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青青給自己開的片酬,在好萊塢的體系中,相對于她現在的這個資歷丶位置,處在一個比較平均的位置。
實際上,作為這個項目的絕對發起人,她是可以拿更高的片酬的。
但她大概也是為了避免「瓜田李下」的嫌疑,所以,沒有給自己開更高的片酬。
定下胡麗葉塔和杰森·波特以后,萬青青就開始思考,既然經費還這麼充裕,要把它用在什麼地方?
是再請兩個知名演員來出演其中戲份較多的配角,還是用來把電影本身的美術做得更高級?
想了又想,萬青青判斷下來,覺得這部電影之于觀眾的賣點,決定把錢花到展現一個「上流社會」上。
雖然說,這麼多制作經費,想要展現一個「上流社會」,杯水車薪。
但是,如果只是用來展現一個局部的「上流社會」,其實也可以做到。
不去追求《了不起的蓋茨比》里那種細節的奢華,也不去追求《巴比倫》里那種窮奢極欲的大場面。
這部電影的觀眾,肯定是以女性為主。
「我想要在女主角的造型上多下功夫。」萬青青在跟陸嚴河溝通這部電影的制作時,就提到了自己的想法,「要好看,造型要多變,要讓很多女性觀眾內心深處對女主角是可以代入的,無論是美貌,報復,還是跟一個年輕帥氣的男孩發生感情,包括最后發現被欺騙,報復回去,等等,這部電影的賣點就在女性觀眾對女主角的共情上。」
陸嚴河聽了,非常認可萬青青的想法。
「這樣是OK的,這樣很好。」他說,「你的賣點非常精準,市場定位也很清晰,就這樣做吧,本身就是只有2000萬美元制作預算的影片,這放在好萊塢,也不是一個大制作,你對這部電影的預期目標是多少?」
「全球票房1億美元。」萬青青直言,「當然,這包括中國的市場。」
「這部電影在中國未必能賣多少票房,這個題材也好,形式也好,都不是目前國內市場特別賣座的。」陸嚴河說,「國內市場,電影想要賣座,尤其是外語片,要麼是已經有巨大粉絲基本盤的大IP,要麼形成了巨大的社會性話題討論,要麼就是口碑特別好,讓一些觀眾感興趣,想進電影院看看好賴,這部電影吧,估計幾不沾,你就是打著我是制片人的旗號做宣傳,估計也就小幾千萬的票房。」
陸嚴河的言下之意是,你的目標是全球票房1億美元,可不算小,但你估計得靠海外票房來達成目標。
萬青青說:「我測算過,只要這部電影北美票房能夠突破4000萬美元,全球票房還是有希望突破1億美元的,胡麗葉塔主演的電影在西班牙的票房表現基本上都還不錯,無論是大片還是嚴肅電影,最差都有三四百萬美元的成績,杰森·波特在英國也是一個備受媒體屆看好的丶闖蕩好萊塢的英國演員,他的項目,在英國往往能得到一些傾斜的宣傳資源。所以,有英國和西班牙兩個市場的帶動,我認為加上這個題材本身的話題度,只要電影拍好了,它的故事性和商業性都決定了成績不會差,就看上限在哪里。」
陸嚴河:「你有這個信心就好。」
萬青青:「陸總,你覺得我是不是過度自信了?」
陸嚴河:「那倒也不是,我沒有這麼覺得,只要你有精準的定位就行,商業片最忌諱想要做文藝片的格調,兩頭都想要,兩頭都不沾,我擔心的是你想要用這個故事去探究一些所謂人性的丶哲理的東西,這類電影丶特別是好萊塢的這類電影,都喜歡來這一套,你也知道,這個故事,實際上也能往藝術片丶往沖獎片的方向去拍,尤其是女主角的角色,那是一個非常適合沖獎的角色。」
萬青青:「其實我有考慮過,胡麗葉塔本身演技就很好,她如果這個電影演好了,真有可能得到評論界的青睞也說不定。」
「它可以是結果,但別是目標。」陸嚴河說,「我們并沒有自己去運作過頒獎季,如果沒有這條線的資源,你沒法兒用頒獎季的運作來給這部電影賺錢。」
