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333章 羅師妹的快樂很簡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什么貪心遭雷劈?讓雷電來得更猛烈些吧!

  此時海裝局的同志,生動的詮釋了什么叫做“左眼跳了?左眼跳財!右眼跳了?封建迷信!”

  高振東自然是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動,只是順勢道:“其實也很簡單,還是分身術!”

  還是分身術?那就明白了,只是……

  “分兩個被動雷達分列于艦首尾?但是這樣好像系統又復雜了吧?”

  高振東搖搖頭:“不是,孫悟空的分身術還分毫毛不同效果不一樣呢,我們這個分身術啊,也得變!”

  好嘛,高總工這是有多喜歡西游記啊。

  高振東可不管他們覺得自己有多喜歡西游記:“這一次,是真的要將雷達分到幾艘艦艇上了。其實也不叫分,每條艦艇上的雷達都是一樣的,只是他們可以利用數據鏈和時間同步,將各自的數據進行聯合解算,三角定位嘛,大家應該都懂的啦。”

  其實全套音樂臺本來就是這么個套路,主動雷達被動雷達協同數據鏈。

  大家沒想到,主要是軍用數據鏈這事情還沒完全落地,原有的戰術消息系統在這種級別的應用上還差點意思,所以大家根本就沒考慮到這上面去。

  說穿了,還是使用習慣沒養成,所以下意識的就不會往這個方面想。

  換成21世紀的軍迷,哪怕是不搞這個的,第一反應也是大家聯網。

  但是高振東這么一提,同志們就反應過來了。

  “這個好,大規模的海上作戰,不可能是單艦突進,幾條船聯合起來,解算距離和位置就簡單多了。”三角定位之所以好用,正是因為它除了對定位點的數量有要求外,對別的沒什么要求。

  不過他們這話不完全正確,單艦滿世界溜達,在低烈度狀態下硬扛一支艦隊也不是辦不到,只是對艦的要求有點高,而現在的同志們就算是再樂觀,也萬萬想不到我們有那么一天。

  “對,兩條船的距離,無論如何也比在同一條船上分開布置天線要大,對三角定位是有好處的。”

  “但是數據鏈這東西還得現弄,不過應該不太費事。”

  高振東聽到這里,插了一嘴:“數據鏈你們就不用考慮了,軍通所在搞,已經接近出成果了,你們用就好,帶寬不是很高,但是絕對夠你們用。”

  兩條船之間主要交換的是一些本艦已經解算完成的信息供對方使用,而不是交換雷達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這就不需要太大的帶寬,反倒是可靠性和通信距離、可用性比較重要。

  和他們相比,其他軍兵種當前的應用情況也都差不多,帶寬在高振東看來要求不高,要先解決的是可靠性、可用性和距離,而軍通所重點解決的,也是這一部分。

  “有多大通信帶寬?”雷達所的同志很是好奇的問了一句。

  “1Mbps吧,現在暫時只能做這么點兒了。”高振東頗感遺憾的道。

  同志們倒吸一口涼氣,很明顯,他們低估了高總工在這方面獅子大開口的能力,高總工說的“帶寬不是很高”,和他們想象中的“不高”,完全就是兩個世界。

  “1Mbps?這么大?”這是同志們的反應。

  這也不怪同志們對此感到驚詫,在這之前,還都是在1200bps2400bps的線路上跑,已經覺得很爽了,這一下子翻了數百近千倍,換誰都會詫異。

  “對啊,這沒多大,不過暫時夠用了。”

  聽著高振東還帶著點兒遺憾的話,同志們有一種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變化快的感覺。

  不管怎么說,在高總工這里聽到這個消息,其可信度無疑是極高的,同志們都興奮起來。

  “要是這樣的話,我們能交換的可就不只是這點兒定位數據了,哈哈哈哈”他們不是搞艦載指揮系統的,但是基本的道理還是清楚的。

  倒是海裝局的同志更清楚一些:“如果是這樣,那現在搞艦載指揮系統的那幫同志估計能高興得跳起來。”

