢?”

  “辦正事去了。”劉高樓說道,“他說了,咱們不用等他,直接把東西拉走就行。他還有其他事情,就不過來送咱們了。”

  “你吃過早飯沒有?吃過的話咱們就直接走?”

  “還沒有,你吃過了?那你等等我。昨天喝得有點多,我得找地方吃個酸湯面,不然這一路夠受的。”

  最終劉高樓也沒找到酸湯面,主要是他經常去的那家店沒開門,便敲開一家牛肉面館,讓老板給做了碗面,多放辣子和醋,吃完后,和李龍他們一起離開。

  車子開到清水河,就在三岔路口看到了站在那里的革命別克夫婦兩個,讓李龍有些意外的,吳永波也在。

  車隊停到路邊,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

  雖然清水河處于交通要道,這里往東是去伊寧各縣,往南去霍爾果斯,往北是果子溝出伊犁河谷,但像這樣長長的車隊,一天也見不著幾回。

  李龍看得出來,這清水河比霍爾果斯還要繁榮一些。

  “老吳,你這是打算跟著我們一起過去?”劉高樓和革命別克打個招呼,然后就問吳永波。

  “想跟著你們過去看看,學習一下李老板做生意的經驗。”吳永波笑笑,“如果能行的話,等我回來就開始收貝母,到時到李老板那里賣。

  對了,那天咱們逮的魚,完了之后你們就離開了。現在這時候魚肉也不好保存,我朋友就把其中一部分魚風干了,這風干魚味道也挺好的。”

  李龍這才發現吳永波腳下有兩個黑帆布包,他分別給李龍和劉高樓一人提了一份。

  李龍倒沒拒絕,接過來笑著說道:

  “我這包能放下,謝謝吳老板了。不過我車里塞滿了皮子,人就沒辦法坐了。”

  “沒事沒事,我漂大廂都行呢。”吳永波笑著說道。

  “咋可能讓你漂大廂呢?革命別克他們兩個坐我后排,你要么和他們擠一下,要么就坐后面卡車的副駕駛吧。”劉高樓對風干魚也挺感興趣的,接過魚之后安排起了坐位。

  最后吳永波選擇坐在伏爾加的后排,和革命別克他們擠一下,說路上和劉老板他們好好聊一聊。

  劉高樓那臺車是別克在開,劉高樓雖然吃過早飯好受一些,但開車還是會受影響。

  車隊一路往北,過了賽里木湖之后再往東,今天趕得比較緊一些,一路開到了烏蘇,天黑黑的才停了下來。

  李龍還記得他買的枸杞苗子呢,正好車隊卡車里還有空余的地方,主要是為了過來拉白糖,所以干脆就借著這車,把枸杞苗子拉上,順路的事情。

  劉高樓知道李龍的打算,自然也沒意見。他說他也是頭一回在烏蘇落腳,正好看看這北疆兵城的夜景。

  這時候北疆軍區和一座軍區醫院在這里,還有一個紅軍師下屬的幾支部隊,軍人不少。

  不過晚上說實話真也就看不出來什么,大家也累的夠嗆,找到住的地方,旅館有院子,里面還有狗,這是讓他們比較放心的。

  旅館老板介紹了吃飯的地方,他們匆匆吃完晚飯就休息了。半夜李龍還挺警醒的,不過院子里沒啥動靜,不知道是這里本身就安全,還是老板這邊比較注意。

  第二天吃過早飯再去拉苗子的時候,才感覺到兵城的含義。路過的人中不時能看到有穿軍裝的,男女軍人都有,英姿颯爽的,看著就挺威風。

  上一次過去的時候李龍的注意力都在枸杞苗子上呢,沒在意,這回算是注意到了。

  不過也就是看看,主要還是帶著一臺空卡車去到苗圃那里買苗子。

  老板看到李龍過來還挺高興,先給李龍指了苗子的位置,然后說現在就找人挖。

  好在苗子不算大,挖起來挺快,幾乎是一兩鍬就是一個。

  他找的人多,半上午的功夫,一萬多苗子就裝好了。

  結賬的時候李龍感覺還挺便宜的,一萬多的苗子合算就幾百塊錢。

  把苗子拉上,車隊繼續前進,這回也不停了,一口氣趕到了瑪縣。

  李龍帶著他們直接去了收購站,卡車要開到收購站里面放下——當然除了那臺裝苗子的車。把嘎斯六九車上的皮子卸下來,然后帶著這些人去吃飯。

  吳永波吃飯的時候就問李龍:

  “李老板,那個大院子都是你的?”

  “對,那就是我的收購站。原來是國營的,撤掉后我先把院子租下來開始收物資,隨后就把院子給買下來了。”李龍說道,“主要就是收藥材、皮子之類的。”

  吳永波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吃過飯先帶你們去招待所住下,我要先把苗子拉到隊上卸下來。”李龍邊吃邊說道,“革命別克,你們別急,明天讓你們去看看那塊玉石,到時我再給你找個藥方子,你們抓藥熬著吃。”

  李龍想著既然他們過來了,那也不能讓他們白跑一趟。看看玉石在李龍看來最多也就是安慰作用,他手里有梁東樓給的那個筆記,那里面好像有讓人懷孕的方子。

  方子管用不管用,李龍也不清楚,但這時候本身就是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的事情,做了總比沒做強。

  革命別克急忙點頭。

  “你先忙你的,也別管我們。”劉高樓對這里也是比較熟的,“我們也沒咋累,今天干脆就把卡車上的貨給卸掉。明天革命別克辦他的事情,你和我還要去說白糖的事情呢。”

  “這么急啊?”李龍問道。

  “主要是我叔那邊給安排活,說讓趕緊把這些白糖弄回去,現在白糖價格高,能多賺點是一點兒。”劉高樓也沒瞞著這些人,說道,“那邊現在算是最缺的時候。”

  李龍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那就抓緊干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