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294章 “空、快”的正確用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嗯,臺風正在減弱,范圍也在縮小,根據最新數據計算,臺風將在兩天后消失。”京城,海洋氣象學專家給出了自己最新的判斷。

  這個判斷被送到了某部,幾位同志聚在一起,開始最后的商討。

  “前期的考察工作很順利,我們已經在計劃的70以上的考察點留下了設備和人員,其中部分大型綜合點位,還有船艇預留。”

  “很好,后續船隊出發沒有?”

  “出發了,他們攜帶了更多的物資和人員。”

  “小型農機呢?”一位同志問道,也不知道這個為何這么重要。

  “農機、柴油,都帶上了,還有更多的速干水泥、各類材料。”

  “好!現在臺風快要消失了,不知道南礁東面的人,是否還會繼續執行他們的原有計劃。”

  從西面交趾人的行動來看,我們對花旗人的大致計劃已經心里有數,他們打的主意,果然就是預料中的那樣。

  “這花旗人啊,這次本來是準備左牽黃右擎蒼的,只是右擎蒼這一路,已經被嚇回去了……”這位同志這話說得很有意思,按照地圖左西右東來說的話,西面那一路應該是“左牽黃”才對,但不知道為什么,他還是將左面這一路說成了“右擎蒼”。

  “嗯,你說得對呀,現在我們要看的,就是這剩下的左牽黃這一路,是不是還要出來試探試探了。”

  “都準備好了吧?”

  “放心吧,按照考察計劃預案,早就準備好了。”

  “那就好,距離臺風消失還有兩天,后續船隊現在趕到哪里了?”現在同志們更關心的,還是后續船隊,畢竟相比最后這一塊還籠罩在臺風下的區域,前面已經完成計劃的那一片暫時顯得更重要一些,俗話說得好,“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握”。

  “剛才又核實了一下,按計劃上去了,沒有問題。”

  在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自動化的通信系統的基礎上,現在在最高權限和優先級前提下想要聯系上特定目標,除了水下的之外,其他的總體來說速度還挺快,這一點也讓部隊的同志們非常滿意。

  光憑這一點,就讓他們覺得如虎添翼。

  不過現在還不是總結這套系統的時候,因為同志們知道,關于通信,大的還在后面。現在這個只能算是應急搞出來小試牛刀的東西,離當時振東同志提出來的那套東西還遠得很。

  這也讓他們心里有了更多的期盼,這小試牛刀的都這么牛了,等到完全體完成,那得是個什么樣?

  “那就好,那就好。臺風即將消散,此次計劃最后的考驗也即將到來了,你們有沒有信心?”至于考驗是什么,大家心照不宣,沒有明說。

  “沒有問題,我們有信心!”

  “有信心!”

  來自不同的單位,不同的崗位的同志們紛紛表示。

  “根據現在的情況,你們準備采取哪套方案?”

  “根據西面各方的反應,我們準備采取二號方案,客氣一點,和平一點,別人的現在不太好動手,自己的總沒問題。”一位同志笑道,其他幾位也紛紛點頭稱是,看來這個方案是他們集體選出來的。

  不論哪套方案,問問題的同志都是清楚的,在這之前就已經有了詳細的匯報,現在無非是選擇的問題而已,所以他并沒有詳細的去問細節,而是點了點頭:“嗯,這倒是可以,敵人都是紙老虎,甚至只要我們是真老虎,他們連紙老虎都不見得敢當,西面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嘛。”

  選方案的同志見他同意,又補充匯報道:“不過我們也做好了后手準備,畢竟西面的敵人在作戰,不敢分心,但是東面這邊的反倒是沒什么事情,他們雖然總體力量比西面的要差,但是反而能調動的機動力量反而可能更多,至少不比西面的差。所以我們也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一顆紅心,多種準備,老傳統了屬于是。