  不只是海裝局,現在三軍在聯合行動中,僅僅是通過現在那個速度不高、功能不全的戰術消息通信系統,就已經嘗到了不少的甜頭,一聽有一套速度增長了千百倍的戰術數據鏈在研,而且進度頗為樂觀,哪兒還能坐得住。

  至于為什么他們能判斷進度樂觀,主要是這個消息來源太可靠了,高總工說樂觀,那必定樂觀啊。

  高振東笑道:“這個事情,軍通所那邊會有統一安排的,應該會在成功之前有個通氣會。現在他們還沒搞好,也不敢拿出來說,主要是怕讓同志們空歡喜一場,剛開始搞這類東西,心里有顧慮是正常的。不過我倒是覺得,你們可以悄悄的做一些自己的研究,就是研究在這個條件下,你們的指揮系統能提升到什么程度。”

  軍通所不敢說,高振東卻是沒顧慮的,而且就算是軍通所這一次的數據鏈研究不成功,但終究是會成功的,海軍這邊提前搞點預研,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而是把路走在前面了。

  至于海裝局是不是要通知搞艦載指揮系統的同志也同步超前考慮一下,那是人家海裝局的自由嘛,他們有安排他們的裝備研究計劃的權利和責任,管我高某人什么事情?

  話雖然可以說得這么無賴,高振東自然不可能做得這么無賴,他對海裝局的同志補充了一句:“你可以說,是我的要求嘛,就說是我覺得以這種條件為前提,展開一定的預研和在艦載指揮系統中提前預留一定的考慮,是有必要的。”

  “好好好!謝謝高總工了。”海裝局的同志樂得合不攏嘴,這事兒穩了!

  送走這些同志,高振東心情愉快,眼看著一步一步的,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海空聯合,能把花旗佬直接逼出600公里以外,那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還是那句話,和技術層次基本相當的對手作戰,航空母艦與岸基航空兵相比除了在某些方面的機動性之外,占不了其他便宜,如果海空聯合,就更是如此。

  畢竟艦上的飛機基本上是掉一架少一架,而陸地上的飛機可不見得是這樣,特別是面對真正的大國的時候。

  高振東樂呵呵的回家,而在試驗室的婁曉娥幾員女將,比他還樂。

  “婁師姐婁師姐!我們的萬23的分子量測定出來了!”羅師妹很是歡快的“噔噔噔”跑到婁曉娥面前,揮舞著一張紙。

  雖然婁曉娥搞抗生素是半路出家,羅師妹才是真真正正科班出身的搞抗生素的,但是婁曉娥的表現,讓她佩服得是五體投地,這一聲聲的“婁師姐”喊得可順溜了。

  “出來了?是多少?”

  “和萬古霉素差不多,好像沒什么太大區別的樣子。”羅師妹皺著眉頭,如果分子量差不多,那事情可就麻煩了。

  如果分子量差別比較大,那說明兩者的分子式是不同的,從這一點就能進一步研究兩者的區別。

  如果分子量差別不大,在考慮了誤差的影響之后,那說明兩者的分子式是一致的,那就要在結構上下功夫,麻煩得多。

  不論是現在的大環境還是她們的能力,研究起分子結構來都有些捉襟見肘。

  婁曉娥剛想說什么,突然想起高振東來,自家愛人有個習慣,該糊弄的時候糊弄,該嚴謹的時候那是特別嚴謹。

  不論是萬古霉素還是萬23,都很明確是大分子,在這種情況下,分子量測定結果的一點點差別代表了很多種可能,也許是誤差,也許是差異。

  前者沒用,后者可就不見得。

  “到底差多少?”婁曉娥問道。

  “多次試驗下來,萬23和萬古霉素的分子量差別,穩定在1左右。”

  1……這個數字讓婁曉娥有些無語,綜合自身的能力和設備儀器等原因,這個怎么看怎么像是誤差,而且很穩定的差1,那看起來更像是無法消除的系統誤差……

  難怪羅師妹神情有些沮喪,這個數字的確是讓人難受。

  不對!

  婁曉娥剛想到這里,她卻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穩定的差別,可能是系統誤差,但是還有一種可能性——兩者本來就差這么多!

