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403章 不好意思,沒忍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高振東有些奇怪:“我記得你們總工說,你們也在搞合成孔徑。”

  “是在搞,不過這個技術并沒有太多的技術細節公布,別說技術細節了,就連原理方面也是語焉不詳,我們只了解一部分皮毛,想要往下走有些艱難。”

  對于這個,高振東倒是早有準備,早在和雷達所總工約定要交流的時候,他就已經把合成孔徑雷達的資料搜了出來,總體還是不貴。

  這也是為什么高振東雖然久等對方不來,他也不急的最大原因,他需要花時間消化合成孔徑雷達的知識,而這東西并不是那么的簡單。

  但是高振東還是愿意為此花時間的,畢竟合成孔徑雷達的用途可不只是反潛那么點,偵察、國土資源調查、災害評估、農林等等都用得著。

  而且相比可見光等手段,合成孔徑雷達有個好處,那就是基本不受云霧的遮擋,在適應性可用性上遠超可見光波段。

  而且這東西還能三維成像,雖然可見光也能,但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可見光的三維成像比起SAR來,沒法比。

  “嗯……你們現在做到什么程度了?”高振東沉吟了一下,問孟工他們。

  孟工愣了一下,苦笑起來:“高委員,您這話也太抬舉我們了,我們現在不是做到什么程度,而是學到什么程度,要說真正開始做,實話說,還有一段距離。”

  高振東愣了一下,這位同志還真實在。

  他是真沒忍住,笑道:“嗯……好吧,那你們學到什么程度了?”

  “基本原理大致是摸索出來了,是利用飛行器飛行的速度方向,和雷達的脈沖發射頻率相結合,產生對單一目標單元的多次回波,利用這些回波數據,進行時域和頻域分析,達到合成信號,增大孔徑的效果,提升分辨率。”

  “嗯,抓住問題的本質了,然后呢……”高振東點點頭,合成孔徑的最基本原理理解起來還真不算復雜,而且很明顯,對方對這個基本原理的確是理解了進去的,從他話里的“脈沖發射頻率”而不是“脈沖頻率”就能聽出來。

  特意加上“發射”兩個字,意義是不一樣的。

  前者是一秒鐘發射多少個脈沖,而后者是脈沖的電磁波頻率是多少,能用最精簡的話把這兩者區別開來,看得出來,孟工他們還是下了功夫的。

  所以高振東說同志們抓住了本質。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對于”孟工苦笑道。

  高振東一愣,這就沒了?

  “具體一點的呢?”

  “還沒具體下去,我們進入這方面研究的時間并不長。高總工,您知道的,在您提出脈沖PD雷達之前,我們空中還在仿制發現距離還不如人眼的老雷達。地面也還在仿制北方同志提供的上一代產品。也就是因為脈沖PD雷達的成功,我們才能抽出時間和人手,對成像雷達開展研究。”

  說不如人眼有點夸張了,畢竟不是所有人的眼睛都那么好,但是說不如部分視力出眾的人眼,那倒是沒有說假話。

  孟工這話不是在用PD雷達拍高振東馬屁,而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我們真正對高性能雷達、特種雷達開展一定的研究,也就是近一兩年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里,一開始走的還是實孔徑成像的路子,又耽擱了不少時間,所以到目前為止,真正花在合成孔徑上的時間并不多,國外的相關資料給出的細節也很少。”

  想要確認實孔徑成像是一條不歸路,那也是需要時間的,這就是常說的能快速確定一條路走不通,已經是研究過程中的重大進步的原因。

  高振東想起了上輩子常聽見的一句著名臺詞,“哭?哭也算時間”,真的是非常形象。

  時間不夠,資料不多,暫時只能走到這一步挺正常的。

  高振東點了點頭,難怪他們的總工說比較艱難。

  “嗯,這樣吧,我介紹一下我對合成孔徑雷達的理解,不一定全對,我們交流交流。”到這一步,高振東只能直接上。

  他的話,讓孟工他們心情放松下來,這一趟,大概率是不會空手而歸了。

  在這之前,他們心里還是有幾分拿不準的,交流這種事情,對方只聽不說也能叫交流,只是在高委員這里很少見,不過少見歸少見,不等于沒有,畢竟這個技術也是比較新的,高委員只是想聽聽專業人員介紹最新發展,開拓他自己的思路,也是有可能的。那樣的話,想要有收獲就得等一等,等他自己有了研究結果才行。

  而高委員說他自己對SAR有理解,那就說明一件事——人家是真的有想法。

  而且這個想法,大概率要比自己這邊的理解要深刻一些,不是妄自菲薄,而是高委員在雷達方面的能力,是實打實的早就擺在那兒了。

  三位同志打開早就準備好的筆記本,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其中有一位同志的本子要比另外兩位大好幾圈,他的主要任務,是畫圖,把高委員在指導過程中畫下來的圖,盡可能精確的描回去。