有的公司,是專門會針對頒獎季制作一些電影的。他們也不是為了拿獎,而是通過在頒獎季的運作,可以用這些項目賺不少錢。首先就是頒獎季期間的票房表現,其次,就是在頒獎季的保駕護航下,海外版權的銷售會持續走紅。頒獎季某種程度上,也已經被一些公司運作出了直接的經濟價值。
它甚至可以最后沒有拿獎,也沒有獲得什麼實質性的提名,但它在頒獎季期間話題度夠大,換來了關注度,也就讓版權價值陡然上升不少。
靈河現在確實沒有這樣的本事。
就北美頒獎季來說,陸嚴河自己在學院成員中的影響力是一點,綠谷的公關關系網和資源是一點,但都跟靈河本身無關。
陸嚴河也不可能動輒用自己的影響力去為一些電影丶特別是自己公司制作的電影站臺。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他也就正兒八經地給《定風一號》公關過一次,結果最重要的最佳外語片提名還掉了,沒成功。
沒有人能篤定地說一定可以把某個人丶某部電影公關到一個獎項或者是提名。
每一年都是時也勢也,要看具體的情況。
《》的劇本中是沒有具有明顯亞裔特徵的角色的。
但是萬青青最后還是把女二號留給了一個中國演員。
她找的是劉孜。
劉孜在中國是一個大明星了,《武林外傳》《龍門客棧》幾部作品下來,加上她精湛的演技,成為了中年走紅的實力派女演員代表。
不過,萬青青能夠找劉孜,是因為劉孜的電影片酬并不高。她這種實力派演員,出演一部電影,人民幣肯定不超過一千萬元,那換算成美元,就肯定不超過150萬美元了。而劉孜出演的女二號,也就是女主角的閨蜜,戲份不算多,集中拍攝的話,其實差不多兩個星期就能拍完,這樣一來,片酬就更可以談了。
劉孜和她的團隊對于片酬也向來不斤斤計較。
大差不差,不讓她吃虧,也就差不多了。
之所以要把其中一個角色找中國演員來參演,是萬青青自己的想法。
靈河是一家中國電影公司,即使北美分部設在美國,但它背后也是中國資本。
那靈河出品的電影,除了《逃出絕命鎮》這種本身主題就聚焦在人種膚色上的特殊題材,它里面都應該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是中國人或者華裔的形象——萬青青覺得自己大概是跟著陸嚴河的時間長了,在這方面,她非常認同陸嚴河的理念。
你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你要有自己的特點。這其中既有隱形的特點,也有顯性的特點。對靈河來說,陸嚴河一直希望在好萊塢的項目中,多出現一些中國演員,然后通過他們去扮演一些正面的丶立體的丶豐富的中國人或者華裔形象,通過電影,讓更多人去加深了解。萬青青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當然也希望如此。
很多的偏見也好,歧視也好,都來自于整個環境對于中國人丶對于華裔的抹黑。那現在有了自己可以掌握話語權的丶面向全世界的一個窗口,找到合適的機會,去正名,或者說,去告訴其他人,一個不被抹黑的丶正常的中國人是什麼形象,對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萬青青的這個決定,陸嚴河知道以后,心中很欣賞。
10月25日。
《老友記》新一季開拍前,大家第一次一起讀劇本的日子。
柏錦還在《古島驚魂》拍攝,她要下個月才能殺青,在《老友記》正式開拍前回來。
這一次讀劇本,她是在線上參加。
除了她,這一季要回歸客串的李治百也是線上參加。
他的《百元咖啡店》正在拍攝中,也是下個月才殺青。
這一季,陸嚴河給李治百的角色還寫了不少戲份。
他之前在《老友記》的客串,反響是很熱烈的。