  “這個差1是上下浮動在1以內,還是固定的向某一個方向偏差?”婁曉娥帶著希望,詳細的問道。

  看著她的神情,羅師妹也仿佛意識到了什么,總之婁師姐覺得這個事情有希望,那沒準就真的有點希望,她知道,婁師姐在這方面比自己強得多。

  “我看看……婁師姐!是固定的低1!”

  羅師妹的語氣越發歡快起來,有規律,可能就有問題!

  “萬古霉素的分子量是多少?”婁曉娥的心砰砰砰的跳起來。

  “1450g/mol!”羅師妹不假思索,馬上就把萬古霉素的摩爾質量報了出來,摩爾質量在數字上和分子量相同。萬古霉素是大分子,分子量自然也小不了。

  婁曉娥眼睛一亮:“1450……這個數字聽起來怎么感覺怪怪的,1……1450的1,那就是14左右了……哈哈哈哈,我知道了!”

  在這里1450沒什么用,但是1450的1就很有用了。

  “婁師姐,你發現什么了?”自己果然還是不行,婁師姐都發現問題了,自己還是沒看出什么來。

  “14,如果從分子量來說,正好是相差一個甲基啊!也就是說,我們這個萬23,有可能和萬古霉素之間,相差了一個甲基!如果是這樣,那么我們的萬23就是一種新的抗生素,和萬古霉素同源但又不同!”

  一個甲基的分子量是15,但是扣除被甲基替代的那個氫原子之后,少一個甲基,分子量的變化正好就是少14!

  1450的1是14.5,考慮到誤差什么的,這個少1實在是太巧了!

  別看就少一個甲基,帶來的差別卻可能很大,畢竟甲苯和三硝基甲苯,也就是差硝基而已。

  但是想要確定兩個東西不同,除了分子量之外,還有一個佐證。

  “羅師妹,藥效試驗結果出來了沒?”

  “不齊,但是有一部分數據已經出來了。”藥效試驗要結合臨床的,萬古霉素這東西不像青霉素用得那么多,數據自然也就沒那么豐富。

  “不管了,先看看!”婁曉娥興奮的道。

  兩人跑到計算機邊上,打開現有的藥效對比數據瀏覽起來。

  “不一樣!不一樣!想要達到類似效果,萬23只需要大約萬古霉素80左右的量!”雖然數據不全,但是不耽誤她們找出一個大致的規律來。

  也許差這一個甲基帶來的差別就是這么大!

  婁曉娥興奮起來:“哈哈哈,我們搞萬23的同志,是身在寶山不自知啊。他們發現的,大概率是一種和萬古霉素系出同源但是又有一定差別的新萬古霉素!就好像青霉素G和青霉素V類似。”

  G和V都是青霉素,但青霉素G藥效好但不穩定,只能注射,青霉素V藥效差一些但是穩定,主要是口服。

  羅師妹完全沒意識到其中的意義:“婁師姐,那不還是萬古霉素么?你怎么這么高興!”

  羅師妹不清楚其中的關竅,但是長期跟著高振東耳濡目染的婁曉娥卻是心里門兒清。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擁有一種和萬古霉素抗菌譜一致、效果更好,但是又完全避開萬古霉素藥品專利的自研藥!這對我們自用也好,或者是出口也好,都非常有利!”

  萬古霉素不負它這個霸氣的名字,不論是漢語還是英語,它的名字都是很霸氣的,這貨一直到21世紀,都是最后一線抗生素的一員。

  “婁師姐,你的意思是,我們可能發現了一種針對耐藥菌的新型抗生素?”羅師妹呆呆的,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婁曉娥笑著搖頭,糾正道:“是我們的同志們發現了一種新型抗生素,我們只是可能幫他們正名而已。”萬23又不是自己發現的,婁曉娥很是嚴謹。

  羅師妹的快樂卻是要簡單得多:“不管是誰發現,反正我們也做了不少事情,咯咯咯”

  “羅師妹,我們接下來想辦法做一做分子式!”婁曉娥意氣風發,戰斗還沒結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