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37章玉洞天,斬蛟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白玉京?”

  白雨道人聽罷,啞然失笑道:“口氣這么大,此寶有何不凡?”

  雖是詢問,但明顯有些不以為然。

  玄門法器的命名,通常有其規律,而且還會低調一番,比如李衍的“丙丁生鬼符”。

  誰能想到,此物竟是鎮教之寶。

  除此之外,還有“都天神雷印”、“太玄蕩魔劍”,名字也高大上,但都經過了時間驗證。

  但“白玉京”那是什么地方。

  敢用這東西命名,多半是不懂行的夸張。

  李衍聞言,也上前仔細查看。

  這東西并不大,只有半人高,光滑細膩,宛如玉石,但那些不知如何形成的孔洞,破壞了美感。

  但有高明匠人精心雕刻,在這些孔洞周圍弄出一座座鏤空浮雕宮闕,孔洞就變成了洞府。

  說實話,雕工極為精美。

  但最多只算個玉石擺件。

  為何他對這東西生出了感應?

  “這東西不好說…”

  后方監視的道人也同時開口,對著白雨道人解釋道:“此物是一伙探幽一脈的憋寶人找到,搬出墓穴后,這些人便離奇死亡,才被我等發現。”

  “那墓穴我們也看了,是個東漢方士墓,沒留下名字,只有這個玉石擺件。”

  “那些憋寶人怎么死的?”

  “不清楚,似乎是一瞬間沒了動靜。”

  “請師叔看過沒?”

  “看了,說玉石應該是海中靈物,雕成擺件后放入墓中,吸收陰煞之氣而成。算不上好東西,但卻有些古怪。”

  “有什么古怪?”

  “符箓難以鎮壓,用法器木箱隔絕,隔一段時間就自己蹦跶出來,煞氣濃度也不高。因為還弄不清楚原因,所以才放在二樓…”

  聽著二人交談,李衍沉思了一下,起身道:“這東西,不知青城賣不賣?”

  “哦?”

  白雨道長有些詫異,“李少俠認識。”

  李衍搖頭道:“不認識,只是莫名覺得此物與我有緣,如果不貴的話,就買下來賭一把。”

  他沒有隱瞞,“與我有緣”這句話,看似胡說八道,但在玄門之中,卻非常正常。

  畢竟修士靈覺遠超凡人。

  對特定東西有感應的,也不止他一人。

  “這樣啊…”

  白雨道人有些猶豫,看了一下旁邊的靈云子,又扭頭詢問道:“師叔可曾說過,要將此物留下參悟?”

  “沒有。”

  負責監視的道人直接搖頭道:“這東西只是怪,放在二樓后,師叔再未理會。”

  白雨道人聽罷,徹底放下心來,對著李衍微笑道:“既然李少俠想要,那貧道便做主賣給你,但最好是用銀子換,貧道也好有個交代。”

  聽到此話,旁邊靈云子臉色頓時有些難看,“以物易物不行么?”

  白雨道人尷尬一笑,沒有說話。

  這以物易物和銀子交換,完全是兩碼事。

  通常來說,玄門的法器和靈材這些,價格都有些虛高,算是人為設置的障礙,阻攔外門和野修,且玄門正教都保持著這種默契。

  以物易物,才是真實價格。

  這下子,李衍也看出了不對。

  白雨道人方才出去,恐怕得了某種授意。

  帶他上二樓,算是給掌教那邊一個交代,但用銀子交易,則是在為自己謀劃。

  也是在表達正一一脈的獨立性。

  掌教辰空子畢竟剛上位。

  要想徹底掌控青城,估計也沒那么容易。

  “好,就用銀子換。”

  李衍面不改色,微笑同意。

  靈云子已經幫了許多,他也不想對方為難。畢竟他們只是過客,而靈云子和這些師兄弟打交道的時間更多。

  好的一點是,這白雨道長也沒漫天要價,參照其他靈寶,給了個八千兩的報價。

  交過錢后,李衍便端著“白玉京”玉雕,離開了天師洞。

  “李少俠,實在對不住。”

  剛離開沒多遠,靈云子便直接開口。

  “道長說的哪里話。”

  李衍看了看手中玉雕,微笑道:“此物我十分喜歡,錢財如水,有聚有散,但有些東西,卻是錢也買不來。”

  離開天師洞,他的神通也隨之恢復。

  同時也發現了這“白玉京”的蹊蹺。

  那些微小的孔洞內,竟然傳來鐘鼓笙簫之音,似乎還有人在說話。

  這聲音,無論王道玄還是靈云子,都沒聽到。

  那么只有一個可能:鬼神之音!

