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百六十三章 多喜臨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五日,農歷正月初一。

  一大清早,李長河就帶著朱琳回到了家屬院,畢竟今天家里的客人肯定格外的多。

  家里面,沈玉秀跟李曉君也早早的起來了,在家里忙活。

  “媽,我跟長河帶了點花生蘸上來,你找個盤,咱們擺桌上。”

  進了門,朱琳揚了揚手里的小袋子,沖著沈玉秀說道。

  “哎呀,家里那么多零嘴了,怎么還買這個?”

  花生蘸也是一種小吃,就是炒熟的花生外面裹上一層白色的糖衣,又甜又脆。

  “昨兒個去百貨商店那邊,長河看見了突然想吃,我們就買了些,反正今天孩子多,擺上讓他們吃唄。”

  朱琳笑著解釋說道。

  “他就是嘴饞,來,給我吧!”

  “你啊,趕緊去沙發上坐著,你現在大著肚子,今天可得小心點,別讓那幾個孩子給沖撞了。”

  “長河,你今天不用干活,就看好琳琳就行了。”

  沈玉秀沖著李長河叮囑說道。

  現在朱琳懷孕已經七個月了,肚子已經大起來了,今天家里孩子又多,沈玉秀可得仔細叮囑著李長河。

  “行,我知道了媽,我跟她先進屋里了。”

  隨后,李長河帶著朱琳回到了他以前的屋里,當然現在是李曉君他們的房間了。

  不過今天初一,李曉君屋里收拾的干凈,畢竟指不定誰喝醉了又得在這屋里睡一會。

  “哎,這就是咱姐要去的學校嗎?”

  書桌前面的小架子上,朱琳看到一本全是外文的書籍,拿下來好奇的問道。

  李長河瞅了一眼,隨后點了點頭:“沒錯,斯坦福學院,正好在加州。”

  李曉君考上斯坦福,跟海文的模式不同,因為京城工業學院不同于北大,北大的名字是金字招牌,在海外受到很多學校的認可,但是京城工業學院不一樣。

  不過她考上斯坦福跟李長河也沒有太大的關系,說起來這都是老李同志的幫助,當然,最根源上,還是得感謝李家的另一位同姓前輩,就是跟楊陣寧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李政道。

  李政道如今是米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的教授,79年的時候他來華授課,然后主動牽線中國科技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實現學術交流,并親自從科技大招收了四名研究生,而中國科技大學正是中科院下屬的直屬院校。

  因為這四名研究生在哥倫比亞大學表現的極其優異,考試中均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績,這一表現改變了米國大學對國內留學生的看法。

  所以李政道繼續在其中發力,除了不斷地擴大哥大在國內的研究生招生之外,還聯合其他大學,最終從80年開始,采用米國部分大學統一出題,統一招考的方式在國內一部分大學招收研究生,即CUSPEA計劃。

  CUSPEA計劃有多家米國大學的物理系參與,包括斯坦福學院等多所學校在內的米國六十多家大學,現在每年參與的學校還在不斷地擴張。

  這種模式,不同于國家意義上的公派留學生,而是屬于公派自費留學的一種,即國家組織考試,米國那邊招收,國家協助出國。

  除此之外,這些考上的研究生,每年還能獲得該學校最低一萬美元的獎學金,覆蓋了他們生活學習和醫療等各個方面,據說這個獎學金也是李政道教授談下來的。

  而李曉君就是根據老李的建議,參加了CUSPEA招生計劃,順利通過了考試,拿到了留學的資格。

  實際上李曉君通過了這其中好幾家大學的錄取,只不過跟老李商量之后,覺得斯坦福大學就在洛杉磯,而李長河的公司也集中在洛杉磯,所以才選了斯坦福學院。

  當然,主要也是李曉君過的那幾家學校名氣都不大,如果是麻省理工,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大學這些學校的話,她肯定還是優先選這些學校的。

  而八十年代的斯坦福學院,雖然名氣也算不錯,但是卻還算不上未來的全球頂級,畢竟六十年代的斯坦福還被稱為農場大學,八十年代的斯坦福,只能說剛剛嶄露頭角,硅谷初步成型而已。

  朱琳手中的外文書籍,就是伴隨著李曉君的通知書一并寄來的一本關于斯坦福大學的介紹書冊。

  “怎么樣,看的懂嘛?”