  “嗯,你們的考慮很周到,那我們就放心了。”一直在問問題的同志笑道。

  對于海洋天氣有技術和經驗的,不止是我們,甚至應該說,花旗人比我們還熟悉和清楚,畢竟在海上的年頭比我們長,船舶比我們多,經驗比我們要豐富。

  “一天之內,臺風應該在這個位置就會消散。”一位花旗人不停的比對著手上的臺風數據,這些數據來自一架水上巡邏機。但是他們除了臺風數據之外,對于臺風以西的情況是完全不了解的,穿越臺風太過危險,而繞過臺風的話距離又太遠了,水上巡邏機想要飛到臺風夠不著的高度,又有些困難。

  “東方人在什么位置?”一位花旗指揮者轉頭問旁邊的參謀人員。

  參謀人員搖了搖頭:“不清楚。”

  “不清楚?你們的意思是,要我們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制定一天之后的行動細節和要求?”指揮者對于這件事情極為憤怒:“我知道水上巡邏機過不去,但是我們部署的U2呢?U2的飛行高度足以跨過這場臺風!”

  “指揮官先生,U2在對方手上,可是損失了不少。”屬于是給弄出陰影了,實際上偵察機的問題就在這里,一旦對方有可靠的防空力量,高空偵察機的生還機會極小,特別是飛不快的那種,本來就沒什么機動能力了,還飛得慢。

  在這一點上,反倒是以同時期的主流主力戰斗機改裝的偵察機反倒是有一定的機會,畢竟防空是需要反應時間的。

  花旗佬的RF104、我們的八爺偵察型、白熊的狐蝠偵察型,都是這么個情況,這幾個型號都是相對飛得又高又快的,如果拋開幾乎沒有任何機動能力的飛行鉛筆RF104的話,后兩者甚至還能靠著戰斗/截擊機的底子在一定的高度和速度范圍搞一搞機動。

  “他們是用的S75,那個導彈不可能放到他們的任何一條船上!而且他們的戰斗機在這片海域油量裕度很小,難以發起對高空飛機的攔截。”指揮者不是傻子,甚至應該說,他對于具體的業務非常精通,應該是從基層一點一點干上來,而不是靠著祖蔭,在著名軍校鍍鍍金就一路平步青云上來的那種。

  前者大概率能打,后者大概率能跑。

  “指揮官先生,您別忘了,我們有確切情報表明他們已經掌握了一種尺寸很小的中程防空導彈,按照他們的性格特征,我們認為這種中程防空導彈的作戰高度一定不會低于S75。”參謀人員非常耐心的解釋道。

  別看旌旗3家族有接近5米長,但是這個長度在當前的防空導彈里面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很小”,要不然高盧人也不會對這個導彈感興趣,要來找我們交流技術。

  而在參謀人員看來,以東方人的驕傲和務實,雖然對于這種導彈的具體參數并沒有明確,但它的參數應該不會比S75差,否則東方人不可能大量換裝這個東西作為中程防空導彈。

  同時在這之前,根據交趾那邊的花旗部隊在北海灣等地的作戰情況來看,這個導彈的射程射高不比S75差幾乎是肯定的,而且甚至這套防空系統的雷達遠超S75。

  他的話讓指揮者冷靜下來,一想到對方在這之前打下來的那么多架U2,聽去過東方的高盧人說,收集的殘骸都在人家的博物館里放著,殘骸數量之多甚至能拼出整機來。

  “火蜂……”話剛說完,他就收回了話頭,才剛幾天吶,他可沒有忘記交趾那邊派出這東西的后果。

  他想了想,改口道:“那就靠數量壓制他們,我們這次派出的驅逐艦和護衛艦數量,要超過西邊一倍!并且空中也要保持足夠的壓力!”