  “白玉京”內有秘密!

  李衍心中好奇,直覺找到了個好東西,自然不會因些許銀子而生氣。

  一旁的靈云子自然不知,仍有些過意不去,沉思道:“建樓的事,我會幫你安排好,等火頭陀大師那邊練好法器,就能前往趙公山。”

  “還有,明年開窖的請柬,貧道也已幫你拿到,到時神州各教到來,也不由他們說了算,定幫李少俠淘弄些好東西。”

  “那就多謝道友了。”

  “小事一樁,還有,王道長想去藏經閣,掌教已經同意,除去一些傳承秘典,剩下的書,道友都可以抄錄。”

  “多謝道友。”

  王道玄一聽,頓時大喜。

  他還不到建樓的時候,這次上山,主要就是想看青城山典籍,這下算是全了心愿。

  三人有說有笑,很快回到朝陽洞。

  王道玄跟著靈云子前往上清殿藏經閣,而李衍,則搬著“白玉京”返回房中查探。

  此刻還是晌午,房內光線不錯。

  李衍借著陽光,同時施展神通,仔細探查這件奇物,越看越心驚。

  這東西,像是某種海中的珊瑚形成玉石,那些孔洞看似不大,但卻極深,彎彎曲曲,在玉石內部形成交錯縱橫的通道。

  怪不得叫“白玉京”。

  “白玉京”這個名字廣為流傳,還是因李太白那首詩: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但這“十二樓五城”,卻是另外一件事。

  《史記》中記載,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于執期,命曰迎年。

  所以“五城十二樓”,并非白玉京,更可能與另外一位大神,西王母有關。

  而關于白玉京,更詳細的記載來自葛洪。

  其《枕中書》中曾言: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宮殿,并金玉飾之。

  玄都玉京七寶山,周回九萬里,在大羅天之上。城上七寶宮,宮內七寶臺。……玉京有八十一萬天路,通八十一萬山岳洞室。

  想到這兒,李衍連忙借來皮尺。

  “九尺、七座山峰,八十一座宮闕…”

  測量一番后,李衍眼中滿是驚訝。

  此物,竟和描述中極為相似,各種數據都吻合,不過是極度縮小版。

  他越看越覺得不凡。

  這東西,應該暗含了某種陣法,將真正的內在隱藏了起來。

  只是不知該如何啟動。

  李衍這一研究,便是整整一天。

  等王道玄抄錄了幾本書,從上清宮返回,窗外夜色已深。

  李衍只是寒暄了幾句,便繼續返回房中研究。

  可惜,始終一無所獲。

  到了后半夜,困意上來,他只能先上床睡覺,等明日再研究。

  但剛進入夢鄉,他便發現了不對。

  周圍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伴著嘩啦啦的水聲響起,一雙玉臂從后方將他抱住。

  龍女怎么又突然托夢?

  正當李衍疑惑時,他的視角突然變化,好像龍女抱著他騰空而起,周圍物體也迅速變大。

  好像他整個人,都在急速縮小。

  而前行方向,正是桌上“白玉京”。

  如今的“白玉京”也變得極其龐大,周圍霧氣蒙蒙,好似云海翻騰,上方仙山聳立。

  一座座宮闕洞府,也變得栩栩如生。

  視線迅速拉近,龍女抱著他直接鉆入一處孔洞,在里面飛速穿梭。

  隨后,一大片空間再次出現。

  這是一座龐大的玉石洞窟,四周玉石墻壁上,雕刻著大大小小神龕。

  神龕之內,多數空空蕩蕩,但也有十幾座神龕內,陰氣繚繞,似乎有模模糊糊人影。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全都兩眼呆滯,隨著李衍進入,好似被風吹動,閃爍不定。