李治百恰好這段時間沒有事,就主動提出,可以來客串。
一見面,詹蕓就調侃地問尹新城:「你有最新的感情狀況要告訴我們嗎?」
詹蕓一問,其他人都抬起頭,以八卦之眼看向尹新城,好奇他的回答。
尹新城:「……」
他露出了無語的表情。
顏良卻沒有放過他,而是追問:「不會又給我們發一輪婚禮請柬吧?」
尹新城:「……你們夠了。」
陸嚴河見狀,也笑了。
「這可不能怪我們,尹新城,這完全是你咎由自取。」詹蕓說,「我們是永遠不會放過這件事的,我們會永遠像惡魔一樣,一次次地在你面前提起這件事,調侃你,笑話你。」
尹新城:「拜托,雖然我們分手了,也還是讓我們可以繼續做朋友,好嗎?對我別太刻薄了。」
詹蕓:「我們可以繼續做朋友,但讓我對你不要太刻薄?我做不到。」
溫明蘭旗幟鮮明地站在詹蕓的身旁,直言:「你與其指望我們放過你,不如你自己把你臉皮錘厚點,等我們什麼時候對取笑你失去興趣了,這件事才有結束的一天。」
尹新城難以置信地轉頭看向陸嚴河。
「嚴河,不會連你也這樣吧?」
陸嚴河:「你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回答詹蕓的問題,你現在的感情狀態是?」
眾人目光齊刷刷地看向尹新城。
「單身,單身。」尹新城很煩躁地嘆了口氣。
陸嚴河:「既然是單身的話,我就不說什麼了。」
尹新城:「唉,智者不入愛河,這句話果然沒有說錯。」
「你少來,真正的智者不怕入愛河,嚴河跟思琦的感情不是就很好?」詹蕓說,「像你這樣的愚者別入愛河倒是真的,不是坑別人,就是被人坑。」
尹新城:「……」
溫明蘭也點頭,表示對詹蕓的說法非常認可。
陸嚴河笑著說:「倒是也不能這麼比,不過,嗯,我也不認同智者不入愛河。」
尹新城:「我今天真的受到了巨大的傷害。」
等到柏錦和李治百上線以后,大家就開始了讀劇本。
大家對于自己的角色都太熟悉了。
所以,陸嚴河寫的劇本,在其他劇組,那基本上都是「圣經」一樣的存在,不允許一字一句的改動,但是,在《老友記》劇組,每個人都時不時地提出一些修改意見,有的是根據自己角色的說話習慣,做一些語序上的調整,有的則是在讀劇本的時候,突然冒出來一個好點子,提出來,要加進去,要改動,大家討論一下,覺得OK,就改。
所以,現場除了他們幾個,還有導演白景年,以及一個文字編輯——
專門負責記錄相關的修改意見,然后在陸嚴河的劇本基礎上做修改。
這是一個很消耗時間的過程,尤其是第一次會議,往往是定基調的。
大家各抒己見。
但這也是一個特別值得記錄的環節。
為什麼靈河的編劇成長快?
在會議室的二排,坐了很多靈河的簽約編劇丶實習編劇,現場聽主創人員討論,可以直接現場看到一個劇本是怎麼越改越好的,這對他們的創作也非常有啟發。
而且,靈河也會專門安排兩臺攝像機在現場拍攝記錄,做好存檔,作為他們培養編劇丶讓編劇可以學習觀摩的一個材料。
除了靈河,基本上沒有第二家公司會這麼干。
畢竟,這樣是一個長期建設。
而影視,說白了,能夠存活十五年以上的都很少。
有誰又真的會做這種長期規劃?
反正,編劇嘛,自己公司沒有,外面也有,燒錢嘛,買吧。
更多時候,你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來一個編劇,回頭就被別人給挖走了,為他人作嫁衣。
很多這樣的事情。
但是,靈河因為從一個開始的定位就是偏制作。
每年開這麼多項目,每個編劇都能看得見自己的發展空間,要機會,有機會,要資源,有資源,而且,在制作這一塊,也算得上業內數一數二的了,哪怕是簽約編劇,公司也不限制他們在外面接項目。
所以,靈河編劇的流失率很低。(本章完)