  李長河知道如今朱琳的英文水平也有些進步,畢竟外語片看的多,閑來無事她自己也學一下外語充實一下自己。

  “有些能看懂,有些詞不懂,這些應該是些專業詞匯,不過我看大姐在上面都有標注。”

  “看起來這個學校還不錯,帶著照片。”

  “哎,長河,這個斯坦福水平怎么樣?”

  朱琳這時候又好奇的問道。

  “挺好的,現在正在蓬勃發展,未來我覺得會是全球最頂級的名校之一,其實如果讓我推薦,我也是推薦大姐去斯坦福的。”

  李長河跟朱琳正閑聊的時候,李曉君這時候也走了進來,恰好聽到了李長河的話。

  “長河,咱爸說斯坦福也就一般,跟普林斯頓,麻省理工這些比差遠了,哪有你說的那么好。”

  “我當時還是英語不過關,要是再多幾分,就能上麻省理工了。”

  李曉君說道這里,臉上又浮現出一絲懊悔。

  她的英語水平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對于CUSPEA招生來說,還是差了一點。

  主要是CUSPEA的考試答卷,要全英文答題,李曉君在這答題過程中,終究有些失誤,所以現在有些懊悔。

  “現在的斯坦福一般,但是他的發展能力卻是超乎想象,主要是因為斯坦福太有錢了。”

  “斯坦福用學校的土地拿出來創辦了很多科研中心,現在包括IBM,惠普,英特爾,等眾多的米國科技公司都在那邊設立了研究院,以此作為研發中心。”

  “這反過來給斯坦福帶來了大量的租金收益以及就業崗位,所以現在它的研發能力和畢業生在這種特殊模式下形成了一個正向反饋。”

  “你現在看,斯坦福或許不是全美名氣最大的那些學院,但是再過五年,再過十年你再去看,它很快就會追上普林斯頓,麻省理工這些。”

  “姐,不要因為它現在沒有崛起就小看斯坦福,在我看來,斯坦福如今正在崛起的路上,你現在去那邊,其實恰逢其時。”

  李長河這時候認真的沖著李曉君叮囑說道。

  李曉君聽完點點頭:“嗯,我知道了,我就是那么一說。其實不管怎么樣,米國那邊的學校水平肯定是比咱們這邊要高的,這個要正視差距,咱爸也是這么說的。”

  “本來就是因為你公司在洛杉磯那邊,咱爸才建議我選的斯坦福,現在照你這么說,也算是選對了。”

  “對了,咱媽讓我來跟你說,不行讓琳琳先去樓上她屋里吧。”

  “咱大舅和小舅剛打電話說了,馬上就來了,等他們來了一群老煙槍,肯定得在外面抽煙。”

  “不如讓琳琳去樓上,樓上那邊到時候都是女眷,沒人抽煙也清凈,你覺得呢?”

  李曉君這時候想起了進來的正事,急忙沖著朱琳說道。

  “也行,那我跟她上去,你們在這忙吧,省的也照顧我們。”

  李長河一聽覺得這思路也不錯,畢竟家里來的人多,你不讓他們抽煙,那肯定得給憋壞了。

  不過當李長河跟朱琳出門的時候,恰好看到了大舅媽和沈青雨兩人提著東西走了上來,他們離得近,打完電話就往這走了,沒一會就到了。

  “呦,琳琳這肚子,這是幾個月了?”

  看到朱琳鼓起的肚子,大舅媽驚喜的問道。

  “七個月了,妗子你們來的挺早啊”

  “早啊,本來有大好事要來跟你們說,結果你這先給了我們一個驚喜。”

  “啥大好事?是不是您也要當奶奶了?”

  李長河笑嘻嘻的說道。

  沈君誠結婚這也大半年了,按照效率,這會曲紅芍大概率也該懷上了,畢竟他們可不用。

  “紅芍那邊也算一件,說起來跟你們差不多,也六個月了,我感覺你們哥倆這下一代,恐怕也要湊一起了。”

  “不過這只是其中一件,還有一件,你猜猜?”

  大舅媽這時候樂呵呵的說道。

  李長河一聽,略有些詫異,還有好事?

  什么好事?

  難道大舅升官了?

  不對,他在中科院,短期內是不好升的。

  而就在李長河思索的時候,這時候大舅沈仲云也走了上來。

  不過不止是他,他的后面還跟了個三十來歲的青年男子。

  男子跟沈君誠有七八分相似,只是個頭沒有沈君誠高,年齡也略大一些。

  “君彥哥?”