  原來如此…

  看到其中幾名憋寶人裝束,李衍頓時明了。

  這是那些離奇死亡之人,他們的生魂被吸入此地,且被遮掩氣息,所以沒被發現。

  想到這兒,李衍不由得頭皮發麻。

  凡人就是凡人,肉身乃渡河之舟,道行再深,也擺脫不了這身皮囊。

  這些憋寶人生魂困于此地,肉身早已腐爛,如今已成孤魂野鬼。

  龍女怎如此莽撞,帶他入夢于此。

  正當他疑惑時,種種信息忽然涌入腦海……

  沒多久,李衍猛然脫離夢境,從床上起身,迅速來到那“白玉京”前。

  他總算知道了此物根腳。

  怪不得龍女突然帶他入夢。

  這東西,就是一個特殊的洞天。

  云中君神闕、巫山神女宮、尸陀林、龍宮水府,都是用了類似寶貝為核心,所以即便毀滅,也會讓人在夢中游蕩進入。

  當然,此物品級遠遠比不上。

  畢竟云中君神闕、巫山神女廟,都已成為介于虛實之間的存在,甚至能從里面取出東西。

  這東西,就是那東漢方士偶得,費勁心思煉制,想要死后進入其中享福。

  顯然,對方已經失敗。

  這東西也成了個雞肋,畢竟李衍又不是那些個凡間仙神,需要這東西隱藏神闕…

  等等,神闕?

  李衍心中一動,冒起個念頭。

  他這次建樓,需要修煉酆都法,補全《羅酆經》,說白了,就是將存神宮闕擴張,以容納將來需要召請的仙神力量。

  用此物建樓,或許是個好辦法…

  隨后的兩日,李衍依舊在研究“白玉京”,漸漸弄明白其運轉規則。

  而到了第三日,好消息終于傳來。

  “李少俠,法器練好了!”

  日上三竿,靈云子便抱著一個木盒闊步而來,微笑道:“方才火頭陀大師,托人將此物送來,讓貧道轉交與你。”

  “練好了?”

  李衍見狀,連忙接過木盒,小心打開。

  “昂——!”

  剛一開啟,便似乎有龍吟之聲在耳邊回蕩。

  而在其他人耳中,卻是寶刀自鳴。

  “好刀!”

  靈云子見狀,忍不住一聲贊嘆,“實不相瞞,玄門中,斬蛟之人眾多,如薩天師,斬殺的惡蛟不知有多少。”

  “斬蛟劍,一些道門仍然保留,貧道也見過一把,但與道友這刀相比,還差些氣勢,火頭陀大師果然不凡…”

  李衍點了點頭,仔細查看。

  只見這把刀,和原先斷塵刀極其相似,不過刀柄處,是蟠龍紋,鱗片細密方便使用。

  劍鞘是首山銅精打造,看上去十分古樸,握在手中,竟隱有酸麻之意,好像在微微放電。

  拔刀出鞘,刀身呈墨玉色,看上去很平常,甚至有點寶劍無鋒的感覺。

  但靈云子眼中微茫一閃,卻皺眉道:“有點不對,此刀雖鋒芒內斂,但畢竟是蛟角,為何出鞘后和普通法器差不多?”

  “此刀需這樣用!”

  李衍也不隱瞞,左手迅速掐訣,用出九天降魔錘陽雷,在刀刃上一抹。

  滋滋滋!

  刀刃之上,頓時電光噼啪作響,且有一道道細小電光,在墨玉般劍身上跳躍,隱約勾勒出龍鱗狀雷紋。

  恐怖的殺機,也隨之溢散。

  靈云子呼吸為之一滯,面帶震驚道:“原來需要配合雷法,李少俠,此刀怕是不適合久戰。”

  雷法是玄門最高秘法,能學會就已是人杰,更何況要長時間維持,消耗不少。

  靈云子也算經驗豐富,一眼便看出此物缺點。

  李衍自然不會透漏,自己有機會得到雷罡的事,微微一笑,收刀回鞘,“已經很滿意了。”

  說著,又看向錦盒。

  里面還有一些東西,正是從斷塵刀上取下的十二元辰錢,鑲嵌在金屬打造的令牌上。

  靈云子解釋道:“火頭陀大師說還剩了些材料,聽聞李少俠這游仙隊伍叫十二元辰,便幫你們打造了些令牌。”

  “此物也有玄妙,若相距不遠,便會生出感應,平日里也能鎮邪驅煞。”

  “大師有心了。”

  李衍有些過意不去,“這酬勞還沒給呢,我這就拿些東西前去拜訪。”

  靈云子搖頭道:“大師已經走了,說要去峨眉山,看一位即將圓寂的老友。”

  “他讓我幫你帶句話,酬勞就不要了,若今后有緣再碰到那人,替他說一聲對不起。”

  “還有這把刀,依舊叫斷塵。”

  “好。”

  李衍正色點頭。

  他當然知道,火頭陀說的是誰。

  雖然不清楚,這對師兄弟當年出了什么事,但顯然,這脾氣古怪的火頭陀已徹底放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