  真.人工智能掃描儀了屬于是。

  這比拍照的效果要好得多,這年頭拍照的效果,懂的都懂,再說了,這個地方,尋常照相機壓根就進不來。

  “高委員,還請賜教。”

  高振東笑道:“都是初學者,就是交流交流,互通有無吧。”

  他這話還真沒錯,其實都是初學者,只是他自己的條件比較好,學得多一些快一些。

  孟工有些哭笑不得,對對對,你說得都對,你負責有,我們負責無,分工明確。

  而高振東的第一句話,就讓他知道,自己關于分工的這個調侃,大約是真的。

  “實際上,合成孔徑雷達的合成孔徑,只是在一個方向上合成孔徑解決高分辨率問題,而另外一個方向上的高分辨率,是通過別的手段實現的……”

  這第一句話就讓同志們感到當頭一棒,合著還只能解決一個方向上的問題?那另一個方向上怎么辦?不還是沒法高分辨率成像嘛。

  不合成孔徑,沒法高分辨率成像,合成孔徑,還是沒法高分辨率成像,那這孔徑不是白合成了?

  感覺到有些懵的孟工,很快就穩住了情緒,但凡是個正經搞科研的,都不可能拿基礎理論和人逗悶子。現在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到底高委員為什么這么說,至于對不對,那是后面的事情。

  “高委員,那這個合成孔徑的方向是哪個方向?另外一個方向的高分辨率又怎么解決?”

  “合成孔徑的方向,是載具前進的方向,我們可以叫方位向。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大家想一想,合成孔徑,是不是巧妙利用載具前進距離和回波時間之間的配合,將天線的徑向運動首尾相連,模擬成一根長天線?”

  同志們一下就明白過來,孟工拍了拍腦袋:“對啊,這種原理就決定了,只能合成載具前進方向上的孔徑,因為載具在地圖投影上只能有一個運動方向,所以能合成孔徑的,也就只有一個方向。我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另外一個方向怎么做到合成孔徑的問題,原來就是這么解決的?壓根不合成!”

  一個讓同志們想了很久也沒有半點頭緒的問題,原來就是這么個答案?那這個合成孔徑的名字也太讓人迷惑了嘛。

  同志們這屬于是被名字給騙了。

  在我們技術起步的早期,面對國外技術封鎖的情況下,起步時的摸索就是這么的夸張,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只能一點一點的摸過去。付出的代價很多,鬧出的笑話也不少,但是結果最終是我們走出來了。

  還別說,這種笑話,至少也是真正的踐行者才有機會鬧,躺那兒不愿前行的,自己就是一個笑話,不用鬧都有。

  高振東笑道:“根據運動條件,本來就只能做到這一步,人家外國人也不算全騙,騙一半吧,哈哈哈。”

  同志們都笑了起來,孟工更是信心陡增。

  “嗨,這樣的話,在方位向上面,我們現在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至少從理論上,非常清晰,只需要考慮信號和運動之間的關系,能達到合成孔徑的效果就可以。”

  高振東點點頭:“對,雖然實際情況沒有這么簡單,但是理論上就是如此,這樣一來,合成孔徑本身的理論問題是不是就解決了。”

  “對對對!不過高委員,那另外一個方向上的分辨率問題如何解決?”已經解決一半問題了。

  高振東笑了起來:“另外一個方向,因為和雷達運動方向垂直,和雷達之間的主要指標就是距離,所以我們統一一下,叫它距離向……”

  同志們紛紛點頭,先統一標準,要不然后面都沒法討論,至于具體叫什么,您說了算。

  “至于距離向上的高分辨率問題怎么解決,其實我們已經解決了,至少已經掌握了相關技術了。”高振東樂得很,這一步,他早就埋下了,而且作為現代雷達基礎技術之一,不埋都不可能。

  “啊?已經解決了?”同志們本來還想著,有什么非常高深的技術來解決這個麻煩,沒想到已經掌握相關技術。

  高振東笑道:“大家也不用把SAR想得太高級,畢竟這個技術出現,已經接近十年了,雖然還沒有非常實用,但是至少理論的底子,是8年前的。同志們要重視這個技術,但是不用仰視這個技術。”

  還得是高委員,看看,這心態,這氣度,這高度……

  他這個態度,讓同志們心里對SAR的看法又有了一些改變,好的心態,對于工作的推進,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那是哪一種我們已經掌握的技術能解決這個問題?”一位同志問道。

  高振東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迂回了一下:“這個答案,就在第二個方向的名字里,大家想想?”

  同志們陷入了思考。

  距離向……距離……

  我們手上解決距離分辨率最好的技術是什么?