  李長河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一道人影,隨后吃驚的問道。

  “小河,咱們得有十多年沒見了吧!”

  沈君彥這時候微笑著沖李長河說道。

  沒錯,眼前這個青年,正是沈家的老大,早年下鄉,后來又去當兵的沈君彥。

  也正是因為后來他去當兵了,所以哪怕知青下鄉都結束了,他也沒回來過。

  說起來除了記憶里的一些印象,李長河這幾年還是第一次見他。

  “可不十多年了嘛,君彥大哥,你這是回來了?”

  “嗯,年齡到了,也該轉業了,今年就回來了。”

  沈君彥微笑著說道。

  他的年齡比李長河還大好幾歲,今年都三十多了,在大裁軍的背景下,轉業回來了。

  “這可是好事,大好事啊,難怪妗子說家里好幾件好事呢。”

  “這樣,我先把琳琳送上去,咱們一會好好聊聊。”

  “對了,妗子,等會紅芍來了,你也讓她直接上樓找琳琳吧,別再屋里了,估計我爸他們抽煙,肯定煙熏火燎的。”

  既然曲紅芍也懷孕了,肯定也是上去,不能待在他們這屋里。

  “行,等會等他們兩口子來了再說。”

  隨后,李長河把朱琳送到了樓上,在樓上陪了朱琳一會之后,他又返回了自己家里。

  回到家的時候,李立山跟沈仲云他們正在聊天,更多的都是在聊沈君彥。

  畢竟沈君彥這轉業回來,事情比較多。

  “我這不想著這次回來,問問二叔那邊,看他那邊有什么建議,到底是政府部門還是執法部門,我還有些猶豫。”

  “而且去GA那邊現在也有個不好處,君誠已經在那邊了,我如果也過去,以后恐怕容易被人說閑話。”

  李長河進來的時候,沈君彥正在跟家里人聊著自己的想法。

  一般來說,他們這種部隊轉業的人,最優先安排的就是廠區保衛科和GA這種執法部門,其次才是政府單位和各大工廠,最后才是事業單位這些。

  只不過沈君彥回來之后才發現,自己弟弟已經在GA內部節節高升了,而且還是如今年輕干部里面的重點培養對象。

  他當然為弟弟的出息感到開心,但是也覺得自己不應該再去執法部門。

  家里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打算過年的時候找沈玉川商量一下。

  畢竟沈玉川如今也是政府里面的高干,可以給沈君彥分析一下的。

  過了沒一會,樓下響起了突突的三輪摩托的聲音,沈君誠開著他那三跨子來了,然后緊接著,沈玉川一家,劉滿堂一家也一起來了。

  兩家人擠在了劉滿堂的吉普車里來的,不過這一次劉滿堂開的不再是之前那輛老舊的吉普了,而是一輛嶄新的京城吉普,應該是剛配備的新車。

  除此之外,劉滿堂的媳婦兒周玉潔懷里還抱了個幾個月大的嬰兒,正是劉滿堂剛出生沒多久的兒子。

  “玉潔,我看你也別在這屋了,他們一群老爺們抽的這煙嗆死了,你帶著孩子也上樓吧,正好給琳琳和紅芍傳授點經驗,過不了幾個月,他倆也都要當媽了。”

  沈玉秀這時候先把周玉潔送到了樓上,然后又下來開始做菜。

  家里人這越來越多,這小屋子,已經快盛不下了。

  李長河給舅舅和滿堂舅他們讓了座,隨后來到了陽臺站著,沈君誠這時候也湊了過來。

  “哎,上次那個事,現在你們進展到什么程度了?”

  李長河這時候好奇的沖沈君誠問道。

  他問的就是嚴打的事情。

  之前他自己以身入局,把事情捅到了高層的面前,后面高層開始調查。

  李長河也不知道,如今上面做到哪一步了。

  不過想來以沈君誠如今的身份,應該是知道些內幕的。

  沈君誠自然也知道李長河問的意圖,當即正色的開口說道:“具體的情況我還不了解,但是我有一種感覺,快了!”

  “上次我們調查的那些事情,都整理成報告報上去了,然后后面就沒動靜了,但是我個人總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京城這幾個月太安靜了,安靜的有些不正常。”

  沈君誠沒有李長河的預判能力,但是從小在江湖上混起來的他,對于社會自然有一種自己的認知。

  而現在京城給他的感覺,就格外的不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