  他這句話,前半截說得底氣十足,后半截卻是有些虛。

  雖然相比同在亞太的幾個熱點區域,他手上的海上力量不是非常強大,八條驅護艦幾乎已經是他能機動出來的海上力量的極限,但是他自認為壓倒東方人還是沒什么問題。

  他知道己方直到現在都沒摸清楚東方人到底有多少船,都是什么大小,但是按照東方人“空、潛、快”的方針,這個船隊里的船應該大多數都不大,面對驅逐艦的時候數量優勢并不能左右事態的走向。

  至于空中……,想起駐交趾的同事發來的情報,6架戰斗機在面對對方2架戰斗機的時候實施了“戰術撤退”,讓他覺得想要保持對對方的空中壓力這個要求,對自己反而是一個壓力。

  “幸虧這里距離久興島等地很遠,東方人的空中特色質量優勢根本無從發揮……”在他心里,通過近幾年的事件發展,他在心中承認東方人在空中、海上,都是有一些特殊的非對稱優勢的,而且對方將這些優勢發揮得很好。

  但是距離能解決一切問題,距離是一把快刀,能切斷很多東西,比如……愛情。指揮者忍不住想起了年輕時,因自己遠赴海外服役而離開自己的戀人,眼淚都差點掉了下來。

  他很快拋掉了這種來得有些莫名其妙的思緒,做了決定:“現在開始,以最快的速度出發!一定要在盡可能遠的距離上阻擋住對方的前進!”

  關于距離的事情,花旗人想對了一半。

  這個距離的確很遠,但是相對一開始的任務區域,因為臺風前進而前推的預估接觸區,反倒是離久興島更近。

  確切的說,距離800公里都不到。

  “嗯,在這個位置的話,以戰7的現狀,甚至依然能掛2油4中2近,空中壓力緩解了很多啊。”

  海角市前指,一位指揮員在地圖上比劃著,心情愉快。

  花旗人能預估得到接觸區,我們自然也可以,而且大家的估計是基本一致的,畢竟條件都很明顯,兩邊的結果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如果再輔助掛載4枚雷電3的攻5,那幾乎沒有什么壓力。”

  必要的時候,可以攻5護衛六爺,而戰7甚至可以尋找機會主動出擊,作戰靈活性和主動性要強得多。

  雷電3這種具備很強的迎頭攻擊能力,而且其他參數指標也很優秀的發射后不管空空彈,在10公里左右的射程極限上一通亂射,哪怕是專職戰斗機也很難繃。

  等到對手的戰斗機一通機動就算甩掉了導彈,失去能量的他們面對氣勢洶洶趕回來的戰7,估計結果也不會太好。

  當然這只是一種作戰推演,不打仗也就罷了,總不會連推演都不能嘛。

  不真正動手,也是同志們的想法,這次是來完成任務的,和花旗佬打生打死沒什么意思。

  “領導,編隊的同志把他們的想法已經發回來了。”一位作戰參謀拿著一份材料走了進來。

  別看這薄薄幾頁紙,可是通過好幾架別6一路接力傳回來的。

  “噢?他們很有主動性嘛,已經自己有完整的想法了?說一說。”

  參謀同志拿著材料念道:“我部下一步行動,擬按如下安排執行。一、剩下的導護艇,繼續配合考察艇隊完成既定任務,另請從海角市派巡邏機和攻5配合該部……”

  前指的同志邊聽邊笑:“嗯,現在膽氣足了,想法也大膽了,他們這個想法,是想要靠小艇和空中力量完成考察配合,小事情小艇處理,大事情空中處理,按照現在的態勢,基本上是可以完成的。看來啊,‘空潛快’里的‘空、快’,算是被他們給弄明白咯。”

  另外一位也笑了起來:“是啊,看來他們是想把大艦騰出來,專門去迎接客人啊,繼續念,看看我猜得對不對。”

  “……二、集中4條驅護大艦,在轟炸機、戰斗機配合下向東前出,完成既定的二號方案。”

  “哈哈哈,你猜得真準!看來前方的同志啊,是覺得小艇和大艦難以配合,干脆把他們分開,各司其職,現在看來啊,這種想法是對的。”前指指揮員大笑起來。

  把小艇和大艦分開使用,代表著海上力量“走出去”到底怎么走,已經在同志們的心里埋下了種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