  孟工一拍大腿:“嗨!我明白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呢!脈沖壓縮!您在提高雷達測距分辨率時指導我們搞的脈沖壓縮技術!您這準備工作做得,也太早了。”

  脈沖壓縮技術的好處就在于,只要時間帶寬積夠大,就能獲得足夠的距離分辨率。

  另外兩位同志也是一臉“就這”的表情,合著高委員這里,早就把技術給準備下了啊,這提前量,打得也忒長了吧。

  看著他們的表現,高振東連忙“辟謠”,這可不是什么好事:“也沒那么夸張,脈沖壓縮作為雷達測距的基礎技術,也不是專門為合成孔徑準備的,只是恰好合適,恰好合適。”

  同志們嘴上是是是,心里卻不見得這么想,您自己都說了,SAR出現已經很久了,所以您作為雷達方面的頂級大拿,很久之前就結合SAR的應用需求,提前部署了一項有很多實用方向的基礎技術,也很合理吧?

  看他們的表情,高振東知道他們大約是不認可自己的辟謠的,不過這事兒也沒法說,越描越黑,再說了,這特么也不用解釋啊,別管怎么著,這個問題解決了就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方位向上有合成孔徑,在距離向上有脈沖壓縮,是不是就把二維面內的分辨率問題都解決了?”

  孟工他們這個佩服啊,那是沒得說,就這么簡簡單單的一番對話,就把合成孔徑雷達的原理說得清清楚楚,甚至連所需的基礎技術都一并解決。

  有位同志突發奇想,覺得既然都這樣了,為什么不用一個技術解決兩個問題?

  “高委員,那為什么不在方位向上也使用脈沖壓縮技術,那不是就無需合成孔徑了么?”

  高振東樂了,想法很好,下次別想了。

  當然,這是開玩笑的,他解釋道:“因為這樣的話,成像算法壓根算不過來,拋開實際上的技術問題不說,僅僅是從理論上,這種方式的性能就被合成孔徑技術甩下一大截。別忘了,我們搞這個雷達,是要連續掃描成像的,SAR的成像是個二維解的卷積過程,而在方位向上的合成孔徑過程,從數學上就適合參與這個卷積過程……”

  糟了,數學不會騙你,數學不會就真的不會。

  不過作為搞雷達成像的的孟工,對這個還是清楚的:“對,高委員說得太對了,SAR比兩個方向都用脈沖壓縮雷達測距,在成像上要簡單得多!”

  高振東笑道:“實際上,脈沖壓縮的效果,對于方位向上的孔徑合成也是有利的。而且SAR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進行必要的距離徙動校正之后,還能把方位向和距離向解耦,將二維處理進一步分解為兩個一維處理……”

  他的話讓同志們又驚又喜。

  驚的是高委員明顯在這條路上思考了很深很遠,絕不只是他說的“有興趣”這么簡單,他的興趣大得可怕!

  從一個“距離徙動校正”就知道,在他的腦海里,恐怕已經有了一整套的基本理論,甚至有了一些具體的應用技術,因為這個詞他們都聽不懂,不知道到底是個啥,只能判斷是個和距離有關的數據校正操作。

  自己越聽不懂,越是好事!這么正式同時聽起來就不明覺厲的名詞,說明高委員已然成竹在胸。

  這走得也忒快了。

  至于喜,自然也是因為高振東在這個方向上走得又遠又快,這說明什么?這東西齊活兒啊!

  “能把成像分解成兩個一維處理?哈哈哈,那可太好了!”雖然手握數字信號處理器,但是大家都知道,數據處理算法越簡單、越快越好,這樣就能獲得更高的性能。數字信號處理的一大逆天表現就在于,相同基礎條件下,能在一定程度上用運算速度換性能!

  同志們對高振東的佩服,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能迅速厘清理論抓住方向,能提前準備好脈沖壓縮、數字信號處理等前置技術,能從數學上把成像算法分解成最簡單的處理形式,這三點中能做到任何一點,都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課題帶頭人,三者戒備,可遇不可求。

  等等……剛才他說到了什么?

  “高委員,您剛才提到了成像算法?”難道成像算法他也研究過了?這比起SAR理論本身來,已經是深入到了非常深的地步。

  高振東點點頭:“對,順便研究了一下,還挺有意思,沒忍住。”

  高振東此時有點數學老師把物理卷子給講了的不好意思,把你們的工作都搶了,抱歉抱歉。沒辦法,合成孔徑雷達理論的書籍里面,成像算法這一塊是跑不掉的,它就是要來到我手上,也只能勉為其難笑納了。

  同志們對于高振東搶活兒沒有任何意見,只是驚訝于他的話。

  沒忍住?什么叫做沒忍住?這也忒夸張,合著只要你忍不住,就能搞得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